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灵的日出:感悟一生的精美散文
17480000000007

第7章 良知,是荷底的风声

如果,这个世界被扭曲了,我愿站直自己,挺起骨骼和灵魂。我的血脉里奔涌着良知,而良知,是照彻穹宇的闪电……

马德

一本传记里,一位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老人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虽然身居闹市,但他一生中待得最多的地方是乡村。他所结识的人当中,最多的不是高官政要,不是富豪商贾,而是偏僻乡村的那些农民。

穷人看不起病,他们更需要帮助。这是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说,只有在乡下,他才会心安。于是,乡下的田间地头,茅檐瓦舍下,矮床土炕上,到处都有他为农民看病的身影。农民们说,我们不敬神,他是我们唯一尊奉的客人。

他死之后,好多人为他去送葬。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一个有爱的人,他已经睡着了。但一个医生的良知,却永远醒在这个世界上。

在那个贫苦的年代,有一家人穷得揭不开锅,老人孩子饿得奄奄一息。亲戚朋友们都躲得远远的,生怕这家人向他们伸出手,乞要什么。然而,一位平素与这家人交往不多的邻居,却拿出自己仅有的一袋米,分出一半,给了这家人。很快,这个邻居也无米下锅,孩子饿得嗷嗷直叫。有人笑话这个邻居,说他傻,哪知,这个邻居瞪大眼睛说,他们饿得快不行了,我拿出粮食给他们吃,傻在哪里?

我所认识的一位基层的人大代表,因为关心民生疾苦,深得人们的拥戴。在每一次会议上,他提的问题,都以尖锐而闻名。他说,我不怕得罪人,我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就要为人民说话。他说,他最喜欢一位作家写过的一首诗,好多次,我都听到过他铿锵有力的朗诵:

如果,这个世界都近视了,我愿站在高处,握住你的手,告诉你我看到的一切。如果,这个世界的耳朵都被堵塞了,我愿变成风,掠过你的耳底,亲口说出真相。如果,这个世界被扭曲了,我愿站直自己,挺起骨骼和灵魂。我的血脉里奔涌着良知,而良知,是照彻穹宇的闪电……

一个有良知的人,常常醒在这个世界上,为他人的疼痛醒着,为他人的苦难醒着。他们,疼痛着别人的疼痛,牵挂着别人的苦难,吃不下,睡不着,寝食不安。所以,一个有良知的人,不会是一个自私的生命,他们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心怀天下,悲悯苍生。

良知,是荷底的风声。一阵清风刮过,满池的翠荷,摇曳生姿,楚楚动人,流转飘摇出生命之大美。而一个人的良知,也像这荷底的风声啊,你看,与它相伴的人,都是行走在这个世界上的最美的生命。

快乐赏析

文章的标题新颖脱俗,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良知喻为“荷底的风声”,那种轻柔、舒缓与清香,便随之跃然纸上。

接下来,作者便开始谈论良知的问题。什么是良知?作者选取三个人的典型事例加以归纳,从而得出良知的内涵。行文富有层次性,说理透彻,文章还引用了诗人的诗句,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意味,更主要的是成为“为民请命”的人的人格写照,彰显了人物的性情。

一个人的良知,就是他为这个世界拿出的最大真诚。我们呼唤良知,是因为我们缺少了良知;我们呼唤良知,是因为我们渴望良知。良知,是空气,是面包,是水,是人类精神的出发点,也是整个人性坐标的核心。

良知,就是这样一把钥匙,它打开的是真理的大门,真知的大门。然而,很多的人,丢了这把钥匙,从而在人生的路上,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属于自我的路。

让我们牢记这句话吧,从良知出发的路,才是一条能够洞照见自我灵魂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