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人生若容早相见,不须远适胡沙漫。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深山夕照深秋雨。肝肠寸断出塞曲,惊得胡雁落平沙。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香碑立字昭君名,春草还将青冢生。千秋魂魄随烟萦,一曲琵琶幽怨情。
美女杀手
王昭君在人生之初,也许是命运弄人,她步入了囧途。
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
此时,王昭君虽然是锦衣玉食,住的是绮窗朱户,但不过是笼中之鸟,池中之鱼而已。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要轮到王昭君不知什么时候?因为汉元帝每年都从全国各地挑选秀女入宫,经年累月,人数已近两万。
乱花渐欲迷人眼,怎么才能临幸到最美丽的佳人呢?汉元帝就让画师把待诏宫女制成图像,随时把美人图挂在墙上壁间,闲暇时便细细品评。担任此美差的画家毛延寿,靠着绘图工具,很是饱览了一番天下秀色。皇帝的女人,他可没有胆量动,可他敢动那些女人的钱包。
西汉后宫有严格的编制系统。元帝在前代后宫十级的基础上,扩大为十五级。级别不同,待遇有别。昭仪位比宰相,爵比亲王;婕妤位比上卿,爵比列侯。最后一级的待遇也比宫女高得多。宫女是没有品级,不进入编制的。因此,很多宫女为了提高自己的待遇,千方百计地挤进编制之中。而最佳的路径,就是得到皇帝的宠幸!所以出身富贵人家的宫女无不动用各种渠道贿赂毛画家,就是那些没有后台、头脑灵活一点的宫女,也会想方设法巴结毛画家。王昭君初入宫廷,不懂这些规矩,后来知道了其中的秘密,却不屑那样去做。一方面,她为人正直,对献媚的手段,不屑一用;另一方面,她自信凭自己的容颜,画成像递交给皇上,自会得到宠幸。
画像那天,满殿萧瑟的西风,寒意凉薄,木樨的清华隔水散去,幽深的大殿深处,宫装的美人端坐如神祗。王昭君施了个淡淡妆,玉簪斜插,嫩绿线带将腰束成一握。披曳着江之北的山光水色,那一份明艳之美,敛于自然,纳于星月,佳丽三千皆无从超越这份超凡脱俗的美。见过无数美人的毛画家,实在惊羡王昭君的美丽绝伦。动笔前,毛延寿向王昭君吹嘘道:“世上各色人等,没有我这枝笔画不了的!传神写照,栩栩如生,笔到即成,到时候皇上就完全按图索人了。”然后,他放下手中的笔,暗示王昭君把银子或者金子放在桌子上。不谙世事险恶的王昭君,丝毫举动也没有。
毛延寿见王昭君不理,便直接要:“我们这些画画的,自然比不上你们这些宫女。你们一旦被皇上看上,吃的穿的喝的用的,什么都有了。更不用说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父母兄弟也跟着封王封侯。我们呢?皇帝用着的时候不敢不来,皇帝用不着的时候不敢怨恨。全凭画画挣几个钱养家糊口,真不容易啊!姑娘,你看,如果你想得到皇上的恩宠,我就给你好好画。”
清高的王昭君这时已经听出了弦外之音,但还是拒绝了。完全不屑于人心之险恶的王昭君,执着地一身傲骨支撑,清高于世,清白做人。她回之的,是冷冷的轻蔑一笑。
命运就这样给王昭君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毛延寿决定好好画,好好地把王昭君画丑。他的笔只那么戏谑性的一点,本该貌美如花的女子就在瞬间暗淡下来:左眼下一粒豆大的泪痣挡住了王昭君绝世美貌焕发出的所有光芒。
汉元帝看到王昭君画像上的丧夫落泪痣时,以为她是个不吉的女人,便将画像扔在了一边。王昭君失去了一次绝好的机会。此后,五年多过去了,她仍是个待诏宫女。
毛延寿堪称是史上最厉害的美女杀手,就这样轻轻几笔,便毁掉一个绝代美女最光辉的五年。
五更哀怨
五年后,王昭君依旧还是以前的王昭君,风华绝代,云鬟雾鬓,光彩照人,两道黛眉轻颦微蹙,只不过多了一丝幽怨。
王昭君虽然幽怨,但并没有绝望,只要还活着就没有理由绝望。然而,年华易逝,这无休止的等待什么时候是尽头呢?
