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一碗清汤面
17570000000004

第4章 童年养狗记

我挺喜欢狗,养狗兴致最高时是童年时期。那时家在农村,院子很大,土房,土炕,土院子,院子里有猪,有鸡,再加上一条狗,好像这样的日子才算完整。

我养的第一条狗是全身纯黑的细狗。

所谓细狗,就是狗身子特别修长,狗腿更长,这狗一般由猎人打兔子时带上。我曾看到这狗追兔子的情景。

猎人斜背着一个白色的挎包,是用来装猎物的。手里平端一杆猎枪,枪里装上混有铁沙子的火药,在秋后的原野上走来走去。兔子受到惊吓,猛地从藏身处窜出去,猎人也仿佛受到了惊吓,一扣枪的板机,身子往后一仰,“嗵”的一声,然后就是一片烟雾笼罩了在那里。

跟在身边看热闹的人忙问:“打到了吗?打到了吗?”

猎人说:“它跑不了,这枪是一打一大遍,只要有一二粒铁沙子打到兔子身上,它就会越跑越慢。”

烟雾散去,人们看到始终围在猎人身边撒欢的细狗已经追出去了很远。

兔子跑得快,细狗跑得更快,眼看就要追上了,兔子猛地一转弯,变换了逃亡的方向,狗转弯半径大,如此三转两转,本来缩短的距离又拉远了。

我相信细狗能追到兔子,但我没亲眼看到细狗追到兔子。

那天,我捧着这个刚睁开眼的小狗回到家,姥姥正端着一盆泔水从屋里出来喂猪,她见我手里捧着一个小狗,把泔水盆放到猎圈上,挪着小脚走过来,说:“咱家可不养狗呀,人都没得吃,哪有东西喂它呀!”

姥姥话虽然这么说,但还是把小狗留了下来。

小狗当时还没断奶,姥姥就煮细细的小米粥喂它,这样的饭当时人都舍不得吃。

小狗很依赖我,每天放学回家,它总会远远地去迎着我。开始,它是蹲在那里,两眼直直地看着我放学的方向,也许是为了打发长时间的等待,它的尾巴在身后的地上扫过来扫过去,好像在埋怨我怎么还不来呀!

当我的身影一出现,它的双耳马上竖起来,眼睛如从愣神中醒过来一般,突然明亮起来,弓起腰,像一个小黑球一样被一股力掷过来,等它跑到我的身边,从我的双腿之间钻过来钻过去的,有时两只前爪紧紧地抱住我的双腿,呜呜叫着,好像乞求我抱抱它。

这狗长得挺快,等它长大了才发现它与周围的狗有所不同,就是腿特别长。姥姥笑呵呵地说:“没想到它是个细狗,它能追兔子,以后你可有兔子肉吃了。”

看着它修长的身材,疯一般跑来跑去,把别家的狗远远地抛在后面,我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感。为了奖励它,家里吃饺子时我偷偷地喂过它,喂了一个父母没注意到,我又偷偷丢给它一个,还挨了父亲一巴掌。

有一次我在学校做好事,被奖励了一块糖,我咬下一半喂它,它张开嘴猛地一吞,还把我的手咬破了。后来知道有狂犬病一说,还有什么潜伏期十年二十年,让我后怕了很长时间。

那时因为家里很穷,人都吃不饱,狗自然也要经常挨饿。我村有个明胶厂,煮明胶需要大量的猪皮,村里的狗大多去明胶厂偷皮子吃。一天放学回家,我还纳闷那狗怎么没按时迎接我呀,走进家门一看,才知道它偷皮子时被看皮子的人打了一枪,那一枪打在肚子上,它趴在院子的南围墙根下面,直直地看着我,身子下淌了好多血。但它死时的情景我忘记了。

我养的第二只狗和第一只狗正好相反,身子很长,腿特别短。

我抱它回家时天已经很冷了,我给它搭了一个窝,里面铺上一些麦草,但它不肯在窝里睡,总往屋里跑,有时睡在火炉旁,有时还会钻到柜子下面去。最可气的是还钻过两次灶堂。第一次正准备点火做饭,发现它在里面,把它弄了出来。第二次是做晚饭,因为天黑的原因,也没注意到它。

灶堂是与土炕相连的,烧饭时的烟气通过土坑下面的通道,一直从房顶上的烟囱排出去。

灶堂里的火点着了,狗受不了火苗的烧烤,它跑是跑不出来了,就顺着炕道往里钻,越往里烟越浓,熏得它不停地嚎叫,因为接着一层炕坯,也许它叫的声音很大,传到外面就细小了很多。等父母听到,忙熄灭灶堂里的火,连炕都扒了,才把它从里面找出来。

我想它也许死了,当时它身上的毛已经被烧光了,身子在姥姥的手上软泥一样晃荡着,于是我就哭开了。姥姥说哭什么,它一接地气就活了。姥姥说完,就把小狗放到地上,大约等了一两个小时吧,天反正已经很黑了,我们全家正在屋里吃晚饭,它自己跑进屋去,那天,父母特意给它盛了一碗饭,让它吃个够。

这狗一天天长大了,奇怪的是腿只见长粗,却不见长长,像个布袋似的,所以它也跑不快,连我也追不上,特别是不能急转弯,一急转弯它的肚子就会碰到地上,“砰”地就翻个跟头。

日子越来越艰难,为了节约粮食,当时村里的口号也多,什么“瓜代饭”,后来甚至提出了“鼠口夺粮”,家家户户用水泥做储粮器,防止老鼠偷粮。终于有一天,村里要求打狗,一个不留。自家的狗哪里舍得自己下手打死,便请邻居帮忙。

人都说狗的生命力强,但也有脆弱的地方。据说这狗都是“一口气”,就是把狗吊起来,憋着它,等它张嘴一叫,再往它嘴里灌三口水,那狗就呛死了。

可第一次没吊牢,那狗从绞索中逃了出去,它那是保住了一条命呀!再想抓住它,哪里还抓得住。人们就叫它,它歪着头瞅瞅这个,又瞅瞅那个,反正就是不肯过来。

也许是这两条狗都死得太惨了吧,后来我虽然也有过养狗的冲动,要过几次狗,但都半途又送了人。参加工作后,离开了老家,开始是住集体宿舍,后来是住楼,没有合适的场地养狗,养狗的兴趣自然也就淡了下去。

以后也许还会养狗,也许不会,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