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极简人际关系心理学
17555900000003

第3章 言为心声:用舌尖搭建人际关系的舞台

台湾著名成功学家林道安曾经说过:“一个人不会说话,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对方需要听什么样的话。假如你能像侦察兵一样看透对方的心理活动,你就知道说话的力量有多么巨大。”我们要想建立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知道如何说话,懂得说话的方法,把握说话的时机。

人人都想被赞美

人最强烈的渴望之一,就是得到他人赞美和肯定。有时候,简单的一句赞美,就可以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就能够让你获得别人的好感,可以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找来一群测试者,将他们分成4个小组,这4个小组分别完成同样的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赫洛克给他们不同的刺激。第一组为赞美组,每次工作后,赫洛克会给他们鼓励和表扬;第二组为批评组,每次工作后,赫洛克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严厉的批评;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赫洛克只是让他们看着其他两组人员接受批评或称赞,但是对他们没有任何评价;最后一组是对照组,这一组与前三组隔离,他们完全不知道实验过程中有什么状况发生。

实验结果显示,赞美组的工作效率最高,然后是批评组,接下来是被忽视组,最后则是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受到评价的人,工作效率会有所提高,相对于被批评来说,被赞美的情况下,工作效率能够有最大的提升。

著名作家狄更斯正是在赞美声中踏上文学之路的。年轻时的他虽然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但是他本身并没有受过多少正规的学校教育。不仅如此,狄更斯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后来,他终于找到一份工作,生活多少得到了一些改善。这时,他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

起初,他对自己也没什么把握,不知道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会不会得到编辑和读者的关注。而现实也好像在考验他的毅力,他不停地寄出稿件,又不停地接到退稿信。直到有一天,他的一篇文章终于发表了。更令人激动的,是一位编辑对狄更斯的文章相当赞赏,并给他写了一封信鼓励狄更斯坚持写作。

得到赞美与肯定的狄更斯受到了空前的鼓舞,也让自己成为作家的梦想得到了小小的满足。从此,他开始在文坛上勤勤恳恳地耕耘,直到去世。

读完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感激这位编辑,正是他的激励和赞赏使狄更斯产生了巨大的优越感及满足感。如果没有这位编辑的赞赏,可能今天我们就不能看到爱情至上的《双城记》,充满励志色彩的《雾都孤儿》,还有令我们啼笑皆非的《匹克威克外传》了。同时,我们也相信,即使狄更斯没有和这位编辑立即结成很好的朋友,但他也一定会一生铭记这位编辑对自己的知遇之情。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同学,便怒不可遏,训斥了那个学生,并责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找自己。

放学后,那名学生怯生生来到了校长室门口,他觉得,等待自己的一定是非常严厉的批评。让他意外的是,陶行知却并没有责骂他,而是和蔼地笑了笑,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给你的奖励,因为你按时到了这里。”那名学生惊呆了,没想到自己居然受到了奖励。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他更加惊讶,校长又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听我的话,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就立即住手了。”

这时候,陶行知又递给他第三块糖,说:“我问过你的同学们了,你之所以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能这么做,说明你很善良,很勇敢。”

这时候,这名学生感动地哭了,他说:“陶校长你骂我吧!我错了,我不该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

陶行知点了点头,笑着说:“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也值得我奖励你。”说着,他掏出第四块糖放在这个学生手里,“知错能改就好,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刚好也结束了,很高兴和你谈话!”

陶行知一直在奖励和赞美这个学生,这个学生却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想必他也会真心改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比批评更有效果。

赞美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所以,我们无论在建立人际关系或维护人际关系的过程中,都一定要恰当地使用赞美这个武器。下面就来教大家几个赞美他人的小窍门。

1.赞美一定要真诚得体

这是进行赞美的首要条件。赞美他人时,一定要有一份诚挚的心,还要有一份认真的态度。只有如此,送出的赞美才不是空中楼阁,才不会被他人认为是敷衍了事。

比如,要对一位男性朋友进行赞美。如果他长得玉树临风,可以夸他帅气;如果他相貌并不出众,可以赞他有个性;如果他的个性也并不出众,可以说他有气质;如果他气质全无,可以讲他很善良。

与他人初次见面时,如果能说出恰当的赞美对方的话,对方就会对我们产生强烈的好感。

2.要把握赞美对象的特点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同样,我们要赞美的对象也是千差万别的。怎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地赞美呢?怎样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我们的赞美呢?这就需要我们把握赞美对象的特点,及时调整自己赞美他人的方式。

拿破仑是举世闻名的英雄,他最讨厌的就是别人当面恭维他。凡是当面恭维他的人,都会被他严厉地批评。一时间谁也不敢轻易赞美这位拥有赫赫战功的将军。有一天,拿破仑去巡视营地。一位参谋和颜悦色地站在营地门口迎接他。看到满面笑意的参谋,拿破仑以为他又要重复他人说过的恭维话,就皱了皱眉。这时,参谋开口说话了:“将军,欢迎您。远道而来辛苦了!听说您严禁别人当众赞美您,您的做法真是太明智了。”听过参谋的话之后,拿破仑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其实,参谋的话才是最高明的赞美。为什么他会这样说呢?因为他事先已经了解到拿破仑并不喜欢别人当众恭维他,如果自己明知故犯一定会受到严厉的痛斥。所以,参谋换了一种赞美的方式。他并没有直接夸奖拿破仑有多么英明神武,而是称赞了他不慕虚荣的品格。这就使他与拿破仑在认识上达成了一致。因此,拿破仑将他的赞美收入囊中。

