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见鬼:一个货车司机的离奇经历
17180900000046

第46章 血色金棺19

柳师父头也不回的说道:“这次恐怕进去以后,还不知道有什么凶险,所以先做好准备吧!万一出不来,还可以抵挡一阵子!”

我哦了一声,没有在说话,跟在后面继续向前迈进。

最后到了三棺墓大概位置的地方,柳师父停了下来,看着手里的罗盘指着前面的一处雪堆说道:“如果没预计错误,三棺墓就在这里。”

老楚走上前用手开始扒雪堆,边扒边说道:“师伯,你没算错吧?真的在这里?”

柳师父点了点头,“没错,罗盘的显示,的确是在这里。”

我看柳师父点了点头,也赶紧过去跟老楚一起,用手把附近的雪扒开。同时心里也期待着,这三棺墓究竟长什么样。

高月这丫头,站在一边,脸冻得红扑扑的,神情有些紧张,注视着我和老楚的所挖的位置。

高月为什么会有如此神情?我想肯定是跟我手里的那两块血玉有关。而那两块血玉,其中一块又是高月老爹,高老板死亡的导火索。这三棺墓,就是当初高老板发现血玉的地方。所以,高月才会如此的紧张。

挖了一会儿,附近的雪都被我和老楚掏光了,裸露的地表出现了。一个土坡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在土坡的下面好像是三块石碑。看到三块裸露的石碑顶部,我和老楚兴奋的赶紧继续挖下去,最后三块石碑被我们挖了出来。只见三块石碑并列的排在一起,但奇怪的是,三块石碑上都看不到一个字。好像是无字天书一样!

我和老楚停了下来。此时再看看我的手,已经被冻得跟红萝卜似的,我哈着气,暖着手,望着眼前的石碑。

老楚也跟我一样,使劲的搓着手。

柳师父和高月走上前看,在石碑前蹲了下来。

虽然这石碑上没字,但第二块石碑的下部还留有一个凹糟,就是当初那块血玉留下的痕迹。

忽然高月惊呼一声,指着第二块石碑的顶部说:“快看!”

我和老楚对视一眼,愣了一下,赶紧向高月指的地方看去。只见高月所指的地方,在第二块石碑的顶部,有一张照片刻在上面。平时好像是被一层石粉给覆盖住了,由于大雪冻住了的原因,石粉就脱落了下来,照片也就清晰的显现了出来。

那照片刻画的有些模糊,不过可以看的出,那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女子画像,而且女子身上还穿着旗袍,按时间推算这女子应该是民国时期的人。

但让我觉的奇怪的是,这女子是属于民国的,可这三棺墓却是六百年前明朝时期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有人有意刻上去的?

老楚和我也有同样的疑问,他问道:“师伯,这女子是民国时期的,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会不会是后人刻上去的?”

柳师父拖着下巴,望着那女子的画像,眯着眼睛说道:“这个我也在奇怪。不过,有可能是后人刻的。”

“那刻上这个,又跟明朝时期的三棺墓有什么关系?”我问道。

柳师父摇头,“这个我也不知道。兴许有其他的目的。这个墓,看来早就有人知道了。”

高月不假思索的问道:“柳师父,既然这墓,早就有人知道,为什么没人挖那?”

柳师父笑道:“这里的七煞局你忘了?一般人就算找到这里,也没办法进去。再加上这里还有鬼尸,很难对付,更是凶险万分。”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说道:“师父,从七煞局来看,这么大手笔,这里的墓必定不会小。那么既然有这么大一个古墓,会不会有守墓人?”

老楚若有所思的说道:“按这么说的话,肯定是有守墓人的。而且这个墓,守墓人还在维护。这张民国时期的女子照片,应该就是后来的守墓人刻上去的。”

柳师父点了点头,“灵虚说的没错。守墓人是世代相传的,一代接一代的守护这个古墓。可见这个墓里面,必定有十分重要的东西,不然守墓人也不会这么拼命的守护它。”

高月接道:“但,我还是想不明白,就算是有守墓人,为什么要刻上一个民国女子的照片那?你们不觉得这有些不搭调吗?”

