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民国红伶往事
17575900000001

第1章 爱情是杯鹤顶红——阮玲玉

她是个贪杯的孩子,一饮三杯。她以为那是爱情,却没有人告诉她,其实,爱情是杯鹤顶红。

——题记

【第一杯】

我找不到一个比旧上海更具风情的城市。是的,上海,旧上海,那个妩媚到骨子里却不失端庄的旧上海。如果可以用一个女人来形容它的独特以及美好,我希望那是阮玲玉。或许,也只能是阮玲玉。

她的出身并不如她的离去那样,万众瞩目。她的出身并不怎么荣耀,阴仄的弄堂里传出几声啼哭,诞生了一个保姆的女儿——阮玲玉。阮玲玉的母亲从小就告诉她,万不可对别人说你是保姆的女儿,否则会被瞧不起。所以,阮玲玉从未曾将自己的身世随意提起。

但旧上海爱她。旧上海用自己的风情万种滋养着这个小女孩,一晃十六年过去了,旧上海隐身退去,把这个歌舞升平的世界交给了阮玲玉。她略带羞涩地登场,回头偷看幕后的旧上海,旧上海给了她一个鼓励的微笑。她就这样,带着憧憬与不安走上了民国的舞台。她会带给这个时代怎样的震撼?她会留给未来的时代怎样的怀念?她的命运就此会发生怎样的改变?那一刻尚无人知晓。她只是羞涩地走向了一个未知的明天,略带欣喜、单纯、美丽。

很多缘分似是前世欠下的,今生注定要追随而来,彼此偿还。因果轮回,逃不出的劫难,就像阮玲玉遇见张达民。没有意料之外,没有偶遇邂逅,甚至好像都已经忘记了究竟是在哪个午后渐生情愫。他就那样自然地出现在她年轻的生命里,熟悉得没打一声招呼,便轻易拿走了她最初的爱情。阮玲玉的母亲是张达民家的保姆,于是,他注定成了她生命里第一个男人。其实,初恋之所以美好,那是因为它不用担负现实的纷扰。而初恋之所以重要,绝不是因为那个人,或者那件事儿,而是因为最初的恋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爱情观,甚至于日后爱情发展的轨迹。而很多改变往往让人无力承担。

十六岁,或许还没成熟到可以承担爱情的种种附加、人生的些许未知、命运的无限玄机。而他却已然爱上了她的小成熟、小性感,爱她和旧上海一样的妩媚妖娆。他爱她的,世人皆可理解。可是,她爱他什么呢?或许只是爱他敢于在那个并不太开明的世俗里冲破门当户对,期许给她一份爱情的勇气而已;或许只是少女情窦初开,而他,刚好带着微笑站在她面前;或许只是一个少女的浪漫情怀需要这样的一个人来承载。

但无论如何,爱情还是来了。这是她生命里的第一杯美酒,她以一个单纯的眼神注视着它的美丽与神秘,而后微笑着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酒不醉人,人自醉。

就这样,他轻而易举地牵起了她的手。

似缘,却是劫难。

张达民是爱她的,至少在最初的那几年。他怀揣着勇气和信念,领着阮玲玉走到自己母亲面前。“母亲,我要娶她。”这一句话石破惊天。一个富家公子,一个用人女儿,如何结缘?那还是个不甚开明的时代,门当户对还是人们循规蹈矩奉为道德礼义的传统,何况他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她只是弄堂里一个小保姆的女儿,但他不管。他以富家子弟特有的不驯与轻狂,抗拒着所有反对的声音。他爱她!他要娶她!他要给她一个家!他要用自己的力量给她保护,给她安稳,补偿这么多年来她的贫寒与卑微。男人的爱往往源于怜悯;女人的爱往往生于崇拜。

彼时,年少轻狂。少年,勇于担当。

而阮玲玉,只是美丽地静静绽放,等他给她一个有力的拥抱,告诉她“别怕,我还在。”等他牵起她的手,一起勇敢地向前走。至于前方究竟是荆棘还是玫瑰,她微醉的脑海里暂不去想。不是不知道要面对多少阻碍,不是不知道这一场爱会有多少反对的声音。但她不愿割舍,她单纯地以为爱情可以战胜一切,哪怕是现实的挑战。她只看到他来到她身旁,揽她入怀,说:“这一生,请跟我走。”面对男人如此真诚的邀请,没有哪个女人会忍心拒绝。这一生愿和他走,甚至生生世世,都愿!

