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金家湾
17066100000122

第122章 逼民反抗

有村民被“王麻子”逼得将要无法生活了,确实没错,“王麻子”不管地域如何,哪怕是穷山恶水的地方,也一样按人头收税和收租,那些本来就已经生活无着落的人家,哪经得起这样子的折腾,差不多被逼得就要家破人亡了。

整个地区,黄花村是最穷的地方,那里山高岩石多,粮食作物长不好,就爱长一种野菊花,黄色的,一到秋天,满山金黄,所以就叫黄花村了,不知道的人,听村名,还以为是一个很好的地方呢。

住在那里的黄姓人家,是太平天国的后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躲避官府的追捕而逃到此地的。这个村的人是穷,民风却十分彪悍,还保留着军队的结构和组织,家长是领导,族长黄满爹就是最高领导了。

大家被逼成这样了,自然来找族长商议,怎么办?

商量来商量去,好的办法没有,唯一的办法就是“打”,这些当家长的,本身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什么都不怕,过去,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基本也是“打”,现在也一样,打呗。人家不让我们活,我们也不让人家活就是了。反正活不下去了,拼一个够本,多一个赚了。

要说年轻人,血气方刚,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从小听家长们讲过去的战斗故事,早就激情澎拜,谁都想亲身试一试了。

打了伪军,打了“王作死”,日军要是来报复,屠村怎么办。还是照样,拼了,大不了就在这里拼完了,就当是当年被清军杀了呗。

遇到如此不怕死的村民,如此人心齐,还有战斗经验的村领导,活该“王麻子”倒霉。

决定要打了,那就所有的人都做好准备,到底是经过战斗洗礼的领导,与一般人就是不同,还没研究组织战斗,先就考虑后果,所有人家,老人没问题,反正年纪也大了,死就死了,年轻人,也没关系,那是战斗的主力,自己照顾自己,问题是小孩和婴幼儿,大家想办法,寄托到远房亲戚或者朋友家里去,要不,就是送给别人养都可以,反正大家都活不下去了,就当是现在就死了吧。

这一次战斗之后,估计村子里也呆不了了,大家就投奔金家湾抗日救国军去吧。

没有了后顾之忧,战斗安排就好办了。要打,就要狠,彻底干净的消灭,一个不留。

具体的计划,第一,诱敌,第二,围困,第三,歼灭。

这就是专业,这样一步一步,完完整整的战斗计划,有过战斗经验的人才制定得出来。

武器呢,枪支是没有了,猎枪也就两把,没关系,两把就两把。枪支之外,最好用的就是弓箭了,这个,大家都会做,等会商量完了,就去砍竹子,做弓箭。除了弓箭,那就是弹弓了,用来抛石头,这个弹弓,虽然没有抗日救国军的抛石机那样“火力”猛,抛的石头没有那么大,也没有那么远,但是简单,数量多,石头雨点一样的飞过来,被一个两个这样的石头砸中,不至于死人,伤还是很重的,当然了,要是一下子打中了关键部位,死也会的。其它的,刀,梭镖,甚至锄头,耙子,木棍,有什么就用什么了。

正是,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这人被逼急了不杀人才怪。

商量完了,大家回去准备,一时间,最忙的是铁匠了,炉火熊熊,汗流浃背,叮叮当当,一把把的刀,一把把的剑,打好,磨好了,发到村民手里。

竹子砍来了,一把把简易弓箭做好了,大家赶快试试,练好技术,保证射得又远又准。弹弓也做好了,抛一下石头看看,好远,准头差一点,再试。

妇女们出村,将小孩托付给外村,外镇的亲戚朋友,告诉他们,有事要出远门了,请大家照顾一下小孩子。

黄满爹带着一些村民,在村里,村外观察地形,安排布置人员,准备工具,挖陷阱,搬石头,滚木……,又像回到了当年对抗清军的时候。九十多岁的人了,依然箭步如飞,可见年轻的时候,身体有多棒。其他的老人,也都快九十岁了,一样身体很好,那时候,黄满爹是他们这群儿童军的领导,对付的是腐败的清政府,今天,他又领导他们对付日军和伪军了。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该死的“王作死”,这一次看你死不死,不死也要你脱一层皮。

