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惊悚锁儿爷的鬼故事
174200000032

龙王殿峻工披红,请龙王八马拉辇

锁儿爷的鬼故事,之四、倪员外咋尸

第8节、龙王殿峻工披红,请龙王八马拉辇

话说倪老太爷率乡绅、理事及各村百姓,天天去龙王庙跪拜求雨,一求就是七天,也没见着一点动静,这晚倪老太爷刚刚睡下,似睡非睡时,就觉从窗外飞进一条青龙,惊愕间,那青龙在屋里地上一阵旋转,幻化成一个青衫白髯老人,这老人长的特别,头上有俩五寸多长的犄角,大宽奔儿头,高颧骨,小蒜头翻天鼻子,狮子大海口,八寸白髯,红光满面。

“这,这不是龙王庙的龙王爷吗”?心里想着,可就说不出话来,正着急间,龙王爷倒有板有眼的先说话了,“龙王庙不修五谷不收,百龙殿不建百姓没饭,我看了,大殿还没盖好啊,现在求我也没用,等龙王庙修好了再请我去吧,我在小骆庄住的挺好,还真不愿意回来啦”,说完一晃没了踪影。

“老龙窝的老龙王在小骆庄,咱们得请回来呀”,这个愿望,这种说法,在夏河两岸传的像风一样快,人们在干旱的威协下,情绪都骚动起来,纷纷要求村正快请龙王回来。

村正倪老太爷何常不想快请龙王爷回来以解旱情,无奈龙王庙还没修好啊,请,人家也不来呀,只好再次招集乡绅、理事来家议事,倪老太爷说:“昨晚,龙王爷给我托了梦,他说回来也没地儿住,在小骆庄住的挺好,要回来也得把庙修好,还得请他去,要我说呀,现在大家瞎嚷嚷没用,咱们还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抓紧修庙吧”。

各村的理事回去之后和村民一说,喝,就像皇上发了动员令,有钱的出钱了,有物的捐物了,没物的主动上龙王庙搬砖、运瓦出力去了,没几天龙王庙主殿----百龙殿建成了。

这殿建的好哇,和皇上的金銮殿比那是不行,但比原来的百龙殿要高出了三尺二寸,大殿横匾是倪老太爷亲提,金边蓝地儿的炀金大字,“百龙殿”,悬挂在殿门正中上方,门前两根廊柱上有盈联,左首是:“四海升平万物靠雨露滋润生长”,右首是:“八方净土百姓以甘泉繁衍生息”。

进得殿里,迎门是三尺高一丈长的紫檀供奉条案,上面供奉着三牲六畜、四时鲜果,前面是六尺高的青铜香炉紫烟缭绕,条案后边是六尺高八尺长,特意从曲阳白石山定做的海浪青石座,海浪裙边上分别雕刻着虾兵、蟹将、龟承相,龙王爷端坐正中,四周是青纱黄缦帐。

东墙壁上有四幅悬雕,依次看去是“禹王乘八虎轿辇巡视天下的故事”、“西大洋禹王收龙氏兄弟的故事”、“双龙降雨百姓跪拜禹王的故事”、“八虎抬轿桥下百龙泉边禹王持掘山铲开挖夏河的故事”。

西墙壁上也有四幅悬雕,依次看去是“龙王爷云中头探西大洋‘龙吸水’的故事”、“八虎抬轿桥下龙王爷遁地西大洋借水的故事”、“龙王爷招旧部安家百龙泉的故事”、“百姓庆典龙王庙落成的故事”。

北墙壁除中门外,整个是一幅悬雕“百龙闹水图”,出得北门,二殿也正在施工,只不过刚刚垒墙,三殿也在挖基础,说起挖基础还有一段鲜闻,你们一回见过最多的蛇有多少?三条五条十条八条撑死了,你们知道百龙殿下边挖出多少蛇吗?那是成疙瘩,成蛋的全搅在一起没法儿数哇,用抬筐抬,一抬就七十多筐,每筐都有百八十条,有人问“都放哪儿啦”?“放哪儿了?都在百龙泉放生了呗”。

