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金家湾
17066100000127

第127章 锄奸计划

特派员回到军部,和军长说过之后,军长说:“特派员辛苦了,不过,这确实是一个难办的事情,如果老人家不愿意,就不要勉为其难了。”

金仁俊回答:“我想,爷爷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知道如何取舍的,只是一时还没有仔细想透彻吧。”

是的,正直的人,看待名誉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要金县长忍受不知情的乡亲在你的面前,在你的背后,骂你叛徒,汉奸,在众人的唾沫星子里过生活,那心里的痛,比刀砍、火烧还难受。

市长和省长都觉得,有如此深明大义的儿子,孙子,如何能不支持他们的工作。立即就和金学武一起,来到了金家湾。

这么重要的人物,在日夜工作繁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了家里,金县长知道,一定是有极其重要的事情要和自己说。

自从金仁俊有意无意的暗示后,金县长一直在想着敌占区的乡亲,有时候觉得自己是该放下个人名誉,为乡亲们的处境多想想,无奈,总是过不了心里的这道坎。

家人泡了好茶,一边喝,一边谈。

省长,市长:“我们十分肯定金县长的工作成绩,在日军突然袭击县城的时候,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组织市民撤退,避免了一场“大屠杀”的发生。只是,如今的县城内外,乡亲们还在受苦,还在失去生命,想想,县长的心里也是十分的痛苦吧。”

金县长没有说话,确实,他听在耳里,痛在心里,那么小的孩子,才九岁多一点,就被无情的杀害,谁的心里不难受。

省长,市长又说了:“在敌占区工作,也许一般的人不理解,但是,只要一心为国为民,无愧于心,一点委屈,算不了什么,现在,在敌后工作的无名英雄,忍辱负重的不计其数,终究,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他们的名誉,也不会因为部分不了解实情的乡亲一时的冤枉而永远被误解,金县长的儿子,孙子,真是国家的骄傲,能够不计小家的名誉,一心为了国家,难得啊,他们如此年轻,却如此大义。”

说到这里,金县长的脸有些发红,不要再犹豫了,省长,市长都来了,这就代表了国家的意见,如果再不答应的话,那就是“抗命”。说:“省长,市长,我知道了,勾践可以‘卧薪尝胆’,我这一点点名誉算不了什么,做什么事情,心中无愧就行了。”

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金仁俊赶快将消息传出去,让黎队长来接县长回县城。

黎队长得到消息,带着那一袋子的银元,来接金县长。

黎队长到了金县长的家里,把银元交给特派员带去抗日救国军,和金县长一起,返回县城。金县长又回到了他原来住的房间。铃木太郎在门口迎接。

铃木太郎笑着对金老爷子说:“金县长,你看,这里的一切都是原样,我和你们的百姓一样,特别尊重一心为民的人,一直等着你回来。”

金县长却实在是笑不出来,现在,知道了,“卧薪尝胆”的滋味,对着敌人微笑,和敌人打成一片,阿谀奉迎,世上恐怕就勾践一人了。

铃木太郎还为金县长的到来,大开就职仪式,黄鼠狼给鸡拜年,此心太狠毒了,这是故意在让人受折磨,那台下的一双双眼睛,就像一把把利剑,将县长的身体刺得鲜血直流。

铃木太郎和日军的笑声,震得人心肝五脏都要裂开了,金县长想逃,意识告诉他,不能逃,一定要迎着魔鬼的笑声,射去坚强的利箭,让魔鬼在笑声中灭亡。

仪式结束,金老爷子回到书房休息,好累,特别的是,心累,情绪有些失落。望着那一堆的“孔孟之道”,感慨万千。身不由己啊,身不由己。书啊,可爱更可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被狼子野心的日本人偷取了,竟用来“以夷治夷”,祸国殃民啊。真恨不得一把火烧了。

再想想自己如此无奈的境遇,痛苦的吟诗一首:

