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一扇虚掩的门
公司组织拓展训练,800米跑步的单元,你总是落后的那一个,之后再参加,你索性就不那么拼了,反正最终还是最后一个,拼也无用。
周末约好朋友晨练,结果被懒觉误了点。一次这样,二次这样,索性就取消了晨练,你对自己说,反正是起不来,索性睡下吧。
朋友说,跟我学游泳吧。你回,还是算了吧,都报了好几次名了,反正也学不会。
孩子说,来和我比赛玩魔方吧。你拍着孩子的头,说,小孩子头脑聪明,一学就会,我是不行了,学不会的。
……
这样的事情,你遇到过吗?或者类似的事情,在你身上发生过么?不用想,一定发生过的。
对于一些我们曾挑战失败的事情,我们总是能在瞬间找出诸多的理由。不行的,我试过的。算了吧,我肯定不行。或许在做这样的回答时,你的心是跃跃欲试的,但是你的失败经验,你的习惯已经提前告诉你:你,不行的。于是,你便相信自己不行了,你便在还没有做出尝试的时候就把自己否决了。时间长了,你觉得自己不行的事情越来越多,你觉得自己越来越糟糕,你觉得别人那么棒,而自己却不行。
就这样,你把自己放进了一个笼子,也曾试图飞出去,有了几次失败,你便相信自己这一生都飞不出去了。哪怕,那扇小门虚掩着,你也没有信心再尝试了。
在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吉·海因斯以9.95秒的成绩打破了男子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据当时的摄像镜头记录,他在撞线后回头看了一眼记分牌,然后摊开双手说了一句话。这一画面后来通过电视媒体,至少被上亿人看到,但由于当时身边没有话筒,海因斯到底说了句什么话,谁都无法知晓。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一位叫戴维·帕尔的记者在办公室回放以往奥运会的资料片。当再次看到海因斯的镜头时,他想,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在百米赛道上突破10秒大关,海因斯在看到纪录的那一瞬,一定替上帝给人类传达了一句不同凡响的话。戴维·帕尔凭直觉感到这一新闻点被400多名记者给漏掉了(在墨西哥奥运会上,到会记者431名),实在是太遗憾了。于是他决定去采访海因斯,他想弄清楚在那样一个关键的时刻,海因斯到底说了句什么话。
凭借做体育记者的优势,戴维·帕尔很快找到了海因斯,但是毕竟时隔16年,面对戴维·帕尔的提问,海因斯一头雾水,他甚至说自己当时并没有说过话。戴维·帕尔坚定地说:“你确实说话了,录像带上的画面可以证明这一点。”他说完便打开带去的录像带放给海因斯看。海因斯看完后望着戴维·帕尔笑了起来,他说:“难道你没听见吗?我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虚掩着。”
谜底揭开后,戴维·帕尔接着对海因斯进行了采访。针对那句话,海因斯说:“自欧文斯创造了10.3秒的成绩之后,医学界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看到自己9.95秒的纪录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这个门不是紧锁着的,它虚掩着,就像终点那根横着的绳子一样。”
这个采访公开之后,给世人留下了巨大的震撼,尤其是海因斯的这句话——“上帝啊!那扇门原来虚掩着。”它启迪我们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愿意去尝试,愿意去突破,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
其实,这个道理可以运用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所转机,就必须懂得在关键时刻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给自己一个悬崖,其实就是给自己一片蔚蓝的天空,就能发现自己的另一种可能,而这种可能,是你的生命原本就具有的禀赋。
拿破仑·希尔有一句名言:“一个人一生中唯一的限制就是他内心的那个限制。”很多极限,很多障碍,只有我们自己当它有的时候,它才有。如果我们不去给自己设限,我们的人生就会有更多美好的可能和不可思议的创造。
就像,很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只要我们伸出手,就能推开。
你在担心什么呢
明天的会议要不要参加呢?如果表现不好怎么办呢?
简历怎么填写呢,如果被拒绝了怎么办?
要穿那件衣服才会比较合适呢,总得要给对方留个好印象吧!
唉,周末不知道是什么鬼天气呢,到底要不要去郊游呢?
明天是第一次登上讲台,什么样的话题比较受欢迎呢?