一曲《五更哀怨曲》从她的指尖流泻出来,感动了无数宫女:
一更里,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自叹人生皆有定,王昭君本想做命运的主人,不料命运却先替她做了主。
在后宫,为后为妃,可高高在上,一家皆富贵冲天,而宫女则命贱如蚁、命薄如纸。王昭君入宫已多年,只因拒绝了画师的索贿,至今未能出永巷一步,永巷离皇帝的大殿并不遥远,每天玉辇经过,丝弦奏响,长夜歌舞不绝。那种咫尺天涯,令人万般无奈。柔肠寸断,悲怨似海,永巷内不断有宫人发疯和自杀。王昭君初时的自矜,渐渐在无人理会的寂寞冷落中凋零。只因心高气傲,终使明珠蒙尘。转眼间,竟已是五年岁月萧萧成过往。可叹至芳华已逝,却不识天子面。曾经热切的希冀,越来越弱。长夜凄冷,让人无眠。披衣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汉宫灯火,犹映眼底,照彻出她眸中的那份不甘。偌大的未央宫,她的宿命真的如蝼蚁一般渺小、如尘埃般卑微吗?绝望的挣扎呼告不如一阵风,能吹开一丝一毫的涟漪,能惊动一阵气流一方天地。而她的存在,为这寂寞岁月所作的每一寸挣扎,都如一粟之渺于天地,如蜉蝣之暮死朝生。终在荒芜之后,将绝望深刻在骨子里。她对于这无人问津,从绝望到恐惧。
不,不,王昭君要改变这一切!天边流星的坠落,似乎在告诉她答案,纵然粉身碎骨,也要那一刹那的光耀夺目。这也是一种胜利,一种超脱。
愿为黄鹤兮归故乡
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汉匈之间的关系一直时弛时张。在武帝即位(即公元前140年)以前,国力较弱,汉朝对匈奴的政策是和亲,为的是换取北部边境的暂时安宁。王昭君虽然身居宫中,对于汉匈两族关系,也有所耳闻。竟宁元年(前33年)春,汉元帝为庆贺郅支伏诛和呼韩邪入朝而改元“竟宁”。呼韩邪单于当面乞求和亲,并为表示诚心,呼韩邪单于给这位西汉皇帝带来了大批骏马和他们的奇珍异宝。汉元帝很少理会国事,对于打战这样的事当然不希望发生,如今南匈奴单于前来和亲,他自然乐不可支。但元帝舍不得自己的亲骨肉,他觉得前代已有取宫室女子充作公主嫁给单于的先例,不妨从后宫中随便选择一个未曾召幸的女子,册封她为公主,顶替真正的公主嫁到匈奴。于是,他诏令:“谁愿意去匈奴,朕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在汉代的女子看来,出塞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所以多数宫女犹豫不决。那么遥远而荒芜的大漠,宫里的女人们宁愿做白发宫女,也没有勇气离开本土远嫁匈奴,她们想到了细君公主的故事。汉武帝时,朝廷为了联络乌孙国共同抗击匈奴,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公主远嫁给乌孙王昆莫。昆莫当时已经年迈,夜晚独居外帐中。细君悲伤远嫁,又面对老夫,再加上语言不通,整日悲愁哭泣。她作《黄鹤歌》一首向汉武帝告哀: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思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鹤兮归故乡。
汉武帝写信劝她以国事为重。后来,昆莫死去,细君公主要求回归大汉,汉武帝又传旨让她依照当时的风俗嫁给了继立的君王。
王昭君非常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抓住契机,才能获得转机。
王昭君当然知道细君公主的事,但她更知道流星的胜利。王昭君要的就是争取一次出现在了皇帝面前的机会。与其荒废一生在那个凄清冷寂的后宫里,倒不如豁出去赌一把。那么出众的清丽与优雅,她会让皇帝过目不忘的。因此,她不屑地浅笑着,说自己要代替公主去和亲。
“远嫁匈奴即能保大汉和匈奴安居乐业,”想到边境兵荒马乱、妻离子散的场景,王昭君热血沸腾,“不枉我知书达理,不弃我天生丽质,我要远嫁匈奴为民造福。”
元帝闻讯后十分饮慰,当即允诺,并吩咐准备嫁妆,并且元帝还特意选择吉日,举行盛大的宴会,为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送行。
华丽的复仇
命运许她一世的华贵富丽,将无上的荣耀,赋予她年轻的生命。然而,代价却是她此生永远的离殇,孤单的魂魄从此永远流落在一个叫做匈奴的地方。她并非意气用事,只是不忍看着自己如花的青春在从未开放之际便萎谢。所有的人都以为她感伤的是花事已了,却不知,她在乎的只是哪怕一瞬间的芳华。可岁月付与她的,只是死寂的无人问津。正因为这份不甘、这份不屈,所以她以美貌为剑,剑锋所指,是那被荒芜的年华。那一瞬间,她的美艳将令天地覆翻。这就够了。她只要复仇了,就快意得很。
那天早上,王昭君为自己上妆,点绛唇,插玉钗。妆成后,揽镜自照,独赏自己描画下的绝世姿容的脸,也在回首着自己被辜负被浪费的好年华,同时审视着内心的伤痛、怨恨与决然、凛冽,还带着对作恶小人的不屑一顾。
然后,王昭君随着黄门太监和宫娥离开了她住了五年的那个小院。前面两个黄门手执凤羽豹尾,后边两个黄门托着香烟缭绕的香炉,昭君的身后跟着四个靓妆的宫娥。一行人朝末央官大殿缓缓走来。
