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三世姻缘鬼王妃
17209200000060

第60章 一群疯子

“你们就是一群疯子。”跟着过来的一位业内的专家说道。这位专家也是博物馆里的一位副馆长,是老师以为共事多年的老友。这一次跟着安叔和管卫平过来,也是馆里对于我们这里的重视,听说这里需要他们的协助,觉得老师有什么大动作,所以跟来查看的。没想到,老师对于自己的这位老友,直言不讳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当然也就是我们商量过的东西。

“别说别的,你就说我的想法有没有道理,能不能实现吧。说别的也是枉然。”老师理直气壮地说道,有了哪一套图纸在手做后盾,老司机底气十足。

“你就说,你的依据把。说别的都是废话。没有一定的靠谱的东西,我这里你就过不去。”老专家气呼呼的说道。

“万安古墓是怎么被盗的相比你这个老学究是知道的。这个事情你怎么看?”老师不紧不慢问出了一个问题。

“别扯的那么远,该我知道的我都知道,现在这个做法你到底是怎么想的?直接说,不要绕弯子。”副馆长依旧怒气未消,干脆的问道。

“那个地方按照道理来说,别说我们了,就是当地人都未必知道那里有古墓。盗墓贼是怎么找到那里的呢?”说道这里,老师指指管卫平和安叔。“就是他们的同行,那个盗墓贼里有他们的同行,利用风水玄学里的东西,发现那里只顾以来就是风水宝地,所以,怀疑那个偏僻的地方应该有古墓存在,所以,就有了这件盗墓案。要不是因为别的事情牵涉进来,我们到现在都未必知道。”

老师说的是刚刚发生的一起走私文物的案子,不是从源头破获的,而是,在海关被发现以后,倒追过来的。缉私队得到海关的通报才知道辖区里有古墓被盗,我们作为鉴定单位去了现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因为不太值钱,都被盗墓贼给毁坏了,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所以,我就一直在考虑,我们也能不能按照这个办法和思路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何况这里已经被那些盗墓者给挖的千疮百孔了,要是按照原本的工作流程来做,无疑是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造成一些遗漏的地方。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做个实验呢?要是成功了,也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虽然适用的地方不算广泛,但是用在这里或者相似的地方,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老师一本正经的解说道。

“而且,还有很大的作用,那就是,可以利用这个来寻找一些历史上现在都是在迷雾中的一些名人的最后归宿地,就是不发觉,加以保护也好,免得不知不觉就毁坏在盗墓贼手中。”

副馆长是一个正直的专家,一直反对借由考古之名,无端的发掘一些现在还保存完好的古墓葬,所以,一直是心灰意冷,有人找上门了,也会出力,但是,绝对不会主动去要求发掘某些地方。老师的一番话,让他马上就愣住了,现在还有许多的大名人的墓葬还没有被确定地方,这些墓葬一直是盗墓贼的主要目标,如果,能够预先找到,加以保护,哪怕是有个人没事巡逻一下,就有很大的可能避免盗墓贼的盗掘。

那些盗墓贼也不是傻子,政府已经知道的地方,他们是一般不会去动的,那样做风险太大。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有着太多的墓葬可以下手,没必要一定要往枪口上撞。

“你有多大的把握?”

“现在么,只是一个设想。叫他们两位过来,就是商量一下,看是否可行,还要按照设想打一些探孔作为证据,一旦认为可行,就拿这个作为指导思想进行发掘,那些不太重要的地方,只是几个探孔就可以了。这样的话,会节省一大半的时间和花费。毕竟谦和时间都很宝贵的。”

老师说出了我们商量过的做法,在行家面前,还是拿些真东西是在。

“你有理论基础么?否则,那些什么文化专家,民俗专家可是会骂人的。”副馆长看来已经被说服,开始为这个计划出谋划策,提出了问题。

“理论基础当然有,并且能够支撑这个项目,可以说完全是能够成立的。“

“额,说说。让我也开开眼界。”老专家亟不可待的问道。

“这要从两个方面说起。首先就是古墓所在的位置,也就是当初陵墓的选址。要知道,历代以来,陵墓的选址虽然有着变化,但是变化却并不大,而且还是一脉相承,只是在局部有所增加或者删改,这是我们现在基本可以掌握的,那么既然这样,我们就有了相当充足的理论基础,来找到当初那些属于风水宝地的地方,这样,基本上那里会与古墓葬的存在,大致是不会有所疏漏的。”

