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大宋武英传
17688600000369

第369章 终于到江北

明白误会了刘勇,李仲飞顿觉脸颊一阵火热,恨不得使劲抽自己几个大耳光。

他暗道一声惭愧,慌忙接过酒杯,大声道:“刘大哥今日之情,在下没齿不忘,如有机会定当涌泉相报!”

“兄弟客气了,只希望将来我如有不测,兄弟能照拂则个。”刘勇仰首喝干杯中酒,大笑道,“先干为敬!来,兄弟请满饮此杯!”

李仲飞跟着喝干,刘勇大叫痛快,就此纵身跃向那军官的兵船。

人尚在半空,爽朗的笑声已然传来:“兄弟保重,后会有期!”

李仲飞未发一言,双眼早已湿润,他吸吸鼻子,冲着刘勇的背影躬身行礼,一揖到地。

夜色朦胧,李仲飞回返舱中,安心等着快船驶向无为城,至于刘勇为何与江州官军的交情如此亲密,他没有多做他想,而刘勇的那句“日后如有不测”,他更认为只不过是一句客套罢了。

快船离去,刘勇落足兵船,那军官等他脚步站稳,小声道:“刘大人,您是到卑职的舰上小憩,还是去李良军的座舰等他?”

刘勇微笑颔首,目送李仲飞远去,直到快船完全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才沉声道:“李良军去哪里了?”

军官的语气更加毕恭毕敬,躬身道:“德化城。”

刘勇有些愠怒,皱眉道:“他不在江口守着,跑回知府衙门作甚?”

军官的脸上泛起一抹不屑之色,撇撇嘴道:“他怎受得了这里的湿寒之气,早不知道钻进哪个小妾的被窝里去了。”

“此等庸人,只配提笼架鸟,难怪主公从未将他放在眼里。”刘勇啐口吐沫,大手一挥道,“走,去德化城找他!”

军官突然一指东方,小心翼翼道:“那……那个人……是不是主公交待之人?”

见刘勇点头,军官恍然道:“那个人去了江北,想必主公也正在赶来的路上吧?可是刘大人,你不在湖口镇等主公,为何要去德化城?”

刘勇冷冷地横了军官一眼,不悦道:“不该你问的不要问,主公早有安排,你跟着本官便是。”

“是,卑职多嘴。”军官忙快步走向船舱,指挥兵船掉头。

刘勇负手而立,望着快船消失的方向,长长叹了口气。

旭日初升,夜色尽散。

江面上升起了薄纱般的晨雾,船行其间,飘渺萦绕宛如仙境。

长江不似鄱阳湖那般碧波荡漾,但更显清澈,透过薄雾向江面看去,甚至不时能见到一条条鱼儿追波逐浪、欢快翻腾。

江上的空气格外清新,李仲飞深吸一口,整个人都变得神清气爽。

自从与刘勇分手后,他已在江中行进了一天两夜,依驾船的湖匪所言,应该还有一天才能到濡须水的入江口,但从昨夜便经过了安庆府的枞阳镇来看,似乎又用不了那么久。

“李大侠,用些早膳吧。”一个湖匪端了个砂锅从船尾过来,这湖匪名叫钱源,锅内的鱼鲜便是他昨晚刚钓的鲥鱼。

鲥鱼,长江四鲜之一,味道极其鲜美,李仲飞只在周三的船上吃过一回,至今回味无穷。然而一想到周三,他却忽然没了胃口,淡淡回道:“你们吃吧,我没有用早膳的习惯。”

钱源挠挠头,心想这位爷是怎么了?昨日的早膳不还吃得好好的?莫不是嫌鱼的味道不好?他低头闻了闻热气腾腾的鱼肉,不由嘟囔道:“挺香的呀。”

李仲飞听得真切,轻笑一声说道:“并非鱼做的不好,我是真的不饿,你拿去给弟兄们吃吧。”

稍作停顿,他又问道:“听说刘老二穷途末路之后投靠了你们,他人如今在忘川岛上吗?”