……
类似于上面的问题,很多人都有可能遇到过。明明今天的时光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却已经开始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忧了。可这些担忧的问题真的就会存在吗?你用了一个今天的时间,去想明天约会该怎样表现,却在第二天走到约会对象面前时发现,那些担忧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你可以很好地和对方交流,也可以很好地找到合适的话题。而你之前做的所有功课,却毫无用处。之后你会懊悔:我到底在担心什么呢?明明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我却浪费了珍贵的一天。
是呢,我们到底在担心什么呢?
有一个快乐的农夫,每一个早晨他都有些迫不及待地向新的一天问好:“上帝,早上好!”他的邻居,一个心事重重的中年农妇,每天早上的问候语与他类似:“上帝,早上好吗?”
这两个人似乎是一个对立的世界,一个总是快快乐乐,一个总是愁容满面;一个乐观自信,一个悲观多疑;一个总是发现机会,一个总是找寻问题……
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农夫欣喜地对邻居喊道:“多么明朗的天空!你曾经看到过这么壮丽的日出吗?”
“是的,天空的确很晴朗。”她回应道,“但它同时也会带来炎热,我真担心它会把农作物烤焦”。
在上午的阵雨过后,农夫欢欣感慨说:“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农作物今天可以开怀畅饮一次了!”
“但愿老天能见好就收,别一下就下个没完,那样的话,农作物可是吃不消的。”农妇依旧忧心忡忡。
“即便如此,你也大可不必如此担心,别忘了,我们都参加了洪水保险的。”农夫安慰农妇说。
为了让心事重重的邻居开心快乐起来,农夫费尽周折地弄来了一条漂亮的狗。这可不是一条普通的狗,而是一条训练有素、身价不菲的德国犬,它有很多让人啧啧称赞的技能。农夫深信,这条不同寻常的狗一定能够让他的邻居的脸上写满惊喜。
这一天,农夫特意请来农妇,请她观赏德国犬的精彩表演。
“把木棍给我取回来!”农夫把一根木棍扔进湖里,大声命令道。德国犬在听到主人的命令后,立即飞快地向湖边跑去,并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湖中。它在湖中上下翻腾着,一会浮出水面,一会沉入湖底,没过多久,就口衔木棍回到了主人身边。农夫赞赏地抚摸着德国犬的脑袋,兴高采烈地问农妇道:“怎么样?这家伙表演得还可以吧?”
农妇听言,一边拍着胸口一边眉头紧皱地回答道:“我都快揪心死了!我看它在湖里上下翻腾,总担心它的水性不够好,生怕它淹死在湖里!”
如果没有农夫的衬托,我们不会认为农妇所担忧的事情有多么不可理喻。事实上,如故事中的农妇一样,我们也常常会做出如此可笑的事情,殊不知,那些被我们所担忧的事情,多半是不存在的,即使有,到了那一刻也自会有解决的方法。
为什么一定要为自己设置一些原本不存在的障碍,进而忧烦担心呢?这世上,心态豁朗的人总会比悲观的人生活得顺心如意。就像有的人,整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烦恼似乎永远找不到他的家门;而另外一些人,天天愁云密布,眉头不展,烦忧之事似乎成了家中常客,一件紧接着一件。
不要为还没发生的事情忧虑,活在属于你的当下,这才是一个生命该有的状态。
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心烦意乱之下,他拿起一本书,他想借助一些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不然,他真担心自己会疯掉。
在这样的状态下,他翻开了那本书,也由此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
正是这24个字,使1871年的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他创建了闻名全球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成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钦定讲座教授——这是大英帝国医学界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他还被英王封为爵士。死后,记述他一生经历的两大卷书,原书达1466页。
他就是威廉·奥斯勒爵士。1871年春天他所看到的那24个字帮助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一生。这24个字就是:“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这是汤姆斯·卡莱里所写的。
威廉·奥斯勒认为自己之所以能获得成功的秘诀在于:让自己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已发生的就让它过去,未发生的不必去想它是如何的样子,一个人只有活在属于他的时刻里,全心全意享受那一刻带给他的所有情绪,他才有资格说:“我拥有这一天的时光,拥有这一刻的生命。”反之,还有什么是属于你的呢?命运中有那么多的不能预料,谁又能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呢?你在,或者你不在?
