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家业传承:富二代采访手记
17576100000001

第1章 父辈的旗帜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 邓地博士

老韩让我给这本新书写个序。我眼前很自然地浮现出一幕不常想起的往事。

十多年前,我和记者朋友去拜访珠三角的一家民营企业。企业上上下下都很热情。临别,总经理亲自把我们送到门口。突然,厂区里传来剧烈的发动机的轰鸣和轮胎摩擦地面的刺耳噪声。原来是董事长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开着一台奔驰轿跑在厂区开阔的路面上玩漂移。这时,出身外省贫寒家庭、与董事长一手一脚打下江山的总经理皱了皱眉,用他半咸不淡的粤语嘟囔了一句:“二世祖啊,都是惯的!”

十多年过去了,“二世祖”们如今应该都长大了。他们还会在厂区里玩漂移吗?总经理还在那个公司吗?企业的发展势头还像当年那么蓬勃吗?老韩打算用他亲手采集的15个案例来回答这些问题。

关于家族企业

我们中国人好像天生喜欢宏大叙事。升斗小民天天关心王石的董事长位子保不保得住、马爸爸在达沃斯如何舌灿莲花、“贾布斯”的几百亿究竟去了哪儿……可是我们常常漠视身边一个沉默而庞大的群体:中国85%的民营企业属于泛家族企业。其实美国的数字也差不多。欧洲德、法两国上市公司当中家族企业也占了将近2/3。无数名不见经传、由某个家庭的父母兄弟胼手胝足打造出来的家族企业,常常是一个经济体喧嚣表象背后的静水深流。

然而,无论对于商业媒体的记者们还是商学院的学者们,有关家族企业的观察和探讨都不算热门的主题。原因可能起码有这几点:第一,家族企业多数不是上市公司,关于它们的数据和事实难以获得。第二,家族企业中小公司居多。而且在中国,它们通常不属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或者风口浪尖的高科技行业,所以常常被认为“缺乏影响力”。换句话说:它们不算成功。第三,家族企业的管理常常与封闭保守划上等号,甚至被认为代表了落后的生产组织形式。我们这个“家文化”绵延千载的国度,一旦服膺了现代科技与制度,反思的意味尤其浓烈。

第一个挑战无疑一直是客观存在的。也正因为它们在信息披露方面的相对“沉默”,所以这本书里15个有血有肉的案例才显得弥足珍贵。但是,后面的两条理由真的站得住脚吗?

企业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任正非的答案是“经历九死一生仍然活着就是成功”。他老说“华为最大的使命就是活下去”。谁活得更长呢?麦肯锡的统计:美国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4年。而一般跨国公司的寿命只有10~12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有的说2.9年,有的说3.7年,总之它们当中的大部分没有机会经历两届以上的奥运会举办。而本书里的这些公司既然都已经在谈论第二代接班的问题,它们的平均年龄至少已经超过15岁了吧。相比之下,这些家族企业是何等的成功!

至于封闭保守的判断,我们只需要看一大一小两个例子。大的是美的。2012年,何享健将自己一手打造的千亿帝国托付给一个“外人”方洪波。小的例子是海底捞。为了企业的发展,当初四个股东开的小店,张勇先让自己的太太回了家,然后是朋友施永宏的太太回家,再然后是跟自己平起平坐的股东、20多年忠心耿耿的死党施永宏本人也下岗。在这本书里,作者也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家族公司有了这样的胸怀。家族企业不再等于夫妻店,也可以是海纳百川的世界500强。

关于传承

传承是家族企业独特的关键词。因为只有把企业当“儿子”养而不是当“猪”养的创业者才有机会谈传承。你很少会看到哪个家族企业的老板从创业开始就忙活着一轮又一轮的融资,然后盘算着啥时候把企业卖个好价钱。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上市的过程中,也许表面上“家人”的角色淡了,但是家族企业重情、守信、谋求永续发展的精神内核反而更加光彩照人。