呼韩邪和汉元帝都等得有些着急了。这时,太监报告说来了。汉元帝命撞钟击鼓,奏乐吹笙,顿时音乐声喧嚣。
王昭君从从容容地迈上玉石的台阶。她敛眉低首,等待着那个一生中最为快意恩仇、扬眉吐气的时刻到来。
走进大殿,黄门和宫娥闪在一边。昭君看见了坐在正中的汉元帝和呼韩邪,也看见了分列两旁的汉匈文武大臣。她不慌不忙,缓缓地上前行礼:“臣女王昭君叩见陛下。”汉元帝命她给大单于见礼,昭君又向着呼韩邪,说:“见过大单于。”汉元帝便让她站起来回话。
王昭君款款地站起来,原本低着的头昂然抬起。只那一刹,她期盼的那一刻,终于到来,堂堂金殿,为她风云突变。一时间,仿佛有万千艳光从她身上迸射而出。她的美艳,令金碧辉煌的汉宫,顿失颜色。文武大臣都被她那绝伦的美艳惊呆了,单于只顾了贪看昭君的美貌,忘了说话。他的眼睛放出了从未有过的光亮。他觉得眼前的情景就像暗夜的草原陡然升起一轮月亮那样,她太美了。能得到这样的女子,纵然让他用整个匈奴来换,他也愿意。
站在昭君对面的匈奴老臣乌禅幕长叹一口气,悄悄地说;“见了这样的女人,不说好看的,是瞎子;见了这样的女人,不爱上她的是傻子;听了这女人的声音而不心动的,是聋子。”
汉朝的大臣萧育说;“臣活了五十多岁,后宫的美女见了不下万千,却从没有见过这样美妙的人儿,尤其是那双眼睛,简直能摄人魂魄。”又悄悄地说,“陛下啊陛下,你真糊涂啊,你六宫的三千粉黛,也不及一个王昭君啊!”
天地间倏然暗淡失色,唯有绝世美貌在熠熠生辉,而那震慑了整个汉庭的锐不可当的美,正是被浪费被轻视被辜负后的毅然决然而锻造的,因此这美是独一无二的。那对自己后半生的决然弃置,只为了这一刻的惊艳夺目。所有的委屈与不甘在这一朝迸发,所以她光彩夺人,震慑汉宫。
此时龙椅之上的汉元帝简直不敢相信,后宫里还藏着这样的佳丽。可惜让单于看见了,已没有回旋的余地;悔恨与惊愕铺天盖地而来。阅美无数的他从未有过如此惊愕狼狈之时。
王昭君依然袅袅婷婷地站在那里,顾盼生辉。汉元帝痛苦地看了一眼昭君又低下了头,因为他的目光碰到了昭君那仿佛春烟一般幽怨的目光,他此刻是愧悔、内疚、怨恨、爱慕、心疼五味俱全,他觉得自己身为帝王竟是如此荒诞,派人出去搜寻美女,好不容易才收拢到后宫,满以为占尽了春光,囚住了全国的美艳,谁知,谁知这唯一漏网的才是真正的美女啊。金殿之上,两方眸光相对,昭君与心中的皇帝天子终于相逢,当惊艳穿心而过时,她的复仇成功了!以惊世美艳和倾城倾国,向捣鬼作恶的小人复仇,为自己被无端荒芜、无端浪费、无端辜负的青春好年岁复仇。所以她孤注一掷,所以她飞蛾扑火一般,将数载的痛苦与幽怨化为锋芒,劈开那金碧辉煌、高高在上的未央宫。
《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记载王昭君的美貌:“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意思是说皇帝看见她美不胜收的样子简直肠子都悔青了,这样的美女自己竟然从来没留意过。但没有办法,既然已经答应了呼韩邪单于也只有看着这样的美人远走大漠了。
然而,汉元帝毕竟是帝王,这里不是在他的寝宫,这里有文武百官,还有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他不好过于失态,他费了好大的劲才堆出一点勉强的笑容,涩涩地问呼韩邪:“单于,觉得此女可合意?单于若看着不顺眼。再换一个来。”而此时,呼韩邪的魂已经被玉立在那里的那个少女摄去了,他急得直打手势,连声地说:“不用,不用。若陛下肯割爱,那她以后就是我大漠的阏氏了。”元帝无可奈何地苦笑了笑,点头答应,点头的时候,眼睛仍然没有离开王昭君,心里那个痛,如浪汹涌。
复仇成功,王昭君很想大笑,仰天大笑,纵声大笑,可是,她的脸上只落下了清泪两行。
不嫁单于君不知
当王昭君也抬起了头,她日思夜想的大汉天子,如今就站在上面看着她,她平生第一次见到了皇帝。她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她此刻的心情,是欣喜?还是幽怨?那一双眼,渺茫,绝望,却于绝望中饱含倔强。昭君眉头微蹙,脸上露出哀怨的神情。这一瞥,竦动左右,大殿之上,所有的人都被哀怨的美丽所震慑。这哀怨是对元帝的,令汉元帝更是揪心悔恨,悔恨生生错过了国色天香。
王昭君抬头看汉元帝的时候,汉元帝也正在看她,四目相对,迟来了五年,如果五年前有这样的机会,或许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就会发生,可是现在,迟了,太迟了;晚了,太晚了。他终究,还是错过了她。他终究只成了她生命中的过客,不曾给予她片刻花开。剩下的,就是由他来复仇了,那决定了王昭君荣辱沉浮的可以任意摆布王昭君命运的小人,王昭君无可奈何;但对于九五至尊的帝王来说,小小的画师连蝼蚁都不如,根本不堪一击。
史书记载: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汉元帝心中悔恨不迭,回到内宫,立即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找出王昭君的画像细细端详。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王昭君本人的美丽可爱,而粉颊秀靥之上,何曾有什么黑痣,完全是无中生有!