“同居”在那个年代还是个扎眼的词儿。但旧上海用它的开明与独特给了这个词儿一个别样的味道。他和她,爱上了这个味道。

上海的弄堂是有故事的,上海的故事都凝聚在弄堂里,每一间似乎都是个单独的舞台剧场。多少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在此演绎,给了旧上海那么多年的热闹与喧嚣。阮玲玉和张达民也轻轻拉起幕,将命运编排好的剧本,于此默背、上演。他们在民国的舞台上,用爱和青春,翩翩起舞、轻舞飞扬。

那些时日里,张达民经常带着阮玲玉走向歌舞场,他教会了她跳舞,她也爱上了跳舞。音乐响起来,她的灵魂都在舞。一抬手、一回眸、一转身、一微笑,都是风情在旋动。她的美丽与灵透终究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张达民的哥哥——张慧冲中国电影的早期创始人。他走近阮玲玉,静静地问了她一句话:“你想不想当演员?”这句话是命运对她的召唤。机缘的到来有时出乎意料地让人觉得神奇。

张达民与阮玲玉,一个十九岁的男孩儿,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儿,毫无收入,只靠着张达民家里每月里给的月份钱姑且生息,但这毕竟不是个长久之计。于是,阮玲玉就这样走进了电影里,靠着收入维持家计。

渐渐地,阮玲玉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悟性,在电影界里崭露头角。而张达民却在萎靡的生活里暴露了纨绔子弟的本性。她在化妆间里画一条眉,用尽两小时;他在歌舞场里玩乐两小时,用尽她半月的收入。阮玲玉不愿因经济的原因而束缚张达民的快乐。他离开家、离开父母、离开富足的生活皆是为了阮玲玉,她感动并感激。于是竭尽全力满足他所有的要求,合理的、不合理的、任性的、不任性的。女人都是这样,可以用一时的感动去温暖余生,并愿意原谅日后所有的是非,无怨无悔。

他是个不成熟的男子,只知索取,未曾想过付出。当阮玲玉渐渐在旧上海红火起来的时候,他忽然害怕了。他忽然不知该如何去爱她了。他不确定身边的这个女子还是不是当年那个保姆的女儿。他在她面前忽然从高处跌落,内心些许失衡。于是,他要用阮玲玉对他的爱和迁就来证明她依然爱他,她在他面前依然是那个卑微的保姆的女儿。他不许她灿烂夺目地遮掩住自己也曾在她面前引以为傲的身份和地位。他用任性来掩盖内心的恐慌,幼稚而可笑。这样的男子注定无法拥有一个灿烂的女子,相伴一生。

阮玲玉是爱他的。无论他如何对待她,她都用爱来解释。因为他爱她,所以在乎她;因为在乎,所以不愿失去。或许,这是最好的自欺欺人的借口。她对日常开销都会亲自记账,但却花去大部分收入为他买礼物。他向她要钱,她从未问过用处。她竭尽所能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却忘了自己才是那个最需要爱和关怀的人。就这样,每天的日子都在重复。阮玲玉付出,付出,无止境地付出……张达民索取,索取,无止境地索取……极其失衡的爱情;极其失衡的生活。

终于,有一天,阮玲玉累了,累到想要离开了。

【第二杯】

繁华是场盛大的孤独,因为太过美丽也是种难言的寂寞。而那些时日里的旧上海因为有了阮玲玉的陪伴和懂得而没了顾影自怜。十里洋场,风情万千。她是那些时日里旧上海最引以为傲的作品。

没人知道阮玲玉是个保姆的女儿。没人知道有个和她同居的男人张达民。她只是不经意地把妩媚和风情撒在上海滩。她只是演了一个又一个女人给这个世界看。她带走了旧上海的孤单,却把大把的辛苦留在心间。她的苦来自她爱的那个男人,来自她甘愿为之倾其所有而不惜的张达民。

