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前秦猛士
17677700000134

第134章 :秦雍地震 燕凤来朝

自苻坚北巡朔方,回到长安之后,整个大秦的运转便回归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而之前王猛等人担心的与苻幼同谋的诸公也就此安分了起来,一时间没有了什么动作。

时光转眼即逝,不经意间苻坚便已回长安一月有余了,现在正是大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新春。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天地间本该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祥和景象,可老天却偏偏在这时给大秦降下了灾异。

刚过春分不过三日,大秦治下的秦、雍二州便发生了地震,一时间因地震毁坏的房屋、道路不计其数,百姓因此死难的更是有成千上万人。

刚刚过上好生活的关中百姓还没来得及享受,便被这一场突入其来的天灾给弄得无家可归,就连生计都成了问题。

要知道,现在整个大秦的领地也不过就是秦、雍二州,加上半个并州,再加上刚刚平复的朔州。而秦、雍二州几乎就是整个关中,乃至整个大秦的根基,现在地震突发,各地灾害不断,对大秦来说,简直就是噩耗。

这个噩耗根本就不用人传,苻坚便已经知道了,因为他当时在长安宫中,感受到地面剧烈晃动,还被一群宦官、侍卫保护着跑到宫殿外避难。

不过还好皇宫里的宫殿修建得都十分牢固,第一次大震加上接下来的余震最多不过震落了些许瓦块,还有些房梁产生了裂纹。

但大秦各地的百姓房屋可就没有皇宫那么牢固了,一场大震之下,无数房屋倒塌,加上地震引发的山崩,大秦各地可谓是灾洪遍野。

地震刚刚停歇,苻坚便吩咐道:“传旨,诏百官入宫议事。”

苻坚话一说完,便要向殿内走去,身旁的宦官连忙上前拦道:“陛下不可,这大震之后,必有余震,而宫殿已成危房,为陛下龙体着想,陛下今日万不可再入此殿。”

苻坚知那人也是一番好意,倒也不因此怪罪,只是说道:“朕让你们去传百官入朝,还不快去!”

那人道:“已有几位宦官去传旨了。”

苻坚道:“朝中百官甚多,只一两人要什么时候才能将他们召来,你也去,把能叫上的人都叫去,要快,明白吗?”

那人道:“可陛下身旁总不能没人支应着啊。”

苻坚道:“救灾如救火,一刻也迟缓不得,快去,不然朕治你抗旨之罪!”

那人见苻坚并不像是说笑,也着实担心苻坚会盛怒之下降罪于他,赶紧说道:“陛下息怒,小的这就去。”

说着那宦官便带着周围的人出宫传旨去了。

而苻坚在那宦官走后,便独自一人走进那宫殿,让苻坚感到惊奇的是,就只这片刻的功夫,方才金碧辉煌,一尘不染的宫殿,现在依然是满是尘渣,本来宫殿里摆的整整齐齐的摆件,现在也都东倒西歪,乱得不成样子。

苻坚叹一口气,便径直走到方才他批阅奏章的案几旁,拿起两本还未来得及看的奏本,便快速的走了出去,他可不想冒这种不值得的风险。

走出宫殿,苻坚便径直往太极殿赶去,来到太极殿,只见众宦官侍卫正忙着整理太极殿里被震倒的摆件,还有打扫房顶落下的残渣。

苻坚见因这场地震,导致宫中都出了这么大的乱子,那要是普通百姓,那还怎么得了。

想到此处,苻坚不禁心中一痛,在心里对老天爷说道:“老天,难道朕还有什么做得不对吗!你要这么惩罚朕!要惩罚,你就惩罚朕一人,放过朕的子民,他们都是无辜的!”

苻坚此时哪里知道,这地震的发生与老天无关,也与他无关,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罢了。在他的骨子里,已经刻下了一种意识,那便是人在做,天在看,天降灾异,那必然是因为他犯下了什么过失。

现在的长安,已被这一场地震给弄得乱成一团,百姓们都惶恐不安的涌出了家门,全都聚集在长安的各大街上。所以那些传旨的宦官要一一找到朝中百官,还是很费了一番力气。

不过好在大秦的官员相比于普通百姓,还是要有见识得多,在震感渐渐平息之后,也都各自回到了衙门。而且时任京兆尹的王攸更是派出所有衙役,到长安各大街上,安抚百姓,劝百姓们都回家。

苻坚在太极殿约等了有一个时辰,百官终于陆陆续续的到齐了。

群臣见礼之后,苻坚道:“突发大震,诸位爱卿可有救灾良策?”

