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金家湾
17066100000029

第29章 打马归家

金仁俊做了什么事?第一个,当然是当逃兵了;第二个,他将活人故意传死信到别人家里,让人家的亲人哭得死去活来。你们说,这种人,不是在造孽吗。哎,真的不知说什么好了。具体为什么他要这样做,怎么做的,今后再详细的说明,现在,战争虽然结束了,可是,一些因为战争而造成的后事还没有处理完。

其他牺牲了的战士,家里有亲人的,尽量多的给一些抚恤金,上战场的人“光荣”了,活着的人多一点生活费,也是一点点安慰。那时候,一般人家,子女还比较多,少了一个儿子,哭过,痛过之后,慢慢的生活就恢复了自然,只是,那个英勇的小伙子,他的八岁多的小妹妹怎么办?

金日亮没结婚,金日广同样也没结婚啊,一个小女孩子,他们不可能带在身边的,肖团长知道他们的苦恼之后,回家和夫人商量,他妻子很识大体,十分爽快的就答应了,这个小女孩子,就作为他们的女儿,和他们一起生活吧。将来长大了,再让她读书,帮她找工作。

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了之后,今晚,金日广请金日亮到屋子里喝酒。

桌上摆着,一碟猪耳朵,一碗红烧猪蹄,一盘牛肉,一只烤鸭。下酒菜还不少。

金日亮一见,笑着说:“哎呦,三哥,升官了请吃饭啊,这么客气。”

金日广让金日亮在桌子对面坐下来,点点头:“也算是一个原因吧。”

金日亮打开酒瓶盖子,先给三哥的杯子里倒满酒,然后再自己倒满一杯:“你这样说的话,看来,还有其他原因请我来喝酒了。”

两人边吃边谈,战争的形势发展,抗日战争是一定会胜利的,全国人民不只是心中的信心增强了,而且都有了实际行动,配合部队打击敌人,效果确实很不错,这一次的长沙保卫战,尽管我们的武器跟日本人比,还是差了很多,在军民的团结之下,克服了困难,取得了胜利,证明了积极抗战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希望。

只是,敌人是不会甘心失败的,要想经过一两次的战斗就能把日本人赶回老家去,也不现实,必须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一旦说到牺牲了的战士,两人又伤心起来。战争还在继续,不知道哪一天,他们自己也会牺牲的。自己牺牲了就牺牲了,为国捐躯,光荣的事,只是,这接下来的战斗还得有人接着打下去啊,所以,一定要发展更多的青年参军。

部队的建制是升级了,武器配备也够了,可是,人员还没有到位,又要招兵买马,说不定,下一次的战斗很快就会发生,新兵要赶快操练,领导的工作很辛苦。

天又冷了,一年又快过去了,金日广问:“亮弟,你都快两年没回家了,要不要回家去看看。”

金日亮放下酒杯,心情沉重:“是啊,快两年了,不但没有回家一次,我是信都没有写一封回家了的啊,太对不起家里人了,不知道母亲的身体还好不好。”

当然,金日亮还有一个他很担心的人,他没有说出来,那就是钟玲儿。

金日广说:“现在要你回去,你去不去?”

金日亮苦笑:“部队里这么多事,哪里走得开。三哥你在逗我开心啊。”

金日广说:“这就是请你来喝酒的另外一个原因了,部队这一次虽然战争打胜了,可是,损失巨大,需要一些有影响力的军官回到家乡,为部队选送兵员,还有,就是在地方上建立游击队,司令部经过战斗后的总结,这一次保卫战的胜利,除了老百姓的配合之外,地方游击队在敌人后方的活动,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金日亮这才明白:“原来让我回家,是有任务的啊,行,公事私事两不误,这样的好事,三哥你怎么不早说,我一定完成任务,什么时候动身。”

金日广说:“明天吧,哦,不对,应该是今天。”

金日亮问:“什么时候了。”

金日广看看日历:“一九三九年十月十一日凌晨一点。”

金日亮喊一声:“坏了,我现在就走。”

金日广不知道,金日亮说的,“坏了”是怎么回事?跟着他出门,黑夜里,金日亮什么也没带,骑上战马,直奔长沙城外而去,金日广在他身后大喊:“小心,天黑,别摔倒了。”

