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张骞出使西域,提出“断匈奴右臂”计划
细君公主,原名刘细君,西汉江都王刘建之女。公元前108年,汉武帝为联合西域乌孙抗击匈奴,封刘细君为公主,以和亲乌孙。公元前105年,汉武帝钦命20岁的刘细君远嫁70岁的乌孙王猎骄靡。汉代典籍称她为“江都公主”,乌孙称她为“乌孙公主”。后世则取她的名字“细君”二字,称为“细君公主”。细君公主是西汉第一位嫁往乌孙的汉室公主,也是汉朝远赴乌孙的第一个友好使者,对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西汉初年,历经秦末农民战争和数年的楚汉相争,社会经济破坏惨重。此时,北方匈奴日益强大起来,不断南下汉朝边境抢掠骚扰。汉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通过把汉朝公主嫁给匈奴的冒顿单于,并多多陪送嫁妆,来换取匈奴停止对汉边境的掠夺,以争取时间休养生息,增强国力。
汉武帝时期,经过汉初70余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国库充盈,社会安定,军事力量也强大起来,已有足够的力量与匈奴抗衡。于是,汉武帝废除和亲政策,开始反击匈奴。为了合击匈奴,大汉与匈奴北部的丁零(后来的敕勒人)结盟,令丁零进攻匈奴北部。又与今辽宁地区的乌恒结盟,令乌桓攻击匈奴东部。大汉从南面攻击,使匈奴陷入战略合围之中。但西北地区的西域诸国,仍然唯匈奴马首是瞻。汉武帝下令修筑自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旗东)至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的堡垒亭障,设田官、通灌渠,大力经营河西,为下一步夺占西域打下基础。
当时,正在伊犁河流域游牧的大月氏,是一个拥有40万人众的著名的“行国”。他们曾居住在敦煌和祁连山之间,被匈奴打败后迁到这里。匈奴曾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因此,大月氏与匈奴为“世敌”。汉武帝从来降的匈奴人那里听到有关大月氏想报复匈奴的消息,希望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为此,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为使者,带着100多人,出玉门关,前往西域,寻找大月氏。张骞在西行途中被匈奴所俘,居十余年才逃脱。此时,大月氏已经西迁中亚的妫水流域(今阿姆河流域),原伊犁河流域被乌孙占据。张骞西越葱岭,经大宛(今吉尔吉斯斯坦赞尔干纳)、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到达大月氏。大月氏自认为新居之地土地肥沃,自己生活安定,无意东返故地,也不愿与匈奴为敌。张骞没能实现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的目的,遂于公元前126年返回长安。
此次张骞出使西域,获得了大量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传播了大汉的声威。尤其是张骞了解到占据大月氏旧地的乌孙国,人口63万之众,是一个西域强国,但因为接壤匈奴,久受匈奴劫掠,早有与匈奴对抗之意。其他大宛、康居、大夏(今巴克特里亚)等国,也不堪匈奴压迫,意欲反抗。虽然他们现在唯匈奴马首是瞻,但大汉强势进入,势必引起西域诸国叛匈奴归大汉,与大汉夹击匈奴。
于是,张骞上书汉武帝:月氏畏惧匈奴,不敢来居河西。乌孙也是西域大国,与匈奴接壤,不愿继续听命于匈奴。现在匈奴单于南、北、东皆被大汉围困,只有西北“地空”。如果我们现在“厚赂乌孙”,“妻以公主,与为兄弟,以制匈奴”。乌孙服,则西域诸国皆服。如此,“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汉武帝一听有理,遂于公元前119年拜张骞为中郎将,令随行300人,每人带两匹马,以便长途跋涉,牛羊以万计,丝绸、漆器、玉器和铜器等贵重物品价值数千巨万,代表大汉,再次出使西域。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没有遇到匈奴的阻挡,顺利地到达乌孙国。乌孙国王猎骄靡不了解大汉,以为大汉再强也强不过匈奴,所以“见张骞如见单于礼”。张骞坚持把自己当成上国使者,坚持让猎骄靡跪谢赏赐,说“天子致赐,王不拜,则还赐”。猎骄靡舍不得退还大汉丰厚的赏赐,按照汉朝的礼节,跪拜圣旨,接收了赏赐。张骞要求猎骄靡东回故土(指敦煌、祁连之间的地区),臣服于汉,以防匈奴,并答应把大汉公主嫁给他。猎骄靡惧怕匈奴,心有余悸,未能立刻接受张骞的要求,但看在接受大汉赏赐的分上,表示支持张骞在西域的活动。
