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法网逃徒
17758900000033

第33章 柳暗花明

顾纬越来到那话费充值店,把自己的手机亮在店主面前,道:“这个,你多少收?”他想速战速决,能卖多少是多少。

这话费充值店的老板是个中年男人,正安逸地坐在店里看报纸,听到顾纬越的声音,便扭头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邋遢的小伙。只见他噜了噜嘴,接过顾纬越的手机随便看了一下,又丢了回去,说道:“太老款了,我们不收。”

顾纬越急了,说道:“什么?这个手机叫老款?你到底是不懂呢?还是以为我不懂?”

“小伙子,没什么事就别碍着我做生意。”

他看着老板一脸不屑的神情,心已凉了一半,只是饥饿难耐,只好咬牙说道:“好吧,我知道你想压我价,我等钱用,你开个价吧。”

那老板好像有点心动了,回过头来看了看顾纬越,“两百吧,再高就不要了。”他撇着嘴说道。

顾纬越心道:才两百?这老板实在太黑了!可又有什么办法,要是让他知道这手机进过水,到时别说两百,很可能连二十都卖不了。

老板见他若有所思,以为他在想法子抬价,便又别过脸去看报纸,自言自语道:“想卖就卖,不想卖就拿走,别在这里瞎晃悠。”顾纬越暗自叹气,说:“两百就两百吧。”

老板又瞄了他一眼,重新拿过手机,像验尸一样验了起来。顾纬越心中一凜,怕他验出些什么,连忙催促道:“老板,你能不能快点,我很赶时间。”老板却不作理会,自顾自的验着。

但眼见老板验来验去,竟未验出任何问题。顾纬越斜眼一瞥,发现那手机竟然一切正常,画面清晰,音质响亮。他觉得实在太不可思议了,暗暗对该手机的品牌佩服得五体投地。老板验完,即从抽屉里掏出两百块丢给他,道:“年青人,这年头偷回来的东西不好出手,能卖个两百,该满足了。”

顾纬越一听,心中顿时火冒三丈。难怪这老板对自己态度如此之差,原来以为自己是鼠窃狗偷,且又见手机一切如常,底气迅即充足,遂怒道:“谁说这手机是偷回来的?我现在不卖了,我就他妈的不信拿着这个讨不了一顿饭!”说罢,就伸手去要。

老板连忙把手机收到玻璃柜里,说道:“好好!我知道你不是偷回来的,这行了吗?”

顾纬越得理不饶人,竟摆出要吵架之势,喝道:“我他妈不卖了!你还给我!”

“哎呀,年青人,这东西卖了就是卖了,总不能出尔反尔吧?”

“我不管!我就是扔了也不卖你!还给我!”

老板的脸色也开始难看了,说:“你不会是想来我这撒野吧?”

“什么撒野不撒野的?你的钱我还没收,怎么就算卖了?”

老板见拗不过来,就说:“这样吧,我多给你五十,怎样?”

“不行!”

“一百?”

“不行!”

“一百五,这是最高的价格了。”

这回轮到顾纬越心动了。他思量了一下,一手抽过那两百块,说道:“好,把另外一百五给我。”老板见他妥协了,就又给他掏了一百五十块,心里把自己的嘴皮扇了无数遍,就怪自己多嘴。虽说这手机只要按市价转手,赚大头的还是自己,但把两百块的生意谈成了三百五,谁会觉得舒服?

顾纬越接过钱,隔着玻璃柜,看着那部手机,心情突然复杂起来。这手机虽然泡出了点儿毛病,可在大镇镇仍是救了自己一命,如今又在这紧张关头突然好起来为自己亮出一条生路,难道冥冥之中真有什么力量在帮助自己?

见他如此情深款款地看着手机,老板登时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老感觉自己好像拆散了人家似的。只见顾纬越转身信步离开,语里自言自语说道:“等我过了这关,我一定会把你赎回来。”

掂着三百五十块,他开始计划这些钱该如何使用。首先得饱饱地吃上一顿,然后就得找个地方把自己清洗一下。

不过这三百五总会有花完的时候,那往后又该咋办?

