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7620700000008

第8章 和谐文化建设概述(6)

城乡文化财政投入之比。城乡文化财政投入之比较大程度地体现了财政对城乡两地文化投入的偏重。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实现城乡文化的均衡发展,反映在财政投入上,就是农村文化财政投入在经费基数、经费增长速度上逐渐增加,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财政投入比例逐渐缩小直至均衡。

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拥有量之比。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拥有量之比较大程度体现了城乡文化硬件设施的差距情况。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程度的提升,必然要求改变农村贫乏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缩小农村与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拥有量的差距。

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之比。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之比侧面体现和反映了城乡居民的文化需求与投入的差距情况,也能一定程度地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均衡发展程度。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必定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大幅度上涨,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文化消费水平比例缩小。

文化扶贫及其作用。基于农村与城市文化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现实,文化扶贫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必要手段之一。包括:对农村贫困地区进行文化知识普及、科技知识普及和思想道德宣传教育;普及义务教育、扫除文盲;建立和完善县、乡、村、户四级文化网络,充实和完善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发展社会大众文化,丰富贫困农民的文化生活,努力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发挥文化的“软实力”引导农民脱贫致富。

(5)文化管理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文化管理的作用至关重要。规范健全的文化管理,有助于理顺政府主管部门与文化市场、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的关系,促进文化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立足于文化管理的规范化服务职能目标,我们侧重选择从文化发展规划、文化管理机构建设、文化市场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或子指标内容)对文化管理指标进行衡量。

文化发展规划。文化发展规划是指导文化工作及其长期发展方向的准则。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应当通过制定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的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专项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重点以及明确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农村文化市场建设、农村文化产业扶持、农村文化交流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出促进相关文化发展的组织保证和政策措施。

文化管理机构建设。文化管理机构是和谐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文化管理机构建设,包括各级文化管理机构的改革和建设,重点是乡镇文化主管部门、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各级文化管理部门的建设及其相互之间工作的协调运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文化骨干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文化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

文化市场制度建设。包括对农村乡土文化市场化发展的引导以及农村文化市场经营活动审批准入制度、文化市场经营情况追踪管理制度、农村文化市场的检查督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等。

(6)文化参与和评价

农村居民的文化参与和评价是检测和谐文化建设效益的重要依据。因此,建议将文化参与和评价作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指标体系的又一重要指标。主要从参与自办文化以及农民群众对文化服务和活动开展的满意度两个方面进行考量。

自办文化规模。农民自办文化,是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参与自办文化,在传承乡土文化、增强相互沟通交流以及树立乡村文明新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可从农民自办的文化项目、自办文化项目开展场次、覆盖农民人数及其影响等等对农民自办文化规模进行考虑。

群众满意度。群众满意度是农村居民对文化项目、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经费支持、文化管理机构及服务人员等方面的主观感受。这一项指标属主观性指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获得。

近年来,文化标准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已经有《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等已颁布和在编的标准。不过,相对于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我们的文化标准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文化标准建设仍然缺少系统而深入的理论研究,而且单个领域的标准建设也尚未完善。

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文化标准是围绕文化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而做的相关统一规定。

公共文化设施如何建设才是最为安全的?多少数量的群众应该有一座图书馆、文化馆?公共文化设施如何布局才能最方便群众使用?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多大、空间多高才能最适宜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这些设施的建设规划如何制定才能与当地建设的整体规划相衔接?这种种的问题都需要文化设施的建设标准来回答。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标准已经成为推动文化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技术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精神的基本保证。

有鉴于此,我们的文化标准建设工作应该提速,应加大对于标准工作的人力、财力投入。此外,还应该结合灾区文化设施的重建加大标准工作的宣传普及力度,补上“标准”这一课。但如何促进已有标准的实施,本课题组认为,本报告提出的“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确定后,能有效促进文化设施建设标准的实施。因为“评价体系”是专门针对西部农村,较为全面、系统的评价,其导向性往往包含了已有“标准”的指向。如果对西部的农村文化建设采取该体系进行评价,就能在建设过程中,而不仅在事后对工作的方向提前干预,从而提高工作成效。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当前,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西部农村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变性、差异性也在不断增强,对此必须引起重视。在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促进西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发展。

