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问题的产生和日益恶化,生态教育逐步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发表对美国等国家重视生态问题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70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美国召开学校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国际会议,会议正式提出了环境教育的定义;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由11个国家代表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只有一个地球(OnlyOneEarth)”的口号,并对环境教育的方法和对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了纪念这次会议,联合国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5年《贝尔格莱德宪章》提出,环境保护必须拥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1977年世界第一次部长级“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在第比利斯召开,确定了国际环境教育基本理念体系,提出了在参与解决环境问题时,应注重知识、价值、态度和实际技能,并开始提出用道德教育的方式解决生态危机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环境教育更把生态道德教育予以重视,把转变人们的观念作为环境教育的重要方面;1992年,联合国“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环境教育构建的目的和目标体系的基础;199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希腊召开会议,提出了环境教育是“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的理念。
二、中国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背景
1973年,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会议制定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中,除提出了关于环境保护的“36字工作方针”外,还组织翻译出版了《只有一个地球》《寂静的春天》等著作,一个以科普宣传为中心的环境教育工作开始起步;1991年秋季,国家教委将环境教育引入高中选修课程,逐渐向正规课堂教学过渡;1992年11月,原国家环保局和原国家教委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在总结10多年环境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指导方针,从此中国的环境教育开始走上了制度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但环境教育长期只停留在认识、防治及政策三个层次上,没有触及到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领域,严格说起来,那些年的环境教育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从1994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开始,国家对生态道德教育问题开始重视。江泽民主席在会议上的讲话提到,环境保护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积德”的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并提出要充分发挥环保宣传教育和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开始提到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是“不道德的行径”。特别是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席伊丽莎白·多德斯韦尔女士的大会发言一再提到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道德问题,是一个道德责任问题,并提出了“全球道德及全球人道主义是创建一个世界新秩序的道德基准,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号召。
在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同时,环境保护事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环境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也伴随着从无到有,并迅速发展完善。生态道德教育作为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与环境教育发展同步,在此,我们可以通过我国环境教育的历史发展来认识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状况。我国的环境教育迄今主要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再发展三个阶段。
(一)环境教育启蒙阶段
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影响下,1973年8月,国务院委托国家计委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定《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决定(试行)》,这一法规性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端,也标志着我国环境教育的萌芽。然而,这一时期的环境教育只是一种宣传性的职业教育,即参与教育的人员只是从事环境保护宣传的各级各类工作者,教育对象只是重工业企业的有关人员,主要目的是进行防污减污治理。教育范围狭窄,性质简单,既谈不上科学知识教育,更没有法规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
(二)环境教育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并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只有改善环境,才能加速发展,而环境质量的提高唯赖教育。于是,这近二十年是初步探索我国环境教育的二十年。
1.环境宣传教育的启动(19781986年)
20世纪70年代末,一批环境保护方面的学术著作和科普读物被引进我国,这对国家和公民的环境意识的培养客观上起到一定启蒙作用。1978年,中共中央批转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文件“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提出了建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使普通中小学增加环境保护的教学内容。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自然、中学地理、化学等教材开始从人均意识、环境恶化、生态退化和资源短缺等客观事实出发,向中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同年11月,中国环境科学委员会在河北举行第一次工作会议,建议在广州、辽宁、甘肃、上海、湖南、黑龙江、北京等地开展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的试点工作;在全国高中增设环境地理课程。这是我国环境教育在正规教育中的开端。1985年,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辽宁召开“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经验交流及学术讨论会”,这是环保部门与教育部门首次联手召开的环境教育会议。会议指出要提高对于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编写环境教育的课外读物、教学参考书,做好师资培训等。
2.环境教育的提速(19871995年)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快发展环境教育的呼声也愈来愈高。1987年,国家教委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强调能源、环保、生态等教育要渗透在相关学科的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并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可单独实验或开设讲座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这是国家教委第一次正式在基础教育的教学大纲中对环境保护的教育有所要求,是基础教育中开始自觉地开展环境教育的标志。1990年,国家教委提出普通高中要开设环境保护选修课,人民教育出版社为此编写了高级中学选修课教材《环境保护》,并于1994年出版,供全国选用。该教材以专题的方式编写,涵括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知识,打破了以往单一学科教材的编写方式。1992年11月,国家教委和国家环保局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教育会议,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方针,会议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环境教育“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环境教育的职前和在职方面的师资培训。
到1992年,全国已有71所高校设置了15种环境保护类本科专业,105个环境学科(专业)硕士点和38个博士点及若干个博士后流动站。1993年,北京师范大学招收第一届环境教育硕士研究生,这标志着我国的正规环境教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4年,中国政府为响应里约环发大会的《21世纪议程》,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1996年12月,中宣部、国家教委、国家环保局联合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对环境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该纲要包括综述、环境教育、环境宣传、环境宣传教育的对外教育与国际合作、环境宣传教育的能力建设五个部分。它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环境教育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和环境道德伦理知识。
