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华美德:舍身求义
17534400000002

第2章 仲由负米

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非常孝敬父母。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地往前走,脚被冻僵了。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哈哈气,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儿,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

如此的艰辛,持之以恒,实在是极其不容易。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所吃的饭菜很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地感叹。因为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子路不仅是一个孝子,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敬重老师的人,但他个性刚猛,比较急躁,所以孔子给他以特别的教诲。有一次子路将要出使他国,向孔子辞行,孔子就以五种禁戒之事赠予子路,为政时要注意:不强不达、不忠无亲、不恭失礼、不信无复、不劳无功,希望他能好好地以五种禁戒来警示自己:

1.不强不达:一个君子如果有理想有目标,可是不能承担责任,不能坚强,不能发愤图强,就没有办法达到想要达到的目标,实现理想是不可能的,所以孔子告诉他一定要坚强。

2.不忠无亲:做事一定要忠于职责,否则就没有办法团结为你效劳的人。

3.不恭失礼:做任何事情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没有发自内心真诚的处事态度,就是个失礼之人,也没有办法广结善缘,得不到大家的支持,要推动政事就很困难。

4.不信无复:人一生最讲究的就是信用,如果一朝失信于人,往后要别人相信会更加困难。

5.不劳无功:做官之人首先要以身作则,凡事要躬亲,做好典范,才能把事情做好,否则手下的人不愿意向你学习,你如何施展你的抱负呢?

子路在回卫国帮助国君平叛时,因寡不敌众,被敌人的武士击中,帽子的带子断了掉在地上,他从容地把帽子戴好,整理好自己的衣服,说:“君子虽死,但不能让帽子脱落而失礼。”他不幸死于卫国的噩耗传来,孔子非常痛心,自从他收子路为门生后,子路经常跟随在老师身边,孔子说:“有子路在我身边时,从来没有任何人敢对我恶言相向,也没有人敢污辱我。”所以他很悲痛,痛心一位贤才就这样死于卫国。

子路的这种精神是孔子教诲他的,一个君子从始至终都要恭敬有礼,所以子路在临终还依然记住老师的教诲,可见孝顺的人一定是尊师重道之人,子路就是一个很好例证。

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孝无贵贱之分,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计千辛万苦,你都能曲承亲意,尽力去做到。

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是一日一日地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会徒留终生的遗憾。如果没有办法把握与父母相聚的时间来孝养他们,等到你想要来报答亲恩的时候,为时已晚。但愿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孝养要及时,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时候,才思亲、痛亲之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