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镇灵箓
17557400000355

第355章 白牛山

因为拓跋怀对于这周围轻车熟路,再加上这里不论是地形还是环境,比之之前的雪山和草甸区,都好很多,所以行进的速度,却是快了很多。

在经过将近两个日夜的跋涉之后,一行人终于远远的看见了这个唤作扎卡的寨子,也一眼就认出了那一座山,是白牛山。

原因很简单,这里的四周都是高大挺拔的雪山,只有这一座山,山上平缓,而且其上有无数牦牛,在悠然自得的吃着草,而不远处,则是斜躺着晒太阳的藏民。

一切看起来是如此的安静祥和,根本就让人无法想到,这里会和江湖有什么瓜葛。

不懂就问,孟小川直接就将自己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身材高大的拓跋怀闻言,却是有些感怀,想了想,他才开口道:“这个世界,只是现在被一种文明将曾经的文明覆盖,或者包容,但是却不代表曾经的文明就真的烟消云散。

这个世界上,我不知道遥远的其他国度和民族有没有类似的传说或者是史诗。

但是这里生活的巴扎寨子的藏民,却是和我们崇拜祖先黄帝、炎帝,女娲、伏羲一样,他们也有着他们的史诗和英雄。”

孟小川闻言,瞬间眼睛就开始发亮。

所有的传说,必定有一个伟大的源头和载体,即使今时今日人们提起的时候,是如何的不相信,也不能否定其在文明延续和种族生存技艺的传承上所发挥的作用。

老人看着和孩子一样,盼着他讲下去的孟小川,以及好奇注视着自己的众人,笑着道:“好好好,我这就讲。”

他抬头看着远处的白牛山和扎卡寨子,良久,才整理好思绪,开口道:“说道史诗,我想很多人会想起屈原的《天问》,或者《离骚》。

然而我知道的,而且印象更深的,却是另外一种形式流传下来的史诗,其中有三部,尤其出名,尤其是在西北浩瀚辽阔的土地上和藏区。这三部史诗,就是《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

他们分别是藏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的史诗。

而我要说的,就是《格萨尔》又叫《格萨尔王传》,是藏族民间说唱体英雄史诗。

《格萨尔王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

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

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

格萨尔降临人间后,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

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

5岁时,格萨尔与母亲移居黄河之畔,8岁时,岭部落也迁移至此。12岁上,格萨尔在部落的赛马大会上取得胜利,并获得王位,同时娶森姜珠牡为妃。

从此,格萨尔开始施展天威,东讨西伐,征战四方,降伏了入侵岭国的北方妖魔,战胜了霍尔国的白帐王、姜国的萨丹王、门域的辛赤王、大食的诺尔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等,先后降伏了几十个“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帮国家)在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

格萨尔功德圆满,与母亲郭姆、王妃森姜珠牡等一同返回天界,规模宏伟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此结束。”

说到这里,老人笑着道:“而这里的扎卡藏寨的人们,则坚信,他们是格萨尔王的后裔,胸膛之中流淌着格萨尔王伟大而荣耀的血脉。”

孟小川因为镇灵箓的缘故,所以对于一些神话传说,态度要比之其他人严谨的多,也包容的多。

如果这个世界曾经真的有修真文明辉煌过,如果曾今妖魔确实横行过,如果连异族入侵整个世界都发生过,那么一个区域诞生过一个真正的神话英雄,又有什么不可置信的呢?

所以听完老人的描述以后,他对于这里被复灵教盯上,内心也变的可以理解起来。

不想老人又道:“曾经的曾经,对于这些传说我也只是敬畏祖先的伟力,但是要说相信,说实话,完全没有。

但是我走的越远,见识越光,就开始深思这史诗之中描述的事情的可行性。

十五年前,我听到了江格尔之后,开始第一次以一个半修行者的目光再去审视这故事,却惊奇的发现,这竟是和我们一些古老的神话之中所讲,惊人的一致,比如黄帝蚩尤之战,比如妖魔横行!

所以孩子,你不必畏惧这个世界,但是一定要敬畏这个世界,他远远要比我们自己眼中看到的,更古老,也更复杂。”

孟小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也抬头看向了远处那静寂的寨子。

老人发了一会儿呆,对着众人道:“走吧,我们去渐渐卓康佳旺,他是这里的头人,我想他会给我们一个答案,一个他们被复灵教盯上的答案。

扎卡不想我们那里,这里对于祖先的遗物,都有着庄严而又神圣的记载,我们一定能寻找到更多线索,更多复灵教真正的目标是什么的线索的。”

说完大步朝着那寨子走去。

(分割符~.~)这里的建筑是典型的藏式建筑,两层的石木结构,底下的一层,由石头砌成的墙构成,上面则是木制结构,因为有藏式特有的花纹,所以房屋的外观,看起来很是漂亮。

他们走进寨子的时候,就看见有藏人朝着一处奔去,显然是去通知主事者了。

他们也不阻拦,就静静的站在寨子前,笑着看着这里美丽的高山,以及远处悠闲的牦牛群。

没有过多久,就见一个藏族老者,带着一群青壮走了过来。

那老者远远的看见拓跋怀,却是扭头笑着抬手对着刚才通风报信的那个藏人脑袋就是一个暴栗,然后满面笑容的大踏步而来,过来之后,对着拓跋怀就是一个大大的拥抱!

只听老人用有些生硬的汉语开口道:“拓跋怀,我亲爱的老朋友,是什么事情,让你移架来到这偏僻的高原?”

拓跋怀笑着道:“老卓康,你还是这么健硕,身体还好吧,老朋友?请接受我真诚的问候。我是带着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和麻烦,前来找朋友帮忙的!”

老人笑着松开怀抱,笑着道:“朋友来了,先不急说事情,我这里有最好的青稞酒和最好吃的牦牛肉,还有最纯洁的哈达,我们先去喝酒吃肉,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讲,我不可能让朋友跋涉将近百里,还饿着肚子,这不是待客之道。”

说完,却是拉着拓跋怀,就朝着寨子里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