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人并不喜欢他人正面赞美自己。他们以为如果有人正面地赞美自己,就是要从自己这里获取一定的利益。他们对此拒不接受,就像拿破仑一样。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转换思路。

3.要善于寻找赞美对象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

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许多值得自豪的事情。如果你能够针对这些情况进行恰当的评价,那么被赞美的人心里就会非常舒服。你专注的态度会让他觉得你有分享他的光荣和快乐的愿望。他与你之间的距离就会在不知不觉间被缩小。另外,还要注意挖掘被赞美者的与众不同之处。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大同小异的赞美并不感冒,因为他们听得太多了。这时如果能从他所被人忽视的优点出发,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践证明,赞美是一件有力的说服武器。人人都爱听好听的话,当人们沉浸在这些美言中时,对他人的防范意识就会放松。这时,只要我们把赞美“双击”,让他们在收获一次赞美而意犹未尽时再度得到赞美,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拥抱我们,并渴望成为我们的朋友。

投其所好赢得对方的好感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感兴趣的事,也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如:琴、棋、书、画或养花种草。爱好是一个人的乐趣所在,就是通常意义上人们说的快乐。一般情况下,为了获得这种快乐,人们都会愿意付出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是情感的投入。如果能投其所好,就会与其成为朋友;相反,若冲撞他的爱好,轻则讨人嫌,重则让对方怒气冲天。尊重别人的爱好,可以赢得别人的喜欢。因此,在管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要学会投其所好,并且要对对方的爱好有一定的了解,这才会为我们架起成功沟通的桥梁。

刘新是一位冰块制作商,却一直苦于无法打通关节让某家大饭店订购冰块。三年来,他采取各种方式想要接近这家大饭店的采购部经理吴先生,或是正面拜访,或是旁敲侧击,都没有奏效。他每周二必去拜访吴先生一次,经常参加吴先生所举行的会议,有时候还以客人的身份住进大饭店,但吴先生丝毫不为所动,依然没有订购他冰块的意向。

刘新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家饭店订购自己的冰块。他改变策略,开始打听吴先生的兴趣爱好。不久,他发现这位经理对当地饭店协会的事很热心,是该协会的会员,还担任该协会的会长。得知这个情况后,刘新开始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个协会的活动信息。

后来,当再去拜访吴先生时,刘新就以饭店协会为话题,果然引起了他的兴趣。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吴先生一直在和刘新交谈关于协会的事,而在谈话过程中,刘新丝毫没有提到冰块的事。

几天后,饭店的人把电话打到刘新公司的采购部门,要求给他们一份冰块的订购单和价格表。就这样,这笔原来看似无比艰难的大买卖终于做成了。

刘新通过深入了解,掌握了“贵人”的兴趣所在,在与饭店经理闲聊其感兴趣的事情的过程中,使饭店经理的态度大为改观。这就是投其所好的绝妙之处。

演员姜昆有一次到地方演出。早在他到之前的很多天就有许多媒体得到了消息,大家都很兴奋。因此,姜昆刚到达目的地,多位记者就赶来采访,一想到那些记者要提问的问题,姜昆顿感无聊。于是,那些闻讯赶来的记者们都被他婉言拒绝了。

奇怪的是,在如此众多的记者中,有一位姓李的记者最后得到了采访机会,只因为他敲开姜昆的门后说了几句话:“姜昆老师,我是一个相声迷,我对您的节目有些意见……”听到这里,姜昆顿时来了精神,便热情地接待了他。接下来,两人就开始探讨起相声,谈话中两人聊得很投机。最重要的是,这位记者在谈话的过程中,将自己要采访的问题插了进去,自然也就轻松地得到自己想要的采访内容。这位记者正是借着姜昆的兴趣巧妙地打开了姜昆的话匣子,最终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在这个例子中,那么多的记者前来采访都没有成功,然而,有一名记者却意外地被姜昆接待。其成功的原因是那名记者谈到了姜昆喜好的话题,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并在交谈中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得到了想要提的问题的答案。

无数实践证明,社交活动中,共同的兴趣与爱好可以促进交往的双方相互接近,在心理上诱发出一种特定的吸引力,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还可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投其所好呢?通常情况下,需要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积极搜集对方的相关信息

通过向对方的亲友、同事、熟人等打听,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身份地位、风俗等背景信息。这样,我们在与对方交往时,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谈话,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有时候信息不一定能事先收集到,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自己去发现。

2.多谈与对方有关的话题

在人们眼中,最重要的事往往是与自己有关的事。大多数人一谈到自己,便会兴致勃勃,甚至激情四射。此时,如果我们能专注倾听,就会被对方当作知己。因此,在与对方谈话时,多谈与对方有关的事,少说和自己有关的事,这样会增加对方的满足感,而我们在对方心中的地位也会大大提高。

