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三世姻缘鬼王妃
17209200000141

第141章 游中岳(5)

古时,嵩山名为“外方”,****时称“崇高”。《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祟伯鲧”,“崇高”之名缘结于此。《史记》中记载:“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

古时候,人们称这里为天地之中,万山之祖。作为这里的山神,指点我们来万岁峰,自有他的含义。

我和黄奎开车出了旅社,直接回头去了县城。

万岁峰距离县城还有五六公里,但是这里也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所以,有着公路连接。

远远看到不到一千米高的山峰,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里虽说名气不小,但是,也是游人众多,开发的已经很成熟了,那么应该不会有东西留在那里等着我们,我不由得心里蒙上一层阴影。

这一趟过来,恐怕不是那么好受的。

黄奎却美誉任何反应,只管开车。等到了山脚下,把车停在一处停车场,办好手续,我们就开始登山。

最初的道路是青石铺成的大道,宽阔平整。不用说就是现代人铺的,我们没有在意直接开始出发,转过一个山脚,忽然看到山下居然有一块巨大的石头耸立在那里。

“那是什么?;我忽然意识到了这里的不简单。

“那就是启母石。”黄奎回答道。

“那不就是说启母阙就在这里?”

“是啊,你以为呢?”

“难道我们又要走一次神道?”

“不会的,这里的神道已经消失了。不过也有一些神异。应该不是神道。”黄奎摇摇头说道。

“这是天子御道。”忽然大总管接话说道。

“在不远处就是崇福宫,那是宋代皇家的避暑胜地,脚下就是天子御道。”大总管解释到。

这个时候,我才有了极大的兴趣。

"神道已经湮灭,就代表着启母阙这里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那么空顶叶不会是崇福宫,我们还是上到山顶再说吧。“

大总管只管说话,没有现行,我和黄奎都是身强体壮,有心思在呢,所以顾不得欣赏一路的风景,就是看到崇福宫也是过门不入,直接扬长而去。

等踏上山顶的时候,我们回头看去,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好一方大千气象。

四下搜寻,苦无所得。我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怎么?灰心了?”

“山神也是,有什么居然不说清楚?竟让人猜谜。;

“你不明白啊。这里没有外人,终于可以畅所欲言了。”黄奎得到大总管的提示,坐在了我的身边说道。

“什么?外人?“我本来就感觉到昨晚黄奎的举动不正常,人的很辛苦没有发问,听到他如此说,就直接问道。

“你不清楚啊?大神之所,无处不在。如果没有那个分身,倒还无所谓,有了那个分身,不管是在那里,只要还在他的势力范围,他就无所不知。这就是大神的可怕之处。虽然,整个嵩山不在他的范围,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恐怕是出了这里,他都可以无所不知。否则,我们就不会那么巧的遇到奇。”

黄奎苦笑着说道,听得我大为惊讶。

“你是说,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人家的监视之中?就是我们的行动也是他引导的结果?”

“我很想说不是,但是,很不幸,就是如此。”

“那他让我们到这里来做什么?闹到就是为了让你告诉我真相?你是什么时候察觉的?”

“我也是今天到了这里才有的念头。至于这里么。我告诉你一个秘密,知道么,这里有多高?”

“多高?”

“九百九十九米。一点不多,也一点不少。”

黄奎说道。

“什么?”我没有想到,居然如此神奇。

“神奇把?自古以来就是如此,那个时候,是九百九十九丈,现在是九百九十九米,要知道,九这个数字可是有着他的特殊含义的。”

“你怎么知道那个时候是一丈为单位的?”

“大总管告诉我的,他亲自过来测量过。”黄奎微笑着对我说。

“知道这里的万岁峰的含义么?”

“不是汉武帝那个?”

“那个只是其中的一种,我告诉你一个特殊的。跟我来。“

说着,黄奎领我走到一个石窝子的旁边,指着里面一层层的石皮问道:“知道这是什么么?”

“这是什么?”