一位作家这样说过:“当你存心去找快乐的时候,往往找不到,唯有让自己活在‘现在’,全神贯注于周围的事物,快乐才会不请自来。”或许人生的意义,不过是嗅嗅身旁每一朵绚丽的花,享受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而已。毕竟,昨天已成历史,明天尚不可知,只有“现在”,才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至于明天,自有明天的事情或者明天的烦恼,不过,这和今天快乐的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总要有一种品质
张晓风说:“生命,何尝不是一样的呢?所有的垂死者几乎都恋栈生命,但我们真正深爱的,是生命中的什么呢?如果生命是一瓮酒,我们爱的不是那百分之几的酒精成分,而是那若隐若现的芬芳。如果生命是花,我们爱的不是那娇红艳紫,而是那和风丽日的深情的舒放。如果生命是月球,我们爱的不是那些冷硬的岩石,而是在静夜里那正缓缓流下来的温柔的白丝练。如果生命是玉,我们爱的不是它的估价表,而是那暖暖柔光中所透露的讯息。”
生命是什么呢?任谁也说不出一个能让所有人认同的标准答案,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不会妨碍我们去热爱生命,不会妨碍我们去寻找生命该有的意义。一个人活着,总有一种念头在,那就是——我要好好活着。
但活着并不只是一呼一吸的事情。我们总是要做些什么的,不是为他人,而是为我们自己。小时候,父母教我们走路;长大一点,老师教我们知识、道理。他们给我们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窗,至于怎样去做,则全要看我们自己的选择了。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又带儿子去了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伊东布拉格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走到今天,我很感谢我的父亲,是他为我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让我看到了梵高和安徒生,我开始懂得,上帝没有轻看卑微。”
伊东布拉格无疑是成功的,他成功的关键又是什么呢?是他对生命的认知和承担。很多人去看过梵高和安徒生的旧居,但也只是看过。很多东西都是如此,看是表面的,感触才是真实有用的。如果伊东布拉格没有这段经历,他可能会因为卑微的出身而不敢对好的生活有任何奢望,他会给穷苦的命运打上烙印,如他父亲一般靠卖苦力为生。很庆幸的是,他没有被这些世俗的观念所束缚,他选择了给自己的生命一个出口。
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命运是被注定的,只要你还保有一种好的品质:承担、勇敢、不放弃……把这些能够为生命加冕的品质当做一颗种子,默然播种在心里,然后静待它的萌芽,成长,最后它会结出我们想要的果实。要相信,没有任何人是懵懂的傻子,明明知道前面艰辛难行,却还要翻山越岭。我们只需知道,小小的明媚,也能够绽放成我们心中的一片晴空。
欧洲的一位教育心理学家在一所大学进行过这样一项调研:他让200名大学生如实选择自己崇拜的名人,如果不欣赏可不必选择。提供的四个选项分别是:A.巴尔扎克 B.毕加索 C.贝多芬 D.不知道或都不欣赏;此外,他还在问卷上对三位艺术家进行了简单的生平介绍。
最后的结果是:百分之三十的学生欣赏巴尔扎克,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敬佩贝多芬,百分之十的学生崇拜毕加索,其余的百分之四十选择了D。
当然,这件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几年间,这位教育心理学家对其中的大部分被调查者进行跟踪研究。若干年后,他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欣赏巴尔扎克的学生大多都在各自的公司干得颇有成就;敬佩贝多芬的学生中有的后来经历不少挫折但都挺了过来,而且事业发展也相当出色;崇拜毕加索的学生显得更突出,有的当了集团老总,有的拥有自己的公司;而那些选择D的学生,一些失业在家,一些虽有工作却大多略显平庸,只有极个别的有较好的发展。
对此种结果,心理学家做了深入分析,他发现:巴尔扎克是世界上最勤奋努力的作家,他每天通宵达旦、笔耕不辍,有一个精心安排的作息时间表,从不“犯规”,最终写出几百部中长篇佳作。贝多芬历经生活坎坷、婚姻波折、耳聋困扰,仍创作了流芳千古的伟大音乐诗篇。毕加索是一位看似怪异的画家,他的作品并不被人欣赏,可他死后,世人惊奇地发掘出画作的伟大价值和艺术灵性。三位艺术家虽然都是才华盖世、成就斐然,可所具备的品质却各有侧重:巴尔扎克勤奋努力;贝多芬坚强有恒心;毕加索聪慧极具创新意识。
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会成为像贝多芬、巴尔扎克、毕加索那样的伟人,但我们至少可以让生活过得更美好,工作干得更出色,这是我们对生命最起码应该履行的一份责任。此项调查,也让我们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获得好的生活,你总要拥有一种优良的品质。
你可以不出人头地,但你总要付出应有的劳动去为自己创造好一些的生活。你可以没有万贯财产,但你总要有食物果腹,有住处安身吧。你可以不喜欢动手劳苦,但你要有灵活的思维足够的智慧去挣取薪酬。就像女作家玛丽韦伯说的:“不论你爱好什么都可以,但是,你总得有所爱好。”有所爱好,有所希冀,生活中有值得我们去渴盼的东西,我们的灵魂才有能所寄托,我们的生命才能有所依附。
习惯了依靠,你如何能独自行走
我们总会期望当一切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时,总有一个人能站在身边,替我们去化解这一切的艰难。
女人想:找个可以依靠的男人吧,这样,就算有艰难,那个人也会给自己撑起一片天。
孩子想:有什么可害怕的呢,一切都还有父母呢,再艰难的事情,他们也能帮我解决。
下属想:搞不定就搞不定吧,反正还有领导在,领导肯定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法。
……
困难是一时的,能求人解决的就解决了,可人生是一辈子的事,谁又能让你依靠一辈子,替你扛起整个人生呢?