“您说刘二啊?他很少离开忘川岛。”钱源将砂锅放在几上,一撇嘴道,“老大让他管理账目,平日里可是牛气的很呢。”

“哦,在就好,你们快吃吧,一会儿凉了就不鲜了。”李仲飞点点头不再言语。

钱源将同行的几个人全叫过来,故意大声道:“任胜,李大侠不饿,这锅鱼鲜就便宜了你们几个吧,可要好生谢谢李大侠啊。”

任胜一直负责掌舵,闻言冲着李仲飞拱了拱手,又对钱源小声道:“兴许李大侠着急赶路,没胃口。”

他想了想,跑到李仲飞身边道:“李大侠,老天爷帮忙,这两日西南风一直吹个不停。以小的来看,至多再过两个时辰,咱们就到无为城啦!”

“真的?”李仲飞大喜,手搭凉棚极目远眺,虽然明知路途尚远,仍望个不停,期盼之心可见一斑。

快船极重速度,远不是客船所能比拟,顺风之下更见飞速,果然如任胜所言,只一个时辰便拐入了濡须水,午时方到,已抵达无为城码头。

上岸后,李仲飞将大部分银两赠与钱源等人,让他们代为转交刘勇,以作安抚那几个被他杀死的湖匪的家人。

钱源等人自然满口答应,但看他们眉开眼笑的模样,这些银两八成会落入自己的口袋,不过李仲飞的心意已经达到,至于银两最终如何,他倒不是很在意。

等快船重新起锚,缓缓驶离岸边,李仲飞环顾左右,打算先找地方祭一祭自己的五脏庙,再买匹马继续赶路,前往濠州。

码头上车水马龙、擦肩接踵,十分热闹,李仲飞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忽然感觉肩头被狠狠撞了一下。

这一下撞得十分蹊跷,不禁令他生起警惕之心,他一边摸向自己的怀里,一边回头寻找撞他之人,但放眼望去,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就好似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每个人都长得一模一样,哪里还分得清是谁在横冲直撞?

怀里的银两安然无恙,至少不是遇到了妙手空空,他心中稍安,揉揉肩膀,随人潮向城里走去。

无为的码头虽拥挤不堪,一入城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两侧楼阁林立、商铺云集,中间一条足够六马同行的主街道平整笔直。行人虽众,大都各行其道,不时经过的一队队巡城士兵,使秩序更加井然顺畅。

“这便是中原的军镇么?果然与江南大相径庭。”李仲飞感慨一声,朝着不远处一面“回味居”的金字招牌而去。

招牌下袖手站立着一个年轻人,目光不停地在来往行人身上扫视,口中喃喃自语,不知嘟囔着什么。他见李仲飞过来,忙迎上前笑道:“客官几位?打尖还是住店?”

“我独自一人,想在此用些膳食。”李仲飞点点头,站在了年轻人身边。

谁知那年轻人听了,只是发出一声轻叹,便兀自站回原地,再不搭理李仲飞。

李仲飞等了片刻,仍不见年轻人招呼自己入内,不由怔道:“你这伙计奇怪得很,为了只问了一句便将我晾在此处?若让你家掌柜得知你如此怠慢客人,少不得要挨顿责骂。”

年轻人眼皮一翻,颇为不耐地说道:“店中尚未客满,空位多的是,你没长眼还是没长腿?不会自己进去啊!”说罢,又开始打量路上的行人。

李仲飞苦笑摇头,心说中原人难道都这脾气?他想了想,又问道:“城中可有马市?”

“就在城西,不远便到。”年轻人冲李仲飞挥了挥手,皱着眉头道,“你要吃饭就快进去,你要买马只管前行,别耽误我做生意。”

“瞧你口气不小,能有多大的生意?”李仲飞从怀中掏出剩余的银两,托在手中说道,“不过我倒有份生意,不知你有没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