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大宋武英传
17688600000609

第609章 朝臣朋党

郭杲担心李仲飞会错了意,急忙正色道:“此次封赏由吏部、礼部与枢密院合议所定,实乃实至名归,兄弟无需多心。”

他顿了顿,又眨眨眼道:“不过,圣上私下里倒是真有一道口谕给你,说你虽已官居四品,若无意参政,大可依旧惬意江湖,不过朝廷一旦有事,还希望你能及时伸出援手。”

“圣上真是如此说的?”李仲飞感觉眼角有些发涩,忙使劲地吸了吸鼻子。

郭杲察言观色,笑道:“老哥哥我只改了一点,其实圣上的原话是,‘你是我的兄弟,哥哥有难的时候,希望你不作壁上观,能回来帮帮哥哥’。”

李仲飞感动莫名,重重点头道:“将军,我李仲飞不是那种不明事理之人,圣上如此抬爱,在下铭记在心,也感谢圣上为神劲军正名,因为那是雪姨一辈子的心愿。”

他轻轻牵起冷陵的手,略作犹豫道:“不过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腆颜请将军代为……”

“你想说血盟吧?”郭杲心情大好,抱拳斜上道,“只要冷大侠愿意,朝廷愿将血盟与神劲军一视同仁。说句揣测圣意的话,任老首领已追封为王了,冷老盟主又能差到哪里去?”

李仲飞、冷陵二人喜出望外,起身面北而拜,叩谢圣恩。

郭杲待他二人礼毕,才道:“圣上赏罚分明、知恩图报,乃千古少有的明君,不但有功之臣皆有封赏,就连郭某也跟着你们沾光不少,荣升都指挥使正职啦。”

李仲飞一愣,随即莞尔道:“恭喜郭元帅!”

殿前司兵马副都指挥使与都指挥使虽只是一步之遥,但二者无论地位还是权力,却不可同时而语,郭杲执掌殿卫多年,却一直未能正名,如今终于算是功成名就了。

冷陵抿嘴笑道:“我们称你为元帅,看来没有叫错啊。郭帅,陵儿在此也恭喜你啦。”

“没错没错,不然郭某怎敢坦然受之?”郭杲得意地摆了摆手,忽又叹道,“兄弟你这边我算是放心了,但朱老夫子那边……唉!”

“朱老夫子怎么了?”李仲飞挠挠头,一拍脑门道,“对了,方才郭帅直呼头痛,莫非……”

郭杲点头道:“郭某头痛其实不算什么,圣上若是头痛起来,那可不得了啊!朱老夫子乃玉笏门的真正首领,他一日不入朝,圣上一日难安,可如今偏偏……”

说着说着,他双眉紧锁,伴着一声长长的叹息,讲起了赵扩登基以来,这三个月中发生的事情……

原来,潭州叛乱平定之后,湘帅王蔺进京报捷,并带来了瑶人匪首蒲来矢和龙师都虞候阮熊的首级,正赶上禅让大典。

赵扩龙颜大悦,降旨召朱熹立刻赴临安奏事,表平叛、从龙之功。朱熹上表谢恩的同时又连上两札,请赵扩为辛弃疾平反冤情。

要知道,辛弃疾是因襄助赵扩才被李凤娘罢了官职,此番李党覆灭,辛弃疾最起码也应官复原职。

岂料赵扩却不允,并遣专使申斥辛弃疾私蓄兵马、擅离职守数条罪责,而且为了催促朱熹早日启程,竟免了朱熹的知潭州事和荆湖南路安抚使之职。

朱熹无奈,只得离开潭州,到临江时又接到朝廷任命他为焕章阁侍制兼侍讲的圣旨,并从传旨宦官口中得知了赵扩仍无意起复辛弃疾。于是一气之下上表辞官,经临川,抵达信州之后,便不再继续北上。

当时辛弃疾就在信州,经过一番苦劝,朱熹终于答应进京,但条件是辛弃疾必须随行,一同面圣,辛弃疾为了不使朱熹受到牵连,只好同意。到衢州后,果然又接到圣旨,严令朱熹不得辞免。

这次与传旨宦官同来的还有三百殿卫禁军,并由郭杲亲自率领。朱熹明白郭杲此来,名为保护,实乃监视,不由勃然大怒,趁人不备连夜悬旨离去。郭杲发现之时,已是第二日清晨。

早在离京之前,赵汝愚便叮嘱过郭杲千万稳住朱熹,莫生出事端祸及玉笏门,谁知千般留意、万般小心,朱熹最终还是走了。

郭杲自知与朱熹不熟,如若逼其过甚,恐怕事得其反,他想起李仲飞近日打算南下信州,便飞马赶至严州等候,请李仲飞代为劝说朱熹以大局为重,进京赴职。

听郭杲讲完,李仲飞沉吟道:“自粉碎夏清风叛乱之时起,辛大人始终拥护圣上登位,所以才被李党报复。为何如今李党覆灭,本应受到封赏的辛大人,却反倒被圣上安了个私蓄兵马的罪名?”

“兄弟有所不知,辛弃疾私蓄兵马乃是事实。”郭杲沉声道,“他当初派往六盘岭的那支军队,既非厢军更非禁军,而是他在信州时私自招募的乡军,号称飞虎军,又称辛家军,其众过万。”

李仲飞不解道:“圣上能厚待神劲军,却为何反对招募乡军?更何况飞虎军还立有大功。”

“大功难抵大过啊!”郭杲叹道,“辛弃疾被李党罢免之后,信州知州为讨李后欢心,曾秘密进京奏报此事,欲致辛弃疾于死地,然而行踪暴露,飞虎军竟派人一路追杀。”

冷陵忍不住抚掌道:“该杀!”

郭杲看了她一眼,继续道:“最终,那信州知州不明不白的在京城馆驿丢了脑袋,只因当时京城早已动荡不堪,才未引起轩然大波。”

冷陵又要开口,李仲飞忙使个眼色制止,轻叹道:“信州知州即便该杀,也不应私下动手,飞虎军擅杀朝廷命官,这是在给辛大人招灾惹祸啊!”

郭杲为自己倒了杯茶,浅匝一口又道:“诛灭李党之日,妙丹生将玉笏令遗落在太极殿上,事后被关礼拾得,交于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却转交给了圣上。听闻太皇太后曾叮嘱圣上切莫归还玉笏门,并暗中提醒圣上谨防朝臣朋党专权。”

“朝臣朋党……”李仲飞细细咀嚼着这四个字,脸色迅速阴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