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擎宋
17050300000367

第367章 :送个黑锅给他背

事涉两浙路诸司官员,乐天做为绝杀牌的奏疏,是经过运做秘密送到汴梁的,在杭州城处于高度保密中,所以这条消息还没有流传出来。

尺七刚刚出去不到半个时辰,便慌慌张张的跑了回来,手里还拿着一副神灵画像,回来时面色惊恐的吩咐前边门房赶紧将大门关好,在关门前又让门房将那神灵画像贴在了大门外。

“这么早便请了财神?”看到门房在外面贴神像,内堂闲来无事做的乐天踱步出来,很是惊讶道:“尺七,临到过年还有一个半月的光景,你这是弄的什么把戏?”

“官人,这位是小的请来的辟瘟神,现在整个杭州城里的人家都在请神敬神,说只要将这尊神像挂在自家门前,就不会染上瘟疫!”看到乐天到来,尺七忙开口解释,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官人,您吩咐的事小的没有完成?”

“这个你也信?”乐天笑道,又吃惊道:“发生了什么事?”

“杭州城里最近爆发了瘟疫,酒楼瓦肆里都空空荡荡的,所以官人吩咐小的事情没有……”尺七很是羞愧的回道,又很是忠心的提醒道:“这些时日瘟疫横行,官人还是不要外出为妙。”

闻言,乐天却是挑起眉头,原本自己想让尺七、屠四二人传出些流言,让钱塘百姓给王汉之几人惹点乱子,没想到被突然流行的瘟疫给阻止了。

尺七又说道:“方才小的路过县衙的时候,看县衙前聚了不少和尚告官,却见县衙大门紧闭,那钱塘知县老爷白伦命门子传出来话来,近日瘟疫流行概不收授刑名诉讼!”

“县衙逢三、六、九日发放告牌收授刑名诉讼是国朝惯例,这白伦为了躲避瘟疫,竟懦弱到如此地步!”乐天冷哼了一声,转而问道:“杭州近日流行的是什么瘟疫?”

“据说是得了拉肚子的瘟疫,听说得了这种瘟疫的人,三十个里面就得死一个人,当真是吓人的很!”尺七回道,又说:“那聚在县衙前的和尚们是西湖边上广济禅院的和尚,抬着一个死了的老和尚,讼状上说广济禅院住持得了这种瘟疫,一方士用附子一枚及两者,干姜一两,泡水一碗同煎,那老和尚服过没有多久便呕血而死了,所以这广济禅院的和尚们前去钱塘县衙告那抓方子的方士!”

乐天嗤笑道:“真是笑话,得了病不去寻郎中去寻方士,难怪这老和尚死的那么快!”

“官人……”

就在尺七的话音刚刚落下之际,屠四也跑了进来,手中也拿着一张与尺七拿来的一模一样的神像。

“喘口气再说罢!”乐天示意屠四歇歇。

喘了两口粗气,屠四还回道:“小的按官人吩咐出去办事,却听闻近日来本城有瘟疫爆发,百姓不敢聚集,更有家属抬着死者去县衙告官的,小的便碰上一例,据告官的苦主说,本城城东的李彦直中夜忽作吐泻,自取理中丸服之,后医者至,以为有积食,以巴豆下之,三五丸药亦不动,至明而死,所以苦主告了官……”

“庸医!”不待屠四将话说完,乐天口中又怒骂了一声,“患者腹泻以巴豆服之,这庸医死不足惜!”

尺七在一旁回道:“坊间说这病来的凶猛,据说仅钱塘一县就死了十几个人了,这两家还是抬尸见官,所以县衙里才不敢接放案子。‘

“拉肚子能把人拉到死的瘟疫?”乐天捏着下巴,口中轻轻念道,随即陷入沉思中,若是得了急性肠炎最多也就是死伤一个几个,这么多人一起拉肚子绝不是什么巧合,一定应是某种传染性疾病,至于是哪一种,乐天也说不大清楚。

随即乐天吩咐道:“传话下去,家中人不许饮用生水,饭前便后要用皂豆洗手,无事不要外出,外出时不许饮用外面不明水源与水沟中的生水,再去买些生石灰来,遍撒家中角落!”顿了顿,乐天又说道:“屠四,你去寻黄堪检,便说是乐某的意思,让他查查这病是从哪里传来的。”

虽然心中不明白乐天吩咐的是什么意思,但尺七、屠四只知道自家官人吩咐的一定不会有错。屠四应了一声忙出去办事。

原本的计划被突然爆发的瘟疫打乱了,乐天不禁轻慽眉头,不过片刻后轻慽的眉头忽的舒服开来,这突然爆发的瘟疫对自己来说未必是件坏事,也许会坏事变好事。

“官人!”第二日,黄堪检登门拜访,叙过礼后接着说道:“官人命属下查的事情,属下己经查过了,这令人拉肚子而死的病,最初是从一艘从天竺经商归来的水手中流传开来的,属下也曾命人问询过那船上的水手,那水手说在天竺港口时就曾见过此病流行,依属下推想就是那些水手从天竺将此病带回杭州的。

据属下查知,得此瘟疫之人会发生严重呕吐、腹泻伴随四脚抽搐,只消几个时辰便会消瘦脱形昏厥,症状看上去与伤寒有些相似,但发烧的症状比较少见,偶有发烧者也是未成年的孩子。”

“听这些症状,有些像是伤寒,但伤寒发热,此疫又不发热……”闻言,乐天小声说道,随即挑起了眉头,“莫非是霍乱不成?”

