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金家湾
17066100000289

第289章 再次“赶马”

骑兵连回来了,军长有些伤心,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士,还损失了一百一十二匹战马,战士们同样对日军的骑兵,很痛恨。骑兵连,不只是训练要加强,这人员和战马还得补充,战斗力必须再加强,今后的战斗还很多,而且,都将是苦战,因为不是打跑日军,必须歼灭,争取抗日战争的尽快胜利。人员好办,从其他部队里挑选进来培训就行了,现在,长沙城陷落,衡阳城陷落,战争毁坏了很多人的家园,痛恨日军,前来报名参军的人比较多,但是,马就难够数了,不只是资金紧张,现在,战场越来越广大,老百姓的生活都十分的不稳定,养马的就没几家了,到哪里去买马呢,这要等母马下崽,再养大,时间就长了,等不及。

还得想办法,夺日军的战马,当然了,要夺战马,必须“烈狗队”才行。川岛姿三是让“烈狗队”把马赶走了一次,想了办法,日军也养了狗,虽然没有“烈狗队”厉害,这些狗不会战斗,但是,要在夜里,发现盗马的人或者“烈狗”还是很容易的,日军就可以提早防备,进行战斗,再要像上次那样,把马群给赶了回来,非常的难了,不过,衡阳这里的日军,还没见识过“烈狗队”的厉害,没有这样的防备,可以想办法,把他们的马给赶回来,一是增加骑兵连的战马数量,解决有人无马的问题,二是,也为骑兵连报仇,解了心头之恨。

衡阳城,日军的骑兵,马不会养在城里,城里没有草吃,只能养在城外,城外,西边的郊外,可能性也比较小,这里靠近战士们的驻地,日军一定会担心大家盗马,南边郊外,有游击队,估计也不会在那里,最大的可能,就是东南方向的郊外了,那里有个水草比较茂盛的地方,弯月溪,因为一道小溪,像弯弯的月亮而得名。

衡阳的日军,战马是不是养在那里了,侦察任务,当然是侦察连去完成了,为了安全而又及时的完成侦察任务,侦察连,带上五条“烈狗”一起去,防止和敌人遭遇,发生战斗,暴露了“夺马”计划,造成计划失败。同时,也是为“烈狗队”自己把战马带回来探探路。

肖海翔带上“大黑”,还有“大黄”和其它三只有过“侦察”经验的烈狗,和郑大林一起,十个战士,穿上便服,化装成百姓,出发了,这样,万一发生意外,也能掩饰真实身份,不至于让计划彻底被破坏。

日军的骑兵,有七百多匹战马,放养的规模也不小,不可能没人知道在哪里,找老百姓打听一下,就能确定大家的判断是不是正确的,所以,不用进入敌占区,知道日军的养马场之后,为了搞清楚日军看守马场的人员多少,活动规律等等情况,才需要深入“虎穴”,大家就绕过日军的防线,从湘西出发,经过衡阳城的西边,再到南边,然后往东去。

日军的养马场,经过打听,和大家想的一样,就在弯月溪,日军为了安全,把那里几个村的村民全赶走了,弄得人人痛恨,怨声载道,都希望军队把日军赶走,让大家回到家园,过上平安的生活。大家把所知道的一切,全都告诉侦察队了。日军把养马场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外人不得入内,现在,外部的情况都知道了,养马场内部的情况,特别是日军的防卫以及马棚的具体位置这些,必须进入铁丝网里面才能了解。

大家先在外面观察,看清里面的大致情况后,再进入里面,如是,找一个距离适中,不被日军发现,又能方便观察的山岗,大家在树林的掩护下,盯着日军的养马场。

经过观察,日军的巡逻队,每过半个小时就会有一班人员,绕着铁丝网巡逻一次,每隔大约五百米,还有一个固定的岗哨,盯着铁丝网外面,白天任何一个人要想躲过岗哨和巡逻队的眼睛,进入养马场,几乎是不可能的,日军的战马,就在弯月溪边吃着草,喝着溪水,太诱惑人了,一匹匹战马,又肥又壮,难怪上次从衡阳跑到运输队被袭击的战场,时间那么短,大家最担心的情况,没有出现,尽管这里的日军,守卫森严,还是没有见他们带着“警犬”,这是在外面看到的情况,至于进到里面后,日军那些专门养马的“饲养员”有没有配备“警戒狗”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或者说,要进入铁丝网里面之后才能确定。

