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不败妖孽
17208200000320

第320章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但是在不怪才怪这个浩然宗的眼里,这些邪魔外道的区分标准,却不是这样的。浩然宗看待事物的重心是天地,区别好坏的标准是大道通天。

而鬼来瞧和白马张三,其实就是普通人口中的真正妖孽,但是在凡人眼里,是没法看穿他们的伪装的。浩然宗虽然能看穿这些妖孽的本质,但是对浩然宗来说,这些妖孽不但不是该立刻消灭的害虫,还是可以当朋友的益虫!

当初为了让大家尽快的汇聚到不败大旗之下,这白马张三就已经出现的很突兀了,所以这鬼来瞧的出现,王守仁就只能借用伍文定等人的介绍了。但是这两个非人类终究是妖孽,是不能跟凡人长期呆在一块的。即便凡人识不破他们,跟它们待时间长了,对身体也没好处。

所以大道通天的浩然宗王守仁,就借机把这两人都给打发回家了,反正他们的忙也都帮完了,以后的事情也用不着他们了。并且就因为王大人的这次插手,鬼来瞧和白马张三的消失,也没有引起多少人多少惊讶。有王大人的帮助和允许,凭空消失两个小人物,有必要那么大惊小怪吗?

为了转移老百姓的视线,王大人还专门派人四处散播传说,说当那神兽九羽听到南昌失守的消息的时候,当时差点晕倒,在急火攻心之下,这才立刻下令回师进攻南昌的。

而在这关键时刻,刘养正和李士实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他们异口同声地表示反对,并提出了一个更佳的方案——不理会南昌,死攻安庆,或者直取南京!两人建议的这条路虽然未必行得通,却是宁王集团当时最佳的选择。

如果神兽九羽采纳了刘养正和李士实的这个方案,就算他最后当不成皇帝,起码也会把闹腾的时间拖得长一点的。可惜他的敌人是不怪才怪,作为不怪才怪的敌人,向来都是要按照不怪的计划走的。

正德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宁王朱宸濠率军自安庆撤退,准备回师收复南昌。当反叛大军抵达鄱阳湖西边的黄家渡的时候,王守仁却也已经带领着平叛大军与之相对而行,两支军队正好在这个中点处,碰了个正着。

神兽九羽的反叛大军气势汹汹的来了,王守仁这边的县官巡抚们都慌了手脚,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部队有几把刷子,别人不知道,他们这些自己人却是心知肚明啊。就眼下王守仁召集起来的这一群乌合之众,根本就不是宁王集团那些能攻城略地的“正规军”的对手!

于是很多人就纷纷建议王司令拒城固守,并且大家伙也愿意挑土垒石加固城防。然而王总司令却似乎并不担心城墙厚度的问题,因为他并不打算防守,而是早就做好了主动出击的准备。

王司令豪气干云的对一众手下说道:“宁王敌军虽众,但他们刚刚攻城不利,士气一定萎靡不振。而我已经命令一支强悍的部队,去断其后路了。然后我们再以大义之军正面讨其不义之敌,天亦助我!望诸位同心,以锐兵破敌,必可一举荡平!”

等王司令说完这句大的,很多离得这位王大人比较近的人,还听到这王大人在那里自言自语道:“到此为止吧,朱宸濠,为了你自己的野心和欲望,你已经杀死了太多无辜的人,这一切到这里应该结束了。”

王司令不仅仅是敌人嘴里的怪物,其实也是手下这些自己人心中的怪物,这王大人好像真有点不是人的味道。但是其他人可都是正常人啊,咱们据城死守还不一定能成,您老竟然想主动出击,竟然还想分兵围歼人家!苍天呐,不是我们不明白,是王大人您老这想法太变态了!

还是伍文定代表大家出来询问道:“王大人,您老还想给我们讲讲您的想法吧,我们这些人太笨,不明白您老是什么意思。您老就随便讲两句,就当是战前动员了。”

王守仁笑了:“伍知府,你读过兵法吗?”

这句话可就有点瞧不起人了,并且还是当着这么多的人!大家看伍文定那样,好像气得差点没晕过去,就听他大声答道:“属下虽是文官,但是自幼饱读兵书,也甚知韬略,所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此时就我军的情况根本就不易攻击,不知王大人为何要一意孤行!”

王守仁收敛了笑容,郑重地回答道:“伍大人所说的固然不错,却并非兵家上乘之策。所谓兵法之奥秘,在我看来,只有八个字而已。”

“八个字?仅仅八个字?!”

“此心不动,随机而行。”

不错,这八个字确实概括了王哲学家兼王司令员一生的军事思想,他一生的用兵法则,还真就大都符合这八字方针。

一贯好勇斗狠的伍文定服气了,所有人也都服气了,所有人都带着敬畏的神情看着面前的这个人,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人们才终于明白为什么王大人会有那个出名的评价了——“狡诈专兵”。

不怪雄踞城头,遥望着敌军的方向,心中再次大喊道,到此为止吧,朱宸濠!你已经进入了我给你精心准备的瓮中,我已经准备好开始煎炒烹炸了,你准备好被我大卸八块了吗?

就在反叛大军抵达鄱阳湖黄家渡的同日,王守仁也带领军队主力赶到这里,双方分别在对岸扎营,准备最后的战斗。王守仁看着平静的水面,不由得神思飘飞到了一百多年前的至正二十三年,也就在那一年,朱元璋与他最大宿敌陈友谅,也是在这里,在这鄱阳湖决一死战。

但是当年的鄱阳湖决战,是他们老朱家大获全胜,朱元璋一下子彻底扫清了夺取天下之路上的最大障碍。就在大明朝创立一百五十多年后,当年曾激战三十六天,火光滔天,陈尸无数的鄱阳湖,在今天又将再一次成为两军决战的舞台。

一百年前两个人的那次大战,最终决定了天下的归属和无数人的命运,而这一次看起来似乎也一样。但与之前那次不同的是,这次的战斗却是一场正义和邪恶的战争。因为交战的双方抱持着完全不同的目的和意志——一个为了权势和地位,另一个却是为了挽救无数无辜者的生命,苍生万幸。

正德十四年七月二十二日,反叛大军和平叛大军两军对垒,双方的大军都集结完毕了,大战被推到了随时爆发的边缘。

二十二日夜,作为弱势一方的王守仁决定先攻,并且决定开战的时间就是第二天。就在这天晚上,王守仁把很多关键人物拉进了他的帐篷,很是谈了好一会儿。大家都知道,这王大人打仗向来都是阴谋诡计连篇的,今晚上这肯定又是去商量什么阴谋诡计去了。

二十三日到来了,可令人诧异的是,整整一天,不怪的军队竟然没有任何动静,士兵们也没有要去打仗的意思,湖岸一带寂静无声,一片太平景象。很多昨天就接到了开战通知的人都大惑不解,王大人不是说要打吗,可怎么又不打了呢?

这其实也不奇怪,按照王司令的习惯,你想要他白天正大光明地去跟宁王集团干一仗,那是很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王守仁喜欢趁黑下手,晚上发动夜袭是他的个人风格,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深夜,王大人一声令下,进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