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金家湾
17066100000112

第112章 兄弟相助

还是柳岸,依然月下,那一次,是金仁俊约林玉英,想花前月下,说一些心底话。今天,金仁俊坐在河堤上,林玉英也在身旁,他却一点也不想说话。

金仁俊还没有那么市侩,愁苦的也不是爷爷失去了县长的官职,家族的荣耀烟消云散了。作为军人,敌人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的鼻子底下,耀武扬威,你却只能忍气吞声,任其所为,这才是最大的奇耻大辱,这才是插入心脏的毒刺,叫人痛不欲生。

林玉英很理解,要说的,她都说了,有些话,是越让人宽心,越会使痛苦的人加重痛苦的,就不说了。她静静的陪着金仁俊。

林玉英望着流水,看着青山如画,想着刚刚停止枪声的战场,还有飘来刺鼻的硝烟,“妙音师太”教过她如何写诗,现在,她就想为牺牲的战士写一首诗。今后,为战士们立一块石碑,将诗刻在碑上,让后人永远记住这段历史,不忘血泪,立志奋起,强国强军。想好了,她拿出纸笔,写下了一首七绝。

抗战英雄

千江碧水硝烟落,

四季山花带血红。

守土杀敌今战死。

英魂永在月明中。

金仁俊看着林玉英写好的七绝,一遍又一遍的念着。多好的诗句,越发在心里喜欢这位能文能武的美人了。是的,也许有一天,自己也会死在战场上,人总是要死的,“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没什么遗憾的,为国而死,英名永在,英魂永在。夜深了,回家去吧,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和大家一起,化悲痛为力量,想好对敌之策。

金仁俊如此,军长何不如此,日军占领县城,只是第一步计划,接下来,肯定要占领金家湾,抗日救国军的苦战,才刚刚开始。钟灵儿陪着丈夫,坐着,同样无语。安慰的话,鼓励的话,好想说给自己心爱的人听,又担心,心爱的人,听了之后,会更加的痛苦,还是不说吧。就这样陪着,胜过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同走过,死死生生紧相陪,人生有此终无悔。

走,看看乡亲们去吧,我们有愧啊,没有保护好他们的家园。

今晚,失去家园的市民,乡亲,都彻夜难眠,都知道,县城被日军占领了,战士们说的那些话,都是宽慰大家的,战士们已经舍生忘死了,还能要求他们什么呢。战士们都很痛苦,日军太强大了,战士们还在为不能保卫家园而自责,我们不能安慰战士们,就不要再让他们内疚了。

市民们,乡亲们都决定,明天一早,只要抗日救国军要他们,他们就参军。钟灵儿为那些默默流泪的孩子们擦去泪水,有爸爸妈妈在,有叔叔们在,有阿姨在,孩子们,不要怕,鬼子一定会被赶走的,家一定会回去的。

看望了乡亲们之后,金日亮和钟灵儿回到家,又在想明天牺牲了的战士们的安葬问题。

杜春强带着一帮木匠出身的战士,彻夜不停的赶制棺木,一定要让牺牲的战士们,安安稳稳的“长眠”。其他的战士,都在挖土,这是“休息”了的战士们的家,一定要宽大,舒适。

这一次,县城保卫战,牺牲的战士,金家湾抗日救国军,七十五位,金学武的部队,加上警察,城防,武警,还有保安一起,八百八十七人。

天亮了,巍巍青山,林立石碑,英魂长绕。

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热热闹闹的,战士们“回家”了,你们休息吧,没有完成的工作,有我们接着干。你们放心吧,不管时间有多长,总会将日军赶出中国去的,让你们不再受枪炮声的干扰,不再打扰你们的休息。你们的名字,我们都记住了,今后的人们还将记住你们,你们是光荣的,永载历史的。

几千百姓,一路相送。

周部长请来了金家湾最好的石匠,将林玉英写的那首七绝,刻在石碑上,立在这些勇士们的面前,大家看见了吗,你们的事迹,千秋不朽,中华儿女,世世代代,永记心头。

突然,电闪雷鸣,大地为之震动,万物为英雄致敬,挥手告别。九天为勇士洗尘。

战士们,乡亲们,立在雨中,久久不愿离去。

风停了,雨停了,林玉英和钟灵儿又忙个不停了,要求参军的人,太多太多,她们解释了不知多少遍,那些老人,甚至有的还是孩子,就是不愿离去,一定要报名。一些还是老奶奶。他们都说,周部长不是都七十多了吗,还在为部队工作,还有,三国的黄忠,八十多了,还上战场。你们说的,打仗是年轻人,那好,我们老人,就干后勤工作吧。小孩子们也有道理,刘小冬他们,还不是和我们一样的年纪,他们能行,我们也能行。