3.从对方“在行”的话题谈起

常言道,三句话不离本行。人们都喜欢谈论自己在行的话题,因此,与人交流时,要想接近对方,可以从对方最精通的话题谈起,常常能够激发他的谈话兴趣,唤起他的成就感,让他觉得与你有共同语言,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交谈就会有好的结局。

4.谈论或帮助对方关心的人

每个人都有亲人、友人、爱人。谈话或者做事时,如果谈到他们或是做一些对他们有益的事,对方也会对我们表示出极大的好感。

5.把握对方的情绪

与人交往时,要根据情况顺从对方的情绪。例如,在对方生气、伤心或快乐时,尽量不要说与他情绪相左的话,而要试着去理解、接纳他的情绪,与他同喜同悲。这样,才能让他觉得我们是理解他的,从而增加对我们的好感。

总之,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多了解交往对象的信息,关注他们的喜好,以便适时迎合。要知道,很多时候投其所好的讨巧术,远比按部就班、一点一滴地积累感情更有效、更快捷。

听出对方的言外之意

每个人由于性格、环境的不同,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时会采取不同的方式。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内敛含蓄的人,在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往往都比较委婉隐晦。在维护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对于这类人,我们不能单纯从表面理解和判断说话者的意思,而是学会聆听言外之意,享受曲径通幽之美。

讲话者说话委婉含蓄、不能够直接表达其意思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这是一种习惯的表达方式,属于在含蓄中追求涵养之人,这主要是由自己的性格决定的,特别是性格内敛含蓄的人。

第二,由于自己的立场或环境限制,不能直言,只能闪烁其词,让对方去猜测。比如在我们经常看到的间谍剧里面,主人公的对话有时候总是那样的隐秘。

第三,为了避免太尴尬,通过言外之意,来嘲讽和批评对方。比如在大庭广众之下,对方对自己有所侵犯的时候,如果反驳得过于直接可能会影响当时的谈话气氛,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反驳对方的观点。

只要倾听者能够用心倾听,善于观察说话者的性格和当时的具体情况,洞察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就能挖掘出言外之意的真实用意。

小涵是一家建材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她经常告诫下属作为销售员不仅要能说会道,还要善于倾听,特别是顾客暗含的言外之意。因为自己曾经有过一个深刻的教训,就是因为没有察觉客户的言外之意而错失机会。

一次,小涵拜访了一个客户,经过双方商议,最后,客户同意在小涵的公司订购一部分钢材,由于双方都是熟人介绍的,就没有签订相关合同。

在客户所需要的钢材已经生产完一半时,小涵打电话要求对方先付一半的定金,但是客户却说,自己现在资金周转不开,等过一段时间再说。

小涵没办法,只好再等等,并且还催促另一半钢材的生产要加快进度。

这样过了半个月后,小涵再次催促对方付款,客户还是用资金不足作为理由搪塞,小涵没办法,只好亲自上门去索要定金。

然而,客户态度非常不友好地说自己不要了,已经在其他商家那里订购了价格比他们公司低很多的钢材。

小涵很生气地质问对方:“为什么一开始不明确表态自己不要呢?”

客户说道:“我已经给你暗示过了,我不是已经告诉你说我最近在看钢材市场的价格,有许多家比你家的要低吗?”

小涵这才想起,第一次打电话,客户确实说过,但自己以为客户只是说说而已,没有放在心上,看来是自己理解错了客户的言外之意。

小涵从这次经历中,深刻地体会到倾听客户话语的重要性,尤其要时刻留意客户的言外之意。

小涵一心想促成销售的成功,却没有认真地领会客户所说价格的意思,最后受损失的只能是自己或者公司。所以,能从客户的谈话中理解他是否想要成交,这就需要销售员学会倾听言外之意,并能把握时机,达成销售。

只有学会倾听他人的言外之意,从对方的谈话中提取可靠的信息,挖掘话语背后的真实意思,才能和他人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这样别人才会愿意接近你,从而与你进行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并建立友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一次,吴强去拜访自己的一个老朋友陈勇,由于事先没有和对方预约,当他到达朋友家时,陈勇刚好要出门。

对于多年未见的老朋友突然拜访,陈勇很热情地招待了他。

他们谈得很开心,诉说着各自的经历和变化,不知不觉中,交谈了一个多小时。

由于下午陈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会议要召开,他不得不提前离开家。

于是,陈勇委婉含蓄地说:“我本来要去参加公司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但对于多年未见的老朋友,我岂敢弃之不顾。所以,我特意把会议推迟到下午三点钟,用这段时间和你叙叙旧。”

吴强一看表,只剩不到20分钟就要三点了,便说自己还要拜访另外一个朋友,婉言告辞。

就这样,陈勇在三点之前准时赶到会场,参加了会议。

如果当时吴强不能够领会到陈勇的言外之意,接下来陈勇要么直言相告,这无疑会让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变得尴尬;要么就不去参加下午的会议,这必将耽误自己的工作,影响以后事业的发展。所以,唯有理解对方的言外之意,才能够化解双方不必要的尴尬。