1.联系实际开展宣传工作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宣传工作。在西部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当继续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党和政府的相关宣传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强宣传攻势,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度。第一,宣传主题与时代接轨。对西部农村来讲,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如何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西部广大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西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宣传主题应当努力对其体现,要多开展“如何引导农(牧)民群众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与热爱西部、热爱家乡的精神结合起来,如何引导农(牧)民群众理性认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等主题活动。第二,改进和优化宣传方式。紧密结合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实际,以主题宣讲、教育电影、案例解说专题片等农(牧)民喜闻乐见、更易接受的宣传形式,切实加强对农(牧)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帮助农(牧)民群众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文化建设中,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不可忽视。第一,强化传统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力量。第二,重视新兴媒体的舆论引导力量。虽然目前网络等新兴媒体在西部农村文化建设中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西部农村文化建设应当具有长远眼光。随着西部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必将在西部农村文化的舆论导向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要从前瞻性的角度对其引起重视。注意域内的媒体资源整合,譬如策划一些讨论专题引导社会公众舆论,同时,加强网络伦理教育,特别是在当前的农村学校教育中,有必要开展针对农村青少年的网络伦理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

(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是西部和谐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保障农村的基本文化供给,逐步改变城乡文化供给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多渠道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投入

农村文化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在全国也是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这既需要中央财政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也需要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加大对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力度。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应当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的长效机制。第一,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纳入到各级财政计划之中,建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保证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一定比例的资金用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上,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年按比例提高,特别是加大对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的投入。第二,必须进一步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增加引导性资金投入,积极引导鼓励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还可实行“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的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发展农(牧)民自办文化,建立多元化农村文化建设投资体制。

2.加快农村基层文化网络设施建设

要进一步搭建完善县、乡(镇)、村、户四级文化服务网络,县、乡(镇)侧重提供政策导向、资金扶持投入、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信息,组织辅导和策划文化活动等;在其指导下,村、户二级网络侧重通过村集体和农户个人接受服务,开展互助和自主的各类科技文化活动等等。在搭建文化网络的同时,建立完善农村文化服务据点,通过在县、乡(镇)设立“两馆一站”及各类文化、科技中心等公益性场所和在村、户建立图书室、俱乐部、文化科技示范户等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

3.改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与设置方式

尤其是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由政府部门“包办”,农(牧)民群众不参与、不喜欢、不满意的文化供给方式。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改变“送文化下乡”方式,请农民自主“点菜”,如建立政府文化产品采购机制,对下乡放映的影片、演出的节目、演出的团体,逐步实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改变“送文化下乡”的演出内容和演出团体上级部门指定、农(牧)民没有发言权的状况,让农(牧)民自主选择喜欢的演出剧目、影片以及其他文化活动内容。

第二,开设专门的“农村公共电视频道”,明确其事业性质,政府从城乡统筹建设的需要出发给予专门扶持,招募热心农村文化建设的电视工作志愿者,以电视视频手段,积极反映“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情况,关注农村民生建设,积极探讨城乡统筹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广农村特色文化品牌,成为有专门影响力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第三,开设专门的普及网络知识教育课程,普及网络知识,使之成为信息时代农村文化发展的助推器,引导农(牧)民从网上获取丰富有益的资讯,改善农(牧)民阅读和信息获得的文化环境,满足农(牧)民求知、求乐、求富的需求,是当前基层政府和文化部门亟须面对和大有可为的事情。

第四,拓展图书服务空间,实施图书信息服务“一证通”工程。目前,图书阅读已经上升为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比较迫切的文化需求。“一证通”工程的核心是以一个市级图书馆为中心,县(市、区)公共图书馆为分中心,乡镇图书馆(文化站)为基层中心,村图书室为基层服务点的四级图书信息服务网络。它有效地打破了图书馆的地域局限,实现区域内图书资源的共享,其产生的实际效益,远远超过了区域内各级图书馆自行建设所能达到的服务水平。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一步,对这种文化供给方式进行探索。

第五,鼓励社区、村落结对互动活动。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城乡结对互动”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提升农村文体队伍的文艺水平,促进农村文化活动的多样化。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鼓励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和农村结对活动,农村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进城展示,城市社区的文艺辅导送到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