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它的产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曾经创造出世界上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清朝中后期,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天朝上国自居,自我封闭,拒绝扩大与外国的交往,陶醉于昔日的辉煌之中。这一时期,欧美一些国家发生了工业革命,开始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原来文明程度落后于中国的欧美国家远远跑在了中国的前面。
落后就要挨打。到19世纪中叶,急于向外扩张的英国,以鸦片和炮舰打开了清王朝这个封建****帝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被突如其来的外国入侵打断了。随后,法国、俄国、德国、美国等帝国主义列强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帝国主义列强和本国封建主义的联合压迫,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成为民族灾难和人民痛苦的根源。
这样,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在这两大任务中,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走向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引起了手工工场工业向工厂工业的转变,开创了制造大机器的时代。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西方殖民掠夺加深,殖民地人民更加贫困、艰难,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占据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2.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这一政策对于抵制外来商品,防止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维护封建统治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清政府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后了。
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带来了国家的衰弱、民族的屈辱、人民的苦难,激起全国人民与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间断过,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给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但是,最终都失败了。中华民族是带着英、美、俄、日、德、法、意、奥八国联军侵占首都北京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那时,展现在中华民族面前的是濒临毁灭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在进行各种未能成功的反抗之后,又起来革命了。
20世纪中国最初的革命领导者,是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这个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有了新的气象。1905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起成立同盟会,提出了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政治纲领,并努力用革命手段来实现这个纲领。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就此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形成一个能够领导这场革命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辛亥革命以同旧反动势力的妥协而告终,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没有受到削弱,封建势力依然在中国每一个角落盘根错节。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也没有解决,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动荡、混乱的苦难深渊中。
1.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深受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崇和景仰。1905年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病逝于北京。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灵柩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2.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以海外中国人为主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其前身是华兴会和兴中会,除此之外还有复兴会、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参加。中国同盟会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其机关刊物是《民报》。孙中山为其总理,黄兴为副总理。
中国同盟会曾在中国多处组织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但都没有成功。1911年爆发武昌起义,导致清王朝被推翻。武昌起义中虽有同盟会的成员参加,但并未起领导作用。1912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三、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呈现出人们完全没有想到的一番景象: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读经的逆流;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成为近代中国的奇耻大辱;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成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各自割据一方,并以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夺为背景,相互之间展开愈演愈烈的军阀混战,使国家陷于长期的分裂和****之中。
面对残酷的现实,资产阶级革命派并不甘于失败。孙中山高举民主革命的大旗,继续为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而斗争,但屡遭失败,陷入困境。各种救国方案都试过了,但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国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糟。
要救国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中国的先进分子从消沉、苦闷和彷徨中走出来,再次在心中燃起热切的期待,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在孕育之中。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杂志,犹如黑夜中的一道闪电,掀起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狂飙。这场运动,正是新的革命风暴到来的前奏。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也就是民主和科学。当封建主义在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
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是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们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为主要思想武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通过批判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冲破了遏制新思想的罗网,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革命的思想解放潮流。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于片面的缺陷,夸大了东方文化的落后性,甚至把某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糟粕一概加以否定。这种偏向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四、五四运动
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一方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会议不顾属于战胜国一方的中国的权益,规定将战败的德国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阶层民众的强烈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地开始了。
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掀起爱国风暴。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这场风暴一度转入低潮。从6月3日起,学生重新走上街头讲演,又有大批学生被捕。在此紧要关头,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从6月5日起,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参加人数达六七万。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如燎原烈火蔓延全国,扩展到20多个省、市的100多座城市。五四运动突破青年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运动。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
北洋政府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不得不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6月28日,中国代表终于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毫不妥协地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毫不妥协地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
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的实际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1920年4、5月间,《东方杂志》、《新青年》等刊物刊登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这个宣言宣布“废弃(沙俄在中国境内享有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从苏俄政府对待中国的态度中,对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这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给予了有力的推动。
在五四运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李大钊起了主要作用。1919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一文,明确宣布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表明他已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湖南学生运动领袖******在第二次到北京期间,热心搜寻并阅读中文文本的共产主义书籍,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邓中夏、蔡和森、恽代英、瞿秋白、******、赵世炎、陈潭秋、向警予、高君宇、何孟雄、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等,也先后成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一些老同盟会会员如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等,也在这时开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这些有着不同经历的先进分子殊途同归的事实表明,认定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自觉地在实践中经过反复比较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把它当作单纯的学理来探讨,而是把它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积极投身到现实斗争中去,注意同工人群众结合、同中国实际结合。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具有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陈独秀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曾就读于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