她没有离开他,纵使她用自己的青春为他的游手好闲、浪荡顽劣一年又一年地买单,而他曾许诺给她温暖的婚姻家庭却已永远不会兑现。一个女人若为了爱情而执拗起来,那是用尽万千方法都不会回头的,除非,她累到自己放弃。否则,纵使身心俱疲,未来渺茫,却依旧飞蛾扑火,在所不惜。

还好,那一年,出现了另一个男人——唐季珊。她遇见他究竟是好还是不好,是对还是不对,在那时那刻那样的境遇里,也说实在不清了。或许只是他带着她暂时离开了眼前的痛苦,却走向了更为盛大的灭亡。

她爱跳舞。她把妩媚舞给上海滩看,她把生命舞给这个世界看,却把内心的那份悲凉舞在昏黄的灯下,独自欣赏,顾影自怜。她身着一袭华美的袍,掩盖住张达民对她肆无忌惮的伤害与内心的痛楚;掩盖住伤痕累累的自己;掩盖住疲惫不堪的心。

终于,唐季珊带着对于阮玲玉的觊觎走进了阮玲玉生命的舞场。她是那年月里的美丽女人,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他要和她一同起舞,虽然并不合拍,虽然并不是同一首旋律。但,他出现的时机,刚刚好。

张达民已经彻底暴露了自己的本性,贪婪、无耻、游手好闲。起初阮玲玉好言相劝,他还听得进去一两句。后来却明目张胆地把阮玲玉当成自己的银行和靠山。他们的关系从未对众公开,阮玲玉每每拍戏结束总是第一个离开片场,从不参加公众活动,从不对外谈及自己的生活。她的自尊自爱是演艺圈里难得的典范。然而,她的内心凄苦却无人知晓。

我想,倘若她不是太爱张达民,他便伤害不了她;倘若他没将她伤得撕心裂肺,她也是绝不会离开他;倘若她离开他还可有个更好的归宿,她也断不会从了唐季珊——一个玩弄女人成性的情场高手。

就这样,命运将爱情酿造的第二杯酒放在了她面前。第一杯的苦楚还在唇齿间游荡,第一杯的浓烈已然灼伤了她的心。她犹豫良久……但,她单纯地以为这第二杯定会冲去第一杯的苦涩与浓烈,于是,她伸出手,拿起杯,看了看那不清澈的液体,闭目而饮。酒入愁肠化作泪。爱情,或许真的是杯鹤顶红。

唐季珊是爱女人的,爱所有妖娆风情,热闹灿烂的女人;唐季珊是懂女人的,懂得在女人面前何时出现,何时消失,何时热情如火,何时冷若冰霜;唐季珊是有女人的,一个又一个旧上海镁光灯下身着旗袍的佳丽。深知女人心的男人是女人的天敌。渴望爱情的阮玲玉自然逃不过他的手掌。是缘,更是劫。

起初,他频献殷勤,阮玲玉从不接纳。她不愿背叛张达民,虽然他顽劣不堪、任性放荡。可是,唐季珊给了阮玲玉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他用他的成熟理性和名声给了阮玲玉一个温暖的怀抱。张达民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要带她一起走的干净而勇敢的青年,他也不再是那个爱她到可以背叛全世界的张达民了。他用同样多,甚至更多的伤害取代了当年对她的爱。阮玲玉真的累了,她真的需要一个人来和她一起分担些许忧愁。戏里戏外都要演,再怎么坚强勇敢的女人也会疲惫。终于,她决定离开张达民,离开那段不堪回首的生活。她决定疼惜自己一次,放纵一下这颗年轻却沧桑的心。她向张达民提出了分手。

张达民是不肯的。那些时日里,他像个无赖一样纠缠着阮玲玉。他从她的爱人变成了她的噩梦。他甚至提出,分手可以,但每个月要给其生活费。因为他的无耻纠缠,阮玲玉只想尽快逃开,以至于她没有看清唐季珊到底可不可以,值不值得托付终生。她答应了张达民的要求,分手之后,每个月按时给他一定的钱,以此来买断这层关系。他向她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她忽然松了一口气。只要他还开口要条件,那么他或许就不会做出过激的事情吧。