倾听对方的言外之意需要把握一定的技巧,一个人在表达的过程中他的语调、音调、口气等一般都比较固定,而一旦做了调整之后,就增添了新的信息与言外之意,基于不同的心理,表达的方法有很多。

1.比喻法

一个老父亲对30岁还没有出嫁的女儿说:“你可不是皇帝的女儿哦!”意在告诉女儿赶快找一个男朋友。

2.暗示法

一个买豆浆的顾客看到营业员给他的半杯豆浆,笑着说:“您的这个杯子太大了,下次请换个小一点儿的吧。”意在告诉对方豆浆装得太少了。

3.烘托法

一位顾客去一个饭店吃面条,由于饭量大,碗里的面条不够吃,于是就对老板说:“如果你碗里面再多加点面条,生意一定会更好的。”老板则说:“这个没有问题,只是价格要多两元钱而已。”这位顾客听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类似这样言外之意的说话技巧有很多,我们的目的就是能够通过对方说话的意境而马上感觉到对方的意思,从而为彼此的沟通做好准备。

忠言更要顺耳

古语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尽管劝告的话能够帮助别人认清自己的错误,端正自己的行为,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倾听劝告,甚至讨厌劝告。因为忠言逆耳,劝告的话,让人听了心里不舒服,即使你说得对,对方也会觉得难以接受。这是一种遮丑心理,没有人愿意让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自己的糗事,使自己难堪,下不了台。人们不愿意接受劝告的原因,主要在于个人的思想容易受感情支配,即使内心有理性的认识,但仍易受反感情绪的影响而难以听取忠告。

其实这种心理很正常,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关键是要把它处理好,而不是堵住自己的耳朵,不听任何善意的劝告,使自己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因此,我们在管理人际关系时,既要忠言更要顺耳。

白灵是某文化公司的总经理,她发现女助理在工作中经常出现差错。一天早晨,女助理来向她请示工作,白灵便对她说道:“艾嘉,你今天的妆容真精致,显得整个人十分精神,非常符合你的气质。”艾嘉感到受宠若惊,白灵接着说道:“但是你不能骄傲,我相信你的工作能力也能和你的化妆技术一样棒!”果然,从那以后,艾嘉在工作中很少出错了。白灵的老公见她再也没有抱怨过助理的工作,于是好奇地问她想出了什么方法。白灵说完之后,老公连连称妙,并问她是怎么想出来的。白灵说:“这很简单,你每次去理发店刮胡子的时候,理发师都要先给你涂上肥皂水,目的就是为了刮起来让你不疼。”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即使是在犯错误的情况下,也希望保留自己的尊严,因此,我们在规劝他人时也别忘了这一点。良药未必都要苦口,忠言也不一定非得逆耳。把规劝别人的话讲得动听一些,利己又利人,何乐而不为呢?

唐太宗李世民有次扬言要杀掉敢于触犯龙颜的魏征,长孙皇后听说后十分着急。如果她用逆耳的“忠言”劝说李世民,李世民不仅不容易接受,反而使事情弄得更糟。会说话的长孙皇后取顺耳之言规劝李世民,她说:“自古以来主贤臣直,只有君主贤明,当臣子的才敢直抒胸臆、有话就讲,今魏征敢于直言劝谏,全赖圣上贤明。”李世民闻后龙颜大悦,打消了杀掉魏征的念头。

顺耳总比逆耳中听一些,也有利于忠言的实现。如果一上来就对别人猛下“虎狼之药”,什么话难听,就非跟人家说这些话不可,又怎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呢?

要想让别人很顺利地接受你的忠告,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逆耳的忠言变得顺耳。这样就需要你有高超的口才,会说话,说得让对方听起来舒服,对方才会接受你的意见。因此,我们在管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需要提出忠告或规劝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态度真诚

对人提出忠告,是出于自己的善良和好意,是为了对方好,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因此,最重要的是使对方明白你的一番好意,因为这样才能达到你说话的目的。说话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注意讲话时的态度和方式,一定要谦和诚恳,用语不能激烈,也不必过于委婉,否则会让对方觉得你是在教训他,不仅不同意你的观点,还会和你争吵。如果态度不认真、不诚恳,说得无理无据,一副假惺惺的样子,也会遭人反感。

2.时机适宜

当我们准备向对方提出忠告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当的场合和时机,这一要素也十分重要。场合不合适,时机不对,会让对方难堪,必然不会起到好的作用。比如,当我们的员工尽了最大努力做事,但是最终仍然没有把事情办好时,这个时候最好先不要抱怨和指责,即使是提出忠告,也得十分谨慎。如果我们这时不合时宜地说“如果不那样就不至这么糟了”之类的话,即使我们指出了问题的要害并且话很在理,但是下属心里也会顿生反感和不满,“你没看见我整天玩命地干活吗?”“凭什么都怪我啊?”“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当他们内心充满了委屈和不满的时候,即使我们说什么,他们也不会接受和听从。这样只会加深彼此之间的矛盾和误会,使彼此都不愉快。