请龙王爷回府,夏河两岸的人们都等不及了,公议选好的黄道吉日是七月初七,天上牛郎会织女,地上龙王眷故人,倪老太爷已不能左右形势,只好随波逐流了。

七月七,百龙殿披红挂彩,就连八虎抬轿桥的白玉栏、都披上彩带、红花,山门前的广场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接龙王爷的车队依次排好,一十八辆轿车,每村一辆,这么好的露脸机会,各村都把最好车马请了出来,那车马捣饬的一辆赛过一辆,“老青叔,比你娶媳妇的花车还好看,还排场”,“哈哈哈”大家一阵轰笑,“好你个混小子,敢拿你老叔(收)开涮”,说着举起烟袋就要打锁儿爷,被大家笑着拉开了。

头车是西番的大轿车,那车个别,你们见过双马驾辕,六马拉套的车么?倪老太爷为接龙王爷,专门请张灵珑赶制的,就瞧那八匹红中透黑,黑中闪亮的枣红马,就不是一般人家儿所有,车把式是倪二贵,押车的是倪老太爷和二儿子倪有富。

二辆三辆往后都是一辕三马,赶车的是各村的把式,押车的也是各村的理事,一十八辆轿车都披红挂彩。头辆轿车后边是四十多人吹鼓手、八门仪仗炮手、火树银花手、鞭炮烟花手,之后才是轿车队。

半大小子春生问:“八门仪仗炮和火树银花是什么东西呀”?锁儿爷调坎的说:“你没看见你爷爷娶你奶奶那时的热闹劲吧”?“哈哈,那时连他爹都没有,哪儿来的他呀”,“青儿叔”打取的说,又是一阵哄笑。

八门仪仗炮,就是八杆炮,这炮你们年轻人没见过,这么说吧,见过手榴弹吧,比手榴弹粗,上边开口,把儿有三尺多长,从上边填药,点着药埝子,举高了充天放,不然就把耳朵震聋了。

这火树银花你们更没见过啦,三尺高九寸粗的纸皮筒子,里边装满花药,点着向上喷火一两丈高,像大树一样,上边什么颜色的花都有,银星闪闪。

“梆、梆、梆”祭礼执事敲响了起程梆子,“接龙王爷的起程啰”,紧跟着“嗵、嗵-----”八门仪仗炮响了,锣鼓喧天,“烘、烘”两个火树银花在路边点燃,“噼噼啪啪”鞭炮烟花也夹杂其中开始燃放,接龙王爷的车队在人们的拥蔟、欢呼声中缓缓起动。

从龙王庙到小骆庄小五十里地,一路上鞭炮不断,每二里便燃放一对火树银花、放仪仗炮八响,中间吹鼓手的唢呐声、大小镲声和请龙王爷的锣鼓间换不断,跟着看热闹的人群,五十里地也就没断过。

辰时出发还是大太阳,两个时辰后到了小骆庄已是阴云密布,打前站的倪有财,已在孙木林家门前布下三牲六畜的香案,单等接龙王的大队人马到来。

话说孙木林诚心挽留青衫老人,按排住在西厢房之后,才知老人姓龙,在家行二,孙木林便称他龙二叔,自从龙二叔住下后,孙家总觉怪怪的,到底是怪在什么地方,谁也说不上来。

端午节后,天开始干旱,浇园井里的水也越来越少,浇不了多少地,水车就车不上水来,只有等晚上,井里再渗些水,才能接着浇,一块地要分三四起儿才能浇完,不仅是孙家,村里家家如此。

这天夜里,孙喜春、孙喜旺哥俩去浇地,刚到地头,隐约看见从园井里冒上一个人来,俩人敢紧蹲下,透过庄稼细看,“啊,是龙二爷”,再看时竞平空没了踪影,兄弟二人对望了一眼,那意思是说“不是花了眼吧”?揉揉眼睛,不会呀,二人疑惑的走到园井边,往井里看了看,六尺圆、两丈多深的井,谁能爬上来呀?疑惑归疑惑,还是先浇地吧,这一浇就浇到天亮,二人奇怪,今儿这井水怎么一直车不干啊。

哥俩回家吃早饭,娘已将饭菜摆到炕桌上,“去,叫你爹和龙二爷吃饭”,不一会儿喜春和孙木林爷俩来了,又等了一会儿,喜旺自己回来了说:“二爷没在屋,外边也没找见,爹,夜里我们看见二爷从----”,“别说了,你们哥俩先吃吧,吃完还浇地去”孙木林不让喜旺说下去。

为什么?孙木林迷信呀,什么怪事儿遇上不能说破,说破了,好事儿会变成坏事儿,坏事儿会变得不可收拾。昨天清早儿,他也遇上了怪事儿,人一上年纪都有早起的习惯,找点事儿干,什么打打水呀,扫扫院子呀,给猪垫垫圈呀,总之,是不能闲着。

