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幽默沟通技巧:在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
17291100000003

第3章 幽默是门技术活儿,是智慧的迸发

幽默并非随口聊天,它有很多技巧。无论从事什么行业,身居何职,你能巧妙运用幽默的力量,就能让幽默助你一臂之力,使你的工作和事业顺利地发展,使你的社会交往更广泛,有助于摆脱各种不利处境。

巧妙做个比喻,为幽默涂上一层营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以彼物比此物。在说明一个事物时,不是直接去说,而是通过描述或说明另一个事物来达到目的。这样,用人们比较熟悉的东西来描述、解释人们不熟悉的东西,目的是为了减少理解障碍。

人生在世岂能尽如人意,生活中难免总是有许多无奈、愁苦与悲伤,但幽默而乐观的人,始终会“一笑解千愁”,秉持“笑看天下古今愁,了却人间许多事”的生活态度,以一个个精妙的比喻去笑着应对风雨,迎接阳光。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精妙的比喻来引出幽默的传统。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这样描述:凤姐不知从哪里拿来一碗鸽子蛋,放在桌子上,正对着刘姥姥。贾母刚说了一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自己便鼓着腮帮子不语。

众人乍一听先是发怔,后来想明白了。上上下下都大笑起来,其状可不一般。湘云实在撑不住,一口茶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座位,拉着奶妈叫揉揉肠子。

就此,我们可以看出精妙比喻作为幽默笑话的神奇威力——它可以让别人开怀大笑,也可以让讲幽默的人以笑解愁,自己开心起来。

生活中,我们也常有这样的体会,一个巧妙的比喻,可使笑语满堂,气氛和谐而轻松,让人忘却所有烦心事。比如,在旅游登山时,用一个不错的比喻,引出一阵嘻嘻哈哈,顿使人倦意全消,鼓劲前行。

恩格斯曾经说过:“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的优越感的表现。”幽默能表事理于机智,寓深刻于轻松,给周围的人以欢笑和愉快。幽默运用得当时,能为谈话锦上添花,让人轻松之余又深觉难忘。

有一位诗人叫石曼卿。他举止放荡,善于用诙谐比喻来制造幽默。

石曼卿喜欢骑马。有一次,他骑马游玩时,牵马人一时没有控制好马,让他从马上摔下来了。侍从人员连忙把他搀起来扶上马鞍。牵马人以为他一定会大发雷霆,痛骂或者惩罚自己。不料,石曼卿却慢悠悠地扬起马鞭,半开玩笑地对牵马人说:“幸亏我是石学士,如果是瓦学士的话,岂不早被摔碎啦?”

众随从听到此话,大笑不止。

这样的幽默,既显示出石曼卿是一个大度之人,同时也不失他的面子。

运用精妙比喻的幽默,会让一个人有苦中作乐的精神。伤残疼痛,本来苦不堪言,可是有志之士,有识之人,同样乐观。当不幸袭来时,保持幽默感,一笑了之,就已经意味着胜利了一半。

在莫里哀的喜剧《太太学堂》里,阿南解释人为什么“吃醋”,为什么生气。

阿南说:“我给你打个比喻,你就清楚了。你端着一碗汤,来了一个饿鬼,要喝掉你那碗汤,你不但生气,还要揍他,你说对不对?”

尧回答说:“对,这话我懂。”

阿南又说:“‘吃醋’完全跟这一样,女人确实就是男人的汤。一个男的看见别人有时候想尝尝他的汤呀,马上就大发雷霆。”

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就用另外的事物来描述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比喻之所以能制造幽默氛围,是由于它往往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话语使人获得“豁然贯通”的美感享受,或是混淆崇高与鄙俗的区别,使得情感郁积得到巧妙释放,从而转化为幽默。

我们讲话是为了阐述道理,要把那些生硬、枯燥的理论表述得生动具体,使别人印象深刻,这本来就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如果能运用贴切的比喻,就能化难为易,几句简单的话就说明深刻道理,极具说服力。

把芝麻说成西瓜,夸张一下笑料更足

夸张,很容易让听者展开联想,从而产生幽默效果。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夸张”的语言表达方式称之为“吹牛”,正所谓“牛在天上飞,人在地上吹”。

