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不败妖孽
17208200000271

第271章 乱臣贼子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御史萧淮上疏揭发宁王的罪行:“宁王不遵祖训,包藏祸心,招纳亡命,反形已具。”并且指出:“不早制,将来之患有不可胜言者。”明武宗感到事关重大,派驸马都尉崔元、都御史颜颐寿、太监赖义等携带圣旨前去,收其护卫,令其归还所夺官民田。

1519年7月9日这一天,是神兽九羽宁王朱宸濠的生日,一个亲王过生日当然要大摆宴席了。可就在宁王准备出席祝贺他的生日宴会时,一个从北京来的密探,气喘吁吁的带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消息中说朝廷已经派出一些高级官员,准备来逮捕宁王集团一干人等了。

虽然这个消息并不是从正规途径得到的,只是北京的一个谣传,其真实度却不容置疑。宁王一得到这个消息,赶紧忙不迭的离开宴会,召集他的谋士们紧急开会商量对策。

可宁王集团商量来商量去,所有人竟然都一致认为,他们的密谋已经泄漏,杀人的圣旨已经在路上了,所以一家人不能再无动于衷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所有人立刻一致同意一个计划——

按照大明朝的规矩,在宁王生日的第二天,所有本地的文官都会来参加宁王的答谢宴会。到那时,宁王就借机宣布反叛的意图,将所有拒绝支持他的事业的人都杀死当场。

孙燧作为这里的一把手,按规矩是一定要去宁王府邸参加答谢宴会的。但是孙燧也可以选择不去,因为他是这里最了解情况的一个人,他当然知道此去的危险。如果孙燧选择亲身赴险,去参加宁王的这个生日宴会,他们很清楚这就是去送死啊!

但是孙燧也知道,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宁王要反,可苦在没有证据。对于宁王这样一个亲王来说,只要他还没有真的谋反,那么谁都没办法定他的罪。而惟一一个可以使宁王自己站出来,验明正身的方法,就是让他杀死这里的地方大员。

孙燧的判断是正确的,朱宸濠先生的心理素质不过关,他还真就这么做了!

虽然杨廷和先生受人钱财,替人消灾,特意跟那些去见神兽九羽的使者交待,只要把意思传达到就行了,没有必要把事情搞大。为了替宁王解决这件事情,杨廷和费尽了心机,用尽了脑筋,四处周旋,本以为能天衣无缝地做到功德圆满了。

可惜,杨廷和先生还是疏忽了很是致命的一点:朱宸濠先生的心理素质也太不过关了!

当皇帝使者前来的消息传到南昌的时候,朱宸濠跟刘养正等人就对这件事情作出了客观科学的分析:我们在朝廷中的关系早就都已经打通了,而且一直无人通报此事,现在却突然派出使者前来,一定是有了大的变故。

因此,宁王集团的决定是必须立刻行动,否则可能性命不保。

刘养正的原话是:“事情紧急,刻不容缓,应该动手了!”

哎,刘养正这小子还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家伙啊。他读书没心得,进士也考不中,却整天目空一切。人家杨廷和先生神童出身,考试成绩优秀,在官场混了二三十年,用尽了浑身解数这才好不容易替他们想了个辙,准备大事化小,谁成想竟被这位仁兄插了一杠子,一下子把天给捅破了。

宁王生日的第二天,也就是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孙燧带着他的巡抚班子来到了宁王府,然而一进府内,一家人就大吃一惊。因为在祝寿的会场之内,除了来宾竟然还有几百个身穿闪亮盔甲,手持利刃的士兵。

扑面而来的杀气让孙燧打了个寒颤,他意识到,今天真的要出事了!果不其然,宴会的主角宁王很快就出场了,他的脸上没有丝毫过生日的喜悦,甚至还好像有着无尽的悲痛。只见他哭丧着脸,一开口就向在座的众人放了一个天大的炸雷:“告诉大家,孝宗皇帝(也就是朱厚照的老爹朱佑樘)抱错了儿子啊!”

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生母是谁的传闻,早在前朝就有流传。但是现在都已经是正德十四年了,人家朱厚照早就在皇位上做的很稳当了,再拿这种话来调笑,也太可爱了吧。

宁王臭屁一放,一家人都傻了,这种八卦猛料,神兽九羽您老人家是怎么知道的?宁王看见大家都被他这个大臭屁给镇住了,越发得意的说道:“好在太后现在已经发现了,所以她下诏让我起兵讨伐朱厚照,就是这么回事,大家知道了就行了。”

孙燧笑了,心说你忽悠,您老接着忽悠。事到如今,孙燧也不讲什么礼数了,三步并作两步的跑到宁王面前,伸出手大喊一声:“太后诏书呢?!”

这就好像朱棣当年欲盖弥彰的说自己是周公,是来辅佐成王的,结果被方孝孺一句话噎了个烧鸡大窝脖,“那成王呢?”是呀,你所比喻的成王,也就是现在的建文帝已经****了,你这个披着周公这张羊皮的乱臣贼子狼,还来辅佐谁呀?

神兽九羽当然知道这个典故,所以他不会接着走朱棣的老路,被人家越说越难堪——

朱棣“皇帝害怕,自己****了,我这才不得已呀!”

方孝孺“皇帝死了,难道他没有儿子吗?你不会辅佐他儿子吗?那才是真正的周公辅佐成王的套路!”

朱棣“国赖长君【就是说一个国家要依赖一个年长有能力的君主,才能繁荣强盛。】!”

方孝孺“既然如此,难道皇帝没有弟弟吗?”

······我去,朱棣被方孝孺一句句逼进了死胡同,差点给逼死在当场,这才有了屠灭方孝孺十族的惨剧。所以朱宸濠是不会跟这个满腹经纶的江西巡抚耍嘴皮子的,他现在不想做书生,他要做流氓!我是流氓我怕谁,朱宸濠把眼一横,风度也不要了:“你少废话!我现在要去南京,你识相的就跟我一起走!”

孙燧终于火山爆发了:“你嫌命长啊!还想让我和你一起造反?!白日做梦!”说完就向门口跑去,想趁乱冲出去报信,科协却被那些全副武装的众侍卫给拦了回来。

朱宸濠被孙燧激怒了,但片刻之间他就恢复了平静,慢慢地走到孙燧面前,冷笑着表达了他的愤怒:“好吧,既然你相似,那我成全你,我早就想成全你了。”

乱世出英雄,劫难见本性,就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大家孰优孰劣就一目了然了。孙燧孙大人在那里据理力争,毫不犹豫的准备以身殉国,随同而来的官员们的反应,却在此刻着实让人难以置信,他们居然都选择了默许顺从,除了一个人!

在孙燧身后,按察副使许逵挺身而出,与孙大人一起大骂朱宸濠,可两个人的榜样依然不值一提,其余的人依然都保持了惊人一致的态度——沉默到底。

眼见于此,朱宸濠心满意足不以为然地挥了挥手,发布了命令:“把这两个乱臣贼子带到城门外,斩首示众!”这还真是贼喊捉贼了,乱臣贼子居然把忠臣喊做乱臣贼子了!

“你才是乱臣贼子!”

“你这个乱臣贼子,你血口喷人!”

“乱臣贼子朱宸濠!”

“朱宸濠乱臣贼子!”

骂声中,两具铮铮铁骨被拉了出去,神兽九羽从孙燧二人的身上收回目光,轻蔑地看向那些剩下的官员,亲切地询问道:“还有谁?”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的是,神兽九羽得到的是他期望中的,一片死一般的沉默。在暴力和死亡的威胁面前,沉默的永远是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