“霍乱是什么病?”黄堪检不由的追问,随即摇了摇头道:“属下从未曾听说过这种病。”

依乐天两世为人的经历,自然知道霍乱这种流行病最早在印度,也就是中国古代所说的天竺国,黄堪检又说过这病在杭州最早是几个去过天竺水手最先发病的,所以乐天推断是霍乱无疑。

随即乐天寻了个借口,道:“乐某以前闲极无聊时,曾经看到过本书,书上就曾说过西方佛教之国天竺曾流行过这种名叫霍乱的疫病。”

“官人博学!”黄堪检很是适时的拍了个马屁。

轻轻的摇了摇头,乐天低声说道:“本官有事要你去做……”

这日,在家养病的乐大人向两浙路上了一纸建言,言中称:杭州最近瘟疫爆发,为了避免疫情加重,要对病者实行隔离,严禁病者与外界人群有任何接触,便是病者病癒后也要半月的时间才能解除隔离;二,病者在染疫期间,要妥当处理病者便溺等排泄物,防止这些排汇物污染水源;三,建议全城尽有石灰水消毒,也防此疫情蔓延;四,建议趁其他州县尚未爆发瘟疫,封锁杭州通往其他州县道路,断绝人员往来,以阻止疫情扩散……

也许是沉默了太久,做为两浙路的明星官员,乐大人所言立时引来杭州百姓的注意,城中医者对乐大人的建议也是持肯定态度。

什么叫居江湖之远忧其君,什么叫居庙堂之高忧其民?乐大人便是在家抱命,身上无官,也在忧虑着钱塘与杭州的百姓,不少百姓在坊间纷纷议论,立时间乐大人的声誉再次上升了一个台梯。

疫情扩散,钱塘县因为庸医误诊,死了六、七个人,因为白伦的不做为,苦主们告官无门,立时想起了乐大人在钱塘为官的时候,甚至有人开始建言,趁乐大人未动身回京,将乐大人留下来接着在钱塘当知县的想法。

自从这个想法提出后,钱塘县响应之人越来越多,但乐大人的任命是朝廷决定下达的,便是百姓捥留又岂会影响到朝廷的意愿?

就在这时,杭州城里突然间遍布了各种流言。

钱塘百姓想要将乐大人留下,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心中又怎么不知道愿望是愿望,事实是事实,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但自从这个流言扩散开来之后,钱塘百姓开始感觉想要实现这个愿望似乎并不太遥远。

“听说舟山逆匪抢过往船只的那些货物,有些是经胡惟之胡员外手销赃的!”

“没想到胡员外是和舟山匪逆是一伙的,怪不得这胡员外要处处与乐大老爷做对,原来中间有着这么个缘故!”

“胡员外花钱买通了王府尊、白知县来弹劾乐大老爷,原来是要替逆贼海大旺报仇!”

“原来这胡员外与海大旺早有私啊,数次宴请王府尊、白知县,这其间定有所图!”

更有甚者这样说,我钱塘百姓安居乐业,自这白知县上任之后便不太平,更是爆发了瘟疫,想来是上天对白伦任钱塘知县心存不满,故而降下灾祸。

听了这话的人表示出不屑,白知县只是一县之尊,这瘟疫蔓延整个杭州城,老天爷还给不了白知县这么大的面子,想来是老天爷不满王府尊、白知县、胡员外几个联手陷害乐大老爷,才降的这般警示。

乐大老爷卸了任,杭州便发生这般大的瘟疫,那便是说老天爷也是看不过眼了。

……

一时间各种版本的传言充斥在杭州城里,舆情再次汹汹起来,隐隐间王汉之、白伦还有胡员外成为全民公敌之势。

杭州距离汴梁太远,便是使用急脚递,一来一往最少也要七天的时间,。账簿的事情关系重大,朝廷的命令一时传达不到杭州,所以这些流言都是乐天着黄堪检手下人扩散出去的。

这个年代科学尚不发达,用当时的科学根本无法解释出天地间的各种自然现像,如雷电、地震、云|雨等等;在宋朝,三公九卿虽然有着极高的名誉,却没相应的实权,所以只要哪里发生了不能解释的自然灾害,不能让皇上出面说自己失德罢,这三公九卿便要出来替皇上顶罪,也有替皇上捥回面子的意思,主动交上辞程。

说的明白一些,在宋朝所谓的三公九卿就是典型替皇上背黑锅的货。

所以杭州这个地方出了瘟疫,在百姓的眼中看来一定是得罪了天上的神灵,自然也要找出个背黑锅的,这王府尊、白知县、胡员外倒是挺有这个潜质。

送个黑锅给他背,也是众望所归啊!