汉元帝一怒之下,斩杀了画师毛延寿,以出胸中恶气。毛延寿这位美女杀手也得到应有的报应。曾闻汉王斩画师,何由画师定妍媸?宫中多少如花女,不嫁单于君不知。
别汉宫
终于要离开长安了,这个她呆了五年的地方,不算长也不算短,曾经的梦想早已随风吹雨打去,她已经学会适应人生的种种变故。她那么希冀了多年的汉元帝,终究,只成了她生命中的过客。
没有什么怨言的,尽管她去的是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大漠,她主动去追求她的理想,至于结果她坦然接受。
为适应路上的风沙,王昭君一身戎装,妩媚之中更添英姿,所以王昭君的出塞形象是头戴红背兜,身穿红斗篷,骑着白马,怀抱琵琶。
行前,她去未央宫拜别天子。
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与心爱的人相处的机会了,可是,汉元帝不敢面对王昭君,只是背对着她,沉痛的对她说,一路保重。
只为那一刹的绚烂夺目,她自己把自己推入这无可逆转的结局,她光耀万丈的青春与美丽,已在金殿之上,在那震撼了所有人也灼痛了至高帝王的时候完结。此去风沙万里,前路莫测,王昭君最后一回眸,将一个冷艳的笑留下。泱泱汉宫,从此诀别,不复相见。壮烈而凄丽,她没有哭泣。
出了汉宫,带着一种异样的感情,看了最后一眼熟悉而又陌生的长安宫阙,怀抱琵琶,越上骏马,最后一眼回望长安城,扬起马鞭,王昭君启程了。
呼韩邪单于领着仙女一般的王昭君,在汉朝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前往漠北。长安的老百姓夹道欢送,亲眼目睹王昭君绝世的风采消失在尘土中。
昭君出塞
接下来的一幕,就是历史上最动人的故事,昭君出塞。这一壮举,使得王昭君千古留名。否则即使她是后宫的妃子,能否列入中国四大美女也是一个问号,平心而论,王昭君的美貌并非天下无双。王昭君的美更主要的是蕴含了一种女子少有的奉献和牺牲。
从长安到匈奴王庭,是一段漫长而艰苦的路,但是王昭君并不感到孤独,因为有呼韩邪陪伴着她。这应该是他们爱情的开始,这条路是属于他们的爱之路。
呼韩邪单于是个仪表堂堂铁骨铮铮的汉子,他对这位大方美丽的女子满心欢喜。
他是英伟的,宝带轻裘、微笑温煦,漫天的风雪在他身后翻舞,若狂暴的银龙挥洒天地。只一眼与呼韩邪对视,王昭君便下定了决心,她愿意跟眼前这个男人去草原骑马放歌,或是将手放进他掌心,由他牵着在荒漠奔跑。
呼韩邪应当是真的疼爱王昭君的。这一路上,他尽到了一个男人对妻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给她遮风,给她挡雨,时不时问她累不累,饿不饿,渴不渴,虽然没有什么甜言蜜语,这这些朴实的话更能打动一个女人的心。
呼韩邪甚至给王昭君一个特权,就是王昭君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一切都听她的。
王昭君感到莫大的欣慰,呼韩邪完全可以不管她的,完全可以命令她的,可是这么强大的一个男人却如此尊重一个女子,如此疼爱一个女子,与汉朝的皇帝元帝比起来,他或许没有他的土地多,他或许没有他的子民多,他或许没有他的财富多,但是他的爱却远远多于汉朝那个皇帝。
也许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最优秀的男人,只有在一个女子眼中最优秀的男人。
而此刻,王昭君的眼中,最优秀的男人无疑就是呼韩邪单于。
漫长出塞路
出了雁门关,匈奴大队骑士、毡车、胡姬前来迎接,马背上的王昭君,成了万里荒漠中一道靓丽风景。
王昭君一行经过了汉朝的左冯翊(今陕西西安)、北地(今甘肃庆阳)、上郡(今陕西榆林)、西河(今内蒙古东胜)、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五原(今内蒙古包头)等地。王昭君坐在毡车上,领略大自然的美景。
大漠风沙,水土不服,旅途的颠簸,再加上思乡心切,身体原本就孱弱的王昭君还是病倒。幸好呼韩邪单于一直守在她的身边,悉心的照料她,否则,她真不知道,她能否走完这漫长的路程。在她的记忆里,这是她这一辈子走过的最长的路,也是最难走的路。直到第二年初夏,王昭君才到达漠北匈奴王廷。
人在生病的时候最想念的就是亲人,这一刻,王昭君不知道自己还能否挺得过去,想起多年未见的父亲,不禁又多一份忧虑。汉元帝曾经答应过她,会好好照顾她的家人,她不知道,汉元帝是否已经把她的家人安置好。
于是,她艰难的起身,对呼韩邪单于说,要给汉朝的皇帝写一封信。呼韩邪让她到了王庭后再写,她怕熬不过,留下遗憾,坚持要写,呼韩邪依了她,叫人拿来笔墨。
王昭君给汉元帝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信的中心意思就是希望他阁下不忘当初的诺言,好好安置她的家人:
“臣妾有幸得备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适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惟惜国家黜陟,移于贱工,南望汉阙,徒增怆绝耳。有父母有兄弟,惟陛下少怜之!”
