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电视片迅速崛起,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绵阳电视台录制的5集电视专题片《永生》给我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究其因,一是因为它独特的、平民化的视点。二是它采用了多视角交织的叙述方式,因而新颖别致,令人难忘。
一般而言,人们在表现、反映党的领导干部时往往会更多注重政治的、正面的内容,会采取接近全知的视点,来进行较宏观而全面的介绍。然而,若都沿用这一思路,势必造成雷同与一般化。《永生》采取了独特的、平民化的视点,既保证了自身内容的质朴、平易近人,又使作品获得了独立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电视记者的采访,在这部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记者,他们采访“永生”,实际上是代表了当前电视工作者对“永生”的一次重温、叩问与追寻。他们追寻的不是过去历史的再现,而是人物、事件的现实意义与观众的反响。这样,借助记者的视点,艺术家们巧妙地避开了再现过去历史的困难与尴尬,把过去历史的现实意义突显了出来。在叙述时态上也与电视的长于现在的时态相吻合。
我们感受到了这部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它们被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叙述角度体现出来,并构成了一个整体。加以粗略的区分,便有编导的全知视角,有出面记者的视角,有被采访人的视角等。在被采访人中,有家属、亲朋、事件经历者、间接知情人等。如此多叙述角度体现在一部作品中,可以说是并不多见。
很明显,多角度是为了获取多信息,表现更丰富的内容。但是,如果繁多成了芜杂,就走向了反面。在这一点上,作品有颇见功力之处。这部作品的重点显然是记者的采访。正是记者的采访,才具有整体的、结构性的意义。但是,记者的采访面临一个难题,即记者对严永生生前的细节近于无知。如果完全依赖记者的采访,就有可能使作品失之散漫与无序,在情景的描述上要花费过多的笔墨。艺术家巧妙地借用了声画结合、画外音解说、声情并茂的手法,解决了这一难题。让富有哲理性的解说与记者的采访连接起来,使解说成为记者采访的一个铺垫与导引,这不仅使记者的采访具有必要的指向性,而且使之相互呼应,具有更为感人的效果。如云集乡修青云路,既表现了严永生为使家乡父老尽快脱贫致富的拳拳深情,同时也传达了记者对严永生的敬佩。
不同的视角自然带来不同的内容与意义,艺术家对此需要一定的自觉与清醒。记者的视角侧重于“史”即过去的讲述;间接的知情人的视角侧重于介绍与印证;而当事人的视角,则是最重要与最宝贵的,具有无可替代的说服力与感染力。艺术家把握住了这一点。在亲朋好友的身上,我们看见了严永生的亲情与严格,看到了他们之间的自尊与自强;在班子成员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严永生的志向,感受到了和谐团结的温馨与动人。在妻子、女儿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严永生的乐观与活力,看到了他身先士卒的身影。因而,这部作品没有因为多视角的交织而变得凌乱与芜杂,他们发出的是各不相同的声音,但都应和着颂赞严永生“永生”的主旋律。在历史的当代回响中,它唱出了一曲属于自己的“永生”精神的颂歌。
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