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前秦猛士
17677700000145

第145章 :刺探军情围城三匝

李化道:“师弟有什么事尽管开口,愚兄绝不言辞!”

王猛道:“南乡城现在咫尺之外,我想请师兄带上些人前往南乡城外打探一下,看看能否查探到晋军的防备情况。”

李化拱手道:“好,这事就交给我了,请将军放心。”

说着,李化也不待王猛继续说话,便转身走了出去。

看到李化没有丝毫推辞,便直接应下了这趟差事,王猛的心也总算放了下来。

现在毕竟是身在敌境,若是稍有差池,便后悔莫及。而李化向来机敏,派他前去查探敌情,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只是因为李化在军中并没有什么职位,派他去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李化出了营帐,便直接找到了杨安,说道:“杨将军,方才王将军派我出营查探敌情,特来请将军调派些人手来用!”

杨安道:“不知李兄要多少人?”

李化道:“只需十人便可。”

杨安道:“好,李兄请稍候,我立刻安排。”

对于李化的能力,杨安是没有丝毫的质疑,更何况王猛看好的人,怎么会无法胜任此事呢!

片刻之后,杨安便带着十个人回到了营帐,杨安对众人说道:“来,见过……李……李大人。”

这一时间杨安倒有些迟疑,因为他实在没有想到该如何让这些士兵称呼李化。

众人闻言,齐声道:“见过李大人。”

李化闻言,连忙道:“诸位兄弟若是不嫌,叫一声李大哥便是,这大人是万万当不得的!”

众人听李化如此说,都有些不知所措,小声说道:“这……”

杨安连忙解围道:“从此刻起,你等便归李兄节制,一切听李兄的便是!”

众人这才齐声道:“是,李大哥。”

李化道:“诸位可都善骑马?”

众人道:“尚可。”

李化道:“好,请诸位各选上一匹快马,在大营出口处汇合。”

众人道:“是。”

待众人退去,李化对杨安说道:“多谢将军相助,李某告辞了。”

杨安笑道:“好,我送李兄。”

李化牵着马和杨安一起来到营门口,只见那十个士兵已整装等在那里,李化道:“上马,出发。”

说着,李化跃上马背,带着这十人,借着月光往南乡郡而去。

由于夜色并不十分明亮,所以众人也不敢长驱急驰,都勒紧了缰绳,放慢着速度。

李化这时问道:“诸位兄弟平日里在军中都担任何职?”

一人道:“回李大哥,我等都是军中斥候,负责侦查敌情的。”

李化闻言,心中一喜,心想这杨安倒还真是知道照顾他,给他找了些经验老道的老兵,让他可以办起事来没有阻碍。

李化道:“那诸位兄弟定是十分清楚这深夜侦测敌情,该从何处下手的了?”

一人道:“以往倒是有过深夜出营,但是都是知道敌军营地身在何处,所以探来比较容易!像今夜这般夜探高城,实属是第一次。”

李化道:“据我所知,这晋人驻军一般都在城外,咱们此次只要摸清晋兵守城士众有多少,防备是否森严,便可以了!”

众人道:“到时全听李大哥吩咐。”

李化道:“出营这么久了,再走不了多久,便要接近晋军营地,诸位兄弟还请打起精神来,仔细侦查!”

众人道:“是。”

又走了不久,远远的已经可以看见城楼上燃起的火把,李化道:“前方便是敌城,现在我们将马匹拴在此处,兵分两路,徒步沿城墙搜索,若查探到敌营所在,探清敌营人众多少,便到此处相聚,都明白了吗?”

众人道:“明白。”

李化道:“切记注意警惕,一旦发现异动,便迅速躲藏起来,不要暴露了行踪,下马吧。”

众人齐声应道:“是。”

众人下了马,由李化分好两队,然后便分道往前方城楼靠近。

此时城楼上每隔两丈便有一个火把,把城楼周围十余丈内都照得明亮无比,李化他们也不敢太靠近城墙,只敢在城外数十丈外谨慎的走着。

两队人马分手的时候,李化带着五个人向右走去,而另外五人则向左而去。

此时李化走在前面,分别有两人侧身跟着李化,还有一人倒退着跟着李化,这也是李化为了以防万一,想出的能及时观察到四方动向的方法。

可是让李化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已绕城走了好久,依然没有发现一点敌营的踪影,这就让李化感到有些奇怪了。

也不知走了多久,李化突然说道:“咱们是不是太靠近城墙了,以至于现在还没有发现敌营所在?”