两位加拿大学者Miller和Breton在21世纪初发表过一组重要的学术文章,研究家族企业的所谓“stewardship”。个人觉得,如果“entrepreneurship”翻译成“创业精神”的话,“stewardship”这个词大概可以翻译成“持家精神”。他们发现,家族企业的当家人,无论对于产品和品牌、对于员工和社区,还是对于客户,都有着比非家族企业领导者更坚韧的承诺。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个生动的例子。比如第三次回归的章家大小姐有一句话:“如果我不是老板的女儿,我可能会选择放弃。但我不能那样做,那样会被人看不起。”

虽然传承是全世界家族企业的共同话题,但是在今天的中国,讨论家族企业的传承无疑有特殊的文化与时代背景。

一方面,家庭在中国的传统中几乎是一种信仰。其意义比个人主义底色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突出得多。1998年,费孝通和台湾学者李亦园教授有过一次影响深远的对话。费孝通说:“中国文化的活力我想就在世代之间。一个人不觉得自己多么重要,要紧的是光宗耀祖……养育出色的孩子。把这样的社会事实充分地调查清楚,研究透彻,并且用现在的话讲出来,这是我们的责任。”

另一方面,我们这些年高歌猛进、大起大伏的经济发展历程全世界几乎没有先例。大家常常说,中国人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两三百年才走完的发展道路。这也就意味着许多工业产业在中国的生命周期是别的国家不曾有的“快进模式”。站在企业的微观视角来看,很可能它所从事的那个产业从大幕开启到意兴阑珊甚至曲终人散的全过程,就在创业者一代人的脚下走完了。也就是说,第一代企业家可能就面临转型、升级的考验,企业甚至熬不到第一次接班。比如说当年的VCD、DVD、MP3、U盘(尽是些暴露年龄的缩写名词啊),又比如本书中提到的制衣、制鞋等低端的代工产业……即使企业能熬到接班,后继者要想简单重复创业者的成功也已经没有条件,所以他们根本已经谈不上接过父辈的产业,那他们还接什么班呢?

他们能接过来的,只有父辈的旗帜。

这本书里有许多“创二代”的故事:做电商“异军突起”的郭家小弟;成功试水新媒体的暨大MBA师弟江同学;一起开拓节能LED市场、青出于蓝的小丁和老丁……就像作者自己总结的那样,无形资产的继承、在父辈事业基石上的创新,真正让人看到中国“创二代”们的充满想象空间的未来。

关于老韩

最后说说这本书的作者吧。

有一个关于MBA的段子:在商学院的走廊里,你碰到那些长得像学生的人,很可能是老师;长得像老师的,多半都是学生。老韩就是这样一个长得像老师的MBA学生。

老韩待人接物沉着、周到,几近细腻;侃大山的时候却又有些愤世嫉俗,偶尔会在Q群、微信里开开玩笑。他是北方人,在大国企待过,后来又在东莞做了多年外贸,典型的珠三角经理人加创业者的背景。印象中他好像从未有过摇笔杆子的经历。所以当他说MBA毕业后准备做点研究、写本书,我完全当是他心血来潮。直到老韩成为校友之后的某一天,他回到学校找我,问我能不能开一张介绍信,让他去采访的时候不至于被拒门外,而且还能侃侃而谈国内几位著名学者关于家族企业研究的路径、观点,我才突然意识到——这哥们是来真的!

老韩研究家族企业这个事让我想起一本书。德鲁克一辈子写了许多名动天下的煌煌大作,但是他自己最钟爱的是他青少年时代的自传,叫做《旁观者》(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大家都知道德鲁克平生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记者、证券分析师、教授、咨询师……但他觉得归根到底自己在这世界上的角色是个“旁观者”。在那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不愿意放弃独立思考,也不愿意走入舞台的中央,于是他选择做一个旁观者——一个最终影响了世界的旁观者。

我希望老韩的旁观也越来越精彩。

2017年盛夏暨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