人总是要学着自己去成长的,苦也好,乐也罢,我们逃不开,也躲不掉。
把自己的人生寄予在别的灵魂之上是很难获得安全感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凌霄花那样攀缘高枝炫耀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供你依靠的大树。即使有,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大树倒了,你该怎么办?
美国石油大亨老洛克菲勒曾张开怀抱鼓励孩子从桌子上跳下来,可当孩子跳下来的时候老洛克菲勒并没有去接住孩子,而是让孩子记住:“凡事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别人,有时连爸爸也是靠不住的!”
小时候,他家境贫寒,读完职高后,他进入一家印刷厂,成了一名打字员。这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一份挺不错的工作,可心怀梦想的他,放弃了这份工作。他来到一家星级酒店,当起了服务员,要知道,当一名服务员要忍受多少白眼,要承受多少顾客的辱骂和领导的呵斥,但他总是坚持把自己的事做好。通过努力,他很快升为领班,最后当上了大堂经理。一次,他看到那些在酒店舞台上倾情演唱的歌手,一向对音乐痴迷的他找到老板说:“可不可以在不收钱的情况下,在所有人都唱完之后,让我也上台唱一首?”老板答应了他的请求。结果,一首好歌被他唱跑了调。
一位年长的歌手看他这么喜欢唱歌,就鼓励他去找一位专业老师学习。后来,他真就去找了一位老师,老师没有嫌弃他的基础差,教了他很多音乐方面的知识,并鼓励他报考专业歌舞团。凭着自己的悟性,他成了一名专业歌手,这使他又朝着自己的梦想飞跃了一大步。但在歌手如云的乐坛,想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谈何容易。后来他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道:“在歌手的道路上,每扇大门都是紧闭着的。”
于是,他背着梦想的行囊,来到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北京,寻求新的出路,只是他没想到,这条路走得会那么辛苦。兴许是上天有意眷顾他。一次,他陪一个朋友去考电影学院,朋友出师不利,可他却得到了监考老师的赞许。
就这样他走进了电影学院,后来凭借在《像雾像雨又像风》、《金粉世家》、《云水谣》、《画皮》等影视剧中的出色表演,他成了炙手可热的影视明星,赢得了无数的奖项,他就是陈坤。
在接受一次专访时,主持人问起他的成功经历,他说:“妈妈常常告诫我,‘你只能靠自己’,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
生命是谁的呢?是自己的。生命是可再生的么?不是,是唯一的。那这样珍贵又唯一的生命怎么能够说依赖谁就依赖谁呢?别人能给你的生命以荣耀和幸福么?别人的始终都是别人的,就像一呼一吸之间无人能替代一样。
独立行走,让猿终于成为万物灵长;扔掉手中的拐杖,你才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路。人生的轨迹不需要别人定度,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的人生画布着色。
雨果曾经写道:“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英国历史学家弗劳德说:“一棵树如果要结出果实,必须先在土壤里扎下根。同样,一个人首先需要学会依靠自己、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运的馈赠。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出成就。”
抛开依赖的拐杖,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这是一个把生命真正握在自己手里的人必须的能力。
对爱你的人说:我做我自己
傍晚,园丁到花园散步,他惊讶地发现几乎所有的花草树木都郁郁寡欢,没有一点儿生机,经过一番询问之后园丁才知道,橡树自怨没有松树俊秀,所以感到遗憾;松树又恨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多结果子,因此显得郁闷……
而在花园的一个角落,有一株小草,在晚风中迎着夕阳开出灿烂的花朵。
园丁难得看到这样有生机的生命,欣喜地问小草:“你那么渺小,为何却能开出这么美好的花朵?”小草微笑着说:“我不是橡树,也不是松树,我只是一株小草,所以我尽力地开好我这朵花,快乐地做好我自己。”
是呢,还有什么比快乐地做好自己更重要的事情呢?当然,或许在橡树、松树眼里,小草是寂寞的,是卑微的,那么矮小脆弱,那么不值一提。可这些于小草而言,却是微不足道的,它不寂寞,它生长在田野里,小路边,山冈上,山坡角,湖泊畔,轻风和它呢喃,晨露和它做伴;它早晨迎着朝阳,傍晚送走夕阳。它给空气以清新,给大地以生机,给自己以欢喜,因为,它能快乐地做它自己。
我们呢?也能如此吗?