柳师父看着那女子的画像,想了想说道:“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只有一种猜测,这副女子的画像是守墓人,故意刻上去的,为的就是维护这个阵法。过了数百年,经过自然环境的破坏,阵法可能失效了,所以守墓人才会维护这个阵法。”

我不假思索的说道:“师父,按你的推测,那么这个守墓人有可能就是个术士,而且道行高深!”

柳师父点了点头,“如果推测是真的,这个守墓人极有可能就躲在我们身后,说不定这会儿就在看着我们。”

柳师父的话一出口,高月和老楚同时向后看去。我也心里咯噔一下,不知觉的向后看了看。后面白茫茫的大雪,留下的是我们脚印。连个鬼影都看不着。

我看着那三块石碑,叹了口气。此刻我更想知道,这两块血玉,究竟跟我有什么关系。老楚的师父,几十年前安排我的奇遇,究竟意欲何为?如果要解开这个困扰我多时的秘密,只有进入古墓了。

“灵虚,你跟傻小子,俩人把中间那块石碑使劲往上拔,看能不能拔出来。”柳师父说道。

我和老楚顿时一头黑线,柳师父不是坑我们吧!这石碑,少说两三百斤,我们能拔得动吗?当然,这种话我是不敢说出来。只好和老楚俩人,乖乖的上去试一下。

我老楚一人一边,抓住石碑的顶部,拿出吃奶的劲儿,使劲的向上拔。那石碑纹丝未动,动都不动一下,太不给面子了。

老楚气的直跺脚,生气的死命踹出一脚,踹在了石碑后面。

哄的一声,石碑前的一块空地,打开了一条缝,居然是个入口。那石门的宽度只有一人那么宽。

老楚当时就愣在了原地,摸着后脑勺,自语道:“我滴乖乖,没想到,误打误撞,居然找到了入口。”

柳师父看了看下面,黑乎乎不见底,是一条走廊。高月这丫头兴奋就要进去。

被柳师父拦住了。

“洞口刚开,透透气再下去,免得有意外。”柳师父说道。

高月点点头,乖乖的站到一边。

老楚说道:“高小姐,还是学过考古的,常识怎么都忘咧!”

高月白了一眼老楚,“凌少,姑奶奶喜欢,你管不着!”

老楚没有搭理她,掏出烟递给我们,等我们抽完烟再下古墓。

一根烟的功夫,时间也差不多了,高月这丫头着急的想立马进去。我着实有些奇怪,这丫头为什么对这个古墓这么好奇?

柳师父丢掉烟头,觉的时间差不多了,起身看了看洞口,说道:“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进去吧!”

老楚立刻起身,丢掉烟头,走到了洞口。我也赶紧过去。

“待会进去,可能什么情况都有发生?所以你们要各自注意。”柳师父又安排道。

我们三人点了点头,开始跟着柳师父侧身下去。

洞口不是很宽阔,虽说略有一人宽,但为了以防触动什么机关之类的,我们只好侧着身子进去。

刚走进洞口,由于光线被遮挡的缘故,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楚。老楚赶紧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手电,顿时前面一片光亮。四周的青石壁,在灯光下的照耀下,散发着淡淡的绿光。我想这似乎是一种玉石。看来这墓里,葬着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

“师伯这石壁,难道是玉石?”老楚问出了我心中的疑惑。

柳师父边走边说,“不是玉石。这是一种萤石,可以吸收周围游离的光子,所以才会发出荧光。”

老楚哦了一声。

我们一直在向下走着,台阶并不是高,但不知道有多长。大约走了有十分钟,我们四人下到了底部。抬头再一次望向底顶部的时候,洞口已经看不到了。只隐约看到一个亮点。 ;

底部是一个有三十多平方的空间。在空间正中央,有一只巨大的乌龟,但又不像乌龟的巨兽。它背上拖着一块硕大的石碑。那石碑上刻慢了,我们看不懂的文字。

这只巨兽,就是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赑屃,又名霸下。赑屃,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一般居于庙院祠堂里,处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而关于赑屃的传说是,在龙生九子的各类说法中赑屃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传说赑屃在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赑屃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赑屃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

然而,关于赑屃的另一则传说,在明朝时期有提到。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军事刘伯温有关。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下龙九子的一则传说。因为古墓中那些让我险些命绝于此的东西,就跟龙九子有关。至今想起,仍然觉得可怕!

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

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

原来,这神功圣德碑乃是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外加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八子眼看大哥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

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