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前秦猛士
17677700000246

第246章 :晋军夺气 石门小胜

说动就动,悉罗腾与染干津二人一人领五千兵马,分伏于城外一里道路两旁,只等李述大军前来,好好打他个伏击。

待悉罗腾与染干津走后,慕容越也当即召集起上党守军,据守城池,等李述来攻。

时间慢慢的过去,李述大军已渐渐靠近了上党城,其军势浩大,翻起滚滚烟尘,城楼上的慕容越虽早已知道晋军人多势众,但也难免为之一惊。

不过现在,慕容越却暗自高兴,城外有一万伏兵悄然等待,他也率领精兵守城,晋军就算人数众多,今日也别想占到便宜。

李述并不知道周围早有伏兵,也不知道慕容越早有准备,他却还想像攻陷潞县一样,攻其不备,速战速决,尽快拿下上党。

于是李述大军刚停下不过片刻,他便下令将士开始攻城。

晋军新来,又已先胜数场,此时士气正是高昂,在李述一声令下,全军将士不禁猛地向前冲锋,对上党城墙发起了猛烈的攻势。

慕容越虽早有准备,但也没有想到敌军来的如此之快,攻势如此之猛,尽快还是抵挡住了李述的第一轮攻击,但却还是损失惨重,若是晋军再攻一次,他能否守住,就难以得知了!

晋军第一轮猛攻之后,没有得手,便稍稍退了一点,准备第二次攻击。

慕容越站在城楼之上,望着城下的晋军,再看向悉罗腾和染干津的伏兵之处,他的心里不禁生出些怒火,他在气愤悉罗腾和染干津二人手握精兵,却按兵不动,独独让他一人承受晋军的兵锋。

可是这样的想法刚刚冒出,慕容越便发现,城下的晋军又开始动了,而且来得比第一次更猛,攻城的人数比第一次更多,似乎晋军将领已经下定决心,要一股作气,拿下上党。

慕容越哪里还顾得上生气,当即再一次组织城上守军全力守城。

震天的喊杀声、声嘶力竭的吼叫声、痛苦的哀嚎、杀敌的兴奋,一时间充斥在城楼之上,慕容越已然难以脱身,他亲自带军加入战斗。

全力的厮杀,喷涌的热血,每个人都变得疯狂。

城楼上的战斗越来越激烈,参与攻城的士兵也越来越多,悉罗腾和染干津终于动了。

只见城楼之下,晋军两旁,各有一大股兵马杀出,群马嘶鸣,军士吼杀,使人兴奋,使人哀伤。

李述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两股大军在道路两旁等着他,他正得意于即将攻下上党城,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但是现在,他脸上的笑容全部消失,只剩下惊恐,慌张。

悉罗腾和染干津两人率队冲杀,其势之猛,丝毫不亚于李述派去攻城的大军。

而且他二人才真是出奇不意,李述根本就来不及组织应对。

晋军被悉罗腾和染干津两军冲散,阵型不再,而攻城的士兵现在发现大军遭袭,想要回援,却也因为被慕容越率军缠住,回救不能。

失去了稳固的阵型,在悉罗腾和染干津率领的精骑冲杀下,晋军竟显得那么脆弱,那么没有抵抗力。

两万晋军,现在已变成了无数个小队,一个小队多则上百,少则数十,做着最后的抵抗,但是最后,他们终究不敌,不是四处散逃,便是不敌被杀。

一场混战,直到傍晚才结束,燕军大胜,就连李述也没有逃过这一劫,他的性命在与燕军混战之时,被乱刀终结。

燕军将士,还在城楼上、城外清理着两军将士的尸体,将他们分别安葬。

清理完毕之后,燕军士兵虽然用清水刷洗,却也难洗掉附在城楼上的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一战结束,自是胜者喜,败者悲,但真正愁的,恐怕还是被战乱波及的无辜百姓,他们辛苦半年得来的良田被毁,半生积蓄化为灰烬,战争对于他们来说,永远都是灾难。

当然,这是闲话,时处乱世,群雄并立,没有战争,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深夜,上党城内,慕容越的南安王府中,可谓是灯火通明,歌舞升平,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慕容越在为了今日这一战庆功,他今天很高兴,如此大胜,是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他怎能不好好庆祝一番。

但是就在这时,一人走到慕容越身旁,悄悄说了几句话,慕容越便脸色大变,怒气横生,拍桌道:“不识抬举。”

那人又道:“那咱们这庆功宴还摆不摆?”