于是,那一年,某一天,律师楼里,阮玲玉、张达民,以这样的方式来结束这段虽极为低调,却也曾无限深刻的爱情。律师写了一份声明,上面赫然写着他们分手的条件,虽绝情,却成为了那段已逝爱情的陪葬。他提条件,她全部接受。于是,他签字,她盖章,一式两份,永失吾爱。阮玲玉想起了和他初识的那些美好岁月,那些年轻勇敢、有希望、有爱情的日子,真好。若就停留在那里,若没了日后这些烦扰,若他还如当年般爱她,若她还有力气一次次地去原谅他,该多好。然而,时光总是会把生活最残忍的一面展示给人看。他和她,他们,都不再如从前那般单纯灿烂,牵起手,仿佛就可以一生一世。生活把岁月磨砺得千疮百孔,疲惫不堪。

走出律师楼的那个午后,她仿佛从噩梦中醒来。生活还在,岁月还在,梦想还在,爱,还在。似是重生,却不知等待她的将是另一场浩大的灭顶之灾。

她顺理成章地搬进了唐季珊为她准备的洋楼里。他把她的母亲和养女一起接了来,博她一笑,值千金。女人是很好骗的,尤其是感情失落的女人。所以,倘若不爱她,便不要装作很爱,因为她会当真。给她一点点的爱,她便会拿出生命来交换。而女人的命,男人换不起。

唐季珊是旧上海的茶叶大王,他有过的女人无数。对于阮玲玉究竟是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没人说得清。但他确实给了她一段岁月,安稳妥帖。没人知道他们同居的事儿,人们只是看到了那段时间里的阮玲玉在银幕上绽放如花,给了旧上海一个美丽的侧影,无限遐想。

直到某一天,阮玲玉接到了一封来自张织云的信,她在信上说,你看到我,就可以看到你的明天,唐季珊不是一个好男人。

张织云当年也是红透半边天的女星。在最为耀眼的时候和唐季珊走到了一起。同居,携手游遍欧洲。当年两人曾签订协议,倘若分手,唐季珊会赔偿张织云二十万元。双方各执一张,以此为证。谁料,阮玲玉不仅在银幕上取代了张织云,感情里,她也成了赢家。唐季珊移情别恋阮玲玉,抛弃张织云,并想方设法销毁了彼此手中那份二十万的证据,留给她一个人财两空,还有一场心痛的记忆。张织云写那封信给阮玲玉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是一个失意者对得意者的嫉妒与诅咒,还是同样身为女人一个善意的提醒?没有人知道。但,无论是怎样的初衷,它都无法给又一次深陷爱情的阮玲玉一个警醒。

爱情的毒,已经很深;爱情的酒,很醉人。

渐渐地,阮玲玉爱上了他给她的这份温暖,爱上了这个温馨团圆的家庭。她自小失去父亲,和母亲寄人篱下若干年。她收养的养女小玉也是一个已经逝去的佣人的女儿,只因阮玲玉仿佛在她的身上看到了童年时的自己,便一直带在身边,不离不弃。而今,她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母亲、爱人、孩子,应是个美满的结局。这倘若是一部电影,我们都希望最后一个镜头就此定格。但,生活不是电影。生活比电影残酷多了,镜头不完美可以重拍,可是人生,只有一次,无法重新抉择,无法重新来过。

当阮玲玉以为生活已经对她展露笑颜的时候,张达民又一次出现了。离开阮玲玉之后,他已然成了个标准的破落户。当他得知阮玲玉如今与唐季珊同居,并过上了优越的生活时,一种希望得到补偿的报复心理骤然产生。他恬不知耻地走到阮玲玉面前,索要一笔巨款。他说,是他带着她走上了电影这条路;是他成全了她,给她自由和幸福。他应该得到补偿。

阮玲玉是个善良的人。毕竟曾经那样真挚地爱过,毕竟有过那么多甜蜜的回忆。他的落魄她无法坐视不管,虽然他给了她伤害那么多年。阮玲玉是个软弱的人。她不愿事情闹大,不愿别人知道她过多的私生活,她想保护自己和家人。于是,她把这件事儿说给唐季珊听。她心里是要给张达民这笔钱的,她只是希望唐季珊会支持她这样做,会和她一样,希望用一笔钱来给她一场安宁的保护。但,唐季珊终究老谋深算,他看透了张达民的嘴脸。他对阮玲玉说:“你要给他钱是可以的,我是不给的,但是我觉得你这样给下去的话,是没完的,他是一个无赖。”