书愤

佛塔千层修道远,

诗书万卷守节难。

曾经多少凌云志,

碎落青山绿水间。

今夜无眠,总是羞愧难当,实在是累了,在天要亮了的时候,迷迷糊糊的闭上了眼睛。

尽管很晚才睡着,早上还是和过去一样,七点钟就醒了,洗漱,吃饭,之后来到办公室。

“王麻子”送来了账本,金县长翻开一看,一本糊涂账,这个家伙,不知贪污了多少钱财。

金县长看着这个该死的家伙,恨得咬牙切齿,只是刚刚上任,忍住一肚子的火,没有爆发。今后决不能让他再去收租收税了。

是的,这个“王作死”,真的一时一刻都不想看到他了,一定要除掉他。

黄满爹和军长,特派员,商量过了,一个“锄奸”计划在悄悄的进行。

特派员向“特工队”下达了锄奸命令,黎队长接到指令,在和“特工队”的其他几个负责人研究“锄奸计划”。

有人提出来,“王麻子”经常来酒馆,可以在店里将他杀了,黎队长觉得这不太好,一个“副县长”死在酒馆里,日军肯定怀疑酒馆。今后的工作就不好开展了。

“王麻子”还特别喜欢去“夜夜香”,在那里干掉他,黎队长想一想,是可以,不过,还是不太好,这样一来,日军也会怀疑,县城有“特工”。

这个问题,看来还得让“王麻子”再去收一次租了,在村子里,将“王作死”干掉,这个办法好,“王麻子”死了,日军也许会认为那是这个家伙得罪了村民,村民报复他干的,只是,这样一来,就时刻要注意日军的行动,让村民做好准备,在危险的时候,逃到抗日救国军这里来,这事还得刘民辉配合,要给村民留一条“活路”,这个问题不大,上次黄花村的村民,伪军就没有为难他们。

还有,“王麻子”经过上次的事件之后,他还会不会有胆量去收租呢,好多人都认为,这个家伙爱财如命,花钱也多,一定会去的,黎队长考虑了一下,看来,还要金县长试探一下,如果“王麻子”愿意去,就没问题了,不想去的话,那就过一段时间,等他觉得平安无事了的时候,再给他分配任务。

计划好了,黎队长安排“特工队”里,三个精明能干的队员,执行这一次的“锄奸计划”。

收租的时间又到了,金县长把“王麻子”叫到办公室里,对他说:“王副县长,我这几天有事情要忙,你看,可不可以帮我去收一下田租。”

这个贪心的家伙,果然是要钱顾不得命的,“王麻子”稍微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县长忙啊,那我就代劳一下吧。”

刚开始,在县城附近的几个村子,让“王作死”多活几天吧,一个是,“王麻子”特别的小心,没有下手的好机会,二是,如果日军报复的话,那里离金家湾抗日救国军的防线也太远,村民逃离太难了。

平安无事,“王麻子”好开心,又有一百多个银元进了自己的口袋。

金县长在“欲擒故纵”,有一次没一次的,让“王麻子”去一天,又停几天,搞得“王作死”心里痒痒的,那是任何一次机会都不会放过了。

收租的村子离县城越来越远,“王麻子”已完全忘记了危险。

三位“特工队”队员做好了准备,明天,就是“王作死”的死期了,这一次,你“王麻子”还逃得了惩罚,那真是老天不长眼睛。

第二天,“王麻子”照样来到“皇协军”的驻地,找刘民辉,他的那一帮人马,需要“枪杆子”的保护。

刘队长见“王麻子”来了,说:“王副县长来了啊,兄弟们正在吃饭,这段时间收入不错,托你的福了,厨房特意做了好菜,来一起吃点吧。”

“王麻子”一开始有些推辞,后来,在一帮“皇协军”的极力“邀请”下,还是坐到了桌子边上,盛情难却啊,何况自己和工作人员的安全还要别人保护呢。

刘队长喊:“厨房,再上几个好吃的点心来。”厨房的厨师会意,端来了小笼包,小馒头……。

其实,今天的点心,刘民辉早就给“王麻子”准备好了,加了特别的“佐料”。

特制的点心,特别好吃,“王麻子”吃了个干干净净。

吃过早餐了,刘队长对两个带队的兄弟交代了几句,大队人马就出城去,浩浩荡荡的去收租,收税了。

一路上,“王麻子”还有些遗憾呢,今天收完了,就得再等三个月时间才能再收租,还不知道金县长是不是一样的有那么“忙”。这钱啊,花起来也挺快的,三个月的时间,不知道坚持得下去不。

“王麻子”还庆幸,金县长好说话,穷村子,让县长去了,他去的地方,都是“油水”厚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