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水浒天王传
17407700000434

第434章 陈禾秀州遇知音

不得不说,满朝文武,都是对着陈禾有着一股敬意,不为别的,就为他敢于公然与那蔡太师及高太尉据理力争。

这陈禾先前最好的级别也不过只是一个区区四品的给事中,随后更是被贬为了和州知州。居然有着如此胆魄,单单是这一点,便是令众人暗暗翘起了大拇指。

不过,这等敬佩,在大部分眼中,则是一种迂腐,是一种不识时务,是一种看不清朝廷大势而固执己见。

数日之后,那陈禾便被传来旨意,教他权知秀州。陈禾便知道,这厮官家又烦自己了。官家眼前,还是容不下自己。

罢了,陈禾接到旨意,倒是也没有耽搁。半日之后,便轻车简从,一人准备前往秀州。

陈禾叹息良久,便出了驿站。刚刚出了京城不远,却见一辆马车在道路之旁停歇着。

陈禾也没有在意,直接背着自己的行囊便要催马离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他也委实有些不想留。

“秀实兄稍待!”

便在陈禾刚刚来到近前,准备继续前行时,那一旁马车之内,却是有着一道身影传来。继而,那马车后方的车帘被掀开,却是幽幽有着一道人影从马车中出来。

“秀实兄,为兄在此等候你多时了!”

陈禾见得有人叫住自己,顿时勒住马。见得此时这马车之上下来的人影却是那殿前太尉宿元景,顿时一愣。

“宿太尉何故来此?”

听得则宿元景居然在此处等着自己,便是陈禾,也是有着惊讶。说起来,他陈禾因为这脾气,虽然做了多任官,但是上级下级,却是没几个与他关系不错的。故而,此时看着这平日里交往也不多的宿元景前来,他倒是惊愕不已。

只是,此时陈禾肚子里也是一脸气呼呼,故而却也不给这宿太尉见礼。若不是这宿元景还算一个难得的忠臣的话,陈禾甚至连勒住马与他说话都不愿意。

见得此时陈禾冷淡的神色,宿元景便知道自己猜对了。此时的陈禾,心头定然是有着一肚子不满的。

“秀实兄,为兄知晓你要前往秀州赴任,故而特地前来相送!”,宿元景不由笑笑说道。

“什么赴任?”,陈禾不由说道:”不过是官家有些受不得我陈禾了,想赶紧将我远远踢开罢了!眼不见,心不烦!“

“秀实兄当真是快人快语”,宿元景闻言,不由有些愕然,继而却是一笑。这陈禾倒真是一个直肠子:“只是,秀实兄,此话万万再不可多说,免得引起是非,给某些人留下把柄”。

“喔?”,陈禾闻言,这免得引起是非他倒是懂,至于说给某些人留下把柄,他倒是有些不太明白。

莫不是那蔡京与高俅还要设计陷害自己?

“这也是为兄前来的目的”,宿元景继而解释说道:“一者,宿某实在佩服秀实兄在天子面前那方慷慨激昂的陈词,不得不说,秀实兄这一番胆识与魄力,实在教宿元景惭愧不已!”

“二者,宿某在前来相送秀实兄的同时,还是想要劝秀实兄稍稍收敛一些锋芒。毕竟眼下秀实兄得罪了那蔡太师与高太尉,秀实兄辞去路途遥遥,千万要担心!”

”怎么?难不成堂堂当朝太师与当朝太尉,居然还容不下朝堂之上这一点争执?我便不信,那蔡京与高俅还敢公然叫人坏了我陈禾的性命不成?“,陈禾不由沉沉说道。

但是,虽然嘴上这般说,但是他心头却是很清楚,自己这个秀州知州,若是对方要找点麻烦,还真是简单至极。

“秀实兄言重了,某些人眼下便是要对付你,估计匆忙之间,也不敢如此。只是,毕竟秀实兄还是要小心为上啊!”,宿元景再度语重心长地说道。

陈禾闻言,当即明白了。先前那朝堂之上的一幕,人尽皆知,眼下若是他陈禾出了什么事情,任何人,包括官家都自然会首先怀疑是那高俅与蔡京做的手脚。

陈禾料定,对方两人肯定不会这么蠢。但是,宿元景这下子倒也是提醒了自己,一个胳膊还是拧不过大腿,若是对方想要高一点阴谋诡计,给自己下个套,这倒真是对方的拿手好戏。

想到这里,陈禾顿时对着宿元景一抱拳,沉沉说道:“陈禾多谢宿太尉提醒!”

宿元景见得陈禾明白过来,当即点点头:“秀实兄,辞去一路保重,遇事还是要三思才是,切莫再如此冲动……”

“宿太尉不必再劝!”