“王作死”还真的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死呢,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带着一大帮人又吃又喝,醉生梦死,带着两个日军,茶馆,酒馆,戏院,妓院到处逛,开心玩乐无不至极。

日军和伪军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死,每天出城,空手而去,“满载而归”,鸡鸭鱼肉,牛羊狗,不计其数。乐呵呵的。早把被狗咬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还觉得枪杆子的作用就是大,村民现在是乖乖的了,没人敢拖欠租税,主动上交。

早上,照例,一个日军开着摩托车,“王麻子”和另外一个日军坐在车斗里,后面一群耀武扬威的伪军,斜挎着枪,歪戴着帽,嘻嘻哈哈的出城了。

今天,去的地方比较远,所以,出城也比较早,“王麻子”突然想起了上次被狗咬的事情,虽然这一段时间,“平安无事”的,为了保险,他还是向刘队长请求,多带了二十人,一共七十人,准备收完今天的租税,庆贺一番,因为,今年上半年的任务就完成了。租税一个季度收一次,这是第二次,也就是半年时间。

“王麻子”坐在摩托车上,跑一段路,又停下来等后面的队伍,到了跟前,喊:“大家快一点,今天早点完成任务,回去喝酒。”

后面的伪军开始齐步跑,一边跑,一边喊:“好,喝酒,喝酒……”把吃喝当成了口令,代替了“一二一”,他娘的,真是奇葩。

到了,今天就三个村子,这帮家伙,一阵大呼大叫之后,除了有五六家人家,动作稍慢,在一阵枪栓拉响的时候,都如数上交了租税,没钱的也用食物代替了。

最后一个村子了,这帮家伙,抓着鸡鸭,赶着牛,往黄花村来了。

每个人都想着,今晚吃好了,喝好了,到哪里去玩,甚至有人昨天就约好了“夜夜香”的姑娘,今晚不要陪别人,就陪我了,只要你大姑娘让我开心,钱不是问题。哪里会感觉到村子里的不正常,安静得就像没人一样。

一直到他们打打闹闹,互相吹牛,自己在“夜夜香”的功夫如何的好,姑娘如何的喜欢他,进了村子,才看见前面有几个人。这就是黄满爹的诱敌之计了,如果到这时候,还一个村民都见不到的话,“王麻子”肯定会警惕的。现在,“王麻子”刚刚一闪而过的异样和不安的感觉马上又消失了。

第一家人家,敲门,没人应,没人开门,砸开,没人,没粮食也没有值钱的东西。第二家,还是一样,没人没粮食……。

到了第四家,“王麻子”紧张了,不对劲,村民跑了?躲了?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一定要抓到你们,皇军的租税决不能少,这样子浪费我们的时间,还得付工时费。再一想,心里一阵惊慌,上次的狗……。这一次?

“王麻子”四处张望,来的路上,村口,出现了很多村民,房子后面,听声音,也有人跑过来了,前面也有人,都拿着刀,锄头……。

“王麻子”喊:“快跑,村民造反了。”

此时,房顶上已经飞来了利箭和砖头,这帮家伙,立即往村口跑去。可是,一看前面,那么多拿着刀枪剑棍的村民,都胆怯了,看旁边一条小路,好像没有人,就走小路了。

“王麻子”毕竟是听过金日亮的军事讲座的,大喊:“回来,那里是山路,山上的石头,滚木,会砸死你们的。”

确实没错,那里,黄满爹早就为他们准备好了石头,滚木,还有油和火,走那里,必死无疑。

一个日军开摩托,“王麻子”和另外一个日军赶快坐上去,向村口冲去,后面的伪军,立即跟上,拼命的跑。

突然,一个大石头从山上滚下来,摩托车来不及刹车,直撞上去,翻车了,“王麻子”和两个日军都倒在了路边上。接着,就是弓箭和石头从头顶上飞来了。

日军遇到战争,逃跑是一种耻辱,更何况遇到的只是一群村民,没有枪,几把弓箭和一些石头而已,就吓得如此狼狈的,被别的日军知道了,还有什么脸面,不如死了算了,所以,日军就地隐蔽,开枪射击,不再逃跑。

“王麻子”和伪军可不管这些,拼命的逃,“王麻子”一瘸一拐的,那条断了骨头的腿,又中了一箭,咬着牙,流着血继续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