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刺杀骑士团长(试读本)
17726000000001

第1章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MURAKAMI HARUKI)

1949年生于京都。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1979年以《且听风吟》(群像新人文学奖)登上文坛。主要长篇小说有《寻羊冒险记》(野间文艺新人奖)、《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谷崎润一郎奖)、《挪威的森林》、《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奇鸟行状录》(读卖文学奖)、《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1Q84》(每日出版文化奖)等。另有《神的孩子全跳舞》、《东京奇谭集》等短篇小说集、随笔集、游记、翻译作品等诸多著作。在海外也获得多项文学奖项,2006年凭《海边的卡夫卡》获(捷克)弗兰茨·卡夫卡奖、凭《盲柳睡女》(Blind Willow,Sleeping Woman)获(爱尔兰)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2009年(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2011年加泰罗尼亚国际奖、2016年安徒生文学奖。

对村上而言,写作小说就是不断潜入自我内部,潜入意识洞穴的底部中,进而获得升华的力量。这样强大的信念,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村上这次选择回归第一人称的写作……挖掘自我内在的黑暗,同时描绘外在社会巨大的邪恶。这两者之间实质上互相关联……要挑战社会巨大的邪恶,不深刻了解自我内在是不可能做到的。

——中岛京子(直木赏获奖作家)

自《IQ84》以来睽违七年的大长篇,《刺杀骑士团长》可说是一如众所期待的成功之作。肯定会催化村上迷更期待下一部作品的心理。这次新作,作家明显开创出了新境地。

循着“丧失──探索──发现──再丧失”这一直以来的手法,但这次村上并未循老规矩收场。

有一件“完全不同的变化”发生在故事结尾处。

——高泽秀次(文艺评论家)

书中仔细描写主角开的车子与特征,我读本书也觉得好像驾驶着一台“村上春树最新款车”,驾驭感跟阅读感受都很棒。

——小野正嗣(小说家、立教大学文学部教授)

能和村上春树活在同一个时代,阅读他的最新作品,这样的喜悦是什么事也比不上的……作为一个村上迷,随着阅读脚步的前进,脑海里不禁反复揣想作者想要叙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小说一边写到纳粹进攻奥地利、南京大屠杀,甚至是日本东北大地震,眼睛看得到的世界里,诸如此类的暴力无所不在。而另一方面,主角肖像画家却在看不见的世界里同样战斗着,追寻重生……村上春树的小说,创造出一种“村上春树式”的风格发明。就如同音乐世界里,爵士乐的诞生。阅读《刺杀骑士团长》如同聆听优秀的音乐家游刃有余地演奏自己的拿手曲目。

——洼美澄(作家)

文体冒险大回归。村上元素大汇集,村上春树总决算。

村上这十几年的作品里,最有趣的一部。

回归第一人称,自我批判与幽默感也重新回归。

与自我的阴闇与邪恶对峙,寻找抵达恶渊深处的通道,同时也开启成为人父的新章。概念性的“杀”。战斗的不是世界巨恶,而是自我之中的黑暗、邪念、恐惧、嫉妒等等,与之对峙、超越并封印。回归内省式书写方式。

——鸿巢友季子(名翻译家、文评家)

村上春树一直努力处理的是日本的问题。他用他的方式去处理做为一个日本人,在几次的日本的西化运动里,他(或日本人)面对的困境。村上真正被日本接受其实是他在国外获得成功以后,日本人才真正对他有印象。这跟莫扎特的际遇很像。莫扎特真正成为歌剧泰斗的地方并不是他的家乡。莫扎特的歌剧《唐·乔凡尼》首演是在布拉格。这也是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和莫扎特《唐璜》这个歌剧那么紧密连结的原因。

——谢佩霓(艺评家、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