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理曹操
17622500000010

第10章 为了名声的谦让

刘备的运气非常好。正当曹操准备虚晃一枪麻痹他的时候,吕布出兵袭击兖州的消息传来。兖州是曹操的大本营,如果为了进攻徐州而丢了兖州,那绝对得不偿失。曹操当然算得清这笔账。

曹操决定撤军以保后方。这个善于利用资源的人,是不会放过送顺水人情的机会的。曹操给刘备写了一封信。

几分钟前,曹操还在大骂刘备算是什么东西,现在的措辞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操累世名家,父遭荼毒,安得不报?故勒兵问罪于陶谦,欲图族灭,以雪大冤。玄德帝室之胄,才德兼全,特遣书来,慰我天下之重,即日班师回守。略此以闻,别图后会。”

信中夸大了自己的原本需求,同时抬高了对方的分量。两者间的差距越大,恩惠的价值就越高。曹操本来就要撤兵了,但他希望把这个面子送给刘备,以留待日后的索取与回报。

曹操就此退兵,为父亲报仇雪恨的事情就此搁置,而失去父亲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疼痛似乎也随着退兵而烟消云散了。终曹操一生,再也没有以此为由,兴兵复仇。

到底曹操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不孝之子,还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英雄呢?

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居八九,伤心挫折在所难免。如果一个人不能很好地从挫折、打击中走出来,是不可能顺顺畅畅走好人生之旅,并在白驹过隙中开创人生伟业的。千百年来的进化使得人类具备了一种“心理免疫能力”,让人们能够在不知不觉中限制、忽略、遗忘情绪上的创伤。心理学家威尔逊和吉尔伯特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免疫忽视”。也就是说,尽管我们自己并不知悉,我们内心的“心理免疫能力”能够让我们比自己预期得更容易适应人生中的种种挫败。

不管是没心没肺,还是“拿得起,放得下”,其实无关道德,很大程度上是先天带来的特性。

但是,这种“免疫忽视”现象具备很强的个体差异或类别差异。这也是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坐在牢里也会仰望欣赏星空之美,有的人坐拥豪宅却哀叹人生了无生趣的原因。另外,对同一个人来说,他也许可以很轻易地接受意外事故带来的身体残疾,却无法释怀恋爱失败带来的伤害。当然,人也可以通过后天的修养、修炼来提升自己的“心理免疫能力”。而对曹操来说,最为幸运的是,上天赐予了他超级强大的“心理免疫能力”。这项先天特性正是曹操最可宝贵的资源,让他几乎可以从任何类别、任何程度的打击中轻松脱身,游刃有余,绝不与负面情绪拖泥带水,纠缠不休。所以,在曹操的一生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累次失败,屡屡死里逃生,却从来看不到他黯然神伤,垂头丧气,失去生活与奋斗的勇气。

丧父之痛很快就被曹操忽略到九霄云外了,他的心理能量再次投注于争霸天下。

再说徐州方收到曹操的回信,全城上下莫不称颂刘备之能。一信能退百万兵,刘备立了一大功。

陶谦非常开心,让徐州的机会又来了。前一次没让成功,显然是因为刘备无功不敢受禄。而这一次,刘备使满城百姓免于刀兵之灾,凭借此项大功,受让徐州也是理所应当的。

陶谦满怀信心,再一次提出了让徐州:“老夫年迈,二子不肖,不堪国家重任。玄德是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代老夫领辖徐州。老夫正好可以隐退养病。”

身居高位者最容易罹患的就是恋栈不去,即便死也要死在权力的怀抱中。而像陶谦这样的,实属难能可贵。

但刘备还是推让说:“我受孔融之托,前来救援徐州,为的是一个‘义’字。如果领据徐州,就会被天下人认为是‘大不义’。”

陶谦目视糜竺,糜竺会意,接过刘备的话头说:“今汉室陵迟,海宇颠覆,树功立业,正在此时。徐州殷富,户口百万,刘使君领此,不可辞也。”

糜竺的说服立意在于诱之以功利,但功利是大义的天敌,刘备既然以“大义”为由推辞,就决不可能接受功利的诱惑。所以,糜竺的说服没有成功。刘备说:“此事决不敢当!”

