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不败妖孽
17208200000339

第339章 恶狼都是养成的

江彬的胃口很大,他已经慢慢的不能满足与只要皇帝的钱了,他还想要皇帝的命,甚至是皇帝的江山!

为此,江彬早就跟那神兽九羽设定了圈套,准备借此出征的机会除掉朱厚照。而对于这一切,朱厚照还蒙在鼓里,在他的眼里,江彬还是一个十分可靠听话的人。没办法,小朱同学说到底,也还只是一个不到三十岁,很是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啊。

朱厚照这辈子也算是多姿多彩,短短的十几年,他就遇上了多次谋反,刘瑾(存在争议)、朱寘鐇、还有最近的这个朱宸濠,等等等等。但是或许是上天保佑吧,这些谋反竟连小朱同学的一根汗毛都没有伤到,但是这一次就不同了,致命的威胁就来自他的身边,家贼难防啊。

阴谋的黑手正慢慢地伸向毫无察觉的朱厚照,远在千里之外的王守仁虽然没在当场,甚至一点信息都没人给他透露,却比任何一个人都看的透彻!当江彬看到不怪那封要命的奏折时,他那自以为聪明绝顶、运筹帷幄的脑袋差点当场炸开了,因为他感觉自己的这点小心眼,仿佛一下子大白于天下了一样。

不怪大侠这一封让江彬寒毛直竖的奏折比较长,但是意思却很明确,精选内容如下:

“先于沿途伏有奸党,期为博浪、荆轲之谋。”

“诚恐潜布之徒,乘隙窃发,或有意外之虞,臣死有遗憾矣!”

······

其实这封奏折小朱同学也看了,但是他习惯性的同样没有加以理会。但是王守仁这份奏折上的每一个字,在江彬看来,却好像就是在明里暗里的说他自己一样,于是江彬决定拿王守仁开刀了。

其实王守仁写的这份奏折,并非针对性的指向江彬,他说的主要是朱宸濠的余党以及他们的阴谋。王守仁现在还真搞不清楚,那神兽九羽的阴谋是什么,更不知道这阴谋里面还有他江彬的一份,所以他这封奏折真的不是影射看奏折的这个人的。但是什么叫歪打正着,什么叫无巧不成书,这就是。

虽然王守仁先生表面看起来像个二愣子,实际上不但精通兵法,还擅长权谋。他很会做人,在官场也算是个老油条了,经常和人称兄道弟,他和兵部尚书王琼(此时即将调任吏部尚书)的关系一直很好。也就是说这个不怪大侠的群众基础,那也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了,内阁中也有一个人不喜欢他——那就是文官集团的首领,杨廷和。不过这似乎也无关紧要,因为王守仁王大人只想为国为民,究竟是不是在朝廷的核心里面,是不是在权力中枢当中,他真的无所谓,甚至还有点敬鬼神而远之的意思。

但是不管不怪乐意不乐意,继朱宸濠之后,江彬已经挺身而出成为了王守仁最大的新敌人。事实证明,这江彬跟朱宸濠联合起来,确实是一个更可怕的对手。

江彬想整王守仁,于是就冥思苦想到了一个很恶心人的方法。江彬在等待一个机会,他要像猫捉老鼠一样,先慢慢整治王守仁,然后再除掉他,而这个机会很快就出现了。

正德十四年九月,王守仁再次上奏,这次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能够将朱宸濠送到南京,在那里举行献俘仪式。王守仁的这个意见看似简单,背后却隐藏着极为深远的考虑。

按照小朱同学的计划,本来是要到南昌与朱宸濠作战的。可朱宸濠现在已经被捕了,他却不想就此罢休,他准备就这么一路走下去,搞个轰轰烈烈的武装游行。

但是朱宸濠都被抓了,还能打谁呢?江彬的主意是:“把他放回鄱阳湖,陛下再抓一次!”

把造反的人放了再抓,这么缺心眼的主意都能想出来,这个出主意的人也算是坏得只剩渣了。可朱厚照竟然十分高兴,他真就同意了江彬的提议。

其实江彬的这个建议十分的阴毒,其中包含着很多不可告人的目的。一旦皇帝和这十万大军进入了江西,以江西战后的混乱局面,其给养必然无法供应。养兵要管饭,没饭吃了就会去抢,到那时,江西的局势必然再次混乱不堪。而最为混乱的时候,神兽九羽的最好时机,也就来了。

小朱同学的这个处理意见,很快就传到了不怪的耳朵里,他惊呆了。王守仁很清楚,这个方案极其凶险,如果照此执行,一场新的浩劫必然兴起,那些好不容易躲过战乱,生存下来的无辜百姓,说不定还是逃不过死亡的命运。

可是怎么办呢?江彬的命令就是皇帝的命令,你能和皇帝讲道理吗?不怪似乎再次走到了穷途末路,在初露寒意的秋夜,孤灯之下,大明朝最聪明的人又开始了他紧张的思索。

大军就要来了,局势眼看无法控制,时间所剩无几,不怪必须尽快想出办法,必须想出办法!但这次,不怪的智慧似乎没有任何用处,他冥思苦想了一夜,也没有想出任何的方法。看来只剩下那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了,这也是他唯一的选择——抗命。

而违抗圣命者,大逆!

不怪很清楚这一点,但他依然决定这样做,以此来换取那些无辜百姓的生命。因此不怪大侠不能再等待了,他决定带上朱宸濠立刻去南京,绝不能让皇帝带着大军进入江西一步!

不怪计议一定,立刻带领随从,押解着朱宸濠,向着自己未知的命运踏出了第一步。但他很快就发现,即使自己抗命离开了江西,主动去南京上交朱宸濠了,竟然也不一定就能够保全江西百姓——万一那帮孙子不依不饶,朱宸濠到手之后还是要去江西闹事,那该怎么办?

答案是没办法。可没办法的王守仁也只能继续往前走,然而他刚走到半路,却意外得到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消息:皇帝陛下派出了一支先遣队,日夜兼程向江西进发,已经抵达杭州。聪明人随时都在寻找机会,甚至是在制造机会,即便是稍纵即逝的机会,他们也会一把抓住!

其实王守仁得到的这个消息和他关系并不大,或者说是直接就没关系!管它什么先遣队、游击队,不怪大侠到了南京以后把人一交,回家往床上一躺,要杀要剐看着办就好了,管其他干嘛?

当王守仁听见这个先遣队负责人的名字的时候,他眼前一亮立刻改变了主意。不怪决定拐个弯去见一见这个人,而就是这个关键的决定,不但最终挽救了他,还挽救了无数的无辜百姓。

这个先遣队的负责人可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张永。这个人虽然是个太监,却是个很特殊的太监。他虽然经常干点坏事,不能算是个好人,却也讲道理、通情理。十年前,这个叫张永的太监,还和杨一清通力合作,除掉了刘瑾。

正是基于张永的这些优良表现,王守仁相信他还是一个有良心的人,就希望能够争取这个人。毕竟,王大人现在已经没有别的指望了。

两人落座后,张永漫不经心地问不怪:“王巡抚这么忙,来我这里干什么呀?”

王守仁并不在意对方的冷淡态度,他用十分诚恳的语气说出了发自肺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