大家知道,金日亮为什么这么着急了吧,还记不记得前年的十月十号,算命的说了,命中注定之事,金日亮那时候对钟玲儿说过了,两年后来接她。

这两年里,金日亮啊,对于事业来说,可以打一百分,可是,在人情世故方面,恐怕是五十分都拿不到。他一点音讯都没有给到家里去,家里,为他的信息可是等苦了。

我们一直在说金日亮这两年里在长沙的情况,金家湾的情况几乎都没有说什么具体的事,其实,金家湾发生的事情不是没有,还很多,好多事,对金日亮和钟玲儿,还有他们俩的家里影响都很大的,现在,我们一点一点,仔细的说说。

大家最想了解的应该是钟玲儿的情况吧,我们就先说说她们家里发生的事情。

尽管战火还没有到达金家湾,我们那位现在已经过去了朝代的老县长的家里啊,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吃饭都要成问题了。

也许,风水先生说对了,这金沙洲啊,真的从河水变化了之后,境况是越来越差了。

首先是天气,一连两三个月的大雨,把个金沙洲淋得只长草,不生作物,雨停了,接着又是两三个月的大太阳,这下完了,嗮得地上是草都长不出来了。

管家,长工,短工,不用你辞退他们,他们自己都走了,老县长,开不出工资了。我们的老县长,年纪又大了,身体也越来越差,农活是越来越重,本来就不是干重活的人,哪能经得起这种身体和心理的痛苦。那个“二娘”,她可不管家里的生活,就知道到处游荡,戏照看,衣服照买,零食还得吃。自己不干活,还要带上钟琪儿一起出去。只留下钟玲儿和生病的父亲,在家里劳作。

接着就是人的变化,不干活的人,总是没有错,干活的人反而错的多,“二娘”一回到家,就骂人,不是钟玲儿的饭做晚了,就是菜不好吃,到后来,不好吃的都没有了,只能喝稀饭,“二娘”便开始摔碗踢桌子了。钟玲儿一天到晚忙个不停,还要受此委屈,眼里含着泪,面对父亲的时候,还要强装着笑,免得父亲心里本来就痛苦,会变得更加痛苦。

一开始,那个“二娘”还不敢骂老县长,当着他的面拍桌打椅而已,可是,慢慢的,就连着老县长和钟玲儿一起骂了。

“这么不中用的人,还当过县长,过去的风光劲头哪去了,现在,连老婆都养不起了,早知道今天会这样,当初,就不要结婚了,作为一个男人,还不害羞,找个地洞自己钻进去,死了算了,免得别人还要费力去埋你。”

老县长唉声叹气的,拖着一个病怏怏的身体,出门干活去,人啊,一步错,步步错,当初,谁叫自己上了人家的身子呢,害了自己也就算了,罪有应得,还把一个好好的,那么贤惠的妻子,给弄到尼姑庵里去了。这种苦向谁诉说啊,让别人知道了,肯定当面给你一句:“活该。”

祸不单行,活该,活该……,老县长一阵头晕目眩,口中吐出一团鲜血,倒在了农田中,从此躺在床上,一病不起。钟家的生活,雪上加霜,只能靠着钟玲儿在地里干点活,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可怜的钟玲儿,还没有完全成年,在外干的是男人的活,回家后,累得实在不想动了,却还要再干女人的活,洗衣,做饭……,完了,还得照顾父亲,就是男人都受不了,何况是女孩子,唉……。

钟琪儿过来帮着姐姐干一点活,她之前没有做过什么事情,干一点农活就累得不行,她要姐姐和她一起休息一下,钟玲儿说:“你休息吧,我不能休息,这菜地还没弄好,不久就要下雨了,菜种好了的话,正好可以省点时间和力气浇水。”

“好吧,那我唱个歌给你听,你一听歌,心情好了,干活也不会觉得太累。”

钟琪儿唱歌,还是很好听的,当然,钟玲儿唱的歌也很好听,钟琪儿唱的歌还是钟玲儿教的,小时候,钟玲儿从母亲那儿学会了什么歌,回家后就会教给钟琪儿唱,或者两人对唱。只是,现在,钟玲儿哪还有心情唱歌啊,累得哼都没力气哼一声了。

就这样,被“二娘”看见了,都在说:“钟琪儿,你还这么小,干那么重的活,怎么行,累坏了身体怎么办,走,跟妈一起去县城看唱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