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三世姻缘鬼王妃
17209200000066

第66章 我们的第一个收获

一切都有了计划,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我和黄奎依旧是每天在一起,述说着两者之间一些根本没有什么营养也没有实际意义的话语,现在我们的状态就是在进行着一场已经注定了结局的恋爱。

管卫平依旧在祖祠宗庙的那个工地上帮着忙,安叔看他忙的不亦乐乎,也带着几个徒弟,开始熟悉工地上的一切。笨拙的做着他还不熟悉的考古工作。

老师有一次见到了,还笑呵呵的表扬他,说设么不熟悉流程怎么做顾问之类的话语,眼下之意是鼓励安叔这样做。安叔听了,做的更加起劲了。

所有的人都在忙碌。老师也在为工地的各种琐事泵忙个不停。金胖子依旧领着他的人手,作者一些不需要技术越不需要保密的伙计。

我到不是偷懒,而是在领着黄奎,游走在工地上,指导者工人们的工作,毕竟在图纸上不可能标注的那么清楚,具体的小的方面,还是要发觉以后才能知道下面的真实情况。

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在十几天以后,所有的三个主要的地方的发掘大致已经完整的显露出来。

按照我们的规划和经过上报讨论,包括领导以及我们都觉得应该先让那个巨大的青铜鼎面世,把他从那个不算太深的地方吊出来,对死人显示他的美丽容颜,也是我们不辜负领导们的厚爱,做出的第一个成果,对于那些在一边指手画脚污蔑华夏文明的所谓的专家一个重击。打疼他们的脸。

说实话,现在的社会,别的不多,就是专家泛滥,不管什么事情,都会有自称专家的家伙跳出来,说三道四,把水搅浑,然后从中得到一些微薄的赏赐,至于是不是有愧良心,那就全然不顾了。

不管是老师,还是领导,上至国家,下到民工,只要是知道其中详情的人,都支持这样的安排。

青铜鼎现在已经显露出了全貌,它是被安放在一个结实的台地上的,正圆形,方耳,三只粗大的兽足稳稳的站在那里,支撑着圆滚滚的高大身躯,两只巨大的方耳直竖向上,象征着天圆地方。在他圆溜溜的鼎腹上,许多的花鸟走兽装点其中,这应该就是古籍上所说的当时的物产,稍微靠下的地方,还有着无数的人们生活狩猎祭祀的场景,显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在大鼎的里面,依旧是在四周铸造着精美的花纹和图画,但是,最为珍贵的是,在他的底部,有着一篇錾刻的祭文。

那个地方所使用的文字迥异于所有已知的文字,就是我第一次看到,也是一头的雾水,根本不认识。但我相信,有着黄奎的帮助,我终会有一天把它翻译出来。

铜鼎巨大,分量自然不轻。由于处于以后的考虑,我们没有加大土坑的面积和直径。所以,怎么安全的把它吊出来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随后的还有安放研究的位置,是把他运回市里?还是就地建设。等研究以后再做决定?这个问题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还有人提出,直接晕倒首都,那里会有更好的研究和保护条件。这个建议受到众多人的反对。不是舍不得,而是,这个整体的工程才刚刚开始,一切只是一个开头,提出了这个建议,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挑拨离间。

到了最后,还是古老的华夏智慧起了作用,放一放,现在先建设一个临时的建筑,存放所有的发掘出土的文物,等以后的整个工程结束,有了结论再说其他的。

这个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没有人会公开反对。

于是,一只专业的建设队伍开了进来,开始在原本图纸上没有多大发掘价值的地方,建设一座巨大的有着众多各种房屋的临时钢结构建筑。作为整个工地的库房和研究的地方。当然的,还有研究人员的宿舍。

幸好,这里的面积够大,能够安排的开。于是,群策群力,大部队开进来了,全力开始建设。资金不用发愁,时间不够?用快干水泥,加班加点,一切为了工程让路。

刚过去五天,一座完好的巨大的建筑就出现在了当初开誓师大会的河滩上,这里的河流早已干涸,只是又许多的砂石,不适合更重儿闲置着,现在也算废物利用了。补偿款项的数目让金胖子美的合不拢嘴,至于村里的自来水,早就得到了解决。有着众多的考古人员以及军队的存在,没有水岂不是打某些人的脸?

