书城现实不本分的村娃
18040100000001

第1章 半大小子,气死老子

80年代初期到末期,正是国家经历大变迁的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在这年代直线上升,各行各业都开始在浩劫之后高速复苏并已迅猛之势急速发展,社会秩序也在这个年代向规范化靠拢。

这个年代是人民致富的年代,更是人民命运经历改革的年代,然而这个年代更是冷酷的年代,许多人一夜之间暴富,但又有更多的人,在一夜之间身无分文,这样的情况正应了伟人的一句话‘大浪淘沙始见金’

80年代中期京东郊的一处村子内,张柜田正在村办造纸厂的锅炉房内用大铲子铲煤,虽然他的年纪不大,只有十五岁,但却得到了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那时候想去村办企业上班,真得求爷爷告奶奶的托人,否则,您就踏踏实实种地吧。

村办造纸厂规模不大,放在21世纪来说,也就是足球场的一半大小,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场地的企业里,愣是装了一百多人,这百十号人,来自该乡各村,在村子里都是属于有关系硬户。

张柜田虽然身在锅炉房岁数还不大,但身份不低,甭管三十的还是四十的,见着他,都得主动递烟,为啥,就因为他老子是造纸厂的厂长。

张柜田的老子名叫张宝贵,在接任厂长之前,那是村里的手艺人,木匠,可着京东郊的同行而言,没人敢在他这吹自己能把板子刨平了,只要是张宝贵刨出来的板子,拿杯水往上一倒,水在这板子上面绝对不动,就稳稳的在那攒着,他这前半辈子,进过最高规格的工作场所是人民大会堂。

因为他的名声大,村里不管谁家儿子结婚,闺女出嫁,都得找他做家具,而张宝贵为人不仅实在,心还善良,打完家具之后钱不多要,对得起良心,碰见家境不好的,就免了工费,甚至连饭都不吃一口,凭借这股实在劲儿,在村里的口碑十分的好,所以当村里造纸厂经营不善的时候,他成了呼声最高的接班人。

张宝贵在造纸厂走马上任之后,确实做了改革,那时候的工人多是混饭的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你企业赚钱多少跟我没关系,反正得按月给我开工资,那个年代一月有个一二百的收入就算富户了,尤其是农村而言。

而企业之内的管理层,也多是农民出身,笨嘴拙舌,优点呢,就是手脚勤快,但经营企业不是种地,光老实没用,到嘴的肉都能让人给抢了。

张宝贵先是对跑外小组进行改革,一名老师傅给配一名年轻嘴灵的女同志当学徒,时间不长,就有客户上门了,之后他又大胆的放回扣,虽然有些做法不在规章的允许范围之内,但这两手棋还就真见了成效,这企业也就一天天的又火了起来。

张柜田从小就是个无法无天的主,一点没有继承他爹的本性,就因为他,张宝贵没少给人登门道歉,有时候张宝贵看着他都纳闷,这小子身上哪来的这股子土匪气息,最后在翻家谱的时候终于找到了根儿。

张家在这个村是大户,上千口的村子里,姓张的站了一半以上,然而这个村子里最早没有姓张的,而是在民国的时候,有两个山东的兄弟逃荒至此,最后看此处民风淳朴,而且紧邻河道,便有了生财的主意。

这哥俩扎根之后,凭借一路明暗弄来的钱财治了条小船,别看京东只有一条河道,但就是这条河道,能让本就一小时的路程绕上半天,没办法,河面太宽了,毕竟这条河道是隋炀帝的唯一功绩。

这哥俩从此过上了摆渡的日子,然而在这个****的年代,做些恶事,只要手脚干净,是不会有人追究的,就算有,也没证据,那时候可没天眼系统。

但是这哥俩具体有没有做过恶事,张宝贵不清楚,但据听说这哥俩自打摆渡之后,致富水平相当的快,最后二位各娶了五六房的太太,人丁十分的兴旺。

张宝贵这家谱还没放下呢,住村北的小国妈就找上门来了。

“我说你还管不管你家的崽子了?你看看,有这么欺负人的吗?”小国妈是村里出了名的悍妇,爷们被他管的服服帖帖的,习惯性的躲在被窝里哭。

“他婶,这又怎么了?!”张宝贵汗都下来了,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一看小国子这一脸的伤痕,心里就知道了,准是柜田小兔崽子干的。

“还问怎么了?你看看,给我们孩子打的,居然吊树上打?那小兔崽子呢?今我非扒了他的皮不成!”小国子妈越说越激动,最后大有飙泪的冲动。

张宝贵毕竟闯南走北不少年了,不仅人品好,脑子也够用,赶忙拉过小国子的手“小国子,你和柜田因为什么打架呀?”

这不问还好,一问,小国子‘哇’就哭了“我、我没招他,我在我家菜园边上吃炒花生,他看见了,非跟我要,我不给,他就打我,最后,还把我的花生都抢跑了,呜呜!”

其实小国子挨揍到不难受,但花生被抢跑了那是真伤心,那时候虽然能吃到白面了,但依然不能撼动玉米面大当家的地位。

最后张宝贵好言说了好几车,又搭了几块自己喝酒用的水果糖,才算是把这娘俩给送走,然而这还没做稳呢,小灰妈又拉着孩子来了,张宝贵一看,这个脸上到没伤,可是把袄袖子一掀起来,那真是惨的没法看了,一块挨着一块的小青印。

小灰子和张柜田一般大,俩人各有各的伙伴,但是有一次见面的时候呢,俩孩子骂起来了,张柜田最后本着能动手就不扯淡的原则,带领着自己的人马把对方给打散了,然而他可没忘了小灰子,今天在村西的鱼池边上碰到了,正好他手里拿着瓜铲,按住小灰子。

“你服不服?!”

小灰子脾气倔“不服”

张柜田听到这样的答复,举起瓜铲照着他胳膊就是一下子,总而言之,最后张柜田打累了,也没听到小灰子说一个‘服’字

“哎呦我艹,行,今我累了,改天再说!”张柜田擦了擦汗,拎着瓜铲怏怏的走了,但小灰子的两条胳膊可是全肿了。

没辙,根据小灰子眼下的情况只能赔钱了。

类似这样的事总是不断的发生,当然了,张柜田也没少吃他老子的棍棒,可这习惯就是改不了,他上面两个哥哥,性格都还靠谱。

大哥头脑聪明,继承了张宝贵的基因,小时候一眼就能看出张宝贵做出家具的问题所在,而且嗓子好,听过一遍的京剧,绝对能有板有眼的给唱出来,最主要的是,他不惹事。

二哥是个好战分子,可有一点,他不打村里人,可这京东郊,不管大小事,一报他二哥的名,都能管上用。

最后张宝贵是真没办法了,才把他给弄到造纸厂里去了,他有个工作,好赖能少惹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