在日常交际中,或为了虚荣,或为了增强语言表现力,许多人把很小的事情夸大了说,似乎这样可以展现自己卓越的口才,还可以达到幽默效果。

事实上,适度夸张能使人或事物的形象或特征更加突出,给人的感觉更加强烈,从而使人受到话语的感染而投入更多注意力。在讲话时,为了表达需要,我们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故意言过其实,夸大或缩小一些人或事的某方面特征,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当你读到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时,你就不能不用心去体会庐山瀑布那从天而降、磅礴的气势——由于夸张手法的运用,瀑布的美震撼了人心。

当然,适度夸张是在某些方面“言过其实”,但又需要有真实来作为基础,这样才有利于突出事物的特殊性,进而激发听众的想像,突出个性形象,从而达到幽默效果。

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在一起吹嘘他们国内的火车如何快。

法国人说:“在我们国家,火车快极了,路旁的电线杆看起来就像花园中的栅栏一样。”

英国人忙接上说:“我们国家的火车真是太快了!得往车轮上不断泼水,不然的话,车轮就会变得白热化,甚至熔化。”

“那又有什么了不起!”美国人不以为然地说,“有一次,我在国内旅行,我女儿到车站送我。我刚坐好,车就开动了。我连忙把身子探出窗口吻我女儿,却不料吻到了离我女儿6英里远的一个满脸黑乎乎的农村老太婆。”

在跟人交流过程中,用夸张的说话方式给予巧妙暗示,极易产生特殊的幽默效果,既不伤双方和气,又能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意图。

另外,夸张制造出来的幽默通常会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有一次,马克·吐温乘火车到一所大学讲课。讲课的时间已经快要到了,他非常着急,但是火车却开得很慢。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发泄怨气的主意。

等列车员过来查票时,马克·吐温拿出一张儿童票给他。

这位列车员也挺幽默,故意上下打量了一番,说:“真有意思,看不出您还是个孩子呢!”

马克·吐温幽默地回答说:“我现在已经不是孩子了,但我买火车票时还是个孩子,火车开得实在太慢了。”

火车开得确实是有些慢了,但也不可能慢到让一个人从小孩长成大人。马克·吐温想表达的是车速太慢,但他没有直接将自己的不满对乘务员抱怨,而是巧妙地对火车的缓慢程度做出了无限制的夸张,令人捧腹大笑,并在相对轻松氛围里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抗议。

一个初学写作的青年,给马克·吐温写了封信。信里面说:“听说鱼骨里含有丰富的磷质,而磷质最能补脑子,那么要想成为一个作家,就必须得吃很多的鱼了。”

他又问马克·吐温:“你是不是吃了很多鱼?吃的是哪种鱼呢?”

在回信中,马克·吐温告诉他:“看来,你要吃一条鲸鱼才可以。”

大家都知道,鲸鱼是最大的“鱼”,看见这里的夸张已经达到了极限,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荒谬,但这种幽默却收到了良好效果。

夸张本身就是荒谬的。当我们在讲述一件荒谬的事情时,那肯定是引人发笑的。夸张本身包含了不协调因素,这就会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当然,人们之所以会笑,那是因为他们知道夸张是不可能成为事实的,于是乎,才有了夸张后的想像与事实之间的差距,这样差别越大,幽默的效果就越明显。

有一天,国王觉得无聊,对杰克说:“如果你能讲一个我从未听说过的谎言,我会赏给你100枚金币。”

“好吧,一言为定!”杰克说完开始胡吹。

“从前,我家有一头骡子。一天,它挣断绳子逃了出去。我四处寻找,哪儿都没有找到。过了几天,我从集市上买回一个大西瓜,拿回家切开一看,我那只逃出去的骡子竟然躲在西瓜里给王后补破鞋呢。”

国王听后,笑了笑,说:“这种谎言我听得多了,并不新鲜。你只不过把自己的妻子说成王后而已。”

杰克又开始讲新的谎言:“一天,我和父亲乘坐的船在大海上航行。突然,遇到了一只海盗船。海盗追上了我们的船,我抢过了舵轮,把船开进了一条大鲸鱼肚子里。海盗船也跟着追进了鲸鱼肚子里。我悄悄对鲸鱼说:‘我们这条船大,你消化不了,那条海盗船小,你完全可以消化。’鲸鱼听了我的话,觉得有理,就把海盗船吃掉,把我们的船给吐出来了。”

“这种吹牛的话我也听过不少。请你讲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吧!”国王说道。

“好吧,那我就给您讲一个真实的事。一天,我在先父留下的一本书里,发现了一张借据。那借据是您父亲也就是已故老国王亲笔写的。老国王曾经向先父借过1万枚银币。您现在应该把您父亲借我父亲的1万枚银币还给我。”杰克从容地说。