如果此时我们能先说几句安慰的话,如“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你已做了最大的努力”、“这件事情的确比较难办”,使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关心,使心扉向我们打开,这时我们再与员工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最终他们会欣然接受我们的忠告。

另外,提出忠告的场合也是应该十分注意的。一般来说,向人提出忠告时,不能选择人多的地方,人多的地方说别人的不是,会让对方觉得你是故意给他难堪,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因而拒绝接受。最好是选择幽静的场合,避开局外人,以一对一的形式面谈,彼此开诚布公、真诚交流。

3.避免对比

提出忠告时,最好不要把对方做的事情与别人做的事情相比较,以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来比对方的短处和缺点。如若不然,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让对方感觉到一种侮辱,从而拒绝我们的建议和劝告,甚至冲我们发火。

因此,即使我们是出于好意,是为了别人好,但是在提出忠告时,还是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把话尽量说得委婉一点、幽默一点、顺耳一点,这样才不至于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如果我们的话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使其产生抵触情绪,那么就算我们说得很对很有理,出于维护自己的面子,他也会和我们据理力争,使我们忠告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现负面效应。所以在提出忠告和批评时,一定要从对方的心理接受方面作为突破口,讲究方式和策略,让忠言变得顺耳,使对方能够听进去并接受。

关心的话,最能温暖人心

关心的话就像冬天的暖阳,照在人的身上,能带来温暖。可见,说一些关心的话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比如,当别人心情低落时,你在与他交谈过程中,说一些关心的话,可以平复对方的心情,可以缩短对方的痛苦时间。

“魔术之王”塞斯顿先后周游世界共40年,一再创造出各种幻象,令观众如痴如醉、惊奇不已,受到数千万人的欢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说这不是因为他的魔术知识高人一筹,他认为关于魔术的书已经有几百种,而且有几十个人知道的魔术同他一样多。但他却有其他人所没有的独到的优点:他在舞台上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有打动观众的独特风格。他是一位表演天才,了解人类的天性,他的每个手势、每种声调、每一次提起眼眉,都是提前演习好了的,而他的每一个动作也都配合得天衣无缝。更为重要的是,塞斯顿真心关心观众的感受,能够为观众付出所有的热情。

有些技艺高超的魔术师认为观众是一群笨蛋,能够被自己骗得团团转。但塞斯顿却完全不那样认为,他每次上台时,都会对自己说:“感谢这些人看我的表演,是他们使我过上了舒适的生活。我一定要尽力为他们演出最好的节目。”塞斯顿就是这样一位用关心赢得观众喜爱的艺术家。

有人说:“要想自己成为幸福的人,就应当对别人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赤诚相见。”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生活的意义》一书中说:“对别人漠不关心的人,他的一生困难最多,对别人的损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是由这些人造成的。”实际上,如果你能够真心实意地关心别人,那么你的生活将顺利很多,别人对你的帮助也将使你大为受益。

有一次,德国著名的霍夫曼将军举行宴会,许多客人受邀而来。

当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个服务员上前给霍夫曼将军倒酒,却因为在无意中与将军对视了一眼,一时紧张,将酒都洒在了将军的头上。

将军是光头,洒到上面的酒流下来,弄得脖子上、衣服上到处都是,看上去非常狼狈。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为这个服务员捏了把冷汗,屏住呼吸,等待着霍夫曼将军的训斥。

出乎意料的是,霍夫曼将军神色轻松地拿出手帕擦了擦脑袋,微笑着对服务员说:“小伙子,我这脑袋已经秃了20年了,也曾试过你的这个方法,谢谢你!可我还是得告诉你,根本不管用!头发长不出来。别紧张,请重新给我倒一杯,不过这一次可别为了我的头而努力了。”

霍夫曼将军用幽默的方式说出对服务员关心的话,气氛骤然缓解,所有的人都大笑了起来,那位服务员的表情中少了一分害怕,多了几分敬意。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往往苦叹不知如何消除与陌生人的隔阂,进而使双方熟悉,开始交往。每个人都想博得他人的关心与认可,但是却忽略了对别人的关心与认可,结果也没人关心自己。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就敬你一丈,你不关心别人,别人也不会关心你。

美琳·凯公司是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比较有名的化妆品公司,距今约有50年的历史。如今,美琳·凯公司的规模发展得更加庞大,它拥有的员工人数多达20余万,年销售利润非常可观。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寿命不会超过半个世纪。然而,美林·凯公司走过风风雨雨的半个世纪后,仍然稳稳屹立在竞争激烈的商界中,不能不让人惊叹它长盛不衰的生命力。随着公司的日益闻名,总裁美琳·凯得到了“化妆品皇后”的美称。

美琳·凯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关心员工的成长便是原因之一。

有一位推销员虽然擅长言谈,但因经验不足而在两次大型展销会上都没有卖出商品,感到很不自在。在第三次展销会上,她仅卖出了几十美元的东西,同样让她感到难堪。尽管这样,美琳·凯仍然表扬了她:“很好,比前两次强多了!”听了上司诚恳的夸奖后,这位推销员感到异常欣慰。后来,她经过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一名推销能手。

