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之不败妖孽
17208200000243

第243章 有些错是故意的

在不怪不风流的双剑合璧天下无敌之下,宁王九羽在这一段时间里面,几近达到了他人生中的制高点,回光返照到了愉悦的极限!就在绝艳楼灿烂绽放的同时,神兽九羽也率领着宁王集团,距离那终极的目标越来越近了。曾几何时,宁王九羽都感觉已经触摸到了那至尊的梦幻,甚至还一度产生了一种已经大功告成的错觉!

在说正事以前,咱们先来说说宁王九羽以前的丰功伟绩,没有对比不知道优劣啊。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因为运转大明朝的是文官集团,所以大明朝的朝政极端腐败,而这就为宁王朱宸濠反叛朝廷、窥觊帝位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如果我们愿意实事求是的分析,就会知道那聪明过人却无可奈何的明武宗周厚照,不可能觉察不到这神兽九羽的狼子野心。朱厚照应该是心知肚明,但是他不但不管不顾,并且还多少有一点有意为之,甚至是推波助澜的意思在里面!

朱厚照究竟想干嘛?助纣为虐?养虎为患?自掘坟墓?还是玩的不过瘾,想玩玩自虐自残自杀自我了断?

在正德年间,上至王爷,下至民间都遍地狼烟,比如说宁夏寘鐇之乱,刘六刘七起义等等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宁王朱宸濠起兵反叛的信心。

但是宁王九羽很清楚,要反叛就得有军队呀,枪杆子里面才能出政权呀,这可怎么办呢?宁王九羽不甘寂寞,他的第一步计划就是谋划着恢复前代宁王因罪被革去的护卫屯田。

因此在1507年夏,朱宸濠派他府里的一个太监带着给刘瑾的巨额私礼去走动,转达了宁王希望有卫队,并恢复这个卫队的收入的要求,刘瑾同意了。对于宁王九羽的这个提议,尽管兵部反对,可在刘瑾的一手遮天之下,朱宸濠的卫队还是恢复了。

但是事情还真是一波三折好事多磨呀,宁王朱宸濠的卫队刚刚恢复,一家人还没高兴几天,在1510年9月刘瑾伏诛的前一日,这花了大价钱得来不易的卫队,就又被朝堂上传来的一句话给取消了。

百折不挠的朱宸濠再接再厉,他为此“辇白金巨万,遍赂朝贵”,【据说就连内阁首辅杨廷和都名列其中】在兵部尚书陆完、伶人臧贤及幸臣钱宁等人的帮助下,使出了一招瞒天过海的锦囊妙计。

陆完是在1513年的12月当的兵部尚书,但是他跟宁王第一次见面却是在几年以前。当时陆完因为在镇压刘六刘七起义中立有大功,被提升为江西的提刑按察使。而也就是因为这陆完在跟刘六刘七起义打仗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非凡之处,让一直都密切关注此事的宁王九羽惊为天人。

宁王九羽为了起兵反叛处心积虑,当然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不风流被他反复招揽就是一个例子。而陆完跟不风流不一样,他没有挡住糖衣炮弹的攻势,是真的加入进了宁王集团,成了这只神兽的庇护人和支持者。

当宁王九羽向陆完提出这个要求以后,对兵书战册阴谋诡计样样皆通的陆完毫不在意,竟然说这事容易!虽然大学士费宏拒绝起草批准这道命令,但是陆完指导协助太监钱宁、皇帝喜欢的乐师藏贤,以及皇帝个人工作人员中的几个太监,共同制定了一个避开费宏的计划。

1514年4月9日,费宏要将廷试答卷分出等级,定出入选考生的最后名单,交到内阁去。而宁王恢复卫队的要求,就选在那天提出,并立即转给司礼监,大学士们在诏令颁布之前连文件也看不到。与此同时,钱宁再贿赂办事机构的太监准备所需的诏令,到时作为中旨颁布。

4月28日,“皇帝的命令”就下来了,恢复了宁王的卫队和维持卫队的收入。朝廷官员们虽然立刻就提出了反对的理由,可惜明武宗不在意,觉得这些对宁王的指控,都是毫无根据的谣言,不予考虑。终于重新获准恢复卫队的宁王九羽,朝着反叛朝廷的方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因为神兽九羽反叛之心路人皆知,所以还是有很多忧国忧民不怕死之人不断的奏报朝廷,希望引起当朝的注意。可上有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的文官集团,下有心狠手辣的宁王集团,一时多少忠臣,都赴黄泉中。

正德八年九月,因巡视江西的右佥都御史王哲不怎么听话,宁王九羽朱振豪就决定消灭之,以达到杀一儆百的效果。这天,朱振豪明目张胆的宴请王哲后,哲宴饮归却以病暴卒,百官震动噤若寒蝉,在这白色恐怖之下依附者不得不众。

江西副使胡世宁上疏弹劾朱宸濠,但是这神兽恶人先告状,抢先上奏世宁离间,列其罪,然后故技重施遍赂权幸,这就想置这个胡世宁于死地。在众人的保护下,已经不能痛下杀手的宁王九羽,依然不依不饶的指责胡世宁妖言惑众,并指使锦衣卫将其逮捕入狱。

铅山籍朝官费宏,因为不同意宁王请求恢复护卫屯田,被这个神兽怀恨在心,诬陷费宏,使他被迫辞官归里。但是一向不做是不做,做事就做绝的神兽习惯了斩草除根,在费宏归家途中,派人将其连人带船都焚烧了。

这还不算,变本加厉的神兽还怂恿铅山李镇、周伯龄、吴三八等人据险作乱,对费氏家族大肆报复,杀了当事人还不算,还要株连九族,连人家费宏家的祖坟都刨了。

除了王哲、胡世宁和费宏等人,宁王九羽还擅杀都指挥戴宜,驱逐布政使郑岳和御史范辂,幽禁南昌知府郑巘、宋以方等。宁王集团的淫威一时之间仿佛君临天下,致使“官其地者惴惴,以得去为幸”。所有被安排来宁王的属地任职的官员,要么打死也不来,要么就是打着来了就死的准备来的。

先不说外人了,就连宁王九羽自己王府内的人,也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宁王府典宝阎顺、内官陈宣、刘良等人,一起赴京揭发朱宸濠的不法之事。朱宸濠听说这事情以后,觉得还挺可笑的,他命令刘吉贿赂幸臣钱宁等人,结果朝廷不但没问罪于他,反而将这些检举者都发配到孝陵卫充军去了。

朱宸濠没杀了这些反了他的人,觉得不过瘾,他左思右想之下怀疑承奉周仪是阎顺等人的指使者,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把周仪及其家属60余人也全部杀害了,同时还杀了典仗查武等数百人。

对弱小者穷凶极恶之人,必对强大者极尽谄媚,色厉内荏是为千古至理。宁王九羽一边鱼肉弱小,一边刻意逢迎当朝,他得知明武宗喜欢在宫中张灯为乐,立刻全力以赴的准备。正德九年正月,朱宸濠向武宗贡献新样四时灯数百,穷极奇巧,很是证明了一下,宁王这个文艺爱好者的几分才能。

但是当宁王九羽派人亲自入宫将这些灯悬挂起来的时候,一个不小心,竟然引起火灾,赫然将乾清宫烧成了一片灰烬。但是歪打正着的是,明武宗依然很高兴,他看灯没看上,倒是看了一场好火,高兴的手舞足蹈的。

由此可见,我的错觉难道真只是一个错觉吗?明武宗朱厚照究竟是智商太低还是故意为之?种种迹象表明,事实胜于雄辩,有些错误甚至是灾难,真的就是当事人故意酿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