这一时期是环境教育正式启动阶段,也是生态道德教育崭露头角,得到认可的阶段。正规环境教育已从课外活动扩大到选修课、课堂渗透,方法也开始多样化,内容涉及环境知识、环境法规和环境道德方面,环境教育框架初步得到确立。
(三)环境教育与德育相结合阶段——生态道德教育崭露头角
随着高校专业环境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非环境专业学生的教育也提上了日程,许多学者和专家认为将德育和环境教育相结合,是加强广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道德观念应当反映的现实关系之一,指出“这些个人所产生的观念,是关于他们同自然界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关于他们自己肉体组织的观念”。2000年,在鲁洁教授的《德育新论》中明确提出:“学校德育面临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人类生存的危机,面临着道德、伦理学领域所发生的新的变化,也必须扩展其功能领域,重视其生态性功能的发挥。生态道德教育遂进入学校德育的视野。同时,生态道德教育由于关涉环境问题,必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需要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运用地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因此现行的生态道德教育应更多采用多学科渗透教学的方式。但笔者认为,生态道德教育在多学科渗透教学的同时仍然需要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梳理和统整,而思想品德课由于其性质特点成为毋庸置疑的生态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
这里所指的思想品德课程体系是指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想品德课和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以及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贯穿正规教育始终,具有连续性和层次性。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它对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的课程标准出台以后,该课程的现代公民素质教育的特点更加明显。在我国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中国的“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治国的官吏和精英人才,更重要的是树立国民的国家意识,培养合格的公民。
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渠道,从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上讲,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转折的关键时期。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在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改革后合并成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均出现了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指导大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生态道德教育和思想品德课程相融合是必然的。生态道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无论是教育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上都是相通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当代思想品德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思想品德课程体系也应该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载体。因此,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思想品德课程体系中,构建完善的可持续的生态道德教育体制,势在必行。
二、我国生态道德教育在德育课程中的现状分析
(一)中小学德育课程中的生态道德教育
在2003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经涉及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如在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分类目标中规定: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能力”的分类目标中规定有: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在内容标准中有: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作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调查本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设计一个保护环境或珍惜资源的公益广告等相关内容。该课程标准相比较往年的课程标准,在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上不仅增加了很多知识点,更加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效果。
在2004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颁布之前,高中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较少,相关教育内容只是零乱地散落在地理、生物、化学等其他课程中,缺乏连贯性,更不成体系,教育效果可想而知。2004年的新课标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弥补了这一空缺。在第四阶段的《生活与哲学》课程中,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发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要求学生用哲学观点,阐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新的课程还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了选修课的内容,其中“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教学内容中设置了“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伦理困惑”,进行了系统的生态道德的知识和道德观念的教育,如考察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的过程,印证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解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日益成为重要的伦理问题;列举自然资源短缺的突出表现,说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从伦理意义上解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列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性问题的事例,评议世界共同应对环境问题所做的努力和存在的争议。
中小学阶段是受教育者经历品德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生态道德的养成,必须在整个道德教育的背景上,在与其他方面道德品质培养的互相联系中进行,与受教育者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互相依存。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生态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得到重视,教育效果如果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不加以重视,要想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是不可想象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生态道德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2005年年初,中宣部、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等都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新课程方案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课程方案明确规定,把“98方案”的7门必修课调整为4门必修课,即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方案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课程方案的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了基础。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已经率先与大学生见面,其中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已经大大增加,在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中有一个三级标题,即“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用了较大的篇幅专门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讲解和剖析,它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这三个部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生态道德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同时也阐述了大学生应该建立怎样的生态道德品质。当然,新课程中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由于所占篇幅不多,还不是非常全面,效果也不会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