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奇幻洪荒时代
176600000038

第38章

38 计定雨国

镇元子将帅印交付河伯,立刻点齐三千禽军,率飞凤、恶鹰二将星夜赶往边关。

李长庚道:“河王曾反叛过一回,元戎却将帅印交付于他,一旦河王再起反叛之心,元戎之罪就大了。”

镇元子笑道:“我也曾有此忧虑。继一想,河王决不敢再反。试想他手中只有帅印,没有兵符,他若调兵谋反,军队怎会听他指挥?这是其一,他若趁我不在军谋反,只有凭他河国的十万人马,而我却有五十万大军在侧,他岂敢冒险?这是其二,既使算我五十万大军没有兵符将令不敢妄动,河王却连个驻地城关都没有,更不用粮食给养了,他怎么用兵?这是其三,玉清道兄乃得道金仙,早已修成万劫不坏金身,有他助阵,就足抵百万大军,河王不会不知,这是其四,有此四点,他怎么敢反呢?”

李长庚点头道:“二弟考虑周详,是我多虑了。

不一日,三人抵达边关鲁阳大营。因三人从没和鲁阳谋过面,镇元子只好捧出兵符。此番西征,鲁阳为副元戎,辖下十万大军也归镇元子指挥,所以一对兵符,鲁阳已知镇元子必是大元戎无疑。看到镇元子不过二十几岁年龄,止带一老者,一少女等三千禽军就来到边关,心中颇为轻视,暗怪帝俊用人不明,拿军国大事当儿戏。

镇元子也看出鲁阳没把自己放在心上,却假装不知,进中军大帐问道:“将军镇守边关,可听到西北诸国有何举动?”

鲁阳道:“西北诸国已得知我要对西北用兵,因此也已组成了联军,由风王亲自任大元戎,准备出关迎战。西北诸国为防我进军,已在我正面布置了五座雄关,即枯木关、碎石关、玉门关、长门关、天门关。”

李长庚笑道:“将军可知这五关虚实?”

鲁阳道:“西北诸国知道我早晚西征,建关极为严密,关中只有驻军,无一百姓,因此无法得到任何讯息。”

镇元子点头道:“西北诸国可谓是用心良苦。想知五关虚实也不难,只要捉住西北诸国几名兵将就行了。”

鲁阳冷笑道:“我随帝俊陛下南征北战焉能连这都不知?不瞒元戎,我曾捉到过风国镇南大将军,连他也不知道五关的一点儿讯息。”

镇元子皱眉道:“将军可有西北诸国地图?”

鲁阳道:“我早就派人秘密绘制了一幅。日夜不离身侧。”便将地图展开桌上。

镇元子近身观看,见西北七国有七星分布,唯雨国国土最为前突。在五关之侧,可绕道五关攻伐,便指着雨国道:“雨国最易受我重压,何不先定雨国。”

鲁阳道:“前番大战,主战场就是在雨国境内。雨国国土前突,易受进攻,因此西北七国合兵之时,雨国只派太子率军前往,雨王亲自镇守王城。西北七国也知一荣俱荣,一辱俱辱之理,雨国一受进攻,各国立时来援,现在雨国后有风国等六国,侧有五关为佐,一遭攻打,岂能不来救援?”

镇元子道:“用兵之道,在于奇正,奇正相辅,鬼神莫测。我既要先定雨国,就自有平定雨国之策,将军可速起兵佯攻枯木关,只要使西北诸国以为我意在枯木关,将军就是首功一件。”

鲁阳道:“元戎既要偷袭雨国,不知需多少兵马?”

镇元子道:“我止率本部三千禽军即可。”

鲁阳道:“雨国虽是小国,带甲之士也有七、八万之众,就算雨太子带走几万,王城最少也有三、四万,元戎仅率三千人马怎能平定雨国?”

镇元子道:“将军岂不闻兵将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正因两军曾在雨国境内大战,他才不会防我精兵突降,我再虚设伏兵,一鼓可擒雨王。”

鲁阳道:“雨师深通兵法,元戎不可轻敌。”

镇元子笑道:“雨师是雨王之名了?他若不通兵法,我孤师突袭可能难以成功,他若是深通兵法,我此计必可成功。”

鲁阳怕镇元子有失,无法向帝俊交代,又道:“元戎乃此次西征主帅,不宜亲冒雨石。不如派一大将前去,元戎坐镇大营。”

镇元子道:“将军美意我心领了。蒙帝俊陛下不弃,命我为大元戎,我若不亲冒雨石,三军将士谁又肯冒死?况此番偷袭雨国,非智勇兼全之将才能成功,派寻常之将只会误我西征大计。”

鲁阳见劝不听,只得又献计道:“元戎若执意亲自前去,末将亦不敢相阻,只怕一旦有变,末将不能及时出兵迎救。反正也是佯攻枯木关,不如派一大将前去,末将亲率主力陈兵雨国边境,有事也好及时照应。”

镇元子笑道:“将军是信不过我?”

鲁阳脸一红道:“不敢。”

镇元子道:“我并是好大喜功,只是将军若陈兵雨国边境,我这偷袭也就不可能成功了。其实将军根本不用为我担心,你佯攻枯木关,攻的越猛,我这边也就越安全。”

鲁阳道:“末将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