阮玲玉对现在的生活是满意的,她不愿违背唐季珊的意思而让这个难得平静的家庭布满阴霾。于是,她生平第一次拒绝了张达民的条件,她以这样的姿态来向昔日的爱人宣告自己的幸福。她的清高终于惹恼了张达民。

在爱情里受到挫折的女人,多会选择隐忍;而男人,则会选择报复。

【第三杯】

一个女人所奢望的全部资本,上天都在不经意间给了阮玲玉。如此灿烂夺目的女子,注定不会有太过平静的日子。单单一个爱情,就可毁了她的一生。

太过年轻时发生的爱情似乎都没有一个好结局。倘若可以做到相忘于江湖,那便是最好的了吧。因为太年轻,便太容易受到伤害。那伤害会随着岁月一起成长,直到毁灭了爱情,毁灭了自己,毁灭了日后的人生。就像张达民之于阮玲玉,噩梦一般无休止,痛了她的过去,扰了她的未来。

张达民终于没有放过阮玲玉,尽管她身边站着唐季珊;尽管她曾爱他爱到卑微;尽管她为他付出了那么多、那么久;尽管他也曾爱她到可以放弃全世界也在所不惜。可男人的心胸,有时真的不如一个女子的宽广。阮玲玉可以为他的不成熟付出多年的青春与心血,可他却无法为她的幸福做一个简单的成全。他不但不成全,反而给了她一场天翻地覆的、致命的摧毁。

面对已经开始新生活的阮玲玉,张达民用尽心思选择报复。他把多年前和阮玲玉同居的事情曝光给媒体,又把阮玲玉现在和唐季珊在一起的消息散布于大众,回手扔给阮玲玉一个“不知检点”的名声。他造谣污蔑阮玲玉,把她的出身添油加醋地讲给当年的报社听。他甚至对法庭说如今唐季珊和阮玲玉的家当中,有一部分是阮玲玉从张家偷窃而来的。他不知道,这一纸诉状,结束的不只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点感情,甚至还有,她灿烂如花的生命。他的污蔑和狭隘的报复为她的坟墓掘出了第一锹土。

清者自清,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阮玲玉是清白的。她不曾拿过张家一分钱,甚至为了张达民的奢侈挥霍一年又一年地买单。此时,善良的阮玲玉,首先想到的是息事宁人。她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可以放弃一切;她希望她的平静可以容纳这一切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她希望她的一切行为可以得到唐季珊的理解和懂得。但,唐季珊却以他的自私将阮玲玉再一次推到风口浪尖。

阮玲玉把从张达民处偷来的东西全部送给了唐季珊。这是旧上海最热卖报纸上的头版头条。一个女星牵扯在两个男人之间,这是个再好不过的噱头。太多的街头小报都指望着这一条新闻来为自己换个生计。人们处心积虑地打听阮玲玉的私生活,张达民挖空心思不停地爆料,看者等着续集,编者自得其乐,只是没人问过阮玲玉,这一切的真相究竟是怎么样的?终于,唐季珊在张达民的无耻行为里忍无可忍地站了出来。他站出来却不是为了呵护阮玲玉的名声,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他要求阮玲玉在报纸上刊写一份宣言,声明她没有把张家的东西偷来送给唐季珊,声明阮玲玉和唐季珊在经济上是彼此独立的。

阮玲玉是不希望和唐季珊分开的,她再一次选择了隐忍。她为了这一份她以为会天长地久的爱情,选择了自我牺牲。风波持续了这么久,她始终选择隐忍,她以为隐忍便可以容纳一切,便可以息事宁人。但此刻她却站了出来,不为自己,为了唐季珊,她站出来面对一切排山倒海般气势汹汹的媒体追问。她发表声明,说她不曾拿了张家的东西给唐季珊,他们的经济是彼此独立的。她给了唐季珊一个男人的尊严,却留给自己难以言表的耻辱和委屈。