要使别人喜欢你或者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就请从改变自身开始:真诚地关心别人,爱护别人。

所以,我们在管理人际关系时,要多说一些关心对方的话,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与友爱。当然,说关心的话时,不要牵强与做作,应当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去说。例如,已深秋时节,我们的交流对象还穿着单薄的衣衫,这个时候你说上一句:“现在一天比一天冷,身体是我们的本钱,以后外出要多穿点衣服。”对方听到后,心里便暖洋洋的。再如,谈话时我们发现对方有感冒生病的迹象,我们不妨说上一句:“回去时,别忘了去药店买些感冒冲剂,提前预防,别因感冒影响正常工作。”这样的话,对方肯定乐意听,并且对我们心存感激。

把话说到对方心坎里

在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中,要想真正以口才取胜,必须学会找到倾听者的心里“动情点”,然后以此为突破口遣词造句,把话说到对方心坎里,这样才能让对方认同我们的观点,接受我们的建议,甚至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如果我们说话的时候,根本不考虑倾听者或说话的场合,不仅不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甚至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

高柏阳去参加一个聚会,正好看到一位有过几面之缘的企业家坐在一旁若有所思地喝闷酒。

高柏阳走过去寒暄了两句,说:“既然出来玩儿,就只想开心的事儿,今儿咱哥俩不醉不归。”

企业家举起杯子道:“你说得没错,但是一批产品出了纰漏,我怎么开心得起来。”

高柏阳说道:“确实,谁遇见这种事儿都会心烦。”

“这还不算!”企业家接着说,“我公司的首席设计师跳槽到了对手的公司……”

高柏阳听着、附和着,不断为企业家的遭遇感到惋惜和气愤,但是说着说着,企业家反倒情绪好转了一些,他对高柏阳说:“谢谢你,兄弟,今天和你说这么多我心里舒服了很多,别为我担心了,所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到时候咱们哥俩再坐在一起好好聊聊!”

其实整个交谈过程中,高柏阳并没有为企业家提供什么可靠的建议,他只是付出了一份情感,感受企业家的困难并给予其体谅和尊重。语言的力量有时候是超乎我们想象的,高柏阳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儿上,因此,便获得了对方的好感和信赖。

很久以前,当大家都还没有用上电的时候,一群年轻的姑娘晚上在一起加工针线活,所以大家平分点灯的油钱。可是有一个姑娘家里很穷,根本出不起油钱,她想抓紧时间多干点活挣钱,所以就和大家混在一起。等到大家发现后,经过讨论,决定让她离开这里。穷姑娘请求大家留下她,她说:“我因为给不起油钱,每天总是早早赶到这里来打扫好房间,准备好一切东西,你们来了就可以直接干活了。而我在这里干活的时候,大家不会因为我的到来,而耗费更多油钱,油灯也不会因为要多照顾我一个人而变暗。可见我的到来你们并没有什么损失,相反,我为大家打扫房间,准备东西,你们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这样不是大家都得到好处了吗?为什么就一定要我走呢?”大家听了她的话,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最终大家再也没有提过让她离开。

那个年轻的姑娘很会说话,她能够时刻把别人的利益放在首位,然后通过分析,把留下自己对双方都有好处的道理讲清楚。最后,成功地说服她们改变自己的想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把话说到别人心里,在事情发展不利的时候,可以扭转乾坤,达到预期的目的;话说不到别人心里,即便是好的事情也可能办砸了。那么,如何才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呢?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向对方诉说他认同的观念、立场、兴趣、爱好或经历时,两人的思想就很容易产生共鸣,就会碰撞出激烈的火花,交流就会很畅通。心理学家指出,这其实就是人的一种相似相惜心理。根据这种心理,在与他人交往时,如果我们能找到对方的“动情点”,就能把话说到对方心坎里,就很容易与对方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别人的潜在心理需求说话

什么样的话才能直达人的心灵,才能说到对方的心坎里呢?这与对方心理的潜在需求有关。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说的话与对方的心理需求相吻合,那么对方肯定就很乐于接受。反之,如果我们说的话不符合对方的心理需求,就可能引起对方的排斥心理,甚至引起对方的反感和厌恶。这样看来,要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然后根据对方心理的潜在需求说话,这样说话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根据别人的兴趣和爱好说话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面对很多不同的人,他们因职业、个性、阅历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不同,兴趣和爱好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在与之谈话的时候要顾及对方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有可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从而引起共鸣。

3.根据别人的性格特点说话

想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还必须注意其性格特征。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而且性格各异。我们在与交际对象说话的时候,要先通过一些着装、行为细节,揣摩对方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其性格特征说话,既注意说话内容,又讲究说话方式,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让对方乐于接受。

4.根据别人的身份和地位说话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还要根据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说话,这样我们说出来的话对方才乐意听,才有利于继续交流。例如,我们和一个普通的种庄稼的农民说话就不能文绉绉的,遣词造句就应该以“通俗易懂”为最基本的原则,否则就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相反,如果我们和一个大学教授说话的时候,就应该适当地用一些应景的词语或历史典故,这样才能让对方对我们刮目相看,同时也有利于继续交流。

一分安慰,赢得十分信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安慰过别人,也得到过别人的安慰,它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交际方式。可是我们会发现,有时候的安慰或者有的安慰效果非常地好,能够马上让一个人焕然一新;而有时候的安慰或者有的安慰并不会有很大的效果,其中的原因在哪儿呢?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个问题:人为什么需要安慰呢?为什么安慰能够赢得对方的信任甚至是十分的信任呢?