于是,在猎骄靡派翻译和向导随同的配合下,张骞分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安息(波斯)、身毒(印度)等国,予以丰厚赏赐的同时,广泛邀请各国使者访问长安。
公元前115年,张骞返归长安。随同张骞而来的,还有乌孙使团数十人,以及乌孙送给大汉的数十匹良马,即历史上有名的“汗血宝马”。乌孙来到大汉,来到长安,看到汉朝远比匈奴强盛和富有,于是愿意与大汉缔结盟好。随后,西域各国使节也在张骞所派副使的带领下,陆续来到了长安,惊诧大汉的强大和富庶之余,大多愿意与大汉结好。
张骞返归长安,被封为“大行”,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但因身心劳累,张骞于公元前114年去世。此后,东西方的商人们纷纷沿着张骞探出的道路往来贸易,形成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二 汉室公主远嫁乌孙
乌孙虽然派人前来长安,送来十几匹良马,看到大汉的强大与富庶,但乌孙王猎骄靡幼年就被匈奴王收养,乌孙人生活上“与匈奴同俗”,且漫长的边境与匈奴接壤,随时会受到匈奴的攻击,非常惧怕匈奴,所以只答允与大汉结好,没有答允与大汉和亲,夹攻匈奴。
大致在张骞死后五六年的样子,乌孙又遭受匈奴的攻击。这时,年近70岁的乌孙王猎骄靡想起了当初汉朝的结盟许诺。于是,公元前108年,猎骄靡主动遣使前往长安,要求和亲,以牵制匈奴。
乌孙的出尔反尔使汉朝君臣非常反感。但当时的汉朝正与匈奴连年征战,战马吃紧。乌孙出产的马匹质量远远高于汉地本产,曾被汉武帝誉为“天马”。于是,汉武帝趁机向乌孙王猎骄靡索取良马作为聘礼。猎骄靡满口答应,汉武帝遂下旨赐封原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为“江都公主”,以便远嫁乌孙以和亲。
刘细君的高祖是汉文帝刘恒,曾祖是汉景帝刘启,祖父是汉武帝刘彻之兄江都王刘非,父亲是承袭江都王王位的刘建。从辈分上讲,刘细君是汉武帝嫡亲的侄孙女,是真正具有皇家血统的宗室之女,是名副其实的皇室公主。但是,刘细君又是“罪臣之女”。她的父亲刘建因荒淫无耻、暴虐专杀而臭名昭著,他先后虐杀无辜者35人。公元前121年,有人告发刘建联络对朝廷不满的人,主要是汉高祖刘邦的曾孙淮南王刘安等,企图谋反。官府在刘建的住处查到了武器、印玺、绶带、使节和地图等“准备谋反”的大量物证。刘建的江都王位被削,封国被撤。不久,刘建自缢身亡,妻子以同谋罪被斩。刘建自杀的时候,刘细君年幼,可能一两岁的样子,因而赦免无罪,稍长被带往长安生活。在长安,刘细君衣食无忧,并有专人教习诗歌词艺等。她能歌善舞,擅长诗文,精通音律。
当乌孙王猎骄靡遣使和亲的时候,汉武帝想起了身为“罪臣”之女、具有王室血统的刘细君。于是,公元前108年,汉武帝赐封刘细君为“江都公主”,准备下嫁乌孙王猎骄靡,与乌孙和亲。
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不知道远嫁乌孙那年刘细君的确切年龄,也不知道她在此之前是否有过婚姻生活。但依据刘建自杀时刘细君年幼,古代女子十五六岁即嫁的风俗,刘细君和亲乌孙的时候,应该十七八岁的样子,不会超过二十岁。
公元前105年,乌孙国进献的一千匹良马到达长安,汉武帝下旨“江都公主”刘细君从长安出发,嫁往乌孙。
按照《汉书》的记载,长安距离乌孙国“八千九百里”。细君公主出嫁的那一天,汉武帝赐乘舆,服御服,使宦官、侍御共数百人随嫁。此外,“武帝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乡国之思”。盛妆的细君公主在随从官员、乐队、杂工以及侍女数百人的簇拥下,恋恋不舍地上了车辇。送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西进发,一路上旌旗蔽日,鼓乐喧天。送亲的队伍出长安城,细君公主与众人告别后,远嫁的车马沿着古驿道继续向西,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送行人们的视野里。