一个弱女子,被夹在两个狭隘自私的男人中间,独自承受世俗的舆论考验,内心该是怎样的苦楚。旧上海给了她爱情,但爱情,却化作一杯杯鹤顶红,直抵她年轻的生命。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甜蜜团圆,不是所有的美酒都是上等佳酿。

阮玲玉的二十五岁很是多舛。她的事业走到了巅峰,生活和爱情却沦落谷底。昔日恋人的诬陷过后,唐季珊,也终于开始移情别恋。

女人都是敏感的。女人对于身边男人是否爱着自己的衡量标准很简单,直觉。爱,或不爱,不需用言语来证明,一个直觉,就可以定性。唐季珊移情别恋的对象是梁赛珍。梁赛珍是个舞女。她也曾偶尔在电影里露头,与阮玲玉也算是相识。阮玲玉是个要颜面的人,她不愿将事情扩大,不愿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不愿昔日友人成为今日情敌。她想给唐季珊一个机会,想给他们的爱情一个机会。虽然这爱情只是她自己的,与唐季珊再无瓜葛。隐忍,又一次的隐忍。

爱情给了她一次又一次的重创,于是,她将全部心思寄托在事业上。那几年的旧上海不能没有阮玲玉的身影,就像那些时日里的电影不能没有她的风情,她成了旧上海最为闪耀的明星。她不再是当年那个需要旧上海鼓励的懵懂小女孩儿了,生活、爱情和现实给了她太多伤痛,教会了她成长,但却遏制不住命运对她的把握。

有个年轻的导演,名叫蔡楚生。阮玲玉大红大紫的时候,他还只是个新人,刚刚起步。但,他带着一腔热血和涉世之初的青涩与勇敢找到了阮玲玉。他对她说,他电影的女主角应该是她。他要请她做他电影的女主角。那是一部进步电影,名叫《新女性》。

面对他的直率坦诚,面对他对于艺术的珍爱,阮玲玉有些感动。现世中难再寻找到如此纯净的人,她仿佛看到了她遗忘很久的一些什么,单纯、信念、善良、勇敢,以及眼中闪现出的对于这个世界依旧执著的相信。没有犹豫地,阮玲玉便答应了他的邀请。这样一个年轻人应该得到帮助,于是她走进了他的镜头里,而他,却走进了她的生命。

其实,没人知道阮玲玉的内心有着些许的自卑。佣人的女儿、贫苦的童年、初恋的遗弃、爱情的背叛,这些镜头和鲜花背后的事情,是她心里的痛,却也是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她最为无助的时候,是蔡楚生给了她理解和关怀。蔡楚生,这个有着和阮玲玉同样自卑心理的男人,成了她爱情和生命最后的终结。蔡楚生并不是电影科班出身,他的出身是学徒,而后做到电影厂的义工,而后自学成才,做了导演。他是有才华的,他的出身掩盖不了他的才华,就像阮玲玉的坎坷曲折,遮掩不住她在表演上的天赋。于是,蔡楚生和阮玲玉,凭着对于艺术的共同追求,凭着同样的身世背景,凭着甚至同样的故乡与爱好,渐渐地产生了情愫。

她曾奋不顾身地饮下两杯爱情毒酒,饮得太急,以至于药性发作前她又拿起了第三杯酒。杯杯是毒,杯杯浓烈,杯杯都是一饮而尽。

相爱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于一对寂寞的男女而言。阮玲玉要蔡楚生带她走,离开这个让人神伤的地方,离开这些窥探着别人隐私的人,离开这些曾让她心伤一次又一次的人。这些曾许诺要给她婚姻的人,到头来送给她的全是毒药。她想要和眼前这个单纯的男子寻一处清净的地方,没有嘈杂,没有窥视,没有背叛,没有指点。就那样安安静静地过普通日子,就那样安安静静地相爱、相守、相扶到老。

她说,如果可以,请带我走。

他说,去了,也要回来。

她说,可以,结婚之后我们再回来。

他说,我想留下来做点事情。

她步步直逼他们突如其来的爱情,他再三躲避不给爱情一丝希冀。究竟是骨子里的懦弱,还是那时候的他被苛刻的舆论压力蒙蔽了内心?没有人知道。我们只能看到,阮玲玉的妩媚终于一点点枯萎在对于爱情憧憬过后的失落里,了无痕迹;我们只能看到,她用尽一生追寻的所谓天长地久的爱情,终于没有来到。她以固执的姿态迎接着爱情,爱情回报给她的却是毒药。

