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想事成的富足之道
17432200000002

第2章 吸引之道

“你可知道,所谓吸引之道,即是若你全身心去找寻的话,

你总是可找到自己想要的,而不是用疑惑来将其赶走。”

约翰·布罗思因此用美丽的文字这样写道:

“吾不再妄语时间与命运了。

因为,你看,命里有时终须有。”

“休眠,醒来,日夜更替,

我找寻的朋友,也正在找我。”

“若我孤身一人,又有何妨?

满怀欢欣,期盼来年。

我的心,收获早已播种的。

属于我的,应知我脸。”

“时间,空间,深或远,

皆不能阻隔我与自己的亲近。”

我们生活在富足的海洋之中,世上遍布属于我们的丰富之物。这个伟大而广袤的宇宙中充满各种美好与神奇的东西,充满着荣光,随时会为我们所使用与享受。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遵循这种吸引之道——同类相聚之法。

要实现富足与充盈的人生,并不只依赖于人类大脑小小的容量以及单一的努力。这个问题事关人类心灵去吸引那些他所希望的东西,实现心中所想的愿望。

人类所享受到的一切事物,都源于从无垠的知识海洋中,根据一定的法则去创造实现。所有的发明,所有的探索,所有的文化,所有了不起的设施——医院、学校、教堂、图书馆以及其他公共机构,还有我们舒适与奢华的家庭,都是根据相同的法则从宇宙中巨大的宝库中搜寻出来的。

我们的愿望、渴盼以及合理的需求都理应得到满足,我们的梦想理应得到实现。正是由于我们对这种法则的无知,让我们必须要忍受各种羁绊带来的挣扎。

当你还是个孩童时,玩着小小的磁铁,难道你没有想过要用木屑、铜、橡胶或是其他与铁不一样的物质去尝试吗?当然,你会发现磁铁吸附不了这些物质。物理性质不一样,相互之间就没有吸引性。磁铁可以吸附一支针,却不能粘起一支牙签。换言之,你在生活中已经论证过这一法则——物以类聚。

无论在任何时候,心灵都像一块磁铁一样,在吸引着某些东西,吸引着任何占据我们心灵的思想与信念,以及那些让我们备感幸福与光荣的东西。我们可以决定心灵趋向于哪个方向以及将其变成哪一种磁铁。当然,你也可以吸引那些不喜欢的东西,让你备受痛苦与羞辱。

若你有一颗富足的心灵,坚信自己能够远离贫穷,向世人展现出富足与充盈,并且睿智与坚韧地实现心中的理想,你就能够成功。这就是吸引之法,若遵循法则,你将获得美好的结果。

倘若我们能够窥视心灵运作的模式,就会发现所有的行为都是与我们的思想相连接的。若我们在现实中面临着很多的失败、很多的债务、很多的损失,这是因为我们在思想中早已和这些事物接触了。若是明白这个法则之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想那些让我们感到烦忧的事情了,而会去想应该想的,让自己收获更多,而不是更少,积聚更多财富而非一味在贫穷中挣扎,让自己兴旺起来,而不是逐渐衰败。

我们时常让心灵去吸引各种贫穷、恐惧与忧虑的思想,然后却莫名其妙地期望奇迹会出现。在这些消极的想法中,我们竟确信自身能以某种方式来获得积极的结果,要知道任何奇迹都不可能带来如此的改变,因为结果与前因是相对应的。

在被贫穷控制之前,我们在心理层面上早就贫瘠了。一旦我们认为困顿无法挣脱,这种思想只会让自己坠入深渊。相同的法则,不同的运用方式会导向不一样的结果,只有吸引美好的事物,才能让我们置身更好的环境。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富足的人,总是深信自己,满怀希望,觉得自己定能实现心中的目标。

吸引之法带来的并非我们渴盼最多的物质,也并非希冀已久的位置,而是长存心内的处世态度以及精神特质。也就是说,吸引法则可能招致不利,让人难以摆脱,但我们完全可以逆转事态。正是这种法则形成我们的心理模型,深深地嵌入我们的人生轨迹之中。

