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柳仙宫
17530400000587

第587章 地摊买枪(一)

两天后的中午,红石镇。

这里本是璧石县北的一个普通小镇,不是交通枢纽,也不是文明摇篮,可以说没有任何出奇之处,整个镇上只有一片片一排排光秃秃的破旧房子;

而现在,这里集市遍野,喧嚣冲天,店铺如林,整个镇以‘田’字形建造的六条街道上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就连镇口的乱石上都有人抢占位置,摆摊做起了生意。

红石镇,俨然成了一座璧北重镇!

“柳杨,这就是你所说的萧条小镇?”樊相环顾四周的热闹景象,面露异色。

“两年前,我是说两年前……”柳杨辩解着。

在到达红石镇前,他曾向众人提起红石镇的原貌,描述了一番昔日忆景,此时众人见红石镇的真面目与柳杨想象中出入颇大,便以此为话题闲聊了起来。

“呵呵,短短两年就能让一座萧条小镇变得如此繁华,可见咱们黄炎国爱凑热闹的传统延续未断。”樊相笑道。

“嗯。”柳杨点头认可,“在路上我知道这里人会变多,只是没想到会变得这么多!这下咱们大红石镇再也不会萧条回去了吧?哦,小金?”

说着,柳杨朝冯金努了努嘴。

“呵呵。”冯金随意笑了笑,不置可否,显然对这种话题没什么兴趣。

柳杨见惯了冯金的不冷不热,对此并不在意,继续与樊相讨论起来。

其实红石镇还是有些非凡来历的,比如崇青雷家千年前的发迹之地便是在此镇所属的红坪村,之所以无人提及,自然是因为自古以来就被雷家刻意掩饰隐瞒所致。

如今红石镇地界惊现云雾山鬼雾林毒瘴缺口,任雷家再怎么隐瞒、再怎么不愿也阻止不了红石镇走入民众视线、引四方关注的事情发生。

“根据我的经验,这种突然盛极一时的小镇应有三到五年的时间进行缓冲发展。若此地不凡,能再接再厉,自然可使之从此真正兴盛;若后继无力,那便只能是昙花一现了。”常青中肯地分析道。

“常大叔此话有理,红石镇是兴是衰,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今后的发展。”樊相深以为然。

“我也只是经验之谈而已,具体怎样还要看情况。”常青补充道。

“这个我知道。”柳杨点点头道,“希望官府能派驻有才干有作为的人来这里任父母官吧,让红石镇保持兴盛,再怎么说这里也是我的家乡啊。”

“太兴盛有什么好的?吵死人了,看书都不清静,还是深府幽院好。”樊畅嫌恶地说。

“呃……也对,太吵闹确实不好,应该适可而止,呵呵。”柳杨讪讪一笑。

樊畅没有死缠着这个问题不放,别过头去四处张望。

大家知道樊畅没有恶意,只是平日很少与人打交道,说话方式有些欠妥而已,但话说到这个份上,这个话题也就只能到此作罢了,只是气氛有些怪怪的。

“对于文人雅士来说当然是越清静越好,可对于我们这样的行商者来说,越繁华热闹的地方越有吸引力,哈哈哈……”常青爽朗一笑,化解了柳杨的尴尬。

柳杨会意,冲常青笑了笑,顺势问道:“咦,对了,常大叔,现在我们算是完成您的雇佣任务了吧?要怎样结算呢?需要去佣兵公会复命么?”

“复命自然是要复命的,不过不需要立刻去复命,同时还需要我们确认任务完成,不然容易出现‘刷单’的情况。”常青说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钱袋子依次递给柳杨四人:“一路上有劳几位悉心护送了,来,这是给你们的酬金,我勉强凑了个整,聊表心意。”

约定的酬金应是每人二十五两银,但由于一出门就发生了货物被盗事件,所幸被柳杨三人及时追回,此时他便向征性地将酬金提至三十两银。

“常大叔,您太客气了。”

这点酬金无论对柳杨和冯金还是樊相和樊畅来说都不足挂齿,多五两少五两根本没所谓,四人接过钱袋子后只是客套般的道了声谢,没有过多计较。

“那咱们就此别过吧,来日有缘再见,期待再次合作。”常青拱了拱手道。

“好,常大叔,有缘再见!”柳杨抱拳回礼,其余三人也有样学样。

常青商队的目的地就是红石镇,接下来便是将所运的鱼虾干货分销到镇上的各家酒楼饭庄,那与任务无关,此次护送任务自然算是完成了。

与常青分别后,柳杨四人一犬没有分道扬镳,因为樊相和樊畅早前就与柳杨商定,护送任务完成后由柳杨带他们去红坪村见识传说中的毒瘴缺口,然后进入鬼雾林闯荡闯荡。

柳杨虽然归心似箭,但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四人随意吃了点当地特色食物,逛了逛蒸蒸日上的红石镇街道店铺,这才踏上了最后的归途。

走出红石镇,眼前又换成了另外一番景象。

从红石镇到红坪村仍有一段不短的清幽山路要走,约摸五十里。若在两年前,这条山路也许一整天都不会有一个人踏足其中;而现在,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往返穿行,甚至有人在镇边的路口上摆地摊!

不消说,来来往往的多数是佣兵和猎人,要么前呼后拥三五成群,要么背上背剑腰间别刀,再要么就是各自牵着凶性十足的猎犬。

那些从红坪村方向回来的人大多满脸喜气,有相当部分都或肩扛或手拎着各种死去的野兽或药材,显然收获颇丰。

那些准备从红石镇赶往红坪村的若见迎面回来者有相熟之人,难免就着对方的收获进行一番品头论足,随后则跃跃欲试地彼此招呼着加紧赶路。

那些少数摆地摊的,跟平常集市上见的不一样。

平常集市上摆摊的大多会扯着嗓子吆喝叫卖,不停吹嘘自己卖的商品货物多么物美价廉,多么可遇而不可求;而在红石镇口以及通往红坪村的山路边摆摊的则高深莫测地站在自己地摊旁,只有客人主动靠近时他们才会张口说话。

显然,在集市上摆摊叫卖的跟他们比起来,算起来已是落到了下乘。

他们相信慧眼识珠,只要自家宝贝真正拿得出手,就算不叫不喊,也有主顾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

这些路边小摊儿上应有尽有:乌光粼粼的黑铁大刀,仙气腾绕的绝世宝剑,一里外就能闻到香味的救命良药,比金银珠宝还要贵重百倍的极品矿石……

看得出来,这些摆摊的人不乏专程从外地来此兜售自家存货的,也不乏刚从云雾山探险满载而归的。

也许,甚至,还有那些见不得光的灰色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