终于,蔡楚生的拒绝与退缩成了压倒阮玲玉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言可畏】

三月七日。旧上海那一年的三月七日,发生了很多事情。弄堂里、城隍庙、电影院、歌舞场,三月七日的旧上海,是不缺故事的。歌舞升平的繁华里,没人用心注视着阮玲玉。

阮玲玉有个同学,如今成了女校的校长。她邀请阮玲玉三月八日那天,去学校做个演讲。演讲的主题就是要阮玲玉现身说法,把她的委屈、软弱、虚荣心都说出来,即使三月九日,阮玲玉就要和张达民对簿公堂。她临行前对阮玲玉说:“不要让年轻人失望。”阮玲玉若有所思地说:“我也是年轻人。”她说:“你是年轻人,可你是阮玲玉。”

没错,她是阮玲玉。是阮玲玉,就注定要将隐私交付给媒体大众;是阮玲玉,就注定要坚强地承担一切所不愿面对的伤害,然后人前仍旧强颜欢笑;是阮玲玉,那么那些想竭力隐藏不愿示人的伤口便注定成了公众的引以为戒;是阮玲玉,就注定要在三杯毒酒过后,香消玉殒。

三月七日,是她生命里的最后一天。

那一天,唐季珊带着阮玲玉出席一个酒会。到场的,都是她的好友,或者知己。那其中,没有张达民,却有蔡楚生。

那一天的阮玲玉绽放如花、摇曳的妩媚、轻柔的舞姿、灵动的眼神、似有若无的笑。她亲吻每一个朋友,每一个至亲至爱的朋友。她们,给过她一生中仅有的一点温暖;她们,不曾给过她一点伤害。她拥抱每一个人,轻轻地问每一个人:“我是不是个好人?”世事变幻,沧海桑田。阮玲玉始终不曾学会冷漠麻木,她活得太认真。她是不是个好人?她只是一个太好的人。

她拥抱那些对她有过知遇之恩的导演;她亲吻昔日里同演一部电影的姐妹;她轻舞着走到蔡楚生的面前,在他躲闪的目光里微笑着问他:“我是不是一个好人?”她把这一场聚会作为人生的告别仪式,轻松,却深刻。她知道,明天,她不会去演讲;后天,她不会和张达民对簿公堂;她只有今天,只有这个可以肆意流露感情的今天。她下了决心,要结束这一场场荒唐的闹剧,这一杯又一杯爱情的毒药。

她不是怕了,她只是累了。

那天夜里,唐季珊喝到酩酊大醉。阮玲玉照顾他躺下,他毫无知觉。她的母亲走了出来,嘱咐阮玲玉把粥喝下。她微笑着说:“母亲,你早些睡吧,照顾好小玉。”像是告别,像是叮嘱,像是没有一丝不舍。女人若是下了决心,那便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她安顿好母亲和小玉,独自端着一碗粥,走上仄仄的楼梯,走进了卧室里。她走得缓慢,一步一步,像是不会再回来。她坐在卧室书桌前,就着昏暗的灯光,写下了遗书。没错,不是剧本,不是日记,不是账单,是遗书。一字一句,都是爱情的毒药酝酿的血迹。爱情伤她伤得太深,窥探的人心成了一个无底深洞,一脚踩下去,便是粉身碎骨。

她把安眠药大把大把地搅拌在粥里,就像平静的生活里掺杂了那些属于她一个人的爱情。生活是粥;爱情是毒。她是个好人,伤害不了别人,痛的注定是她自己。好人好报,爱情里的玩笑。

模糊中,她躺在了唐季珊身边。她喃喃地问他:“你到底爱不爱我?”沉醉的唐季珊只用鼾声给了她回答。她长久以来一直隐忍着的泪水缓缓流下。爱情是杯鹤顶红,美丽的名字,剧烈的毒性。