王猛第一个出列道:“回陛下,大震之后,百姓房屋被毁,粮食亦缺,故当务之急,应驰令各郡县开仓放粮,救济灾民,稳住灾情。”

苻坚闻言,当即问道:“度支尚书何在?”

苻坚话音一落,一个年纪约有五十上下的官员出列道:“臣在。”

苻坚道:“国库之积蓄可够此次赈灾?”

度支尚书道:“回陛下,我大秦经数年休养生息,此时国库充实,赈灾之用是绰绰有余。”

苻坚闻言,总算露出了点笑容,说道:“好,很好,来人啊。”

话音一落,便进来十余名侍卫,静候着苻坚的吩咐。

苻坚道:“速速快马传旨各受灾郡县,让他们一切以民为本,开仓放粮,若是府库存粮不足,应极速上报朝廷,朝廷将派粮救济。另外,再让各郡守、县令将大震之后的损失统计呈报上来。快去办吧。”

众侍卫闻言,齐声道:“诺。”然后便退了下去。

待众侍卫退下之后,苻坚又道:“天降灾异,岂非朕之不德耶,诸位爱卿但有闻朕之过者,望一一道来,以补朕之缺失。”

群臣闻言,俱都大吃一惊,心想苻坚怎么将这天灾生生的怪在了自己的头上,一时不知该如何说。心想要是苻坚有过失,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又岂能没有过失,那他们又该当何罪呢!

于是群臣俱都跪在地上,几乎齐声道:“臣等惶恐。”

苻坚道:“诸位爱卿不必害怕,朕并没有要责怪你们的意思,只是天公示警,分明是朕为政有阙,朕如何敢视而不见。诸位爱卿但说无妨,只要说得有理,有功无罪。”

苻坚虽然这么说,但是群臣还是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说话,苻坚只好一个个的问,而第一个当然是如今秉政的大臣王猛了。

苻坚问道:“自景略辅政以来,我大秦是欣欣向荣,万象更新,景略更是知朕甚深,以景略之见,朕什么地方做得不足?”

王猛闻言,起身道:“回陛下,以臣之愚见,陛下为政无不先申德化,深追尧舜,近世帝王无一人能及,唯周之成、康二王,汉之文、宣二帝或可相比,如此明君,臣实不图复见,何敢加以诋毁。”

苻坚笑道:“尧舜圣王,朕实何人,敢与之比肩,景略称誉太过了。”

其实在苻坚的心里,他也明白,近年来他所行的每一项政策,无不是为民着想,为社稷着想,怎么会有错。就算有错,那也比僻处江左的晋室要好的多,为什么老天却偏偏要在大秦降下灾异呢!

苻坚又接着问了朝中几位大臣,可连王猛都没有指出苻坚的缺点,他们又怎么会真的说出些什么,不过是像王猛一般由衷的夸赞苻坚几句罢了。

苻坚也并不是非要以彰显自己的过错来向世人证明他是以德政为先的,而是要让百官明白,他将会一直施行德政,以此来教化黎民,感化上天。

最终,王猛出列道:“赈灾事急,臣以为当先敕令各有司衙门,让他们放下手中他务,一切以救灾为主。此时刻不容缓,还请陛下下旨。”

苻坚闻言,倒也不多问,说道:“好,那就依景略之言。”

苻坚话音一落,朝中大员几乎快有一半的都同时出列道:“臣等遵旨。臣等请立即按旨意行事。”

苻坚道:“好,去办吧。”

这一下子少了这许多大臣,苻坚心想有他们在,这灾应该要不了多久便可以得以救济了,现在他已没有必要在将百官留在宫中。

苻坚道:“今日之事已毕,退朝。”

剩下的众位大臣齐声道:“臣等告退。”

在大秦的上下官员齐心协力的救灾下,这场因地震造成的灾害,虽然对大秦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是终究还是不能撼动大秦的根基。