正当乌孙与大汉完成和亲之时,匈奴人闻风而动,也送了一名“乌维单于公主”到乌孙,并强迫猎骄靡立他们的公主为左夫人。猎骄靡不敢得罪匈奴,只好立刘细君为右夫人。乌孙和匈奴都以左为贵,匈奴公主后嫁者居上,反映出乌孙仍然畏惧近在咫尺的匈奴,希望在汉朝和匈奴之间取得平衡,维持乌孙与匈奴边境的安宁。
历经数月风尘仆仆的长途跋涉,细君公主的远嫁队伍终于抵达乌孙国都赤谷城。
为了迎接汉朝公主的到来,乌孙国都赤谷城大路两旁乐队齐奏,人民载歌载舞,一片欢腾景象。
就这样,细君公主为了和亲远嫁到西域的乌孙国。
三 千古传唱《黄鹄歌》
细君公主出嫁乌孙时,乌孙王猎骄靡年已70有余,而细君公主不到20岁,与猎骄靡的孙子年龄相仿。两人语言不通,习俗不同,无法沟通。细君公主带去的随从工匠为她建造了宫室,细君公主独居于自己的宫室中。这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婚姻,已至耄耋之年的猎骄靡与年轻貌美的细君公主,无论怎么想象,两人之间也难有共同语言。所以,历史记载他们二人之间一年会面仅一两次,“置酒饮食”,也就是象征性地在一起吃一两次饭,自然全无温情可言。
乌孙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与汉朝迥异。细君来自“礼仪之邦”,又是汉宗室之女,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一个不到20岁的纤纤弱女,突然面对反差巨大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满耳只闻异族语言,满眼都是奔马草原,白天风沙漫漫,黑夜北风呼号。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细君公主怎么能不感叹自己的身世,不感叹命运的悲凉?
比细君公主后嫁的匈奴公主,当然也不会与70多岁的乌孙王有什么共同语言。但匈奴与乌孙生活习俗相同,匈奴公主过惯了逐水草、住毡房的游牧生活,骑马弯弓射箭样样皆能,很容易与乌孙人沟通。匈奴之所以将自己的“公主”也嫁给70多岁的乌孙王,目的是与汉朝的和亲外交策略对抗。因此,匈奴公主与细君公主之间势必形成敌对的竞争关系。匈奴公主的地位高于细君公主,又没有语言和生活习惯方面的障碍,当然占有一定的优势。
因此,孤苦悲伤、哀思无尽、度日如年的细君公主,创作了流传千古的《黄鹄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前两句以哀怨的语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处境,“天一方”、“远托”、“异国”等词语连用,蕴含着无限的伤感和思念。
中间两句概括乌孙人饮食起居方面与汉族明显不同的生活习俗,暗示着从小过惯汉朝宫廷安逸生活的尊贵公主的不适应和难以忍受的艰苦,为后两句思乡之情的直接抒发埋下了伏笔。
最后两句直抒胸中郁结已久的忧思,凄婉哀怨,催人泪下。“心内伤”三字尤为撼人心魄。明知远嫁之皇命难违,回归无望,盼望展开想象的双翅,化作黄鹄,自由飞回久别的故乡。想象中的满足与事实上的无奈,构成强烈的矛盾冲突。在那遥远的天边异域,柔弱的细君公主,欲哭无泪,欲诉无声。
细君公主的这首歌谣,乌孙人大多称为《乌孙公主歌》或《细君公主歌》,《汉书》曾称为《悲愁歌》,又因为歌中有“愿为黄鹄兮归故乡”的佳句,又称《黄鹄歌》。这首歌谣收入汉诗时,被称为“绝调”,即千古绝唱。
细君公主的悲歌辗转传到了汉武帝的耳中,汉武帝不禁为之感动,非常同情她的境况,每隔一年,便下旨派遣使者带着锦绣帷帐,前去慰问细君公主。
四 大汉的友好使者
尽管语言不通,风俗各异,尽管生活艰难,怀念家乡,但细君公主牢记着自己的政治使命,积极促使乌孙与大汉结好。
