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风衣里藏着的爱
17550000000012

第12章 大学生村官妙对下联

明朝嘉靖年间,河南籍徐本正、向兴龙来到隔拦坪谋生拓业。一日闲暇,两好友坐在一起吟诗联对,徐本正面对隔拦坪山水,油然生情,口出一联:老龙洞,清溪水,徐徐东流;隔不断,拦不断,穿山而去;入沮水,汇长江,所向汪洋。向兴龙反复吟诵,笑答曰:“今日无对。”便把上联刻在隔拦坪村一块大石壁上,只要是从此过往的人员都能醒目地看到。

然而,岁月悠悠,前人把一副含山水、蕴姓氏、藏地名的下联留给了后人,五百多年过去了,还没有一个人对出下联。

21世纪了,隔拦坪村的变化依然不大。一天,镇长送来了一位年轻的干部,名叫张越,刚从大学毕业,村民听说来了一位大学生村官,都好奇地赶来看热闹。

老村长就对镇长说:“隔拦坪村这么多年了,变化不大,群众生活依然是那么苦,我们需要找一个经验丰富能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村官,他是不是太年轻了?”

镇长说:“就因为隔拦坪村太穷,所以我们就要派一位思想解放,敢闯敢做的村官来改变这一现状。”一句话让老村长感到无地自容。

老村长算是同意了,可是村民不答应,他们认为张越对村里情况不了解,他们放心不下。

正在老村长感到左右为难的时候,突然一村民站出来说:“我们还是沿用老办法,只要能对出五百年前的那副对联的下联,我们就同意。”大家都同意这种做法。镇长开始还在犹豫,见群众都坚持这种办法,也就只好答应了。

张越本来就是镇上的人,从小爱好地理,对镇里的各村地名情况都了如指掌。镇长问他有没有把握,张越说:“为了村里的发展,我一定要对出下联。”镇长说:“好样的!”

张越准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来到了隔拦坪村。呵,你可别说,他们还真像考试一般,请来了村里最有名望的老教书先生当裁判,四周可谓是人山人海啊。

张越站到台前,向所有人员鞠了一躬,说:“各位父老乡亲们,我今天来应试你们出的考题,说得不对的请你们批评指正。”说罢,大声念道:“枫林沟,石开路,弯弯南行;过得了,渡得了,越水而来;上北京,下广州,直通世界。”刚一说完,围观者齐声叫“绝”,老教书先生也连连拍手叫好,竖起了大拇指说:“和上联对照,下联同样含山水,蕴姓氏,藏地名。上联以村为题,述历史,抒山水情怀;下联以镇为题,写社会,讲现实,颂发展成果,真是‘绝对’啊!”

张越就这样成了隔拦坪村的村官,后来隔拦坪村也正如张越对的下联一样“上北京,下广州,直通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