被地震毁坏的房屋、道路在各地官员与百姓的共同修建下,又重新建了起来。各地灾情平息的消息渐渐传到了长安,苻坚的心总算是安定了下来。

虽然在地震发生之时,裂水泉涌,出金像生毛。长安大风震电,坏屋杀人。但大秦终究还是安稳的度过了这次灾害。

地震过后约有两月,一骑快马从北方朝长安奔来,不过这一次带来的,不是坏消息,而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喜事。

原来在苻坚巡抚朔方的时候,派了牛恬率队出使代国,与代国互通盟好。

牛恬至代之后,受到了代王拓跋什翼犍的礼遇,而且很快,代王便同意与秦国通好,丝毫没有在意刘卫辰叛代投秦的意思。

牛恬使命完成,便准备回朝复命,在牛恬离代之时,拓跋什翼犍亲自相送,并说在牛恬回朝之后,他将派左长史燕凤出使秦国,以报秦王。

牛恬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便命人收集了关于燕凤的来历,然后亲写一封奏表,命人快马提前送回长安。

现在苻坚正和王猛一起,在宣政殿讨论着这一封奏书。

苻坚道:“牛爱卿言燕凤将至长安,这燕凤是何如人也,景略你可知道?”

王猛虽然对天下间不少的大人物的来历都清清楚楚,但是对燕凤,那确实是一无所知。王猛道:“臣不知。”

苻坚道:“据牛爱卿信中所言,这燕凤倒也不是个俗人,其人闻名于代国,而代王以礼相迎,他却拒而不应。”

王猛道:“哦?如此来说,他倒是一名高士,可他为何最终还是出仕了呢?”

苻坚道:“当时代王见燕凤拒不应征,恼怒非常,当即派兵围了代城,宣言道:若燕凤不出,吾将屠汝!城中百姓惧而将燕凤送与代王,就这样,成了代王手下左长史。”

王猛听苻坚说完之后,说道:“臣以为,燕凤此来,虽为通好,但实则是窥关中虚实,不可不防。”

苻坚道:“朕也想到他会有此意,故而才将景略请来商议一下该如何应对。”

王猛思索片刻后,说道:“臣以为当内实外虚以应之,使其不得查探到国中虚实,也就不敢妄动了。”

苻坚道:“何为内实外虚?”

王猛道:“实者,国民之实,国富之实。虚者,布防之虚也。臣建议沿途郡县之兵力部署,尽皆由明转暗,待燕凤回国之后,再恢复如常。”

苻坚道:“好,就依景略之言,朕这就拟旨下发。”

三日之后,牛恬等人回到了长安,苻坚亲自召见了牛恬,询问道:“代国之于大秦,孰强孰弱?”

牛恬道:“代国远居代地,地广人稀,非大秦之敌也。”

苻坚又问道:“那依牛爱卿之见,代王此人如何?”

牛恬道:“代王求贤若渴,常自发奋,有争天下之志。”

苻坚又问道:“代之群臣如何?”

牛恬道:“臣在代国,所见者除了代王,其余诸臣少有接触,不甚了解,不过从代国百姓来看,所任官员应当算是称职。”

苻坚问完,心想要真是如牛恬所言,那代王实在是可以算作一代雄主了,只是现在是屈居代地,要是一旦让他有机会占据中原,恐怕就会成为自己一争天下的一大敌手。

苻坚道:“这次牛爱卿出使辛苦了,先回府歇息去吧。”

牛恬闻言,行礼道:“臣告退。”

又是十几日过去,不觉间竟已到了五月,燕凤带着几十名扈从终于来到了长安。来到传言中风化大行的长安,燕凤起初对传言还有些怀疑,可当他真正身临其境的时候,却发现长安城远比想像中要好得多。

这一日,燕凤到了长安,并没有急着前去拜见苻坚,而是在馆驿落脚之后,便一个人换上一身便装,到这长安城来了个微服私访。

这短短的几个时辰,让燕凤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他完全无法相信这里是乱世中的长安,他觉得就是大汉盛世下的长安,也不过如此吧。

他的脑子里开始幻想起来,这能将长安乃至大秦治理得如此之好的苻坚和王猛,到底会是一对怎样的君臣。

可是想像总是空洞的,远没有亲见来的真实,现在燕凤渴望见到苻坚和王猛的心情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