慕容越道:“都到了这个时候,岂能不摆,他二人走就走吧,他们不给本王面子,本王还瞧不起他们呢!不管他们,咱们继续作乐。”

原来慕容越派人去请悉罗腾和染干津前来赴宴,却遭到了拒绝,两人还义正言辞的说什么:“如今桓温未破,所忧方大,岂可庆功图乐,贪图安逸。”

而且两人不来就算了,还以要及时回枋头复命,竟连夜率军离开了上党,竟连面辞都不肯。

也怪不得慕容越会发如此大火。

在赶回枋头的路上,染干津对悉罗腾道:“咱们就这样不辞而别,是不是有些不妥,毕竟慕容越大小也是个王爷。”

悉罗腾道:“今夜将军难道没有看出来,慕容越得胜之后,何曾将我二人放在眼里,我等既不再为他所需,又何必腆着脸留在这里受他眼色,曲意逢迎呢!”

染干津不禁回想起了他和悉罗腾率军进城之时,慕容越那爱搭不理的样子,心里也有些不痛快,现在既然已经走了,再回去也是绝无可能了,便安心的踏上了回枋头的归途。

在悉罗腾二人还未回到枋头的时候,在上党城外散逃的晋兵便有人逃到了枋头晋军大营里。将李述兵败的消息传到了军中。

军中将士听闻李述两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不禁大为惊骇,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士气瞬间消散于无形,众将士对此次伐燕,已开始产生了消极的态度,对前途的希望也变得渺茫。

而桓温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想要下令封锁消息,却也早就来不及了,只得下令将散播谣言者军法从事,以此来掩盖消息。

可是谁人不知,若是消息不准确,桓温又为何会动怒,他这样一来,倒让众人对李述全军覆灭的消息更加确信了。

军中士气变得越来越低迷,加上军中粮草越来越少,桓温更是不敢与慕容垂交战,他只有等到袁真打通粮运,再鼓舞一番士气,再决定下一步动作,现在桓温可算是将所有的宝都押在了袁真攻打石门的大军上。

而另一面,慕容德率军赶赴石门,军行路上,有不少是桓温大军已走过的路,慕容德担心会与晋军相遇,便派手下稗将慕容宙率一千精骑为先锋,探明前路,而他率军跟在后面。

但让慕容德没有想到的是,一路上风平浪静,并没有遭遇晋军,直到大军快到石门之时,慕容宙才与晋军相遇。

当是之时,慕容宙接到前方探报,说前方不远发现一股晋军,请慕容宙作出抉择,到底是应战还是避战。

慕容宙当时心中一番思索,心想晋军正猛攻石门,这一股晋军,必然不会是晋军主力,但可与之一战。

又想晋军轻剽,怯于陷敌,勇于乘退,宜设饵以钓之。

慕容宙道:“传我军令,命吴校尉率两百精骑,前往晋军所在之处,一旦相遇,不准交战,当即奔回,将晋军引来此处。”

那吴校尉闻言,点齐两百精骑,朝前奔去。

而慕容宙则将剩余的八百精骑,分为三股,埋伏于道路两旁,等着晋军前来。

那吴校尉领着两百精骑向前走了不过五六里地,便发现了晋军的踪迹,但是他还不确定晋军是否发现了他,于是再带着部下降低行速,向前走着。

等到两军相隔不过十余丈,晋军已看清了他们的人数位置,吴校尉突然大吼一声:“不好,快走。”

话音未落,他便率先调转马头,朝后逃去。

吴校尉这一声,可谓是用尽了力气吼出来的,不仅他身后的士兵都听见了,就连对面的晋兵也听见了。

晋军将领一见对面只有两百余众,而他手下足有千余,当即大吼一声:“前方发现敌军,随我追。”

