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不败妖孽
17208200000601

第601章 百家之中还有兵家

就稷下学宫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中,能够鹤立鸡群的当然都是力压群雄的人了。比如说“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说的就是邹衍驺奭淳于髡三人;说淳于髡智多善变,词出不穷;说驺奭文心雕龙,而邹衍是因为尽言天事,故曰“谈天衍”。

稷下学宫不乏能言善辩之人,也不乏真材实料之人,但是像邹衍这般于无声处听惊雷,纯粹以想象着书立说,并且还引起整个天下为之疯狂的,甚至连后世都深受其害的人,也就他一个“谈天衍”了!

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天是自然之天,还是神秘之天?上天有意志否???????

这些诸子百家都在思考的问题,邹衍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邹衍认为天地在时间上是有始的,但是在空间上却是无垠的,也就是他那着名的【有始无垠】说。

邹衍“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幽冥不可考而系也。”他甚至认为世人不知天地之宏,自古以来秉持的中国即天下的观念是错的。邹衍认为大家认为的这个天下,也就是现在的这个中国,只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并且还是一小部分,准确的说是81分之一!

邹衍将中国命名为“赤县神州”,这其中又包括九个州,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九州”,其实却只是“小九州”,而不是“大九州”。中国,也就是“赤县神州”,再加上另外的八个大州,再乘以九,才是真正的天下。大家现在不知道大九州的存在,是因为去不了看不到,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大九州不存在。

而蛮荒心通过终于的影像,给不败说明白这些事情,应该也是有他的目的的。不败嘴上没说,其实心里却是在翻江倒海:凡俗界、神界、妖界、天仙界,再加上这个蛮荒心的世界,再加上不败现在还不知道的世界,难道这个所谓的“天下”,真的是“大九州”吗?

在不败的面前,百家争鸣越来越真实,却也越来越血腥了。除了淳于髡的长袖善舞和孟子的木讷难堪,再加上邹衍的驴粪蛋子外面光,等等等等,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个专门研究战争打仗的兵家!

乐毅跟其他的诸子百家一般,也是年少聪明,但是他喜好的不是舌战,而是真刀真枪沙场血战的兵法!

燕昭王时期,燕国大乱而被齐国乘机战败,所以燕昭王非常怨恨齐国,不曾一天忘记向齐国报仇雪恨。但是燕国是个弱小的国家,地处偏远,国力是不能克敌制胜的。于是燕昭王就降抑自己的身分,礼贤下士,满心奢望报仇雪恨强国灭齐。

这个时候,乐毅为魏昭王出使到了燕国,燕王知道乐毅有本事,就以宾客的礼节接待他。乐毅推辞谦让,后来终于向燕昭王敬献了礼物表示愿意献身做臣下。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亚卿,让他开始谋划伐齐灭齐之法。

但是当时的齐国很是强大,在南边,齐愍王刚刚在重丘战胜了楚国宰相唐眛;在西边,齐国在观津打垮了魏国和赵国,随即又联合韩、赵、魏三国攻打秦国,还曾帮助赵国灭掉中山国,又击破了宋国,扩展了一千多里地的领土。

在这种形势下,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愍王自尊自大很是骄横,齐国的百姓已经不能忍受他的****了。于是,乐毅就认为攻打齐国的机会来了,他对燕昭王说道:“齐国有着着霸国的基业,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可不能轻易地单独攻打它。若一定要攻打它,那就要联合赵国以及楚国、魏国一起攻击它。”

于是燕昭王派乐毅去与赵惠文王结盟立约,另派别人去联合楚国、魏国,又让赵国以攻打齐国的好处去诱劝秦国。由于诸侯们认为齐愍王骄横暴虐对各国也是个祸害,都争着跟燕国联合共同讨伐齐国。

在乐毅的统筹安排下,燕昭王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派乐毅担任上将军,赵惠文王也把相国大印授给了乐毅。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

齐愍王闻报,亲率齐军主力迎于济水之西。两军相遇,乐毅亲临前敌,率五国联军向齐军发起猛攻。齐愍王大败,率残军逃回齐国都城临淄。乐毅遣还远道参战的各诸侯军队,力排众议亲率燕军直捣临淄,争取一举灭齐。

燕国军队在乐毅指挥下单独追击败逃之敌,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齐愍王见临淄孤城难守,就逃跑到莒邑并据城固守。乐毅单独留下来带兵巡行占领的地方,齐国各城邑都据城坚守不肯投降。乐毅集中力量攻击临淄,拿下临淄后,把齐国的珍宝财物以及宗庙祭祀的器物全部夺取过来并把它们运到燕国去。

燕昭王大喜,亲自赶到济水岸上慰劳军队,奖赏并用酒肉犒劳军队将士,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昌国君。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而让乐毅继续带兵进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

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国,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收服。燕国因为乐毅,前所未有的强盛起来。但是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

所以乐毅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齐国的固有文化,优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

但是很可惜的是,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了,太子乐资即位,称燕惠王。燕惠王从做太子的时候,就对乐毅很是不满,所以等他即位后,齐国的田单就利用他与乐毅有矛盾,对燕国开始施行反间计。

田单造谣说:“齐国城邑没有攻下的仅只两个城邑罢了。而所以不及早拿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乐毅与燕国新即位的国君有怨仇,乐毅断断续续用兵故意拖延时间姑且留在齐国,准备在齐国称王。齐国所担忧的,只怕别的将领来。”

燕惠王本来就不满乐毅,再受到齐国反间计的挑拨,立刻派骑劫代替乐毅任将领。乐毅心里明白燕惠王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怀好意的,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投降了赵国。赵国把观津这个地方封给乐毅,封号叫望诸君。

齐国田单后来与骑劫交战,设置骗局用计谋迷惑燕军,终于在即墨城下把骑劫的军队打得大败,接着辗转战斗追逐燕军,向北直追到黄河边上,收复了齐国的全部城邑,并且把齐襄王从莒邑迎回都城临淄。

燕惠王很后悔派骑劫代替乐毅,致使燕军惨败损兵折将丧失了占领的齐国土地;可是又怨恨乐毅投降赵国,恐怕赵国任用乐毅乘着燕国兵败疲困之机攻打燕国。

于是燕惠王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同时向他道歉说:“先王把整个燕国都委托给了将军,将军为燕国战败齐国,替先王报了深仇大恨,天下人没有不震动的,我哪里有一天敢忘记将军的功劳呢!正遇上先王辞世,我本人初即位,是左右人耽误了我。我所以派骑劫代替将军,是因为将军长年在外,风餐露宿,因此召回将军暂且休整一下,也好共商朝政大计。不想将军误听传言,认为跟我有不融洽的地方,就抛弃了燕国而归附赵国。将军为自己打算那是可以的,可是又怎么对得住先王待将军的一片深情厚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