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不败妖孽
17208200000438

第438章 乘风驾景飞上了天

大家都说王阳明内圣外王,而这内圣外王一词就出自《庄子?天下篇》。意思就是说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关于这个【伪】字,在庄子看来,他认为真正的生活就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人们压根就不需要去教导什么,规定什么,而应该是要去掉什么,忘掉什么,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

既然如此,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等等等等的什么玩意吗?而这些宣传、教化、劝导,才是庄子认为的人性中的“伪”,所以要摒弃它。

在庄子看来,不滞就是于自然无所违。人们不凝滞于任何思想、利益等任何事物,才有可能达到圣人不凝滞于物的境界。

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限的生命去极端的追求无穷的知识、利益,而忽略身边一切的美好这是滞碍郁滞的。庄子认为只有不滞于不滞,才可乘物以游心,而不被任何思想,利益所奴役,所累,才是全生。

相比于先秦七贤的其他人,也就是老子、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子、荀子五人,不败其实对庄子的了解最深。所以对于鞭子老头刚刚的那个观点,在不败看来,事情应该恰恰正好相反!

不败脑中的电闪雷鸣已毕,当他抬起头来看向鞭子老头的时候,已经可以胸有成竹的侃侃而谈了:“孟子有这【五百年必有圣人出】一言,就足以证明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高度了。但是那个真正超越了自己圣人老师的学生,不是别人,正是你最最看不上的,我们的庄子!”

不败的思绪如同火山爆发一般,将自己厚积薄发的感悟,源源不绝的对鞭子老头飞流直下三千尺起来:庄子,我们中国空前绝后的思想大侠,其境界正如他的逍遥游一样——“化为五色黄金丸,乘风驾景飞上天。飞上天,逍遥游。”

在不败看来,庄子不但没有将老子的道家学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而是更厉害,直接厉害到更上层楼一骑绝尘了!真正超凡脱俗的庄子,其思潮一飞冲天突破了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瓶颈局限,直接把道家的思想给化进了天下人的血脉里面。

中国人对道教的接纳融合,远远的,远远的,远远的超越了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思想,所有的流派,所有的意识形态,所以的宗教组织,所有的想让人们接纳的任何一样东东!

道教在中国人的影响,不用多少本书名为《圣经》或者是什么的小册子的宣传,不用剃光头留胡子等等等等的行为方式的控制,更不用跪拜和自残的自证甚至是鲜血和生命的奉献,却达到了他们所有人的终极梦想!

道教来了,它轻轻地来了,带着一点色彩,带着一点温度,还带着一丝丝的味道;它渲染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外在,展现了所有炎黄子孙的胸怀,散发出这块神奇土地上的黄种人的独特感觉。

道教如风,春风拂面天天拂面;道教如雨,点点滴滴润物无声;道教如光,昼夜交替时刻不离;道教如气,呼进呼出里外包裹。

它自然而然的到了,自然而然的进来,自然而然的住下,自然而然的融化,自然而然的发散,自然而然的传承;不论风吹雨打,不论更朝换代,不论喜欢讨厌,不论谩骂推崇——反正道教因为庄子的原因,早就融化在中国人的血脉里面,骨子里面了。

世人皆斥鴳,庄子化鲲鹏;而彼且奚适,小大两不知。

我等凡夫俗子,又有谁能理解圣人庄子,其逍遥游之分毫呢?别说还理解,我们就连接近这样的圣人,应该都会觉得望洋兴叹遥不可及吧。

但是对庄子已经研究的很是深入的不败,却知道即便是庄子,也不是生来就是圣人,一下生就化鹏的。圣人庄子的思想高度,也是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这其中最典型例子的就是庄子的与时俱化,也可以说成是与时俱进。

话说庄子有一天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树长得很美很高大,枝叶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树旁却不伐它。庄子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伐木者回答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结果却得以终其天年了。”

然后,庄子领着众弟子出了山,来到县邑住在了老朋友的家里。老朋友见到庄子来很高兴,立刻就吩咐下人准备酒肉。童仆打算杀一只鹅,于是就请示庄子的那个朋友道:“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只?”

庄子那朋友想也没想就说道:“杀那只不会叫的。”

第二天,弟子就向庄子请教了:“昨天山里的那棵树,是因为不成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可昨天我们吃的那只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死了,先生您将在成材与不成材这两者间,处于哪一边呢?”

庄子笑着说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成材与不成材之间,似乎是合适的位置,其实不然,所以还是免不了遭到祸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美誉,也没有毁辱,时而为龙,时而为蛇,随时势而变化,而不肯专为一物此为与时俱化也!”

庄子把道家思想完全融化进了天下人的血脉里面,如此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我们在他的一个小故事当中,也可以略微的窥其一斑一下——

庄周曾经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截止到庄周梦蝶为止,其实他应该就已经领悟到将自家这道教的思维,如何融入进天下人血脉里面的方法了。而等庄子到了他【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时期,他的境界已经无法让人企及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真正达到自己所说的自由自在的境界,“无己”、“无功”、“无名”——圣人无名!

在我们看来,道家思想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岂不知有一样只属于中国的基因,已经我们华夏子孙的血脉特色。我们以为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思想,早就烟消云散虚无缥缈了,岂不知这股烟尘一直伴在我们左右,甚至已经影响到全球了!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停!”

辫子老头正在那里拽文,被不败断然喊停了,“我们还是继续咱们刚刚那话题吧,我还很好奇呢,孔子之后500年的圣人,究竟是哪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