一人道:“这也有可能。不过现在还没有其他几位兄弟的消息,不如等众人聚齐,再作打算!”

李化道:“如此也好。”

于是李化又带着众人继续往前走去,走了没多久,李化就看见不远处似乎有什么异动,连忙出声道:“诸位兄弟注意,前方有异动!”

众人闻言,当即转过身来,看着前方,也似乎察觉到了有什么东西正在靠近他们。

现在正是入秋季节,有些野兽出没也不是什么怪事,何况这又是在旷野之上。

现在那股气息已越来越近了,李化道:“众位兄弟快躲起来。”

李化的话音刚落,众人便开始就近寻找着遮蔽物,躲了起来,等着看即将过来的到底是什么!

没过多久,果然出现了五个行为甚为谨慎的人,李化见了,已猜到是和他一起出来的兄弟了,当即走了出来,站在旷地上,等着这五位兄弟。

这五人见前面站着一人,心中生警,慢慢的摸了过去,走得近了,正准备发起袭击的时候,才发现是李化,众人也就都收了手,一齐上前拜见道:“原来是李大哥,其他兄弟呢?”

李化对着周围道:“众兄弟,是自己人,都出来吧。”

随着李化话音落下,躲起来的五人也都出来了,众人聚齐,李化问道:“众位兄弟这一路寻来,可有什么发现?”

一人道:“除了城楼上灯火可见,其他的就再没发现什么了!李大哥呢?”

李化道:“我等也是一样。看来要不就是我等找错了方向,要不就是晋军根本就不在城外。现在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就只剩一个办法了,只是如此便要劳累诸位了。”

一人道:“李大哥敬请吩咐。”

李化道:“现在我们快速回到栓马之处,骑马往城外十里搜索,看能不能发现敌营踪迹,若是不能,便只得回营复命了。”

众人道:“是。”

由于众人已走过了一次,现在原路返回,已熟悉了许多,所以便一路奔跑而回。

很快,众人便回到了方才栓马的地方,解下缰绳,骑上马,李化道:“从现在开始,一人一队,分散搜寻,半个时辰之后,还是在此地聚齐,明白了吗?”

众人道:“明白。”

说着众人便拍马向四方散去,而李化在众人走后,也调转马头,疾驰而去。

半个时辰之后,依然是方才众人分开的地方,众人渐渐的聚齐在一起,但每个人的神情都有些失落,因为他们都没有什么发现,现在他们十人已聚齐,只等李化回来,便可以启程回营了。

又过了不久,李化也回来了,只见李化也有些垂头丧气,似乎受到了什么挫折一般,不过等见到了众人,李化立马整顿了精神。

下马对众人说道:“众兄弟都回来了,可有什么发现吗?”

众人摇摇头道:“,属下等无能,没能有所发现。”

李化道:“没有就没有吧,这也怪不得你们,我不也是什么也没有发现吗!走,启程回营。”

众人应声上马,快速回到了大营,到了大营,李化对众人说道:“今夜辛苦诸位了,诸位请各自回营歇息去吧。”

众人闻言,已不知该怎么说了,都垂着头牵着马走开了。

李化也不多想,见王猛营帐还亮着灯,便靠过去看了一眼,见王猛似乎已然安歇,便准备离去,等明日天亮,再和王猛说这里的情况。

可谁知就在李化转身的那一刻,静姝道:“师兄既然来了就进来吧,王将军已等候多时了。”

李化闻言,这才掀起帐门,走了进去,只见此时王猛也从榻上起来,快步走到李化身旁,激动的问道:“师兄这一行有什么发现吗?”

李化道:“此行虽然没能查探道晋军守城兵力有多少,但却发现似乎晋人对咱们这次来攻,已有了防备!”

王猛道:“此话怎讲?”