人在遭到失败、挫折、打击的时候往往会心情低落,失去信心,甚至会产生一种自卑感,这时他的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对知己的需求,以此来减轻心中的压力和不适。这是很多人心中必有的一个需求;在他得到了这样的知己之后,之前心中的压力、不适就会随之消失,心中产生一种痛快感,由此也会激发他对安慰他的知己的信任,甚至是十分的信任。

黛西和丽娜都隶属于公司的销售部。之前,黛西对丽娜一直都有偏见,两人关系一直都不太好。

一次,销售部经理要去跟一个重要的客户谈判,在谈判开始前5分钟,销售部经理发现一份与谈判有关的重要文件没有带,没办法销售经理只能临时发挥了,可最后还是没有取得客户的认可。由于重要的文件没有带,给客户留下了不专业的印象,这场谈判也不欢而散。公司因此损失了100多万美元的订单。

这份文件一直都是由黛西负责的,但在开会之前,另一个主管答应帮黛西检查文件,并保证今天把它带到现场,可最后主管还是忘记了。事情已经发生了,现在做解释没有任何用处。

黛西当然免不了责任,因此受到了公司严厉的批评。黛西觉得特别委屈,这打击了她一直以来工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现在,全公司上下都知道因为她损失了一个大单子,黛西真是百口莫辩啊!

就在这个时候,同在销售部的丽娜对黛西说:“黛西,不要委屈了,我相信你。”

黛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是自己听错了吗?丽娜以前一直对自己都是有成见的,没想到丽娜现在过来安慰她。

丽娜很诚恳地说:“我知道是主管失职,并不是你,我看到那份文件在他桌子上放着,是他忘了带,不是你的错。”

丽娜的话像是一根救命稻草一样,让黛西觉得非常的激动,原来还是有人理解自己的,这让她重新鼓起了勇气去面对公司的领导和同事。

自从这一次事情之后,黛西对丽娜产生了好感,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丽娜也成为黛西在公司中最值得信赖的朋友。

在黛西心里最难过、最需要得到肯定的时候,丽娜的安慰给了黛西莫大的帮助,同事之间的“心结”就此解开。所以“安慰”成了两人关系的调和剂,由于丽娜的安慰赢得了黛西的信任,因此丽娜与黛西的关系也有了180度的大转变。

其实对于丽娜来说,她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她只是向朋友一样进行了简单的安慰,可是她时间点抓得非常的准,是在黛西最为难过的时候送去了自己的安慰,这个安慰送去的早或者晚都会减低其应有的效果。这是赢得对方信任的因素之一。

其次就是安慰的语言,常见的安慰话语有:“我理解你的感受,别难过了”、“这算什么呀,多大的事儿”等,这是一种激励的安慰,而丽娜的安慰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从实际情况出发,这极大地鼓舞了黛西的自信心。所以,安慰需要根据对方所遇到的事情,然后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够充分地赢得对方的信任。

小格最近非常烦恼,因为她失恋了,和她相处两年的男友就这样分手了,小格的伤心是溢于言表的。

朋友们看着一个曾经活泼开朗的女孩变得这样消沉下去,也很是为她着急。都希望小格能够回到往日愉快的日子中去,重新开始。

李晓是小格的朋友,这天她来到小格住的屋子,为了能够让小格忘记过去,她开始数落小格的男朋友:“他有什么好的呀,脾气那么坏,还那么粗心,你们根本就不合适,分了正好,你这么为他伤心真是不值。”

谁知小格听到李晓这么说哭得更伤心了。李晓看到自己好心相劝并没能让好朋友开心起来,顿时手足无措。

为了平复小格的情绪,李晓叫来了自己的好朋友王丽,希望王丽能够让自己的朋友开心起来。王丽和小格并不认识,听了李晓叙述的情况后,王丽看着格外伤心的小格说:“相处两年的时间也不算短了,换作我也会很难过的。其实我有一个姐姐,也有和你一样的经历,不过她现在过得很幸福……”

随后,王丽把自己姐姐的事情给小格叙述了一遍,小格不仅不哭了,反而觉得这个自己不认识的人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认真与其交谈了起来,好像忽视了自己认识很久的朋友李晓。

“哎!你们太过分了啊!”李晓不高兴地说。

瞬间,三人都开心地笑了。

李晓与王丽对小格的安慰最为不同的就是方式,因此给予小格的心理感受及最后的结果是大不相同的。

李晓的安慰方式只是从表面进行,目的是为了让小格忘却伤痛,可是她不能够把握小格的心理,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结果却是适得其反。王丽的成功之处就是她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充分地了解了对方的心理,感受到对方的需求,所以她采用的安慰方式正好迎合了小格的需求,当然也赢得了小格的好感,才会让小格有遇到知己的感觉。