陈登接过话头,说:“陶府君多病,不能视事,明公勿辞。”陈登是想摆明陶谦因病不能胜任的事实,来让刘备承担起责任。但遗憾的是,他没有进一步拔高。对刘备来说,“义”字就像一条巨大的绳索捆住了他的手脚,解绳的办法只有一个——祭出更大的义——国家大义。

陈登如果将受让徐州提升到为了国家大义、百万百姓担责的高度,“指责”刘备不能勇于担当的话,才可能解开刘备的心结,让他冲破内心的限制,答应陶谦的要求。但陈登仅仅停留于陶谦个人的身体状况,显然没法帮助刘备克服内心的认知不协调。刘备转而采用“第三方转移”之法来加以推脱。

刘备说:“现在袁公路四世三公,海内所归,近在寿春,何不以州让之?”

孔融也开始加入帮腔的行列,说:“袁公路冢中枯骨,何足挂齿!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孔融的话再一次着重提出了利益诱惑,更是背离刘备的标准。刘备哪里是不想要这块肥肉呢,但如果没有合情合理的理由,他是决不会,也决不敢要的。

刘备发誓赌咒决不肯接受,陶谦不由抱着刘备痛哭。

这一阵哭,打动了刘备的兄弟关羽和张飞。乱世之中,人们一般不敢轻信他人。刘关张长年流离失所,根本不敢相信有人会凭空自愿出让一个富庶大州。所以,陶谦第一次出让徐州时,不但刘备不信,关羽、张飞也不相信。

但这次,陶谦及其部下、好友众口一词要刘备接受徐州,关张被他们的诚意感动,也加入了说服刘备的行列。毕竟,刘备劝退曹操,立了大功,受领徐州也不能算是无功受禄。

关羽说:“既然陶府君如此相让,兄长不如暂领州事。”关羽的办法倒是一个折中的过渡办法,先是暂时代领,慢慢再转成正式拥领。这个建议不那么“咄咄逼人”,倒是有可能促成这一美事。

但还没等刘备回复,张飞快人快语又插了一杠:“又不是强要他州郡,陶府君,你把大印给我,不由我哥哥不肯。”

张飞是刘备的兄弟。张飞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公众理解为刘备内心真实意思的体现的。因为刘关张三兄弟,情义深重,私下里自然是无话不说的。这样,人们就会认为张飞的话说出了真相,但真相并不总是受人欢迎的。这样的真相等于是将刘备逼上了绝路。

刘备说:“既然你们都要陷我于不义,那么我只好一死了之了!”说完,拔剑就要自刎。众人手忙脚乱,夺了刘备的长剑。二让徐州就此不了了之。

陶谦的美意为什么会再一次受到挫败?

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有一致性的需求。只有言行一致、前后一致的人才能被社会认可,才能在群体性的生活中得到信任。刘备向来奉行仁义,“仁义”二字已经成了他的代表性标签。只要一提到刘备,人们就会想起他在这两个方面的良好行为记录。另一方面,社会评价也束缚住了刘备,让他只能继续奉行与此一致的言行。两者之间形成了正向强化的循环,刘备的名声越来越好,越来越响,而社会评价对他的约束也越来越强,越来越严。

所以,有了第一次的拒绝,出于一致性的要求,刘备必须再一次拒绝,否则,第一次的拒绝就会被视为假惺惺,欲擒故纵。如果刘备第二次接受了徐州,那么在他自己的预期中,社会会给出比他第一次就接受徐州还要恶劣的评价。这样的一种预期,在刘备心里造成了极大的认知不协调。而陶谦以及糜竺、陈登、孔融等人实在不懂得如何帮助刘备克服认知不协调,反而火上浇油,南辕北辙,那么,事情的不成功也就可想而知了。

陶谦看刘备坚决不从,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刘备不要离去,就在徐州附近的小沛驻扎,随时保护徐州安全。

陶谦无意中使用了“闭门羹”技巧。当你提出一个大的要求被拒绝后,拒绝者内心就会产生一定的愧疚心理,那么,你就可以利用这个愧疚心理提出一个相对较小的要求。而这个小的要求一般就不会再被拒绝了。刘备本是客军,应邀前来救援,事成之后当然是要回平原县的。但他已两次拒绝陶谦的盛情,这次又如何忍心再拒绝他的这个小要求呢?

心理感悟:真相只有戴上面具才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