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特工女帝:吾凰万万岁
17644900000667

第667章 遗书(二)

李行渊的身体似乎碰到了什么,他的手,更是按住了一大块泥巴,潮湿,松软。

原来,他的手按在了一块不知何时,被打落在地的砚台上。

而里面的墨水,早已干枯成了墨泥。

有些事情,李行渊估计也记不得了,毕竟被囚禁在地宫中之后,大部分的时间,他都是在疯癫之中度过的。

当初,江寒月奉命接手李行渊父子,把他们囚禁在地宫之中,这砚台,还有里面的墨水,也都是她派人送来的。

除了这些,在室内的地面上,散落着不少纸张,书籍什么的,有的已经被撕扯得破破烂烂。

这些东西,都是江寒月派人送来,给李云谦解闷用的。

江寒月送来这些东西,也不怕李云谦会写信送给什么人,传递个消息什么的,因为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虽然她想的挺好,李云谦可以用这些文房四宝来排解忧愁,但是李云谦哪里还有这样的心思?每日都在愁苦之中度过的他,那些书连看都没看。

但李行渊发起疯来,便是全然不顾了,抓到什么,便摔什么,拿到什么,就撕什么,这么长的时间过去,砚台也被他扔到了墙角,那些书也被他撕的撕,扔的扔,一片狼藉。

现在,他的神志短暂地恢复了一些,他捡起了砚台,心中很不是滋味。

在位之时,李行渊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写字,文房四宝,更是他尤为在乎的东西。

可以说,他是个颇有诗文才学的君王。

可现在呢?

变了,一切都变了……

往日的君主再找不到,只剩下一个疯子。

浑浊的泪水纵横,李行渊晃晃悠悠地站起身来。

“难道说,这一切,当真是报应么?”

他自言自语着,无力地仰着头,看着石室的顶墙发呆。

这个姿势,他保持了很长的时间,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又在追忆着什么。

动作极为缓慢的,李行渊把砚台放在墙壁一边,不多时,滴下来的水滴,便润透了干涸的墨泥。

他用小指轻轻搅动着,不一会儿,便是那熟悉的墨香。

借着昏暗的灯光,李行渊又找回了被他扔掉的毛笔,还有两张稍微洁净一些的白纸。

坐到石桌一旁,李行渊的泪水再次流了下来,但是他很快咬了咬牙,旋即,脸上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笑容。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提笔在手,李行渊刷刷点点,在纸上写了起来。

虽然残酷的囚禁折磨了他的精神,更是让他的身体苦不堪言,但他握笔的手,依旧是那么稳,笔尖之下的字迹,依旧刚劲有力。

“朕,二十三岁继位,在位近三十载……”

一边写着,他一边轻声地念叨着。

从一开始他登基继位的时候写起,国号定的什么,楚国百姓都是如何的激动等等,他就好像是在叙述一个故事。

往昔的峥嵘岁月,似乎又浮现在了眼前……

华夏大陆,刀兵四起,乱世之中,坐上楚国的皇位,一身龙装,开启了他辉煌的君主生涯。

“朕励精图治,愿以天下为重、富国兴邦、恩泽万世……”

李行渊仍在轻声念叨着,他笔下所诞生的一字一句,就像是他的自白。

在外人看来,李行渊更多的,是无能,是软弱,可当初在登基的时候,在他心中,确有一番宏图壮志。

“奈何,奸臣当道,把持超纲,韩经擎拥兵自重,满朝上下,皆以韩经擎马首是瞻,内外权臣,只知国有丞相,不晓天下仍有君王。朕之所求,终未能如愿……”

李行渊写到这里,他的脸上仍流露出一抹不甘,就好像他又回到了那段被韩经擎把控一切的日子之中。

“韩经擎上挟君王,下欺百姓,为祸多年,幸苍天有眼,已被正法,此乃楚国之幸!朕此生功德卑微,所做负心之事,更是数不胜数,唯此事,朕心无愧。”

写到这里,李行渊释然一般地松了口气。

稍微停了停,他又看看一旁的空当当的石床,那是李云谦睡觉的地方。

“哎……”

回过头来,他继续写着。

“朕,自知天命已到,有意将皇位传给皇子李云谦,愿平生之憾,在此子身上得以实现。数载岁月,朕内削太子昀晏,外扶四子墨宸,用心良苦,只愿云谦前途,一片光明……”

几乎是没有任何的保留,在下面的这段话里,李行渊把他的本心都写了出来,包括他如何利用李墨宸,如何给李云谦铺路,这一切,都没有任何的隐瞒。

“可叹!天命不可违,楚国江山,终被四子所得,朕……”

写到这里的时候,李行渊的笔停下了。

他的嘴唇颤抖着,仿佛是在下达某种决心。

但是过了许久,他早已想好的那四个字,还是没有写在纸上。

这四个字就是,死不瞑目……

轻轻地放下笔,李行渊面对着孤灯,叹息了一声。

“也许,这就是天意吧,天意……”

重新提起笔来,李行渊继续写道。

“楚国江山,终被四子所得,朕心愿便了解于此。茫茫一生,终有归宿,俗事繁尽,皆归尘土。”

有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在所留下的这封又是自白,又是遗书的信中,李行渊并没有写让李云谦替他报仇之类的话,只是点了一句,朕心愿便了解于此。

两大张白纸,写的满满当当,字里行间,便归纳了李行渊这不算太长的一生。

看了看狼狈的石室,李行渊有些不满意。

拖着疲惫的身体,他又把石室内凌乱的东西收拾了一番,那些被他撕碎的书籍,扔得烂七八糟的杂物,都被他一样一样地捡了回来,又小心地摆好。

“俗事繁尽,皆归尘土……”

李行渊又默默地念叨了一声。

趁着他现在的头脑还算清楚,他要最后再做一件事情。

即使是在这么凄凉的环境之中,他也要选择体面的、有尊严地离开……

从墙上取下青铜的烛台,李行渊吃力地把蜡烛拧了下来,那锋芒毕露的大尖子,闪烁着极具诱惑力的光芒。

“颜夕,朕来找你了。”

李行渊呢喃着人生中最后的一句话,下一瞬,他没有任何的犹豫,将烛台倒握,用尽全身的力气,朝心口刺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