汉元帝接到王昭君的信后,如获至宝,很快就把王昭君的家人接到了长安,赐予府邸,让王昭君的家人安居乐业。
而王昭君的那封信则成了汉元帝纪念她的唯一物品,看着她娟秀的字迹,回忆起她的音容笑貌,免不了要唉声叹气,自己无福消受这等如花美眷。
宁胡阏氏
经过长达半年多的跋山涉水,王昭君和呼韩邪终于抵达了匈奴王庭。幸运的是,王昭君挺过了这一关,她的病也痊愈了。
踏入匈奴之时,风沙扑面而来。她心中忐忑不安,不知胡人粗鄙,可能懂得她的温婉与诗情画意?
然而,展现她面前的是一幅迥异于中原的壮美景象,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骏马奔驰,成群的牛羊,白色的营帐一座连着一座,远处还有悠扬的马头琴和凄婉的胡笳声传来。
这一切让王昭君惊喜,汉朝人所说的荒凉在这里找不到一点痕迹。更让她受宠若惊的是,匈奴人非常热情,为她的到来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呼韩邪单于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边境开始安宁。这是她向往已久的幸福,她成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在万人簇拥下,她款款的走向王后的宝座,她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也征服了所有的匈奴人。
她从来没有受到如此礼遇,在汉朝的皇宫里,她等了五年也没有等到。现在她终于实现了,做一个不平凡的女子,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而她,既为汉匈长久的和平做出了贡献,还获得了多少女人都渴慕的爱情。
王昭君嫁过去后,呼韩邪非常高兴,为报答大汉天子的特别恩遇,派遣使者给元帝送去大批玉器,珠宝及骏马,并誓言:在他有生之年,绝不偷袭、侵犯汉朝的边境。这背后也和王昭君的劝说有直接关系。她劝深爱着她的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五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呼韩邪单于开辟了北部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接受汉朝中央领导的先例,促成了塞北与中原的统一,开创了汉匈在两族的团结合作。汉匈关系和平友好,关市畅通,两族人民的互市和接触可以不受或少受限制,匈奴人可从汉人手中获得生产和生活用品,汉族文化可以传入匈奴,从而使匈奴人的社会生产力和日常生活都迅速地提高;同时奴文化也传播到中原,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呼韩邪单于在汉朝支持下,结束了匈奴二十余年来的分裂状态。统一安定了匈奴政治的混乱局面。
可是,汉元帝没有福气消受这一切了,就在王昭君抵达匈奴王庭三个月后,他阁下在思念与懊恼的煎熬中,在多种疾病缠身下,一病不起,拖到初夏时节,竟在榴花耀眼中崩逝。
家国天下
在漠北塞外,王昭君过上了住穹庐、披毡裘、食畜肉、饮乳酪的游牧生活。王昭君慢慢适应了匈奴族的生活方式,长河落日,塞北风霜。当大漠羌笛换过新一季长安春柳时,她将原乡梦土,于胡地安营扎寨。
善良勤勉的王昭君,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把汉朝的文化介绍给他们,匈奴人民都很喜爱她,尊敬她。
王昭君和呼韩邪开始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个是权力无限的匈奴王,一个是美艳超群的王后,与西汉奢华的宫廷相比,他们同样拥有顶尖级的享受。
蔚蓝的澄明天空,悠悠白云在飘荡,宛如海面航行着几只帆船;温暖的秋日阳光,从空中倾泻下来,悄无声息地落在草原金黄的草地上;无边无际,广阔如海。
王昭君就站在这如画的美景中,她是一个很坚强肯忍耐的人,离开家乡的岁月,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她已深深洞悉了人生的沧桑与苦难。现在,她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惧怕,更何况这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
如今的她,已经习惯了胡人的习俗,浑身上下都是胡人的打扮。她头戴贵族妇女专用的圆锥形髙尖帽,尖端还有鲜红的穗子,帽子的周围装饰着珊瑚玛瑙珠。尤其是帽子的前面,还镶嵌着一颗硕大的红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她身穿红色绸缎长袍,袍子上刺绣着鱼、凤等图案;腰束白玉带;足蹬白色皮靴。
而他,自帐外款款行来,发丝在风里飘散,衣袂翩翩、两袖寒意,将她拥入怀中。他的心跳,总是令她沉迷,她埋首于他的颈畔,鼻端是塞外深冬的苦寒。或者,她是爱慕他的。当她越众前行,自请于殿前时。爱他驰骋于旷野的狂放,爱他统率族众的仁慈,亦爱他拜跪于殿前的卑微。他俯身的表情,总是牵扯起她轻淡的疼痛。
而当她独坐车上,看窗外的风景自青绿转作萧瑟,听风声猎猎,拂过青布的车帘。那时,她常常会想,我是不是爱他?