用一分的安慰赢得对方十分的信任,方式很重要,要选择一个有效的安慰方式就需要了解对方的心理,需要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感受对方的需求。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在维护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少说话,因为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个事实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深刻。如果想要使我们所说的话令人重视,有一个技巧就是少说话。少说话的人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因此说出来的话更为精彩。当更有经验的人或者更了解情况的人在座时,我们更应该少说话,如果多说了,就等于自曝己短,同时失去了一个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机会。

当然,仅仅少说话还是不行的。说得太少有时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试想一下,一个闷罐子怎么会赢得别人的欢迎呢?说得少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说得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但要学会适时地沉默,还要学会优美而文雅的谈吐。少说话固然是美德,但是人处于社会中就不能完全不说。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到既说得少,又说得好。在各种不该开口的场合,要做到少说话并适当地缄默。在该说的时候,就要注意所说的内容、意义、措辞、声音和姿势,要注意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无论是探讨学问、接洽生意还是交际应酬、娱乐消遣,我们要尽量使自己说出来的话重点突出、具体而生动。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由陈胜、吴广发动的。据《史记》记载,发动这样一次名彪青史的起义,陈胜只讲了短短的几句话:“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总共46个字,就把意思说清:大家遇到大雨,现在都已经错过了到达的日期,错过了日期就要被杀死。即使我们去赴命,不被杀,但是守边疆的人中也会死去十之六七。况且现在我们起义也不一定会死,就算死了,我们也名垂青史。难道王公贵族是天生的吗?

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将这么多的人都调动了起来,不得不说陈胜深谙说话之道。

《红楼梦》中贾元春回荣国府省亲,见了久别而又热盼的弟弟贾宝玉,百感交集,自然应有一肚子话要说。然而,曹雪芹笔下的元春并未发表长篇大论的思念之词,而是拉起弟弟的手,只说了一句话:“又长高了……”继之泪下如雨。

在这里,元春的话实在说得太少了,但是却使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到了她痛苦的内心活动,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如果元春滔滔不绝地说这说那,即使言辞中有许多善于表达痛苦的成分,但是人们的心灵也不会像“又长高了”四字触动得那么剧烈。因为能够反复陈述痛苦者,其痛苦尚属能抑制的状态,而连陈述痛苦都无法坚持者,其痛苦程度一定远胜于前者。

公司总经理抽空参加了员工的结婚典礼。贺喜的人们发现总经理到场后,情绪一下子都高涨起来,热烈鼓掌欢迎总经理说两句致辞。当时,总经理并没有准备要发言,但是置身于喜庆的环境中又不能让大家扫兴,于是灵机一动,来了个一句话演讲:“我只想说,请新娘放心,因为根据新郎的名字,他一定是一位好丈夫。”

听到总经理的这句话,刚开始大家都有些莫名其妙,但很快就恍然大悟。原来,新郎的名字是“良夫”,不就是好丈夫吗?大家一下子都拍手笑了起来。

但是,有的人却不懂得“贵简”这个道理。古今中外,都不乏“啰唆”的典型。

明朝有个叫茹太素的大臣,给朱元璋写了一份一万多字的奏折,谈的是朝廷应该如何选用人才的问题。朱元璋叫人读给自己听,读了6370个字,还听不出个所以然来。朱元璋气坏了,他立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茹太素打了一顿。

所以,在与人交谈时,需要将自己的真实意思用尽可能少的话表达出来,但并不是话说得越少越好,因为我们还要考虑到说话的效果。说得太少,表达的意思往往就会不够清晰,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话说得少而好。那么,在管理人际关系过程中究竟怎样才算是说“好”话呢?对此,不妨从以下几点来努力:

1.别人受窘时,说一句解围的话

当别人身处窘境,进退两难的时候,及时说上一句话帮他解围,既能让对方觉得宽慰,也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言之有术、懂得说话的人。

2.别人沮丧的时候,说一句鼓励的话

当别人因为受到挫折而感到沮丧的时候,说上一句鼓励的话,让他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若能在关键时刻说出这样的话,对方可能会把你这句好话记一辈子,同时也会把你的温暖、你的好记一辈子。

3.别人疑惑的时候,说一句点醒的话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别人被某一件事情困惑的时候,作为一个局外人,用一句话去点醒他。点醒的话可以简单说、直白说,但不要忘了把指导的话说得好听,这样对方才更容易接受。这样一来,对方就会真心采纳你的建议和指引。

4.别人无助时,说上一句支持的话

每个人都有无助的时候,在别人感觉到无助的时候,说上一句话去支持他,就可能会改变他的心情。对于无助的人来说,世上最动听的话莫过于支持他们的话。因此,当别人绝望无助的时候,不要吝啬说句鼓励、支持的话。哪怕是简单的一句“我相信你”,也能给对方莫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