“咕噜咕噜”

不管了!往后的日子就往后再说吧,先把肚子里的大爷们伺候好再说。顾纬越把钱紧紧的揣在手中,四周看了一下,发现有家面馆价格还挺实惠,就走了进去。

面馆老板是个年近花甲的男人,一见顾纬越,脸就沉了下来。顾纬越知道自己的样子实在太拉风了,于是掏出一张五十块,说:“我是来吃东西的。”

老板见他带了钱,也就不好说什么,心里庆幸着还好店里没有别的客人。

顾纬越看了一下菜牌,上面写着各种各样的面食,其中最为醒目的就是这家面馆的招牌阳春面。一看价格,便宜!才三块钱一碗。而且这阳春面的大名,他是早有听闻,听说是苏杭名食,想着都快流口水,于是举起手指在菜牌上戳了戳,说:“老板!我要两碗阳春面。”

点好东西,他从筷子筒里掏出一双筷子,以非常期待的眼神看着老板煮面的背影。

可是,当这两碗阳春面端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愣了……

怎么这阳春面的助料就只有葱粒与青菜?这大名鼎鼎的阳春面就是这个样子的?顾纬越不解地问老板,老板就说:“这阳春面本来就是素面,难不成你以为是啥?”

靠!老子就不信这阳春面就是这样子的。要真是素面,干嘛还弄个这么诗意的名字?这肯定是冒牌的!竟然连卖面的都坑我这外地人,着实不厚道啊!顾纬越想着,就尝了一下,可他一向吃惯味浓,这清汤素面一放进嘴里,马上就觉得跟尼姑尿般淡而无味,心想:这果然是尼姑派的地方啊!不过也难怪,才三块钱一块,三块钱这价格不用喝可乐充饥就已经算是不错了。于是,他就向老板要了些盐,和着将就吃了。

老板给顾纬越下完面,见店里暂时没别的客人,就从一个抽屉里掏出一张白纸,拿着油性笔在上面写写划划起来。

可能是因为太饿了,顾纬越一阵狼吞虎咽就把那两碗阳春面消灭掉,吃完之后还舔了舔嘴,其实味道还不错。正要付账的时候,他看到老板把刚刚那张白纸用透明胶贴在了店门口,上面写着——招杂工一名,包吃包住,意者内谈。

他一看,这不就是一条活路吗?可是这不能仓促决定。他付过钱,走到街上仔细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然后又走回面馆,问那老板:“老板,请问这附近的派出所怎么走呀?”

“这里一直走,到路尽头往右拐,再过三个街口左拐便是。”老板随手指了指说道。

顾纬越按照老板所示的方向,很快就找到了当地的派出所。他在派出所门口溜达了两圈,见这派出所不大,估算警力也不多,而且里面的设施也相对简陋,一看就知道这派出所“营养不良”。

一般来说,看派出所的规模就能看出当地的治安情况,规模大的经费就一定大,经费大的警力就一定多,警力越多就代表这个地方的治安越不稳定;反过来,规模小的就代表经费与警力也相对少,能以这种情况营运下去的派出所,也就代表当地的治安相对稳定。

据顾纬越的观察,这里的人基本是原住村民,而且还有拖拉机经过,也就说明了这城中村并非在市中心位置。还有就是这个地方比较朴素,最洋气的也就只有村口的肯德基,所以在这里为非作歹的家伙恐怕也捞不着什么大甜头。

这一切看似毫无关系的东西,就是构成这里相对稳定的治安环境之重要元素。

想到这些,顾纬越心里暗自高兴,相信在这个地方也能过上一段日子。但他同时也明白到,既然越是落后的地方就越好藏身,警察们也自然会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往后的日子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他再次来到那家面馆,面馆老板正为其他客人下面,看见顾纬越又来了,不免觉得奇怪。顾纬越上前就直接开门见山:“老板,你们这里是不是请杂工?”