这天清早儿,他起来看见“头夫”(方言:牲口的意思)喝的水快没了,他提着水桶出院门去打水,无意中看见从井边的五仙庙里,出来一个尺许高的小人儿,走进水井里去了。等他打水时,辘轳上的井绳怎么也放不下去,“怪了”,他所兴就不打水了,水桶还在井绳的钩子上挂着,也没拿下来,起身回到院里坐在长板凳上抽起烟来。

一袋烟抽完,磕磕烟袋,再去打水,看见龙二叔在井边站着,装满水的桶在井绳的钩子上挂着,怪就怪在没人扶着辘轳,满水的桶不往井下掉,而刚才在院里抽烟也没见二叔从西厢房出来呀,怎就到了井台上?“啊,二叔您帮打的水呀”,“哦,我出来转转”。

从发生那两件怪事儿之后,别人家的水井、园井,旱的都打不上水来,即便有点水,打上来也是泥汤子,他们家的井水就没见过底儿,还和过去一样,清凉、透澈、甘甜。

话说倪有财为接龙王爷打前站来到小骆庄孙家,那是兄弟有富的丈人家,见了亲家爹说明了情况,孙木林说:“龙王爷在没在我家,我可不好说,有个龙二叔在我家养伤,这,你兄弟有富知道哇”,说着转身对喜春道:“去,把你龙二爷请过来”,不一会儿,喜春回来说:“二爷没在,家里外头都没有”,有财着急的说:“甭管在没在,是不是龙王爷,反正我爹他们一会就来,我得敢紧准备了,喜春兄弟你们哥俩给我帮帮忙吧”。

有财和喜春兄弟到门外张了摆香案去了,龙二从西厢房来到正屋,孙木林就是一椤:“刚才---”?龙二爷一摆手:“木林啊,看样子你也猜着我是谁了,我就要走了,谢谢你对我的照顾,你放心,大旱之年我保你家不缺水”,说完身体一晃没了踪影,孙木林忙跪倒就磕头,他本来就信这信那的,这回亲眼目睹,而且还一起生活了几个月,他就更信了。

接龙王的队伍来了,引路执事的梆子“邦、邦、邦”三下,“住轿”倪老太爷和各村的理事纷纷从车上下来,执事走到前边,“邦、邦、邦”,“整衣冠--,准备祭拜--,请龙王爷入坐--,全体跪--”,孙木林敢紧迎了出来,在执事喊唱的“跪---”声中,也顾不得和亲家翁寒喧,随倪老太爷一众跪在条案前,“上祭文--”,倪老太爷接过黄表纸祭文,阴阳顿挫的念了起来,念完之后,将请龙王爷回府的祭文点燃,“拜---,一扣首---,二扣首---,三扣首---,礼成---”,倪老太爷和孙木林站起,相互拱了拱手,刚要寒喧两句,执事又喊唱上了,“请龙王爷上轿---回府”,请龙王爷的仪仗炮响了,“嗵、嗵-----”八门仪仗炮依次放响,请龙王的锣鼓也敲起来了,“烘、烘”两个火树银花点燃了,“噼噼啪啪”鞭炮烟花也开始燃放,倪老太爷和和各村的理事敢紧上车,接龙王爷的车队在人们的拥蔟下缓缓起动回府了,有人问,“那车上真有龙王爷呀”?锁儿爷说,龙王爷想让你看,你就看见了,不想让你看,谁也看不见呀。

人们在阴漓的天气中接回了龙王,在龙王庙又举行了迎龙王入府的仪式,待龙王爷下了轿,再看那八匹枣红马,大汗淋漓,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当晚,天下了一宿雨,第二天,老龙窝的泉水又“咕咚、咕咚”的冒上了,夏河的水也满了。

龙王庙还在继续施工,倪老太爷也就是在那年头春节,叼着猪头吊死在树林里,正月十五,闹花灯,倪家又着火了,他家的火烧的邪祸,一进院、三进院和后院都烧了,唯独二进院倪有富的家没烧,锁儿爷说,那是倪老太爷欠闫王爷那十二万钱的帐,被闫王硬是给收走了,有人问说:“倪老二的家为什么没烧哇”,锁儿爷说,龙王爷替他说了好话。

倪家从此中落了。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