顺便的,建设房屋的同时,一道临时的简易的但是够结实的隔离带也建好了,把现在已经开工的区域直接的和外界隔离开来,免得使用太多的警戒力量。

在建设这些的同时,铁十五局的工程师们也在紧张的测量者青铜鼎的大小。一边算出他的重量,好做出吊装计划,安全顺利的把他挪移进刚刚建好的新家。

在这些工作进行的同时,央视的一个专门的摄制组开始常驻工地,进行着一部纪录片的拍摄。前期的所有准备也是他们拍摄的素材。

一切具备,不得不说,我们国家真的要认真对待一件事情,那真的是非常简单。

巧妙的安排,顺利的施工,加上大家的努力。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通过验收,包括大鼎移动的临时道路,由于不能够在工地的发掘区域做硬化,所以,领导一声令下,从钢厂运来厚厚的崭新的钢板作为道路的心思路面,为了防滑,还特的在上面焊接了两排钢棍。打磨的没有一点瑕疵。

准备就绪,在有心人的提示下,安叔和管卫平商量出了一个黄道吉日,决定在那个时候,准时开始青铜大鼎的出土工作。

这一次,时间充裕,所以,馆长领衔广发请柬,所有上次没有邀请的领导们都接到了这一次的邀请,光看我们的大市长都只能作为一个司仪存在,你就可以知道来人的身份了。

作为参与其中的我们,虽然也有着自己的自豪感,但是,包括安叔,管卫平,我和黄奎,以及他们的弟子,心思根本不在这一次的盛大仪式上,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两个工地的分支,祖祠宗庙以及神坛社稷之上。

早在几天以前,黄奎就通知我说,时机就要到了,让我做个计划,给我们的私下行动找个合适的时间。

我把安叔和管卫平叫到一起,商量之后,就把时间定在了这次的盛大仪式的当晚。

我们这样做,自然有着他的道理。

第一,虽说东周是一个没落的王朝,但是,还是那句话,王朝就是王朝,再衰落也要比个体强大。何况,在那个时候,正是巫蛊盛行的时候,术法众多,神秘恶毒凶残,谁也不知道里面会有这怎么样的防盗措施,作为一个王朝,能人众多,不可能没有这一方面的安排。

第二,放在这一天,有着它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王朝再强大,总比不过现在,而且,这一天会有这众多的大人物出现在这里,对于过去的王朝是个有力的绝对的压制。别说这事迷信,而是活生生的事实。否则,为什么民间会有盗墓者遇到灵异事件,而考古队没有遇到的怪事呢?那就是王朝的压制。考古队顶多会与一些伤病,大的灵异事件是绝对不可能有的。虽然,是和过去的术法盛衰有关,但是不可否认,现在的大势强大才是主要的原因。

第三,作为我们来说,在这个盛大仪式上,就是强挤进去,也不过是个打酱油的存在。所以,还不如主动要求留守,为自己的实际利益做个方便,也为那些辛苦工作的师兄们争取个机会,毕竟大多数的基础工作都是他们做的。有露脸的机会为什么不给他们呢?我们拿来有什么实际用处?

第四,白天诱饵盛大仪式的举行,人们兴奋过后,会有一段时间的萎靡,正是瞒天过海的好机会,而且,在那天晚上祭祀有了什么大的动静。惊动了村民,也可以说是白天仪式的影响,好蒙混过关。

有了这几点大的原因,自然获得了大家的认同,所有的所需要的物品和工具已经准备妥当,就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我提前找个机会,对老师说出了要求,听说我们不参加那天的盛典,老师猛地抬起头,盯着我,先从我的脸上找到什么可以的地方。

“老师,不用看了。实话说吧,那天我门即使参加了,也是一群打酱油的存在,不如让师兄们去,安叔和管卫平不过是编外人员,值得么?”

“别说其他的,直接说原因。”老师严肃的说道。

“你好记得那一次的狂风暴雨夜么?这一次恐怕也会有,所以,我们先借着这个机会提前消弭隐患,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我们用得到的东西,不过,肯定不会影响考古的目标和文物的安全。”

“什么东西?说清楚,否则你知道的。“

“气运,没落王朝的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