实在没办法了,林玉英和钟灵儿只好向军长报告,请军长决定。

金日亮想想,现在,乡亲们的家回不去了,吃,穿,住,用都不方便,抗日救国军这里,地还是有,房子,再多建一些,吃的,再开荒,多种一些粮食,就让大家留在部队吧。

大家一听,军长同意了,那个开心啊,老人小孩一齐蹦跳。钟灵儿,林玉英赶快将人员分配下去。杜师傅,又得忙了,立即造房子。

说到这里,我们要说一下金日亮的二哥了。香港沦陷后,广州也在日军的攻击之下。“二哥”带领的游击队,也在扩军。好多次,日军妄想北上,消灭金家湾抗日救国军,都是被“二哥”的部队拼死阻击,打退了。“二哥”的部队,成了金家湾抗日救国军南方的一道坚实堡垒,如果不是这支部队,金家湾在日军南北夹击之下,不可能保全,要么撤离,要么和敌人“同归于尽”。

金家湾的事情安排好了之后,金日亮带着一批武器来到广东,要将武器送给“二哥”。

“二哥”见到金日亮,一阵惊喜,兄弟相抱,久久不愿分开。

“二哥”对金日亮说:“你们这一次,县城之战,打得好啊。牺牲也大。”

金日亮对“二哥”说:“多亏有你们保证了南面的安全,要是日军南北夹击的话,我金日亮很可能就血洒战场了,这里,有一批武器弹药,送给你们,我知道你们的枪支弹药十分紧缺。”

“二哥”一阵推迟:“这怎么行呢,金家湾的战斗,十分的险恶,武器特别的重要,你都给我们了,金家湾怎么办。”

金日亮坚决要将武器送给“二哥”:“哥,我知道,尽管我们今天是一起抗日,我还可以送一些武器给你们,今后,也许就没有机会了,金仁俊给我们讲课了,我也知道了,两个党派是有差别的,你看,一起打日军,我们得到了政府的资金和武器分配,你们就没有。不要再推迟了,没有武器弹药,你们阻击不了北上的日军,金家湾抗日救国军,也就保不住的。”

金日亮说的是实话,这一次,他是“自作主张”来的,要是特派员知道了的话,一定会阻止,还有,金日亮为什么还没入党,也是担心,今后入党了,就要受组织的纪律约束,就不能送东西给“二哥”了。

好吧,武器弹药就收下吧,实在的,没有武器弹药,为了阻击日军不能北上,不给金家湾的部队受到威胁,“二哥”的战友牺牲了好多好多。

兄弟相见,今夜长谈。好兄弟,永远相助,好兄弟,今夜不醉不休。

一边喝酒吃菜,一边谈话,交流抗日的经验,“二哥”特别的欣赏金日亮的“草人”战法,简直是出神入化,诸葛亮再世。再说那“抛石机”,比日军的迫击炮还要厉害。再说两党的历史,将总统的一些做法,确实对民族大义有害,金日亮也表示同意。不过,现在同是抗日一条战线,恩仇就不计较了。“二哥”问金日亮,入党没有。金日亮告诉“二哥”:“还没有。”

“二哥”沉思一会,准备说什么,最后,还是没有说出来。转而问金日亮:“母亲的病好了没有。”

金日亮告诉“二哥”:“母亲的病是没有危险了,就是还不能行动,在重庆修养。”

“二哥”知道,这是蒋总统的恩情,也是对人的一种“保护”,特别是能攻善守的将才,一定要为我所用。

兄弟都醉了,好好的休息。

第二天,金日亮和同来的战士一起,要回金家湾了,“二哥”一路送,一路说,送去好远好远才回去。

金日亮回到金家湾,也在回想“二哥”昨天夜里的话语,特别是“二哥”那欲言又止,没说出来的话。“二哥”实在担心,今后,会不会兄弟相残,同室操戈。我金日亮,不管今后如何,绝不向兄弟开枪,如果要那样,宁可解甲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