“萨利姆,你这是胡说八道!我可从来没听说过有这种事。”国王恼怒地叫嚷起来。

“对了。我讲的就是您从来未说过的。请您赏给我100枚金币吧!”杰克笑了笑说。

夸张是一种包含幽默元素的修辞方法。一旦人们开始夸大事实,那就表示幽默会来了。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者加强说话人的某种情绪,以此来烘托气氛,引起听者的联想。在通常情况下,夸张可以引起听者丰富的想像以及强烈的共鸣。在日常交际中,夸张是运用想像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说出惊人之语。

当然,在运用夸张手法时,我们必须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在不失去真实感的前提下进行夸大或缩小,绝不能无中生有,信口开河,把事物过分夸大或缩小。

另外,夸张还应该必须结合特定的目的与场合而用:如果在一些较为严肃的场合,就不宜用夸张的语句;如果在较随意的场合,就可以灵活地运用夸张手法,以活跃气氛,增加谈话的趣味。

故事走向歪路,“不正经”惹人发笑

俗话说:“理不歪,笑不来。”有时候,幽默是因为语义的转向而产生的。当一句话的意思被误解成另外一种意思时,就会导致语义迁移,从而产生幽默效果。

有一个医学院的学生期终考试不及格。补考时,为了给他一个及格的机会,老师就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

谁知,那个学生听了毫无反应。

老师生气地喊:“李时珍,你听见没有?”

学生听了,赶紧拔腿就走。

老师惊奇地叫住他,问:“喂,你为什么走呀?”

“您不是在叫下一个学生了吗?”学生幽默地回答说。

在这个案例中,“李时珍”这个词语的意思本来是不需要多作解释的,他是《本草纲目》的作者。不过,它在这里却产生了歧义。可能是这个学生学习成绩太差,连这样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甚至把“李时珍”当作同学名字,让人听了既好气又好笑。当然,这种幽默应该是纯粹误会的幽默,并不存在什么思想内容。

有时候,我们还可以歪解经典,把那些被众人所知的历史英雄故事通过词义的曲解成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这两者的距离是遥远的。当然,这样的距离越远,所产生的喜剧效果就越大。

比如,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曾在短篇小说《越女剑》中对“西施捧心”作了这样的解释:西施是被牧羊女的剑气伤到了心脏,所以才有了西施捧心,然后被东施效颦。我们都知道,西施是因为生病了胸口疼才捂住自己的胸口。被金庸这样一解释,自然生出了许多乐趣。

有位主管主持会议,开宗明义地宣布:“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研究全厂改革大计,故应明令禁止说普通话。”

与会者不禁愕然:“普通话,为什么要禁止呢?不说普通话,莫非要说方言或英语不成?”

望着众人一脸迷惑,主管又接着说:“所谓普通话,就是指那种普普通通、平平庸庸、四平八稳、不痛不痒、没有独到见解、缺乏实际内容的套话、空话。这种话难道不应禁止吗?所以,我提议在今天的会上,大家一定要说切实有用的话!”

听到这里,众人才恍然大悟,大笑起来,鼓掌表示赞同。主持人巧用望文生义法,开场白极富幽默感,既点出了会议的宗旨,又活跃了会场的气氛。

在使用幽默时,我们可以只按照字面意思去解释,不去探求其背后的含义。换句话说,也就是明知道这是错误的,我们也需要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这样就会说出与解释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从而使整个语言表达充满风趣。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个成语,叫作“一诺千金”,说的是秦汉之际,跟刘邦一起打天下的武将季布,只要他答应的事情,多少金钱也无法改变。

有个笑话就歪曲地解释了这个典故:

有一个姑娘问小伙子:“‘一诺千金’怎么解释?”

小伙子说:“‘千金’者,小姐也;‘一诺’者,答应也。意思是:小姐啊,你就答应了吧!”