于是晋军便快马追了上来。

由于晋军不过是搜寻探查,所以骑兵与步兵都有,而且步兵多于骑兵,骑兵快马追去,步兵却落在后面,只得跑步往前。

这本来千余士众,真正能追到燕军的,也不过就只有数百人而已,所以结果不出预料,慕容宙埋伏在路旁的伏军大歼晋军。

而后来赶上来的步兵,首先一路狂奔,损耗了体力,二来一赶到,便见无数晋兵的尸体,早已骇得魂飞胆丧,虽然还能作些许抵抗,但是终究不是燕军的对手,几乎全军覆没。

慕容德闻讯,心中大喜,心想还没有到石门,便一战得胜,军中士气得到提升要守住石门,绝对不是难事。

又过半日,慕容德终于率军赶到了石门前线,此时已是傍晚,燕、晋两军皆已收兵。

慕容德来到燕军主将,豫州刺史李邽军帐之中,只见李邽正有些愁眉不展,慕容德道:“李刺史这是在为何事发愁?”

李邽抬头一看,见说话之人身材魁梧,身着盔甲,但却不像自己军中将士,问道:“你是何人,如何到得我的帐中。”

慕容德道:“我是慕容德,奉大都督之命,率军前来助李刺史守卫石门。”

李邽闻言,连忙上前两步,拱手为礼道:“卑职不知范阳王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

慕容德道:“李刺史率军与袁真激战,战斗刚息,还未有片刻休息,我此时来扰,已有些过意不去。再说我等前来,事先未曾知会李刺史,又怎么谈得上怪罪呢!”

李邽道:“多谢殿下理解。”

慕容德道:“李刺史还未告诉本王,方才李刺史愁眉紧锁,是在为何事发愁。”

李邽不禁叹息一声,说道:“唉,还能有什么事 !袁真这几日连番猛攻,我军已有些撑不住了,卑职正在想明日该如何应对呢!”

慕容德道:“哦?李刺史可否给本王讲讲现如今这两军形势。”

李邽道:“殿下来看。”

说着,将李邽引到案前,指着案上的一张地图说道:“这里是石门,现在袁真大军分为三股,分别从正面与两侧对石门发起进攻,现在已有大片地方沦陷,石门可谓是陷入了包围之中。”

慕容德问道:“不知现在李刺史手下还有多少人?”

李邽闻言,不禁叹息一声道:“唉,不瞒殿下,经过数日激战,卑职从豫州各郡县征集的州兵已牺牲了大部分,现在还只剩不到五千州兵了。若是殿下不来,最多两日,石门就守不住了。”

慕容德道:“看来李刺史已经尽力了,接下来这石门就交给我了,李刺史大可先下去休养一阵,看我与袁真周旋。”

李邽闻言,不禁脸色一变,说道:“殿下,卑职虽然损兵折将,但手下好歹还有五千人,总能尽些微薄之力,还望殿下让卑职留下来协助殿下。”

慕容德心想李邽在此坚守这么久,就这么将他撤下,多少有些不尽人情。

慕容德道:“李刺史不要误会,本王并不是觉得李刺史手下将士无用,只是心想你们奋战数日,肯定身心疲惫,应当先休息一下,不过李刺史既然如此尽心,本王也不好驳斥好意。

桓温命袁真猛攻石门,为的便是通运粮草,现在晋军粮草,定然已经汇集在袁真已攻陷的梁郡的睢水河道上,李刺史但可率军前去阻击粮道,若能断晋军粮草,亦是大功一件。”

李邽听慕容德说完,心想慕容德带来的精兵,自然不是自己召集的州兵所能比得上的,既然慕容德接管了石门,那他自己便率军去阻击粮道也未为不可。

李邽道:“卑职谢殿下不弃,卑职领命。”

慕容德道:“本王初到石门,对这周围的情况都还不够熟悉,还要请李刺史多多指点才是。”

李邽道:“殿下放心,这是卑职应尽的职责,殿下请这边来,容卑职将这石门周围形势一一说与殿下听。”

这一讲,便是一夜过去,慕容德经过李邽的细心讲解,已对石门了若指掌,命人将他带来的大军布置在各处要塞,他要在明日给袁真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