“你想干?”老板一脸狐疑。

“实不相瞒。”顾纬越说道:“我是广东湛江人,刚从北京探亲坐客车回老家,结果在湖北的路上让一帮劫匪把整车人给洗劫了,事后才知道,原来那客车与劫匪是一伙的,都怪我贪便宜,上了黑车的当。后来,我与其他乘客在路上遇到一位好心的运鸡车司机,他让我们坐在鸡笼旁边,顺道把我们载到这里。到步之后,那些乘客都各自想办法回家了,就只有我一个无计可施。刚刚我去派出所报案,本想着他们会送我回家,可他们却说路费还是得让我自己想办法,我又不想弄得跟要饭似的拿个粉笔在地上写着‘求车票’,见老板你这里招人,我就看能不能在你这帮个把月忙,好攒点车费回家。”

这谎是顾纬越临时编的,若是仔细琢磨,定会听出端倪。不过幸好他说得忒快,面馆老板也来不及端详,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这家伙身上到底有钱没钱,遂问道:“你刚才不是还付账来着?被抢劫了还能有钱?”

顾纬越脑筋一转,继续谎道:“其实,那点儿钱是我最后的家当了。因为我有把钱藏在鞋底的习惯,所以这些钱他们没找着。”

“怎么不给家里打个电话,好让他们来接你呢?”老板又问道。

“其实我家是湛江一个很偏僻的农村,村子穷,家里条件不好,没有电话;北京亲戚家的电话倒是记在电话本上,但这电话本却跟行李一同被劫走了。”

“那同事或者朋友呢?”老板再问道。

顾纬越装得很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说:“我的朋友都是老家那边的,环境条件都差不多。我们村里就只有乡公所里有电话,一般不是特别情况,也打不了,而且还得经乡长批准。”要说他扮演起这个纯朴的农村青年,那表情跟眼神儿可到位。

“那乡公所的电话你知道吗?”

顾纬越还是摇了摇头。

老板琢磨了一下,问道:“这车费欠多少?”

“这还不好说,我估计如果老板你请我,这一个月的工资应该足够了。”

“再给你一百够不够?”

什么?顾纬越愣了一下,这老板不是撞到脑袋了吧?问长问短的,最后竟然主动送钱?不过这可不是他所希望的,他的目的是找一个能容身的地方,于是说道:“谢谢你老板,不过我不想白要你的钱,而且就算你再多给我一百,我想还是不够回家。”

老板看着他,没有说话。

顾纬越明白,要是换作自己也不敢随便请一个不知来头,又肮脏邋遢的外地人做事。

“对不起,打扰了。”他说道,正欲转身离去。

“小伙子,等一下!”老板把他叫住,“我这是小本生意,工资不高,一个月五百块,包吃包住,晚上就睡在店里,你觉得怎样?”

顾纬越心里想着:我去!才五百块?你娘的奸商坑完我面钱又坑我工钱,我就算去给人洗马桶也不止这个价!但脸上却是欣喜的表情,“有五百块那么多?我在家里忙死忙活的一个月就三百多一点,而且老板你这儿还包吃包住。这么好的工作,往哪找啊?谢谢你啊老板!那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工?”

“你先去洗把澡换身衣服,店里的厕所有水跟肥皂,还有我的一些旧衣服,你就先换上吧。”老板说道。

顾纬越“嗯”了一声,便往里店走去。

见他如此欢快,老板一脸冷汗,心想这小伙子也太容易满足了吧。他刚刚不说话,就是在琢磨着该给多少工资。他原本底线是七百,给顾纬越开价五百只不过是开天杀价,心里就算着他会落地还钱,可愣是没想到,就算给四百,他也愿意。

果然是个纯朴的农村年轻人——这是老板心里所想的。

操你妈的奸商!这是顾纬越心里所想的。

过一会,顾纬越就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穿着老板的旧西裤衬衫走了出来,说道:“老板,我换洗下来的衣服该在哪晾呢?”

老板回头看了一下他,笑道:“这不挺合身的嘛。”

顾纬越心道:合你妈的身!脸上却笑容可掬,说:“老板的身材跟我差不多嘛。我这衣服晾哪好呢?”

