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娇女归来:皇上臣妾要爬墙
17260800000087

第87章 战事告急

将一切都说开没多久,就有太监急急忙忙跑了进来,说顾丞相和卫将军有要事商量。

刘彻唤来紫鸢陪着阿娇,自己先去宣室殿处理一些政事。

走进宣室殿,踏着威严的步伐,刘彻走向上方的金龙大椅坐下:“各位爱卿这么急找朕可是有什么要事禀报?”

殿下二人面面相觑,不知该从何说起。

看出二人的迟疑,刘彻启齿:“二位爱卿但说无妨。”

得到刘彻的首肯,顾丞相上前一步,禀报:“回皇上,边疆传来消息,李将军被困,战事告急,请求支援。”

闻言,刘彻大怒,想来他还是小看了这群蛮夷,他唐唐一个大汉王朝竟然在乌孙的帮助下都还没有拿下它。

这李广利也是一个废物,给了他十万汉兵都还是败了,还被人给活活的困在了祁连山谷,真是没用。

想当初若不是李广利立下军令状,刘彻才不会将十万军队交于他去攻打匈奴。

现在可好,刘彻手中所剩的军队不多,皇室的御林军他又没办法调动,此刻刘彻心中是烦杂万分。

刘彻掩下心中的气愤,做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询问顾丞相和卫青的看法:“二位爱卿对此有什么看法?”

顾丞相是个文官,不懂行军打仗之道,但也明白此事非同小可,绝不能做错一步。

顾丞相看向一旁的卫青,希望他能主动请缨出战,营救李广利所率领的十万军队。

李广利死不足惜,可李广利手中的军队不能,那是大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看出顾丞相的意图,刘彻反问卫青:“卫爱卿怎么看?”

“回皇上,臣卫青愿领军前往。”没有一丝犹豫,卫青主动请战。

他是一名武将,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

可是,刘彻心里却有自己的打算,私心里他不想让卫青领军。

他承认当初会立卫子夫为皇后,一方面是出于王太后和百官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他需要卫青的武将才能。

而现在,卫子夫稳坐后位,卫家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他不得不防。

这也是当初他为什么同意李广利领军,而不让卫青领兵出征的原因,论才干,李广利不及卫青的三分之一。

凤眸闪过一丝精光:“不必,这次朕要亲自出征。”

刘彻权衡过了,现在军队受挫,军心不稳,而他亲自出征,一来可以稳定军心,二来也避免了出现功高盖主情况。

刘彻不会承认,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虎符不在他手中,自窦太后死后虎符就“不翼而飞”了。

“皇上,请三思啊。”一听刘彻要亲自出征,顾丞相和卫青二人纷纷跪下来劝阻。

刘彻是一国之主,出征,有太多的风险,一支军队战败,一个武将战败,都还可以挽救,可一旦,刘彻战败,再或者一去不返,那这个国就算是亡了。

可刘彻这次是下定了决心,谁也阻止不了:“二位爱卿不必再劝阻,朕心意已决,明日便会向文武百官宣布此事。”

说这话的刘彻气宇轩昂,犹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大有一副不拿下匈奴不罢休之气。

见刘彻态度强硬,二人无法劝阻,便纷纷告辞离开。

片刻,偌大的宣室殿就只剩下了刘彻一人。

他摸着殿上的金龙大椅,一双凤眸迸发出丝丝寒光,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等刘彻从宣室殿出来时,已经是晚上了。

答应了阿娇,今晚会陪她,刘彻加紧脚步往昭阳殿赶去。

昭阳殿内,阿娇向往常一样,拿出笔墨纸砚,开始习字。

而紫鸢就在一旁研磨,突然一阵冷风袭来,屋内的烛光微微摆动,在跳跃的烛光下,阿娇静下来,耐心的一笔一划地写着。

虽说才八月底的天气,晚上还是有些寒意逼人,加上阿娇曾经落过水,比常人更怕冷,没一会儿就觉得有些冷了。

阿娇吩咐紫鸢:“紫鸢,有些凉了,你去帮我把柜中的那叫红色的披风拿来吧。”

“嗯,好嘞。”

紫鸢向里屋的衣柜走去,帮阿娇找阿娇所说的那件红色的披风。

找了许久紫鸢都还没翻到,“去哪儿呢?我记得应该是放在这儿的呀?”

紫鸢不解,上次这件披风拿去洗了,是青衣收的,但是她明明看见青衣放在这儿的,怎么现在就没了呢。

“这是什么?”披风没找到,紫鸢倒是找到了一个小荷包,荷包上还绣着就朵青荷。

等了许久都不见紫鸢回来,阿娇担心紫鸢没找到,向着里屋问:“紫鸢你找到没有啊?”

陷入思考的紫鸢并没有听见阿娇的话,还在柜子面前不停地回忆,她总觉得这个荷包在哪儿见过。

许久都没得到紫鸢的回应,阿娇方向手中的笔墨,不解的向里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