说道这里,老师停下来,看看老专家在点头同意,他喝了一口茶水,继续说道。

“第二,这个比较麻烦,但是也并不是无迹可寻,那就是大型陵墓或者说是大型遗址的布局建筑,这个来说,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形制和规格,但是,他们逃脱不了一个大的框架,那就是规制。特别是现在这里,还有一些上古的时候的墓葬,那个时候,人们普遍认为,认识可以复活的,所以,也为以后的葬制中视死如生,打下了基础。我们不了解的大致也就是这一时期以及以前的东西。”

停顿了一下,老师继续说了下去。

“在这里,经过我们这几天的发掘和查找原有的资料,我发现,在周朝,他们更多的注重于或者说是相信死人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复生的,所以到了秦始皇的时候,才有了那么大规模的陵寝。当时,周王朝已经衰落,所以就把崛起的希望寄托在了来生,也就是帝王的复生上,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我这个猜想,东周王陵空跑是一个巨大规模的地下王城,他和地上的现实中的王城使用一张图纸,也就是同样的规制和同样的布局建筑。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以来找不到东周王陵的原因,因为,根本就没有单独的,明显的王陵,而是巨大的地下城池。“

老师说道这里,肯定的说出了自己的推断。让老专家听得目瞪口呆。确实的,在解放以后,包括以前,那么多盗墓或者各次文物普查,都没有发现自从周朝迁都到洛邑以后的任何一座王陵,能够发现的无非是一些贵族墓葬,或者是一些陪葬坑,根本没有一点儿证据显示哪里是一座王陵。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出土了名贵的器物,但是,那也只是猜测,没有确实的证据或者文字来说明。

倒是这里有了大的发现,可是,可惜的是,那些出土的东西大都在国外,就是想做呢一下研究都不太方便,所以,那些人才会大放阙词,否定中国的历史,胡说什么中华文明不过两千年。而且不承认夏商周三代的存在,更不用说三皇五帝了。

这也是,我们这里所发现大禹九鼎以后,上级领导重视的原因。有了大禹九鼎的存在,哪怕只有一只,那就可以说明,夏商周三代的存在,要是上面在有些记述性的文字,恐怕连大禹的存在也会证实的。

老师说完了自己的推断,作为一个久在考古领域的老专家,自然听得出中间的合理性和腿短的成分。已经做了副馆长这么久,在人力物力上不是外行,知道老师的探索,即使证明了不太合适,那也有他的价值,何况用在这里,一个已经千疮百孔的地方,那会节省的更多。

既然做了领导,就要做各方面的考虑,所以,老专家是知道按照老师的做法,对于馆里是有着极大的利益的。包括经济上的和学术上的。

“既然你要理论有理论,还有一些证据,那么,就按照你的想法作罢,需要什么,我回去给你争取,不过,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你要写一份现实的报告和建议书,我拿回去也好交差,我的看法啊,咱们馆里是绝对会支持的,只是那些屎棍子恐怕你的小心一点儿,尽快做出成绩,只要能够支持你的说法就行。其他的你看着办。”

老专家也不含糊,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还自告奋勇的回去说服馆里的领导们,承诺做好后勤工作,并且还提醒老师,小心那些跟着局里一块儿下来得出那些个搅屎棍,尽快做出充足的证据和成绩,堵住他们的一张烂嘴,免得打无谓的嘴仗。

”放心吧,我又不是第一次和他们打交道,知道这么应对他们。只要他们敢出声,我不带犹豫的,直接打脸打回去。“

“你就吹吧,那一次你是顺利胜利的?还不都是险要过关?别小看他们,人家的能力就在一张嘴上,现在就指着那个吃饭呢,想打人家的脸,你还是小心点吧。”

老专家挖苦着告诫了老师一番,直接回去了,连晚饭都没有在我们这里吃,说是要回去给我们找些能够制成的更多证据,一面上面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