小时候,大人们说:“不好好念书,就是对不起父母。”
毕业前,老师说:“记住,你们不仅仅是为你们自己读书,还有那些爱你们的人。”
工作后,亲朋好友说:“好好工作,出人头地才是好的。”
……
这样的话,我们几乎从小听到大,为了这些敦促,我们努力,我们扛下所有苦,擦掉所有痛和泪,尽力做到他们眼中优秀的样子,成为他们期望中成功的人。可是,我们却忘记了问问自己:“这也是你想成为的样子么?”是么?是吧,又或者不是?
他小时候爱唱歌,念书的时候,他是班里的文艺骨干,表演节目,唱歌跳舞,都是有模有样。父亲认为小孩子好好读书,把文化知识掌握好了才是正经事,于是,严令喝止了他唱歌的爱好。他从小懂事,既然父亲不喜欢,那就算了。他如是想。
中学时候,教音乐的老师觉得他很有演唱天赋,天生一把好嗓子,白白放弃很可惜,便找他恳谈了一番。他想,真好,原来自己真是有天赋的,原来自己真是有未来的。可转念一想到父亲,他心里的希望瞬间就冷却了。最后,他看着老师,坚定地摇摇头,转过身的时候,却已泪流满面。
就这样,他在父母的期望中一路长大,在亲朋近邻地夸赞中长大,他学习好,听话,具备一个传统好孩子身上都具备的特质。只是,这样的成长中,几乎没有属于他自己的意愿。
高考那年,被寄予太多期望的他由于压力太大,昏倒在考场上,那些被寄予的期望落空了。父亲说,没事,来年我们再考,你学习那么好,一定能考上好学校,光宗耀祖。这次,他没有回应父亲的话。一场病,让他似乎清楚了自己到底该走怎样一条路。
“我不考了,再复读一年,肯定要不少钱,还是算了。”
“怎么能算了,街坊邻居都看着呢,我们做父母的这辈子图什么呢,不就是盼着儿女将来的生活比我们好吗。孩子,听话,好好学一年,你以后就有好日子过了。”
这次,他没有听父亲的,等病一好,他就拿着自己攒下的生活费出去谋生活了。他给父亲留了信。他说,他想为自己争取一次,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说,你们若是真的爱我,就应该让我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父亲拿着那封信,看着一墙的奖状,什么也没说,他觉得他理解的爱和儿子的爱不太一样。
后来,他成了一个歌手,也给很多明星大腕写歌,他没有多少名气,但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已经是他最大的欢喜和幸福。后来,父亲也听他的歌,看着他那么自由那么快乐的唱歌的样子,父亲仿佛能体会他的心了。
其实,这世界上的爱是相通的,到达爱的路或许有很多种,但是结果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爱的那个人能够开心幸福。所以,你如果还为父母亲人那沉重的爱而心生疲惫,那么,就请大声地告诉他们,告诉他们你的心声,告诉他们你想做你自己。这不是多么难以企口的事情,这是为了让你们可以更相爱,让你们的心更贴近。因为,我们只有先成为我们自己,然后才有力量去爱我们爱和爱我们的人。
也许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为自己做主过一次,一直在努力达到别人的要求,按别人的意愿做事,时时处处想到让别人满意,这其实是一种悲哀人生。真实人生的风风雨雨,只有靠自己去体会、去感受,任何人都不能为你提供永远的荫庇。
自己的道路,再亲密的人也不能替你走,真实的人生风雨只有自己能感受,遇到困难就退缩,我们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成长。
你总能寻到独属于你的美好
每个人的生命里,总有几种专属于自己的温暖美好。这些美好,就像结在枝头的浆果,要想品尝到它独特的香甜,我们不仅需要敏锐的觉察能力,还需要足够的耐心和付出去采摘它。
无论如何,有些东西永远都不会在尘俗里减损自己的光泽。不管是美好本身,还是我们对美好的觉察能力,都可以在漫长的时光里,一点点被我们拾起,小心地擦拭干净。无论何时,它都可以照得出天地的温暖与澄明,照得出内心的安然和寂静。
一场车祸之后,他在公墓做了守墓人。一天,守墓人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妇人拜托守墓人每周在她儿子的墓前放一束鲜花。之后的很多年,守墓人每个星期都会收到这样的一个信封。
直到有一天,一辆小车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对他说:“每个星期给你寄信的那位夫人来看你了,不过她病得很重,下不了车,不能走来看你,所以请你过去一下可以吗?”
