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不败妖孽
17208200000494

第494章 英雄不问出身处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而阿彩姑娘在哪里都很放得开,因此大家很快就谈到了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徐渭。

徐渭不是在不败找过来之前,就去了北京嘛,虽然阿彩姑娘没能碰上徐渭,很是懊恼,但是人家徐渭却很知足,因为这老头在北京遇上了一个忘年知交,辽东铁骑的大将军李如松!

李如松这时候虽然已经二十有七了,并且也也就是久经沙场的总兵老将了,但是跟这个叫徐渭的老头只说了一个战例,顿时就被这个糟老头子所折服了,立刻就引以为师要终生听其教诲。

什么叫知己?同样一件事情,一个人是这么说的或者是那么做的,而另一个人却有完全不同的见解和方法,这应该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的路数啊;但是这个被教训的人一听就懂,还说教训他的那人一语中的;更关键的是这并不是在讨好,而是在探讨!

一个懂行的人最喜欢碰上一个比他更懂行的人,而那个更懂行的人也喜欢有人懂得他更懂行,懂行的愿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更懂行的人也喜诲人不倦乐此不疲,这就叫良师益友,也叫人生知己,如果两人年纪差距很大,那也可以叫忘年知己,或者是忘年交。

这李如松是不知道啊,这徐渭虽然是一介文人,但是他在胡宗宪帐下效力多年,所做的事情是:一切疏计,皆出其手,以奇计大破倭寇。

整个大明天下,又有谁知道,戚继光在台州大捷中一战功成,升任都指挥使,开始被人称为民族英雄,抗倭名将。但是在这一切光辉的下面,在戚继光决胜千里的背后,隐藏着一个运筹帷幄的徐渭徐文长!

李如松后来在朝鲜,曾经很庄重地告诉高丽国王李日公,他的制胜法宝其实就是名将戚继光所写那本《纪效新书》,书中总结了其当年与倭寇作战十余年之经验,专克日军,虽看似不起眼,却极难领会,要妥善运用,未经长期实践,断不可为。

于是那高丽皇帝李日公就很好奇地问道:“既然如此,您老又不是戚继光戚大帅,你又怎能熟知这本书中的兵法的呢?我可是听说这普天之下,除了戚大帅没人有这本事啊。”

李如松很是得以的笑了:“其实就是戚大帅他老人家对这本书也不是很懂,他只是作者罢了。这本书真正懂行的人,是我的老师!我之所以能熟悉其中兵法,并非此书所赐,而是我的老师教授于我的。”

那李日光很是敬畏的问道:“请问李大帅,您老的这位师父是——?”

李如松向着南方昂起了头,遥空拱手很是恭敬的说道:“四十多年前,师父他老人家曾与戚继光并肩作战,一同战斗驱除倭寇保家卫国。”

李日光不敢再问了,心里却忍不住想道,“与戚大帅并肩作战,是俞大猷大帅?是胡宗宪胡大帅?不会是戚大帅的老婆王夫人吧?”他是彻底懵了。

一说到徐渭,李如松立刻就来了劲了,这叫一个滔滔不绝啊,直到他老爹李成梁“提醒”他,这才知道收敛。而这时候饭点也到了,不败被李家众人众星捧月一般拥进了主客厅。大家都这么熟了,再喝点酒,这话匣子就打的更开了。

而李家这些人都是军人,都是将军,他们能谈什么呀,也不能跟人家不风流一样吹拉弹唱无所不通啊,说来说去,也就是战场是那些事,战场上那些人,还有与战争有关的事以及与战争有关的人。就在这些爷们的交谈中,不败还真就注意到了一个小人物的存在。

在当时的东北地区,最主要的军事力量,就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部队。他利用女真各部落之间以及和其他民族部落之间的矛盾纵横捭阖,以控制局势。就在去年,明朝建州右卫指挥使王杲公开叛变大明朝,于是就被李成梁给诛杀了。

王杲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儿子阿台章京却得以逃脱,回到了他的老家古勒寨。不败感兴趣的不是这个王杲,也不是这个阿台章京,而是这个阿台章京的外甥,也就是这个王杲的外孙——努尔哈赤。

但是努尔哈赤的外祖父虽然被李成梁给灭了,可他的爷爷觉昌安却在亲家被李成梁杀死以后,带着儿子塔克世,也就是努尔哈赤的老爹,一起背叛了亲家,做了明军的向导。努尔哈赤这时候才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也跟着成了大明朝的一个马前卒的马前卒,炮灰的炮灰。

不败之所以看中这个小伙子,不是因为这努尔哈赤的奴隶的奴隶的身份,而是因为阿彩姑娘的未卜先知!

八年后,王杲之子阿台图报父仇,东山再起屡掠边境,李成梁不得已,只能再率大军出击,取阿台的古勒寨及其同党阿海的莽子寨,杀阿台。但是这些都不是事,关键是在战乱之中,觉昌安、塔克世俩父子因为再次为明军向导,当时正在敌寨里面劝降,竟然被明兵不问三七二十一的给误杀了。

噩耗传来,年方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本想起兵索报父仇,但势孤力单,深知自己根本无法与拥兵百万的大明“天皇帝”交锋。于是无可奈何之下,努尔哈赤就委曲求全的找到建州左卫图伦城主尼堪外兰,指责其唆使明兵杀害父、祖,奏请明臣给自己主持公道。

但是万万想不到的是,努尔哈赤的这一个小小的要求,赫然也惹恼了骄横跋扈的明朝边将,被视为无理取闹,很气氛的一口拒绝了。这还不要紧,更要命的是这些明朝边将还宣称要在甲板筑城,认命尼堪外兰为“满洲国主”,让尼堪外兰威望大升,当地人都相信他,都想着抱着尼堪外兰的大腿以求庇护。

这下可真坑了爹了,本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努尔哈赤,因为这些明朝边将拉偏帐的原因,不但这仇报不了了,这会儿连自己的小命都保不住了。因为就连努尔哈赤的亲族子弟,也在明朝边将的逼迫下“对神立誓”,欲杀努尔哈赤,也好提头归附尼堪外兰。

很是顺理成章的是,尼堪外兰得理不让人,还想乘机逼努尔哈赤“往附”,俨然就以建州国君自居了。努尔哈赤没办法,就和他的弟弟舒尔哈齐被迫逃走了。

努尔哈赤置之死地而后生,在逃亡途中遇到额亦都等人拥戴,随后用祖、父所遗的十三副甲胄起兵,拉了一支队伍。努尔哈赤刚刚开始的时候还不敢直接对付明朝,他说我的祖、父死的过错,都是因为尼堪外兰,我就攻打尼堪外兰。

后来这努尔哈赤就真的尼堪外兰给打败了,杀了;然后就顺风顺水的开始了常年征战的戎马生涯。计划不如变化,因为这努尔哈赤的英雄本色,女真人竟然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但是说到根上,明朝并不是被谁给打败了,而是自己作自己,硬生生自己作死的,还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啊。明朝不是没有能人,南有戚家军,北有辽东铁骑。这赫赫战功的李氏一脉,完全不输与那杨家将呼家将这将那将的,完全就是大明朝的李家将。

不说李如松参加了万历三大征的前两征,也不说后来的毛文龙袁承志郑成功他们,即便是明朝用人海战术,也能把女真碾死了,但是你非得要自杀就怨不得老天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