听得宿太尉的话,陈禾顿时伸手止住宿太尉的话语说道:“陈禾感谢宿太尉一番好意,但是陈禾此人,性情本是如此,若是刻意收敛,恐怕还会生活地束手束脚,那简直要比死了还难受!人生在世,谁难逃一死,且逍遥过一天,是一天吧!“

闻言,宿元景不由摇摇头,他虽然也想到,自己即便是劝阻这陈禾也没有什么用,但是却没想到,对方居然如此固执。不过这也到正是宿元景欣赏陈禾之处。

陈禾这个人一身正气,若是说此人有什么特点,还真就是有些不怕死。就是这一番骨气,却是令人钦佩。

但是,也正是他这一番骨气,却是实在教他吃尽了苦头。

想到这里,宿元景也不知道,如何再去劝他了。

“敢问宿太尉,不知陛下有何决断?”,陈禾看着宿元景,沉沉问道。

“这……”,宿元景闻言,顿时一脸踟蹰之色。

见状,陈禾便已经懂了,大笑一声说道:”想必是那蔡京与高俅又频频在官家面前念叨着出兵梁山之事吧!如此下去,官家岂能不会动摇”,说道最后,陈禾却是又发出沉沉一句无奈地叹息:“只是那江南方腊,哎……“

“这倒也未必!”

宿元景见状,不由说道:“宿某也知晓江南方腊之祸远甚于山东梁山泊,秀实兄放心,宿某也定会在陛下面前再度奏陈!”

闻言,陈禾不由无奈地自嘲一句:“我等只是尽人事,但天命如何,岂是我等能够决定的?”

“秀实兄,一路珍重!”,宿元景闻言,叹息一声,对着陈禾拱手作别。

“多谢!”

陈禾一抱拳,继而再度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看着那陈禾远去的背影,宿元景不由连连叹息。看得出,官家能够意识到这个陈禾是一个人才,但是,官家就是在左右摇摆。

良久,宿元景心头做了一个决定,脸色也是变得刚毅无比,继而转身进了马车:“回府!”

……

秀州。

本来陈禾便感觉,这次因为惹恼了官家,也得罪了蔡京与高俅,自己肯定轮不到什么好地方。

不想这秀州,却是一块好地方。

这秀州罕习军旅,尤慕文儒,不忧冻馁,颇务农务。介于苏杭二大府之间,旁接三江,擅湖海鱼盐之利,号泽国秔稻之乡,风俗淳秀。文贤人物之盛,前后相望。百工众技,与苏杭等。有太伯辞逊之遗风,也有夏禹勤俭之余习。

继而,陈禾便知道,这是官家无声地告诉自己,既然自己那么书呆子气,那么爱钻牛角尖,那他便叫自己前来秀州这个爱好文儒之地,好好叫自己一展所能。

当然,到了秀州之后,陈禾却是有了一种处江湖之远的感觉。陈禾到了这里,却是一反常态地真正务起了耕读之事。

陈禾叫人在州府外面不远处开了一块菜地,每日都精心耕种了一些菜蔬,却是照料得极是殷勤,全然不想先前那个忧国忧民的陈禾了。

当然,因为连皇帝的衣袖都敢于撕,连童贯都敢弹劾,眼下又在朝堂之上与蔡京及高俅据理力争,这陈禾眼下却也成了名人。尤其是在这儒生云集的秀州,陈禾的作为,反倒是教众多的读书人将其视为偶像。一来二去,这陈禾的名气,反倒是在秀州一地传开了去。

隔三差五,便会有着一些小有名气的儒生前来拜会,与这陈禾知府大人共事耕读之事。

正好,陈禾在此地也是有些孤单,他老家的仆从却是还没有到来,陈禾身边虽然多了几个整日里谈天说地的门客。

也许是天意使然,陈禾此人便是有些嫉恶如仇。此时前来的,却时有着三人,一个名唤陈东,一个名唤吕将,另一个名唤吕渭老。

这陈东却是名气最大,此人乃是太学生出身。陈东很早就有声名,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蔡京、王黼当时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陈东无所隐讳忌讳。他参加宴会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都避开他。因为他公然对蔡京与王黼当大加呵责,故而即便他以士进入太学,但是不久之后,便被蔡京使了个手段,以诬陷当朝大员乱议国政等罪名将他从太学中给除名了。

陈东被出名太学,反而自己以为傲,他觉得这正是说明了自己先前的那些断论没有错,这蔡京便是****。

当然,陈东也怕蔡京再给他穿小鞋,自己便偷偷来到了喜好文儒的秀州隐居下来。听得这陈禾前来秀州做知州,又听闻这陈禾的传闻,顿时感觉高山流水遇知音,便第一个跑上门去,毛遂自荐,要给陈禾做师爷。

至于那吕将,却是与陈东一样,也是太学生。不过,这吕将却是因数次向朝廷进言花石纲的危害而被朝廷弃用,不得为官。随后游历江湖,却是最终于陈东在秀州相会了。

至于那吕渭老,倒是一个十足的文士。喜好诗词,原来在秀州附近做过小官,因为看不惯官场的险恶,随即便辞官归隐了。

数日后,便在陈禾与陈东、吕将、吕渭老一起谈天说地之时,却有着一道衣着有些破烂的人影,骑着快马匆匆往秀州府衙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