日落时分,日军的战马要回马棚了,根据大家所处的位置方向,以及日军战马“回家”的路线判断,马棚就在衡阳城附近郊外的东北方向了。下一步的行动,就是要“赶马”了。

要将日军的战马赶到独立十八军的驻地,还得需要至少五十只烈狗,这个事情,让一个战士回去,告诉刘小冬,挑选有过“赶马”经验的烈狗带来就行了,还有柯小冬,也请来一起研究行动方案,因为,上次“赶马”的时候,他和刘小冬都是主要人员,有经验。烈狗队将日军的战马“赶”出来之后,配合行动的有游击队,还有“三哥”的独立团,阻住日军,让“大黑”带着战马跑回驻地。

大家来到游击队的驻地,商量行动计划,“三哥”和游击队,都只是听说过烈狗队“赶马”的神奇故事,没有参与,几个在上次的“赶马”行动中,和“敌后特工队”一起见证了奇迹的侦察连的战士,向大家介绍详细情况,让大家对“烈狗队”进一步的了解,既有信心也能更好的配合行动,更加具体的行动安排,就等柯小冬来了再商量,毕竟,他才是有过“赶马”经验的具体行动领导,这一次,大家也听他的指挥。

第二天下午,柯小冬来了,刘小冬也带着五十条烈狗到了,大家一起讨论具体的行动安排。

行动组长,是柯小冬了,大家的行动,听他的指挥,进入日军养马场的人员,不用太多,人多了,容易被日军发现,有十个人就够了,柯小冬自己,郑大林,肖海翔还有另外七位有过这方面经验的战士,在今晚半夜里,日军熟睡之后,剪开铁丝网,进入养马场,潜入到马棚,剪断日军战马的缰绳,打开马栏门之后,肖海翔给“大黑”下达“赶马”的指令,大家就可以撤退了,因为,“烈狗队”知道如何将马赶回来。这时候,日军养马场内,一定大乱,外面接应的战士,将铁丝网剪开更大的缺口,战马就会从这里,奔腾而出,独立团和游击队,见到日军骑马的士兵,想把战马往回赶的,将他们的马腿砍断,或者直接把日军干掉,战马往哪里跑,不用管,“大黑”和“小花”,“大黄”会把战马赶到独立十八军的驻地。

针对川岛姿三吃过亏,战马被“赶走”后,总结教训,在养马场养了“警犬”的问题,柯小冬和大家也想过了办法,万一,这一次,日军养马场有“警犬”没被大家发现,也没关系,狗见了人会叫,但是,狗见了狗,一般不会叫,进入养马场后,就让“大黑”带着几只“身强力壮”的烈狗先走,看情况,大家再决定如何办,实在不行,就让“烈狗队”直接将日军的“警犬”咬死得了。

午夜时分,大家行动了,大家靠近了铁丝网,先让“烈狗队”用鼻子闻一闻,有没有日军埋的地雷或者炸弹什么的,狗对火药很敏感。也许日军根本没想到,会有人来“盗马”,对付一些想“回家”看看的老百姓,用不着那么麻烦,所以,铁丝网下,没有炸弹,也没有地雷。

趁着日军的巡逻队还没来的这三十分钟的时间,人员分散,方便隐蔽,分成四个组,从四个地方剪开一段铁丝网,柯小冬带着“烈狗队”和进去放开日军战马的战士,避开日军的探照灯,往马棚潜入,刘小冬和独立团,游击队这些接应的战士,就在铁丝网外面等着了。

“大黑”带着几只“烈狗”在前面走着,很好,日军真的没有养狗在养马场内,这就方便多了。

养马的日军,大部分都睡着了,只有值班的一队日军,巡视了一下马棚,也想要休息了,大家等这队日军过去后,进入马棚,用剪刀剪断战马的缰绳,把围栏打开。

等到巡逻马棚的日军,再次来查看的时候,已经晚了,肖海翔已经给“大黑”下达了“赶马”的指令,战士们在撤退了。

日军的战马,开始跑出围栏,乱成一团,日军养马的人,拦都拦不住,赶也赶不进马棚,顿时,人喊马嘶,越来越乱,“大黑”已经带着“烈狗队”把马赶着跑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