李化道:“我率队前去刺探,遇一城,城外没有发现晋军踪影,然而城楼上却灯火通明,士卒布列,像是防着有人来夜袭一般。”

王猛道:“这倒也是,先前杨将军攻破晋军堡垒之时,必定有不少人外逃报信,现在晋人有了防备也不足为怪。对了,师兄可知道那城池有多大?”

李化道:“那城池说来也不大,方圆不过五、六里大小。晋人有了防备,到时进攻起来恐怕就不那么轻松了,师弟到时可得慎重出兵啊。”

王猛道:“师兄放心,小弟素来不是鲁莽之人,再说此事事关两万将士安危,岂可不慎重行事呢!”

李化道:“如此便好,那我就告辞回营了。”

王猛道:“师兄一夜辛苦,快去吧。”

李化离去,王猛也回身躺在榻上,只是他仍然不能入眠,他在思考,要怎样才能在明日顺利的拿下一城呢!

其实李化方才带人前去查探的城池乃是安阳县城,这城池虽然不大,但其中居户足有万户之多,算得上是个大县了。

王猛躺下不过一个多时辰,天便渐渐亮了起来,军中将士全都出营开始进行操练了,而昨晚负责值夜的将士此时也被换下,回到营中睡上一觉。

听见帐外的操练声,王猛也起来了,整理了下着装,便和静姝一起走出了营帐。

王猛对一士兵传令道:“去请杨将军和姚将军来帐中议事。”

那士兵告一声‘是’便转身离去,没过多久,杨安和姚苌便来到了王猛帐中,王猛道:“昨夜我已派人查明,前方乃是一小城,但似乎早已有了防备,今日请两位将军来,便是想请一人随我带兵出击,一人留守军营,不知两位将军谁人愿往?”

姚苌闻言,突然想起了在丰阳城外的情景,连忙应声道:“末将愿随将军攻城。”

杨安见姚苌这么踊跃,也不愿相争,让王猛为难,说道:“既然姚将军愿往,那末将便留守大营吧。”

王猛道:“好,那就请姚将军速去点齐一万兵马,随我攻城。”

姚苌道:“末将领命。”

说着,姚苌便转身出了营。

王猛对杨安道:“大营为大军之基,我等走后,将军责任重大,万不可松懈。”

杨安道:“末将明白,将军请放心。”

王猛道:“那好,咱们一起出去吧。”

等王猛几人走出营帐,只见大营之中尘土飞扬,无数士兵都在往校场移动,看着虽然稍显混乱,但是则是有序而不乱。

没过多久,烟尘便渐渐落下,一万兵马已聚齐在校场,就等着王猛过去了。

王猛走上才搭建起来不久的高台,高声说道:“今日即将开始出征以来的第一战,正是众位将士建立功勋,报效家国之时,众将士准备好了吗?”

众将士举起手中的枪、戟,高声回道:“建立功勋,报效家国……”

王猛伸出手道:“好,众将士听令,出发。”

说完,王猛走下高台,穿过站列整齐的大军队列,骑上静姝牵过来的马,大手一挥,便带着大军往前方走去。

在大道上走了约十余里路,沿途见到无数种着谷物的田地,其中稻粟都生长得十分茂盛,看来今年百姓们注定会是个丰收年。

不过王猛现在顾不上思考这些,他已经看到了前方的城墙,已依稀可以看见城楼上书写着“安阳”两个大字,这里就是南乡治下的安阳了!

看到这座县城,王猛第一个感觉就是防备森严,看来晋军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王猛命令大军停止前进,就地摆开阵型,做好战斗准备。

王猛问姚苌道:“以将军之见,要下安阳,当如何是好?”

姚苌回道:“苌虽不才,愿请将军授兵两千,前往攻城,若不能攻下,请以军法从事!”

王猛道:“将军别看安阳城小,但却城高防固,要想强攻,纵能得胜,自损必大,不如派兵围之,使其变为孤城,到时城中饥羸,必可传檄而下!”

姚苌闻言,心想王猛毕竟是书生,不懂兵事,连这么易攻的城都不敢攻,对王猛不禁开始轻视了起来。

不过姚苌还是说道:“将军高见,姚苌难及万一。”

王猛道:“传令,大军围城三匝,只围不攻,若有晋军出战,齐力攻之!”

随着王猛一声令下,不到半个时辰,一万大军便将安阳城给围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