守墓人答应了。他跟着司机来到停车的地方,他看到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坐在车里,那位妇人看上去气质很高贵,但眼神哀伤,毫无光彩。
在守墓人看向妇人的时候,妇人也正巧望向他,她的怀里抱着一大束鲜花。
“您好,我就是亚当夫人。这几年我每个礼拜给你寄钱……”
“我知道,您是让我买花。”守墓人答道。
“对,给我儿子。”
“我每次都会把买来的鲜花放在您儿子的墓前,夫人。”
“是的,我当然相信您,真是辛苦您了。我这次亲自过来看看,是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唉,死亡没什么可怕的,反正活着对我也没什么意义了,我只是想在临死前再看一眼我的儿子,亲手来放一些花。”
守墓人眨巴着眼睛,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于是,他说道:“夫人,我有句话想对您说,还希望你不要生气。”
“您请说吧。”
“这几年你常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为什么?”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有人闻到它的芬芳,也没有人看到它的美丽,真是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的?”
“是的,夫人,你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去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墓里躺着的人哪个知道有这么美丽的花放在这里呢?”
妇人没有作声。她只是小坐一会儿,默默地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率直、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这次,她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给那些孤儿院和医院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得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你知道吗,我的病已经好多了,医生也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可是我自己明白,人只要活着,总是有希望的。你看,有很多人需要我,我也愿意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些”。
的确,一个人如果想从绝望中走出来,勇敢快乐地活着,就应该选择去看到生活阳光有生机的一面。只有这样,他才能走出心灵的暗房,拥抱太阳的温暖。一如老妇人所言:只要人活着,总是有希望的。她找到了活着的真正意义,也重新唤起了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热爱!
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西西弗斯触怒宙斯,被惩罚每日推巨石上山,永无止境。这是一项枯燥又无休止的任务,西西弗斯似乎应陷入无边的苦闷与绝望中。然而,有一天他下山来时,却笑容满面,神采奕奕。另一位神便纳闷地问他:“为什么做着这么无聊的工作还如此高兴?”
西西弗斯很兴奋地向他展示了自己的收获:“你看,我今天在路上采到了一朵多么漂亮的花!”
其实,生活中总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欢喜去拥抱。钱钟书先生在《论快乐》这样写道:“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洗澡的干净,花开的好,或者菜合你的口味,主要是你心上没有挂念,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地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离别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起来只是泥土的滋味。快乐纯粹是内在的,它不是由于客体,而是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态度而产生的。”
重新来认知你所面对的世界吧,累了,去散一会儿步。到野外郊游,到深山大川走走,散散心,极目绿野,回归自然,荡涤一下胸中的烦恼,清理一下浑浊的思绪,净化一下心灵尘埃,唤回失去的理智和信心。唱一首歌也好,一首优美动听的抒情歌,一曲欢快轻松的舞曲或许会唤起你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引发你对灿烂未来的憧憬。就像乌云上也能找到镶嵌的金边,夜幕上也能看到璀璨的星辰一样,你看,做着那么枯燥且永无止境的工作的西西弗斯,都找到了一朵美得能令他激动的野花,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安然地享受生命赠与我们的每一丝美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