她慢慢睡去,就像回到了最初的从前。没有张达民,没有唐季珊,甚至没有蔡楚生。没有官司诬陷,没有恶意诽谤,没有流言飞语,没有佯装的坚强。那时候,她就是她自己,她不叫阮玲玉,她还是那个单纯的小女孩儿,名叫阮玉英;那时候,她的生命里还没有张达民,没有唐季珊,没有蔡楚生,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爱情;那时候,她还不是公众人物,还不是旧上海的影星,还没有这么多的媒体报社对她的事情如此感兴趣;那时候,她还只是母亲眼中的女儿,天真地笑,任性地哭,受了委屈还有母亲温暖的怀抱;那时候,她还不知道这世上,有爱情。

那时真好,那时的岁月真安静……

唐季珊渐渐醒了过来,他发现了身边的阮玲玉似没有了呼吸。他看到了她留下的遗书,还有药瓶,紧张得不行。然而,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将阮玲玉送到最近的医院救她的性命,而是怎样才能找到最偏远的诊所,掩盖这个突如其来的事情。他不想明天的媒体铺天盖地全是阮玲玉的新闻,那样会牵扯自己,毁了大好前程。自私,若到了这个地步,也是一种境界。

她的爱情,加上她的性命,抵不过他要的名声。或许不是他的错,错的是她,遇人不淑。

三月八日那天,终究成了阮玲玉的祭日。没人知道,她是含笑九泉,还是无法瞑目。或者,真的于爱情与名声的勾当里得到了解脱。

后来,媒体要求唐季珊交出阮玲玉的遗书。最初,他不肯。他说,那都是阮玲玉说给他的心里话。隐私,怎能公之于众?但最后,他还是拿了出来,算是给所有爱戴阮玲玉的人一个交代。那封遗书,是这样写的。

我现在一死,人们一定以为我是畏罪。其是(实)我何罪可畏,因为我对于张达民没有一样有对他不住的地方,别的姑且勿论,就拿我和他临别脱离同居的时候,还每月给他一百元。这不是空口说的话,是有凭据和收条的。可是他恩将仇报,以冤(怨)来报德,更加以外界不明,还以为我对他不住。唉,那有什么法子想呢!想了又想,惟有以一死了之罢。唉,我一死何足惜,不过,还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罢了。

阮玲玉绝笔廿四、三月七日

人言可畏,一切归结于人言可畏。然而,有人说这并不是阮玲玉的亲笔,这不过是唐季珊用来敷衍媒体的临时杜撰。他用一句“人言可畏”,用一个张达民,来掩盖自己对阮玲玉的死所应负的责任。于是,人们又找到了第二个版本的遗书。

季珊:

没有你迷恋×××,没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约不会这样做吧!我死之后,将来一定会有人说你是玩弄女性的恶魔,更加要说我是没有灵魂的女性,但那时,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过去的织云(唐季珊前女友),今日的我,明日是谁,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并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妈妈和小囡囡(阮玲玉的养女)。还有联华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请作抚养她们的费用,还请你细心看顾她们,因为她们惟有你可以靠了!

没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了,我很快乐。

玲玉绝笔

对于遗书,究竟哪份是真,哪份是假?似也说不清楚了;对于爱情,她究竟是恨,是爱,还是放不下?没人说明白;对于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她究竟是原谅,隐忍,还是临终前终于不再优柔寡断?没人说得清。但人们却都只记得了那句“人言可畏”,似乎是人言毁了阮玲玉,毁了她的爱情,毁了她的生活和名声。却没人知道,比人言更可畏的,其实是人心。

后来,张达民穷困潦倒,身无长物,贫病交加,逝于香港。

后来,唐季珊结婚,离婚,被骗,破产,曾经的茶叶大王最后沦落街头摆起地摊,惨死街头。

后来,蔡楚生导演了很多部知名影片。他在回忆录里提到了阮玲玉,他揭露了她的身世,把她的软肋展现给世人看。“文革”期间,他被迫害致死。

一场爱情的盛宴就这样在旧上海的沦陷里沦陷。曾经的热闹、曾经的爱恋、曾经的伤痛,都已随着斯人已去而化作风,随着往事一起飘散。只留下说不尽的爱恨情仇还在追忆当年的心情,想念着那个善良的阮玲玉。

爱情酿出鹤顶红。阮玲玉连饮三杯,不醉不归。最后,她含笑着离开这个世界,轻轻地告诉后来人,人心最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