通过词义曲解,把历史典故变成眼前求爱的语言媒介,二者之间距离有多遥远,其产生的滑稽效果就有多大。

事实上,当我们所说的话有悖于人们的常规思维时,歪理就产生了,幽默也随之产生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大智若愚”增添交际趣味,活跃谈话气氛,最大限度地展现我们的智慧和幽默,令人心生好感。

巧妙模仿,幽默的力量成倍增长

对某些固执己见的人而言,他们的思维方式通常是死板的,假如非要与他们讲“理”,就有可能堵塞彼此的沟通;假如通过模仿对方,用他的思维方式来对付他,不仅能让对方无话可聊,输得心服口服,而且能无意中由于错位思维而产生幽默效果。

幽默的重要源泉之一就是模仿。模仿有许多类型,比如对思维方式、语言以及行为都可以进行模仿。通常情况下,造成交流障碍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若能巧妙运用反常规的思维方式,就会让人啼笑皆非、无法辩驳。

下面举两个例子,在这两个例子中,并没有涉及交流,只是照搬了一些同义词或词意,就已经引人大笑并予以深思。

乔治:上周,有一粒沙子进入了我妻子眼中,只好去看医生。这花了我三块钱。

约翰:你那算什么!上周,有一件皮大衣进了我妻子眼中,就花了我三百块呢!

弟弟:哥哥,你知道火箭为什么飞得那么快呀?

哥哥:这简单啊,火箭飞行时,屁股上不是有一团火吗?你想谁屁股上着火了跑得不快呢?

实际上,火箭“着火”快跑是由于获得了动力,可是人被火烧时快跑则是为了逃命,两者的实质并不相同,给人的视觉印象却属于同类。这种模仿,既巧妙应对了小朋友的理解能力,又富有幽默感。

当然,模仿的方法不但能对付小朋友们的无厘头思维,还能针对某些人的狡辩予以反击。

下面这个幽默也同样精彩。

坐在飞驰的列车上,小尼克兴奋地不时把头伸出窗外。父亲多次制止他都毫无效果。小尼克仍旧我行我素。

此时,父亲趁小尼克不备,迅速摘掉他的小军帽,藏在座位下面,说:“看,不听话,小军帽飞了吧!”

小尼克害怕地把伸出窗外的头缩了回来。

父亲说:“这就对了嘛,吹声口哨,小军帽就会回来。”

小尼克吹了声口哨,父亲迅速把小军帽戴在他头上。

“哎呀,这太神奇了!”小尼克快活地说。

忽然,小家伙一把拽下父亲的礼帽,迅速扔出窗外,说:“爸爸,现在该您吹口哨了。”

通过模仿对方而形成的幽默,最完美的地方就在于:让先发者哑口无言、自作自受。因为这游戏规则是由他自己制定的,后发者只不过是机智地模仿了他的思维模式或谈话方式,并严格遵循了游戏规则。而这种游戏通常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先发者“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正是模仿的威力和魅力之所在。

修辞让幽默更有趣味

幽默本身就是玩文字游戏。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即便同一个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有一种幽默就是纯粹玩弄文字修辞,这样所展现出来的幽默是合情合理、出人意料的。

在生活中,有的人说话比较啰唆。其实,假如啰唆的语言表达得恰当,那也可以变成幽默。在修辞学上,啰唆跟修辞格中的反复手法是类似的。比如,电影里的经典语言“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这样的话很啰唆,却起到了搞笑作用。周星驰演的电影经常使用到这样的文字修辞,以此达到幽默效果。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某人说话很绕,假如在他的语言表达中不给人幽默感的话,那他就是啰唆了。本来只是一句简单的话,他就是不想以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而是绕过来绕过去,结果让人听糊涂了,甚至有时候还会让人一下子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等到自己完全明白过来,才忍不住笑。这就是啰唆带来的幽默。

通常情况下,若是在书面文字中,我们是不主张啰唆的,因为重复的描述只会让人心生厌恶。然而,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毕竟是两种方式,当我们在进行语言表达时,适当啰唆,反而会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比如,在一些送别、欢聚的场所,假如啰唆一下,反而让人感到亲切,让人感受到你对某种事情的重视。

杰克逊长得又矮小又丑陋。当他发现有人嘲笑他时,他会怒不可遏。

有一次,杰克逊正坐在饭馆里时,进来了三个外国人,一位女士和两位先生。他们在旁边的一张桌子边坐下。杰克逊抬头一看,发现那位女士正同两个同伴耳语,而且那三个人打量了他一番便咯咯地笑了起来。

杰克逊的脸涨得通红,但没有说什么,而是取出速写本,认真地画起画来。他一边画着一边不时地望着那位女士的眼睛,致使那位女士有些慌乱——她觉得刚才嘲笑过的邻座正在给自己画像,心里很不自在。

杰克逊并没有被她的目光扰乱自己,满不在乎地继续画画。突然,其中一个男士朝他走过来说:“先生,我不允许您画这位女士。”