可是,没有谁给她答案。窗帷里划过孤雁的羽翼,掠过塞外空阔的四野。他生命里有自由不羁,他身后有暴虐的风雪,他驰骋的是苍茫天野。这一切,是她所爱吗?
而其实,爱或不爱,又能怎样?
四围的宫墙里,她的命运已写就了孤凄。梦中的香溪与青岚,终究只在梦中而已。而若终老亦不得自由,倒不如,换一只更大的笼,做她此生命运的冢。一粒丧夫落泪痣,自此,画就她风沙遍野的后半程,予她旖旎与屈辱,还有亘古不息的惆怅,缭绕于塞外的明月与山脉。
王昭君是自己将自己推向了这绝路,塞外风雪如刀,风萧萧,路漫漫。她如义士出征,一去不还。
风华绝代,却带着凛冽的风霜,和刻在骨子里的倔强。那柔弱如水的娇躯下,暗藏着金戈铁马、狼烟风霜。这样的美,凌厉、绝艳,只一眼便有窒息的痛,恰来自走投无路的决然舍弃。只因那份倔强与不甘,让她独辟蹊径、遁走他乡,任大漠孤烟,任风寒雪冷,从此,她将此身都付与风沙落日。她并不后悔以生命和青春燃烧的代价换取那光耀万丈的一瞬间,她心痛的是这流离的宿命和无从改写的悲凉。汉宫已无路可走,她自己重新开辟一方新的天地。她以一苇飞渡,跋涉苦旅,终于到了曾经遥不可及的彼岸,她的舞台从汉宫风云化为匈汉天下。她的世界也从狭窄的掖庭化为了更加广阔的大漠苍穹。
女子的世界不只有男欢女爱,更可有家国天下的万丈豪情。她以身作碑,将和平的誓言刻下。纵然前路是风沙漫天,身后却有绵绵碧草。
丧夫之痛
婚姻美满,家庭也圆满。一年后,王昭君为呼韩邪单于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伊督智牙师(也写作伊屠牙斯),封为右日逐王。
遗憾的是,王昭君和呼韩邪的夫妻缘分不是很长,婚后三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得了一种暴疾,先离开心爱的妻子一步。王昭君时年二十四岁。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当春华渐落,当午夜孤清,当月华转淡,她常常会念起这首古诗,羡慕诗中女子,美丽、无名,娇艳于四野,盈盈于时光的长廊。无论那倾慕的男子怎样痴心,女子始终隐没于岁月的纱帘,含蓄委婉。这一歌三叹的婉转,这清丽静美的韵味,终她一生,拼尽一生的力气,也只得化作委身土中的一缕幽魂,卑微地,向这尘世要一些暖意。
她回过头,恍惚间,那诗中的女子正看着她,那忧伤的眼穿越她经年的离伤,看向她未知的命运。
若得有来生,若一切,可以再次回头。她愿意做诗中所说那样的女子,将美丽掩于软红十丈,以美丽换取命运的无名。她不要黛色横空的绵延青草,做她冢上苍翠的羽衣。她只想,要一段平凡的命运,数十年的温暖,而后,湮没于众生。
然而,她不是古诗中高华的女子,她是一只美丽的筝,再怎样飞舞于天际,终究还是,身不由己。
而现在,随着呼韩邪的离去,她变得命运堪忧。
在那个大雪的深冬,他拥她入怀,温暖的心跳和着她的呼吸,宝帐内,有淡淡的梅花香气。而她的指尖,仿佛还沾染着他袍袖上的寒意,那寒意,总会令她的心,微微地凉,再些些地暖。而他散乱的发丝,亦曾缠乱了她潮湿的梦境,让她在异乡的子夜,有了可以依靠的地方。然而,不过只是一个转眼,他就走了生命的末路,走到了华年的最后,他便干枯成了一座孤单的冢。冢前,她静静垂坐。塞外的春天,青草总会铺到天边,像一匹华丽的绿锦;零星的野花,便是锦上最初的繁华。
她的那些记忆,早已零落在塞外的风里,而在寒风中醒来的却是残酷的现实,风沙漫天,遮盖四野。
昔时,温暖在握;眼前,一抔凉薄。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再盛美的生,亦敌不过逝。她的夫君,是掠过塞外的一场春风,回首时,风花早已落尽,只留下她孤单的裘帐,独对冷冷的月华。
她和他不过拥有三年的时光。在这三年里,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难堪的屈辱
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所生长子雕陶莫皋,作为嫡子继单于大位,号为复株累若鞮单于。根据匈奴人的习俗,嫡子可以娶庶母做妻子。按照“父死妻其后母(不是生母)”的习俗,在匈奴人的观念中,嫁入本氏族的女子,属于夫家的氏族。夫死之后,必须约束在本氏族之中不得外嫁。因此,除生母外,都由儿子或兄弟继承她们的婚姻关系,使她们不能脱离夫家的氏族共同体。雕陶莫皋想按照匈奴的风俗“子娶其母”娶王昭君为妻。这和封建的伦理道德相抵触,所以王昭君在极度难堪之余,一边拒绝,一边给汉成帝上书要求返回汉朝。但是,当时在位的汉成帝回书敕令,要她从大局出发,依从匈奴习俗,“从胡俗”,继续为汉朝和匈奴的友好作出贡献。
