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不败妖孽
17208200000490

第490章 众人皆醉我独醒

但是不风流的情况跟不怪完全不同,他虽然在圣人这方面没法跟不怪比,但是我们的不风流却在其他方面奇峰突起了。就综合评分的话,不风流真的就是高人一等更胜一筹,比不怪还犹有过之!

不怪一世英雄,谁成想自己过失后,不但子孙个个不肖,一众子弟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大多无德无才,即便有名也大多都是东林党的那些臭名;可不风流却恰恰相反,虽然没有扬名于世的儿子孙子,手底下雕琢出来的那些弟子们,却真是一个赛一个的厉害出彩啊!

唐寅唐伯虎跟那登天梯除了何心隐之外,还生有一女。不败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这个小侄女的信息,得知她嫁给了大书法家王宠的儿子。看到朋友的后代生活幸福,不败也就放心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就连一直都对政治很不感冒的不败,为了追寻不风流的那些弟子,也不得不顺便了解了一下大明朝当今的政治。

不败没法不接触啊,一是因为最不喜欢玩政治的不怪,手下的万千弟子却最喜欢玩政治,他们不管是在朝的,还是在野的,都对政治情有独钟生死不弃。二是因为张居正的存在,这个人的功过是非暂且不说,他确实是让大明朝赫然呈现出了一番帝国中兴的的势头,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自古以来改革家多如牛毛,推行改革的国家和朝代,也如过江之鲫一般,但是真正成功的,却直如凤毛麟角一般稀缺。而张居正就是众多的改革家之一,并且他这个改革家,还是所有的改革家当中,最会做事最会推行的一个,当然也就是受到阻力最小最少的一个。

张居正的改革内容不多,其一就是推行章奏“考成法”。这个所谓的“考成法”,是针对官僚作风和文牍主义而提出的,意在“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提高朝廷机构的办事效率的具体实施方法。

按照考成法的要求,事必专任,立限完成;层层监督,各负其责。因为这个“考成法”的神奇,当时的明神宗还对之称颂道:“事不考成,何由底绩。 ”

因为神宗此时年幼,对祖制还不十分明白,不晓得张居正这个改革中的利害关系,等他意识到张居正的权力过大,“几乎震主”的时候,却已经一切都晚了。

张居正改革的第二个方面是经济方面,民以食为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钱能使鬼推磨嘛!张居正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一是清丈全国田亩;二是推广“一条鞭法”。

说起来,这个经济改革才是万历初年,整个社会改革的中心环节,并且也是张居正的改革中,最有意义和成绩最显着的一环。

清丈田亩,又称“清丈田粮”,目的是为了纠正田制混乱,为了改变有田者不交纳税粮、无田者苦于赔纳的怪现象,使田亩与税粮挂钩。由于明神宗态度明确,张居正指导得力,坚决排除阻力,试点工作进行得颇为顺利。

神宗与张居正因势利导,趁热打铁,立即通行全国清丈。然后顺势推广“一条鞭法”,将经济改革的这一出重头戏也演活了。但是这些改革什么的事情,都是张居正在忙活,朱翊钧亲政后,最喜欢干的事情,还是老朱家的子孙最喜欢干的事情——打仗!

大明朝从开朝到灭亡,正常的没几朝没几个皇帝,最不缺的就是妖孽奇葩,而这万历朝也是奇葩之一。万历帝朱翊钧有嘉靖之志,却无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本事,当朝的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门户之争盛极一时,互相倾轧鸡飞狗跳,真真的热闹非凡呀。

在这些林立的党派之中,有东林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等等等等,名目众多牛鬼蛇神什么都有。但是不风流为了巡视不怪和不风流这两个好朋友的弟子后人,很是不能置信的发现,这些党派的骨干,要么就是不怪的弟子,要么就是不风流的手下!

不败领着阿彩姑娘穿梭在这乌烟瘴气的党派纷争之中,很是不好意思,心说自己这两个朋友要是知道这些事情,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好在我只有一个弟子,并且我这弟子无剑又是个江湖草莽,人又远在辽东,应该不会这么不堪吧。

但是不败还真不敢把这话说给阿彩姑娘听,他对那无剑的人品确实是很有把握,但是对无剑的子孙后代,可就不敢打这个包票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不败都忍不住想立刻下辽东去看看了,他是真不放心啊。

可就在不败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时候,一个传奇人物的出现,揪住了不败的心,勾住了阿彩姑娘的兴趣,稳稳地拴住了两人的腿,瞪大了两个人的眼珠子。

这个人也是不风流的其中一个弟子,但是这奇人出淤泥而不染,正中了不风流的那一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意境,真的是一个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物啊。此人名叫田水月,其人其事真不愧为奇人奇事——

传说有一天,张三李四拜访这个田水月,张三暗将田水月拉到一边偷偷地说道:“水月兄,今日你若能令李四‘呱呱呱’的叫三声,我请你吃大餐,你想吃什么我都请。”

田水月听后很是轻蔑的笑了:“此事极易。”

然后,田水月将张三李四带到一片西瓜地中,手指瓜田对李四说:“李兄啊,你看这一片葫芦长的多好啊。”李四很纳闷的纠正道:“水月兄啊,这明明是瓜,你怎么说是葫芦呢?”

田水月很坚决的说道:“是葫芦。”

李四道:“是瓜。”

田水月:“葫芦!”

李四:“瓜!!”

田水月:“葫芦,葫芦,葫芦!”

李四:“瓜,瓜,瓜!”

又有这么一天,田水月在街上遇见一个卖缸的,问一斤卖几文。卖缸的见他外行,就随口答说“百文一斤”。于是田水月就叫他扛着大缸,跟了他走了许多路,到得家里,他进去拿出铁锤和秤来,说“我只要秤二斤就够了。”卖缸的气的没着没落的,只好又扛了回去。

传说还有更好玩的,说是田水月曾经在桥边看见一个乡下人挑着一担粪走来,于是他就上前说道:“这桥上挑了不好走,我帮你抬过去罢。”那乡下人见田水月是斯文人,就不敢劳他,但是田水月一定要帮忙,没办法,两人就把一只粪桶抬过桥去了。

但是这坏的冒泡的田水月随后就对人家那乡下人说了:“哎呀,我腰闪了,那一桶实在是不能帮你再抬了,请你自己设法罢。”

我去,这下好了,一桶这边一桶那边,并且这两桶可都是粪啊!我抱过去?还是抱回来?!苍天呐,这下可真坑了爹了??????

更好玩的是曾经有一个人,专程来找这个远近闻名的第一聪明人田水月,说他的女儿喜欢站在门口,屡戒不听,问他有没有什好法子。没想到田水月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并说只要花三文钱,便可替他矫正这个女儿的坏脾气。

那父亲很高兴,立刻就拿出了三文钱交给田水月,领他去给自己的女儿治病。却见这天下第一聪明人,去买了一文钱的豆腐和两文钱的酱油,托在两只手上,赤着背,从那女儿站立的门外走过。

可正当这田水月走到那女孩前面的时候,故意把肚皮一瘪使得自己的裤子掉了下来,于是他便嚷着说,“啊呀啊呀,救命啊,我的裤子掉了!大姑娘,我的两只手不得空,请你替我系一系吧。”

于是,那姑娘飞快的跑进屋里去,以后再也不敢站在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