老板指了指店后门,说:“店后面有空地,我平时都在那儿晾的。”

真没想到,自己竟然以五百块钱的酬劳窝在这家小面馆里当杂工。

转眼一个多星期过去了,顾纬越就天天在店里洗碗,搬搬东西,到市场买材料,干的还算蛮勤快。凭着自己经常在市场附近出入,他很快就把附近的大街小巷摸熟了。

话说这面馆老板姓冯,认识他的人都管他叫冯卤面,因为他做的卤面确实不错,但阳春面就真的不敢恭维。

这冯卤面在顾纬越刚来的头两天,还对顾纬越抱着防备之心,每天必须看着他把帆布床架好睡上,他才亲自把店门关上。可冯卤面这人本就没什么城府,而且后来相处多了,便自认为对顾纬越颇有了解,于是就放心把店交给他善后。

说实在的,就这家小面馆,除了地皮以外,最值钱的恐怕要数那冰箱,根本没什么好偷的。起初冯卤面天天管收铺,顾纬越还乐个轻松,谁知才不过两三天,冯卤面就让自己关门善后。不过这也没辙,要是有别的办法,也不至于以五百贱价把自己卖了。

不过这冯卤面对顾纬越也算不赖,每天除了一日三餐之外,还会有夜宵——当然都是店里的面。在顾纬越工作的第一个星期,冯卤面还买了件衬衫送给他。顾纬越知道这衣服虽然是街边十来块的货色,而且款式又老土又木纳,穿得整个烂尾土木工程似的,不过对于许久没收过礼物的顾纬越来说,这衣服所带来的惊喜远远超过其本身的价值。

其实顾纬越也是一个极其简单的人,就因为这一件衬衫,他就决定延长这面馆的营业时间,每天做到午夜十二点,好为冯卤面多做点买卖。打这往后,每天晚上十点一过,这条本应冷冷清清的长街,就多了家面馆在营业。凑巧的是,许多在附近旅馆下榻的住客或是夜归的村民,也会光顾于他。

每当顾纬越用“觅食”一词来形容那些夜来光顾的客人时,冯卤面总会乐呵呵的。当然,他也会客套一翻,总会问顾纬越每天弄得这么晚,第二天一早又要开铺,会不会觉得累呀?

而顾纬越就会说:“反正我在老板你这里也待不久,就让我多给你做点事,当是报答你在我患难之时伸予援手。”

这农村里的年轻人就是不一样,懂得感恩,懂得知恩图报,不错。冯卤面就是这样想的。

大家相处时间长了,总会聊聊自己的事。

顾纬越嘛,当然是天南地北乱吹一通,吹名字,吹身世,吹背景,把自己吹得要多艰苦就有多艰苦,其实就是把他爸妈常挂嘴边的知青往事搬字过纸罢了。

可冯卤面就老实了,几乎把自己的过去都全盘托出。原来他叫冯定邦,这名字在他的老家回雁乡可是响当当的。为啥呢?因为他年轻时干的都是些偷鸡摸狗、欺善怕恶的勾当,村里人要是村头瞄见他,就会老早跑到村尾,所以他在老家还有一个外号,叫瘟神,人人都得回避。好不容易在邻村讨了个媳妇,但人还是那样不长进,老婆坐月子的时候还天天跟一帮狐朋狗友在外面胡作非为。他老婆个性倔强,不甘跟着这男人浪费青春,最后带着未满周岁的孩子离开了他,走时还把家里那点儿积蓄一分不留的全部带走。起初他还不以为然,可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看着同龄人的孩子都会爬树下河了,他才顿觉自己真的错了。

痛定思痛,离开了自己早已声名狼藉的家乡,来到人生路不熟的衡阳城里,摸爬打滚地重新学做人。在这段时间里,他把最苦最脏最累的工作都做了一遍,什么地盘临工、下水道清洗临工、拉煤气罐的……冯定邦回忆起自己最后的工作,就像顾纬越一样,在面馆里打工,这也造就了他为何会经营起一家小面馆。

许多年前,他曾走访妻子的娘家,可得到的答复却是妻子早已携儿改嫁到深圳。

虽然没再见过妻儿,不过他却很满足现在的状况。他觉得毕竟自己做了许多错事坏事,所以能有现在的生活已经是上天对他最大的眷顾。

当顾纬越问他有没有再娶的时候,他就摇了摇头,说什么:“老了,看透了,没那个必要了。”

“虽然我这辈子没什么作为,而且又做错了太多,但有一件事我是可以肯定的——”他拍了拍顾纬越的肩膀,语重深长地说道:“那就是不管你犯了多大的错误,只要你诚心悔改,老天爷还是会给你机会的。”

就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却使顾纬越无比的震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