接到成帝的敕令后,王昭君茫然不知所措,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忍受了“子蒸其母”(虽然不是亲子)的巨大屈辱,再嫁给了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
年轻的雕陶莫皋单于对王昭君更加怜爱,夫妻生活十分恩爱甜蜜,他们相濡以沫的夫妻生活持续了十几年。王昭君接连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名云,后嫁给右骨都侯须卜当,称须卜居次(即须卜公主);小女嫁簿给匈奴贵族当于氏,故称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
雕陶莫皋年轻的眼眸明亮如星子,灼灼地凝注于王昭君的脸庞。她不明白,命运为何于此刻转折,将她此生最大的屈辱,映入他年轻高大的身影,映入这塞外苍白的月色。他是她夫君的长子,亦曾唤她为母后。而现在,她竟不得不再嫁给他,辅佐他,使他做了匈奴的新一任的单于。
是忍辱负重?是顾全大局吗?只是,这大局,她又怎能不顾?呼韩邪殷殷的寄望,隔着生与逝的那一场春风。香溪的水边,还住着她最爱的亲人。她的命运,左右着他们的悲喜;她的每一个决定,总会牵引他们的心。那清浅的溪水与山畔采药的歌吟,是她此生最大的愿望。她想回去,回她的原乡。便是忍辱负重,她也是无从选择的。
雕陶莫皋是爱她的吗?后世的人说起这一段,总说他爱她怜她,恩深意重。然而,她真的无法分清,他眼中的明亮,是因了情爱的深挚,还是因了权势的炽烈。再嫁的她,不只是自大汉深宫里走出的锦衣华服的女子,她还是曾经的王妻。她的身后,是无上的王权与强国的威仪,说他爱她,莫不如说,他敬重她身后的这些赘名。
即便如此,她再嫁的夫君,与她也是曾有过温柔的一段时光。
当第一阵东风拂过塞外的旷野时,他曾携她的手,去绿洲的湖边,看水鸟掀动翅膀,带来中原的湿红暖绿;而在深冬的午夜,他的怀抱总是带着一缕寒香,让她想起,开在香溪的那几树梅花。还有他们的两个女儿,似上天垂怜于她眼前的两粒明珠,抚慰她长久以来的孤寂。
然而,更多的时候,他的眸光,并不落在她们的身上。他充满野心的眼神,灼灼地望着他的疆土,以君临天下的表情,说起他的雄图霸业。而她,还有他们的女儿,不过是这大业的附丽,是匈奴收敛的证明。塞外的悍勇不服,因了她的存在,有了几许臣服的温软。她的温婉宁和,亦令大汉西边的宁定,延展了更长的时间。是的,他们是恩爱的,爱彼此的江山亲族,恩彼此的愿望野心。可是,再深重的恩爱,亦掩不住她心中的委屈。香溪水泽里洇出的净好女子王昭君,因了大局、因了命运,只得化作深明大义的筹码,永远地钉立在塞外的旷野。
在这孤清的大黑河岸,她又听到了雁叫声声,断续哀鸣,那是因她而鸣,为她永不能见的原乡,为她夜夜哭泣的心。
悲情的谢幕
然而,命运犹感觉王昭君所受的苦难还不足不够,于是再次轻轻拨弄,王昭君最后一丝平凡卑微的愿望,也化作一朵落英,轻轻的一个转身,便已凋零成空。
十一年后,汉成帝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雕陶莫皋也离开了她,王昭君自此寡居。
就在同一年里,这个美丽的女子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年仅三十五岁。
当时,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与妹妹见面,王昭君的两个女儿曾到长安皇宫侍候过太皇太后,这位太皇太后即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她有个著名的侄子王莽,先谦躬下士博取虚名,后玩了一套所谓尧、舜、禹时代的“禅让制”,夺取西汉政权,建立“新朝”。但匈奴单于死死咬住“非刘氏子孙,何以可为中国皇帝”这一发难理由,于是边疆迭起战事,祸乱无穷。
远远的,不知是谁吹起胡笳,一声声,一拍拍,抵进王昭君干陷的眼窝,牵扯出她经年不曾有过的泪,让她想起,再也无法回去的过往。当公元前二十年,雕陶莫皋又染疾病而亡,王昭君再一次精神重创。这时王莽推行新朝篡汉,天下大乱。胡人以外姓为何可夺刘汉江山为由,唇枪舌剑,刀光剑影,危机四伏。绝代佳人王昭君,眼看自己为之献身而创造的和平局面即将毁于一旦,化为乌有,她整日以泪洗面,仰天长叹,悲愤成疾。多年来太深太深的积怨,无法排遣,在幽怨凄清绝望中,她服毒而死。