时间终究会证明一点,吸引法则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力量。所有的成功、人生的累积都源于此法则。心理上的吸引是唯一让我们在任何事情上都能取得成功的保证。这是一条无法规避的法则:物以类聚。所有属性相近的事物都会自然地趋向于一起。当你让心灵成为一块磁铁,它将会根据你的心理愿景、思想、动机以及自身的主动态度去吸引其他事物。

民间有句谚语:钱滚钱。这句话只不过是阐述物以类聚这一法则的另一种表达途径罢了。富足阶层常念富足,坚信“不富有,毋宁死”,并为之努力。当然,他们会获得这些东西,也是因为他们深谙这种“心欲取之,心必想之”的道理。诸如洛克菲勒、施瓦布等人都以大师般的手法去运用这种法则,积聚了巨大的财富。所有人皆可利用这种相互吸引的法则,无论我们自身是否觉察,我们在人生的每个时刻都在运用着。许多人会对奸商当道感到不解,他们囤积金钱和垄断行业,而许多正直与善良之人却无法分一杯羹,这是因为好人没好报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无关人品善恶,是因为有些人在累积金钱上没有什么技巧,美好的事情自然无法降临到他们身上。庸人做买卖,几乎肯定会亏损。他们总在错误的市场购买,在错误的时机销售。

许多人之所以总是会“吸引”错误的东西,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法则的存在。他们不了解健康与成功的秘密都在于保持一种具有建设性与创造性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让我们趋向心中所渴盼的事物。他们从不了解构建思想与摧毁思想之间的巨大差别,不明了成功的思想与失败的思想之间的天壤之别。事实上,他们不知道,我们人生所面临的许多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心中抱有的思想。我们可以轻易吸引想要的东西。同理,我们也可以引诱许多痛恨、鄙视或避忌的东西。正是这种心理模式让我们的人生过程置身于心中所想象的环境之中,让我们必须要面对周遭的环境。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失败的想法只能招致更多的失败,贫穷的想法只能让自己更加贫穷。仇恨招致更多的仇恨,羡慕招致更多的羡慕,嫉妒招致更多的嫉妒,而恶意则会滋生更多的恶意。任何事情都有吸引与其类似事物的能力。嫉妒或仇恨的情感是一颗播种于广袤宇宙中的种子,而反馈给我们的永恒法则让我们收获播种的结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世间万物,概莫能外。

我们到处可以看到这种“物以类聚”的法则在许多贫穷之人身上显现。他们由于自身对此的无知,让大脑浸淫着贫穷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谈论着贫穷所带来的后果,让自己处于不幸的位置之上,相信贫穷就是自己一生不可更改的命运。恐惧、忧虑潜伏在他们身上。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也没有其他人去告诉他们。他们的心中总想象着饿狼正站在大门口,总觉得自己无法摆脱眼前家徒四壁的境况。倘若无所期望,只是沉湎于匮乏、贫穷与艰苦的环境之中,他们无疑就会更加死死地钻进这个地方。要知道,走向富足并且将贫穷赶走,在于遵从该法则,而不是与之相悖。期盼富足,就要全身心地去相信,无论现状是如何与理想相冲突的,你都可以变得更加富足,因为你已经在思想上准备好了。你无法通过疑问与恐惧去获得这些,但我们积极的想法和持续的行动能解开延缓你脚步的桎梏。

我们心中应频繁地将我们最想要的东西视觉化,让其时刻构成我们人生的基础,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增强吸引那些自身想要的东西来到身旁的能力。

走向富足的道路并无捷径,这与成为法律或是医学的专家道理是一样的。努力专注与准备,将所有的能量都集中于吸引富足之上,我们最终会成为猎取金钱方面的专家。

富足的法则,正如地心引力一般确切地存在着,丝毫不差地运转着。财富首先在心中创造。在我们实现之前,心中必须要有一个蓝图。当你想象成功,付出行动,当你真切地这样生活,如此谈论,当这成为你心灵的一部分之时,你就成功地吸引了成功之道。

当我们一旦掌握这种吸引法则,牢牢地专注于此,我们心中就会有一大串的想法,吸引着我们去希望,去追寻。

吸引自己想要与招致那些不想要的,是一样简单容易的。这只是一个是否能把握正确思想,并且做出正确努力的问题而已。“物以类聚”的法则没有例外,正如地心引力与数学公理一样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