所以,细君公主到了乌孙以后,立即开始进行政治活动,经常设宴招待乌孙贵族,并“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这样,细君公主积极笼络乌孙上层贵族,对于汉朝和乌孙的政治结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细君公主也将部分陪嫁物品分给乌孙百姓。看到汉朝物品如此精美,乌孙百姓了解了汉朝的强盛与发达。细君公主抵达乌孙不久,就深受乌孙百姓爱戴。因为细君公主皮肤非常白嫩,乌孙百姓亲切地称她为“柯木孜公主”,意思是说她的皮肤像马奶酒一样雪白。
乌孙王猎骄靡得娶汉朝公主,内心非常高兴,又见细君公主能诗善文,举止典雅,更是非常尊敬细君公主。虽然匈奴公主位尊细君公主之上,但猎骄靡更加关心和关注细君公主。
由于细君公主和亲乌孙,也由于细君公主在乌孙的努力,乌孙与大汉来往日益增多,同时乌孙与汉朝的军事联盟也得到了巩固,初步实现了联合乌孙遏制匈奴的战略目标。
另外,细君公主和亲乌孙后,不但乌孙和汉朝的来往日益增多,而且整个西域地区与汉朝的交往也逐渐频繁起来。西域和汉朝的商人,沿着张骞开辟的道路,从事丝绸、茶叶和瓷器等贸易,逐渐形成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对乌孙国以及整个西域影响巨大,使西域人民更多地了解到中原的文化和文明,增强了前往汉文化地区进行商品贸易的信心,对物资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细君公主不仅擅长写诗,而且精通音律,是乐器琵琶的首创人。晋代学者傅玄《琵琶赋·序》对之考证甚详:“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知音者载琴、筝、筑、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今观其器,中虚外实,天地之象也;盘圆柄直,阴阳之序也;柱十有二,配律吕也;四弦,法四时也。以方语目之,故云琵琶,取其易传于外国也。杜挚以为嬴秦之末,盖苦长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二者各有所据,以意断之,乌孙近焉。”按照傅玄的解释,琵琶乐器起源于乌孙公主比起源于秦修长城时代更为可信。
西晋文学团体“金谷二十四友”巨子、著名富豪石崇在《明君词·序》也指出:“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唐代作曲家段安节在所撰《乐府杂录》中也明确指出:“琵琶,始自乌孙公主造。”由此可以看出,刘细君对乐器琵琶的发明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现代国学大师刘师培曾写了一首《乌孙公主歌》,诗云:
胡筝拨怨黄金徽,尘毂凝香纰罽帏。
镜里青鸾知惜别,歌中黄鹄宁羁飞。
狼望春花雪絮积,龙堆秋草阳晖稀。
到此应输青冢骨,芳魂犹共珮环归。
作为汉朝远赴乌孙的第一个友好使者,细君公主对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五 长眠于塞外草原
乌孙王猎骄靡虽然年老,但并不糊涂,细君公主的幽怨,他当然看得出来。按照乌孙的习俗,兄弟可以和寡嫂结婚,儿子可以和非亲生的寡母结婚,国王死后,王后必须下嫁国王的子孙。为了细君公主的幸福,也为了避免自己死后对细君公主不利,猎骄靡决定在自己生前将细君公主嫁给年龄与细君公主相仿,而且即将继承乌孙王位的孙子岑陬军须靡。
猎骄靡的安排虽然是好意,但对出身于礼仪之邦的宗室公主来说,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乱伦”。细君公主当然不肯从命,并立即致函汉武帝,恳求一旦猎骄靡归天,大汉就把自己召回故土。
当时,西汉正想联结乌孙共同对付匈奴,汉武帝就命细君顾全大局,下旨细君公主“从其国俗,吾欲与乌孙共灭胡”。细君公主无奈,为了汉武帝征服匈奴的大业,只得含悲忍辱,接受猎骄靡的安排。
两年后,猎骄靡去世,其孙子岑陬军须靡继承王位。细君只得再嫁岑陬。一年后,细君为岑陬生下一个女儿,名叫少夫。因为产后失调,加上心绪难平,细君公主不久便忧伤而死。
细君公主去世时,年纪大约二十三四岁。为了大汉的安邦睦邻,细君公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轻的生命也永远长眠于塞外的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