三十五岁的她,终于香消玉殒,一命黄泉。
王昭君死后,葬在大黑河南岸,匈奴族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当时的汉哀帝也派使者前去参加。可见,汉匈两族对王昭君的重视程度。终王昭君所为,她沟通汉朝和匈奴两国关系,以和亲重任为己任,不断地做民族和解的工作。同时,她还带去了很多农业生产的技术,教匈奴人自食其力,不必掠夺别人的粮食也可以生活。她还教授给匈奴人文化礼仪,减少了他们的好战之心,促进边疆居民友好往来。王昭君出塞,为稳定边疆、汉匈友好作了积极的贡献,意义远大。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王昭君留下的永远是一个背影!“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王昭君留给人们的还有悲苦!“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王昭君带给人们的还有欣慰!
在四大美人中,以王昭君的故事最为坎坷,她因“昭君出塞”而闻名,做出了自愿和番,出塞匈奴的义举,为民族友好和边境安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她的大义之举使得她的地位,远在其他三人之上,受到人们的尊重与深深的怀念。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五十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她与她的子女后孙以及姻亲们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她得到历史的好评。
昭君的墓碑上刻有:“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把昭君比作名将卫青、霍去病,这是中国男人的看法,客观的评价,昭君比卫霍有过之而无不及。战争解决问题,需要付出巨大人力、物力,昭君则凭借一已之力,挽狂澜于即倒,试问天下有几人可为之敌?这就是昭君的魅力。
王昭君,拭啼痕,回顾望昭阳,垂泪有千行。红袖拂秋霜,哀弦须更张。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那易落的是枝头桃花
你娇艳如斯却薄命如斯
哦,我的桃花,你与我的命运何其相似
我是千古薄命红颜的形象化身
而你开在塞外是不幸中的更不幸
我们在一样地承受着无尽的煎熬
美丽却孤寂,优雅的背后
又有谁能知道我内心的无助和苦楚
汉宫秋月正皎洁吧
未央宫的风还是那么温柔吗
听不见的一声长叹
我知道今生我只能被困囚在塞外
有生之年我从来没有一天的舒心日子
塞外桃花在空中展示过短暂而美丽的姿态
就悄然落下,来年你会更美
而我同样短暂的一生是寂寞的
绝艳惊人空换来了一生寂寥
秋水双眸终日凝视在广漠的风沙尽处茫茫天
怀抱中的那一把盈泪的琵琶
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冷冰冰的嘉峪关静默千年
孤寂在峰峦间来往流连
春花般的娇颜却要迎接塞外风霜
逝水流年好韶华却要同大漠春秋一起苍老黯然
大漠荒凉,胡沙纷扬,朔风凛烈
埋没不了琵琶的声声幽怨
蛮夷之地,腥臭膻恶
青春在这里一天天消逝
我在风沙中老去
风沙无情,命运无情,天地无情
胡天冷月,空照离忧
和则两利,战则两伤
我愿意在苦寒塞外忍受巨大煎熬
只要和平能行于人间化春风
只要我的兄弟姐妹能详和安宁不受苦于刀兵
可是我的怨恨难消
这是一场人为给我制造的痛苦煎熬
愚昧昏庸的君王用全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待三千粉黛
于是我的命运随着予夺大权
被如此轻率地交给了贪婪阴险又狠毒的画工
我的清高通不过毛延寿的画笔
阴谋的可怕在于改写了整个人生
可叹汉元帝大可不必在失去我以后痛苦
你还是回头反省一下自己的不负责任吧
是谁把我和青春流放到寂寞的塞外
是谁让一只孤鸿在大漠里煎熬无奈
啼血的杜鹃在月下徘徊
遥望故国,年复一年
青春与快乐已如烟云飘零无踪
我的琵琶已化作啼鸟化作沙土化作一缕风
千百年来一直奏响,和着寒笳声声
万里浮云托不住这一场红颜薄命伤痛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