“万岁峰的年龄。”

“他的年龄?”我更加惊讶了。

“万岁万岁,说的可不是一万岁,而是长生久视,远古存在的意思。我们所在的空间或者说这个世界,分为太古,远古,上古,中古和现在。太古远古已经不可考证了,只有上古时代还有着神明存在,太室山神就是那个时候诞生的。我们的家族也差不多是那个时代的。而这座山峰却是太古时代就存在的,而且是一直这么高,从未变动过,你说这个万岁的名字如何?“黄奎平静的说道,我却听得万分惊讶。

“天地之中,万山之祖,可不是白叫的,那是有原由的。”

“那我们 ;过来找什么呢?这里又有什么呢?“

“在晋朝的时候,有人在这里发现了三皇文,再往前就不知道了,就是有什么发现,也秘而不宣。谁敢透漏出来,那绝对是万人抢夺,豁出命也要得到的东西。”

“那就没有一个范围?”

“有啊,根据史料,五岳的确定自汉武帝时,那么,绝对和他有关,而且,从他开始,这里的万岁峰之名传遍天下,一直至今。你说呢?”

“那就是说要找到和汉武帝有关的东西?”

“对啊,大总管说了,看山神的意思,是要用这件东西来抵御天谴,那么,记不记得中岳庙里一个名字,配天作镇。那就是说,以地配天,能和老天相匹配的只有大地,那么,在这里。万山之祖这里找到的划定中岳的汉武帝的东西才是正理。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万岁之名的供奉和祭奠,那绝对是一件人间气运至宝,才能抵御天谴。”

黄奎说的轻松,我听起来就头大。这里的地理特殊,大总管连头都不敢露,靠我和黄奎两个人,用凡人的手段,的找到什么时候?

“有了这个好不等于没有?好难啊。”我仰天哀嚎,感觉自己的命苦,居然要到这里寻找那么久远的汉武帝刘彻的东西,还是在荒郊野外。

“莫灰心,走遍山顶,先看看那里异常再说,总归不是这些石头吧?”黄奎安慰我说道。

“那也需说不定呢。”我赌气回答。

“走吧。我的大爷。”黄奎哄着我开始在整个山顶巡视,寻找和别的地发个不一样的东西。但是,失望如影随形,整个山顶都是石头遍布,连个批证的地方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特殊的地方了。

“我记得好想听说过一个什么祭天的东西被发现了,是武则天的?”黄奎忽然问道。

“什么祭天的,那是封禅金简,是在峻极峰那里发现的。武则天封禅嵩山的告天地书的封禅金简。”

“那我们要找的是不是也是这个东西?”

“不会,只有武则天是用金子的,别人用的都是玉的,她是投掷,也就是扔出去,而别人是埋起来的。”我对黄奎说道。

“埋起来的?埋在那里?”

“封禅台下啊。”

“封禅台在那里?”

“我怎么知道?那个时候,封禅是有方士随行修筑的。具体在哪里,过后就封闭埋葬了,怎么会让人知道?”

“封禅台是修筑的?不是本来就有的?”

“哎呀,告诉你吧。封禅是祭告天地的行动,封就是祭天,禅是祭地,合起来叫封禅。封禅有文书的,泥金玉绳封闭,埋于封禅台下。封禅台用五色土修筑而成,象征着五气五德,天子受命,五世其昌。知道么?”好歹我也是考古人员,这些基本的东西,我还是知道的。

“那就对了,跟我来。”黄奎听了,突然叫道。

紧接着拉起坐在石头上的我,就向着一个地方跑去。

当我停下的时候,在一片半死不活的杂草里面看到了一些白色的泥土,顿时就高兴起来,不管是不是,我们已经找到了疑似封禅台的东西,那就挖挖看。

铲掉杂草,地面上漏出的东西让我大为高兴,最起码这里已经不是石头,而是泥土,还明显的可以看出各种的颜色。

东方甲乙木,青色,南方丙丁火,红色,中央戊己土,黄色,西方庚辛金,白色,北方壬葵水,黑色。

不会错了,五方五行五色土,这里应该就是祭坛封禅台的地方,那么,所谓的祭告天地的封禅文书就在附近。

我兴奋地开始在四周查看寻找着,黄奎将喜欢一把把我推开,抡起手中的刚拿出来的工兵铲,开始挖掘,力大无比的他对付这些泥土,非常轻松,我刚要提醒他轻一点,儿,就看到他扔点铲子,蹲下身子,双手在泥土中捧起一样东西。我还没有看到全貌,就知道,就是他,我们要找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