“哎呀,这哪里是一位女士呢?”杰克逊心安理得地说。随后,杰克逊把速写本递给他看。

只见那位先生道了声“对不起”,便回到同伴那里去了。原来,杰克逊画的是一只引颈高叫的肥鹅。

这个男士似乎不知道“鹅”这个词在德语中含有骂人的意思,意为“蠢女人”。

在这里,杰克逊所使用的幽默是借代。借代,这个文字修辞与其修辞上的借代存在不同的特点,这是因为修辞学上的借代,是用对象的部分取代整体。而幽默中的借代,也就是直接用一种东西去指另外一种东西,恰恰因为这样,后者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所产生的效果是出人意料的,这样才更容易显示出幽默。

有一半百的妇人问萧伯纳:“你看我有多大?”

萧伯纳回答说:“看你晶莹剔透的牙齿,你只有18岁,看你蓬松的卷发,你有19岁,看你扭捏的腰肢,你有20岁。”

妇人听后很高兴,继续问:“那你猜猜我到底多少岁呢?”

“我已经说了,加起来就是你的实际年龄。”萧伯纳回答说。

在这个案例中,面对萧伯纳的回答,这位妇人前后的心情形成了对比,而造成的反差恰恰就是我们想到的幽默感。在对比这个文字修辞中,我们可以有意地把不相同的两个事物、概念或者本身对立的思想、观点,甚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综合到一起作比较,这样就会产生令人忍俊不禁的效果。

出其不意,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面对突如其来的状况,我们来不及思考,所以此时打破窘境的幽默不是深思熟虑的产物,而是随机应变、自然而成的结晶。幽默往往与快捷、奇巧相连,讲究出其不意掩其不备。这种幽默不仅使人眼前一亮,而且可以体现幽默者的智慧。

在开往日内瓦的列车上,列车员正在检票。一位先生手忙脚乱地寻找自己的车票,他翻遍所有口袋,终于找到了。他自言自语:“感谢上帝,总算找到了。”

“找不到也不要紧。”旁边一位绅士说,“我到日内瓦去过二十次都没买车票。”

他的话正好被一旁的列车员听到。于是,列车到日内瓦车站后,这位绅士被带到了拘留所,受到严厉审问。

“您说过,您曾二十次无票乘车来到日内瓦。”

“是的,我说过。”

“您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

“我不这么认为。”

“那么,无票乘车怎么解释?”

“很简单,我是开着汽车来的。”

这位先生的回答无可非议。他以前做过无票乘车者,但能巧妙地运用幽默为自己开脱。列车员也不能拿他怎么样。这就是幽默的力量。

一次,美国总统里根在白宫钢琴演奏会上讲话时,夫人南希不小心连人带椅跌落到台下的地毯上。

正讲话的里根看到夫人并没有受伤,便说:“亲爱的,我告诉过你。只有在我没有获得掌声时,你才应该这样表演。”

顿时,台下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本来是一件令里根很尴尬的事情。此时,如果埋怨或者置之不理,都会令气氛更加紧张。但是,一句幽默的话不仅将气氛还原,而且体现了里根的智慧。

都求“自然成文”为好,幽默也是如此。有准备的幽默,当然能应付一些场合,但难免有人工斧凿之嫌。临场发挥的幽默才是最精粹、最具有生命力的,也是最难把握的至高境界。

幽默是一种生活艺术,是运用你的幽默感来增进你与他人的关系,并改善你对自己真诚的评价的一种艺术。同时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善于打破常理,出其不意地解决问题,巧妙化解矛盾,使一些误会或者矛盾瞬间被澄清或者化解。这样的化解方式要比大打出手,争吵不休要体面,更能让人从心理上接受。

有了幽默,我们可以学会以笑来代替苦恼。借着幽默的力量,我们能随时将痛苦驱赶。幽默可以润滑人际关系,消除紧张,解除人生压力,促进感情的发展。它可以使我们和他人轻松相处,使我们获得益友,提高生活的品质。幽默还能使我们振奋,信心大增,使我们脱离许多不愉快的窘境。

不论你从事什么行业,身居何职,幽默力量都能助你一臂之力,使你的工作和事业更顺利地发展,使你的社会交往更为广阔。它能使你善于待人接物,广交朋友,帮助你解决人际关系的难题,教你学会如何摆脱窘迫的处境。尤其当你想以积极进取和乐观开朗的形象出现,赢得人们的欢迎和信任;当你想鼓励更多的人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时,幽默的力量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